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61760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商朝最后的商纣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对,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从此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一起看看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欢迎查阅! 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1 课堂教学设计: 一、武王伐纣 1、纣王的暴政 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暴政,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2、 周国的强盛 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 武王伐纣 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

2、效信息,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原因,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一、 西周政治、经济的发展 1、周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议教师给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

3、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2、 分封制和等级制 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政权。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

4、和手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教师应结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介绍诗经中硕鼠、伐檀) 二、 国人和西周灭亡 1. 国人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周厉王的暴政并解释国人、防民之口甚于防?quot;等名词后,可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在介绍完共和行政后,师生一起讨论国人对西周的影响。 2. 西周灭亡 让学生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3. 东周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建议教师结合西周、东周具体名称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

5、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南朝;士族;江南经济的发展。 2.要求学生认识: 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士族是一群腐朽的社会寄生虫。它的所作所为,为它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伏笔;凡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剥削阶级或阶层,必将被社会历史发展所淘汰。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析南朝的政治、经济特点,使学生明了南朝在动荡中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重点和难

6、点:士族和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重点。九品中正制和士族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挂图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何在?(苻坚伐晋,上下反对,军心不齐,恃强骄傲,临阵胆怯,指挥失当。东晋军队作战勇敢,指挥得当。)淝水之战的影响如何?(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乘机收复了黄河以南许多失地。) 2.导入 新课淝水之战为东晋恢复中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乘胜逐北、收复中原的大志。他们满足于偏安局面,热衷于内部斗争,结果使得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失地先后丢失。此后,政治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7、东晋政权的灭亡已指日可待了。 3.讲授新课 1.刘裕建宋,南朝开始(板书)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国号宋。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2.宋齐梁陈的更替(板书)自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70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历总称南朝。同学们看课本第148页上的南朝表,讲出南朝开始和结束的年代、开国皇帝、国号和都城。(420年至589年。宋朝刘裕;齐朝萧道成;梁朝萧衍;陈朝陈霸先。各朝都城皆在建康,今南京。)现在再请同学们看“宋齐梁陈更替”一节,找出南朝政治经济的特点。如果仔细看书,就可发现,这四个朝代有不少相同之处。 宋齐梁陈都在建康建都,是都是偏安的朝廷。 宋齐梁陈的更替

8、都是由军事将领夺取政权来完成的。 各朝存在的时间都很短。最长的宋朝59年,最短的齐朝23年。 疆土越缩越小,到陈时缩至最小,力量也很弱小,终至灭亡。看到这些相同处后,请同学们说,南朝政治上的特点是什么?(政治是动荡的。)很对,南朝的政治特点是动荡,但南朝的社会经济确有所发展,特别是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豪门贵族的势力在南朝时仍然很大。豪门贵族自魏晋以来叫士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士族的由来、演变和特点。 3.江南经济的开发(板书)三国孙吴时,江南经济已得到开发。孙吴地区富庶,大批北方劳动农民逃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

9、经济。现在请同学们看“江南经济的开发”一节,对比孙吴时江南经济的开发,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无论是孙吴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在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两次江南经济的开发,都是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两次开发江南时,由于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 两次都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江南多水,如孙吴

10、时就发展造船业,促进海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东晋南朝时,发展水稻生产,发明水磨,推广小麦种植,在此基础上发展冶铸、缫丝、制瓷、造纸业等等。 不同之处是:孙吴时,江南的开发仅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挂出小黑板,上有南朝经济发展简表)。 请一位同学上来讲解后,教师再作讲解。 4.复习巩固 先由教师简述本课主要内容,再请三位同学简述下面三个问题。 (1).齐梁陈更替的概况。 (2).南经济开发的原因以及开发简况。 课后小结: 华东师大七年级历史下教案3 教学目标 康有为再次上书;康、梁组织保国会;百

11、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通过对戊戌变法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

12、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把讲述、体温、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心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然后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

13、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 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生:改革旧制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具体内容) 师:对。这样变法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 生:人民、当官的。 师:这里的民具体指什么人? 学生可能不会立即答出,教师要分析民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师: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生:(概括)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师: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14、 生:(概括)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师:军事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思考题。答案略。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四、戊戌政变 以学生自学为主。(电脑屏幕显示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戊戌政变的经过)认识慈禧太后的专权凶残、袁世凯的阴险狡诈、谭嗣同的英勇无畏。记住戊戌六君子的名字。教师最后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从光绪帝下诏变法到变法最终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这场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小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 板书设计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