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江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753283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江市江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阳江市江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江市江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江市江城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阳江市江城区妇女开展规划(20212030 年)征求意见稿2022年4月 证联办。建立妇女儿童健康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社区、医院与 妇幼保健机构信息共享。建设区级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促进妇女身心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二)妇女与教育主要目标:1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妇女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引领妇女做伟大 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气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2 .教育工作全面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中小学性别平等 教育全面推进,教师和学生的男女平等意识明显增强。3 .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到达100%。4 .女童平

2、等接受义务教育,女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 到96%以上。5 .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 并保持在95%以上。6 .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7 .保障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8 .大力培养女性科技人才。男女两性科学素质水平差距不断 缩小。9 .促进女性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女性接受终身教育水平不断10提高。策略措施:1 .面向妇女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 放史、社会主义开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教育,促进妇女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厚植爱国情怀,把个 人理想追求

3、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做新时代新女性,为江城 经济社会开展凝聚巾帼力量。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将思想价值引 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及管理全过程和校园生活各方面,融入学校党 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各类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教育联系 服务,凝聚青年女性、知识女性和新兴产业从业女性以及活跃在 网络空间中的女性。通过培养、评选、表彰、宣传妇女先进集体 和个人,激励妇女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领先进。2 .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表达在教育工作全过程,开展先进性别文化宣传教育。增强教育工作者自觉贯彻男女平等基 本国策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

4、实到教育政策 和规划制定、修订、执行和评估中,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内容、 教学过程、学校管理中,加强对教材编制、课程设置、教学过程 的性别平等评估。在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各级各类师资11 培训中加入性别平等内容。全面开展中小学(包括中职学校)性别 平等教育工作,逐步推广到学前教育、高校教育。适时出台性别 平等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推动因地制宜开发性别平等课程。探索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性别平等教育模式, 让性别平等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3 .保障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深 化教育教学改革,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确保女童平等接受公平优 质的学

5、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健全精准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加强分 类指导,催促法定监护人依法保障女童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 义务教育女童失学辍学问题。保障欠兴旺地区女童、留守女童、 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以及残疾女童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支持 学业困难女童完成义务教育,提高女童义务教育巩固率。4 .提高女性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障女性特别是农村 低收入家庭女性平等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推进普通 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开展,满足女性全面开展和个性化开展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女性自主选 择能力,破除性别因素对女性学业和职业开展的影响。5 .促进女性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完善学历教

6、育与培训并重 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专业设置,提供多种学习方式,支持 女性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复合型女性技术技能人才和能12 工巧匠、大国工匠。鼓励职业院校面向高校女毕业生、女农民工 等重点人群开展就业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6 .保障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严格控制招生 过程中的特殊专业范围,强化监管,建立约谈、处分机制。保持 高校在校生中男女比例的均衡。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女性在科学、 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学生中的比例,支持数理化生等基础学 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加强对基础学科拔尖女生的培养。7 .大力提高女性科学素质,培养女性科技人才。开展全民科 学素质行动,利用现代信

7、息化手段,加大面向女性的科学知识教 育、传播与普及力度。开展女科学家进校园活动,发挥优秀女科 技人才的典范引领作用。引导中小学女生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和科 技竞赛,培养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女大学生积 极参与工程设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科技竞赛等活动。深入 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支持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探索建立多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女性科技人 才评价激励机制。依托省重大人才工程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等载体平台,探索推动欠兴旺地区创新发 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增加女性科技人员在重大科研工程和重大工 程工程中的参与程度,培养造就高层次女性科技

8、人才。8 .为女性终身学习提供支持。建立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终身13 学习体系,完善注册学习、弹性学习和继续教育制度,拓宽学历 教育渠道,满足女性多样化学习需求,关注因生育中断学业和职 业女性的开展需求。通过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终身 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的实践应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 接。为女性提供便捷的社区和在线教育,为进城务工女性、女性 新市民、待业女性等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继续教 育激励机制,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妇女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9 .加强女性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妇女 研究及性别平等相关课程。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基础和性别平等 意识的专业人才。

9、加大对妇女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跨学科 研究,提高社科基金工程等研究工程中妇女或性别研究相关选题 的立项比例。10 .构建平等尊重和平安友善的校园环境。促进建立相互尊 重、平等和睦的师生、同学关系,鼓励学校设置生命教育、心理 健康教育和防性侵、防性骚扰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 意识和能力。中小学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未成年人工作机制,高 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和性骚扰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管理、预防排 查、投诉受理和调查处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履行查询法定义 务,对不符合条件的教职人员进行处置。(三)妇女与经济14主要目标:1 .鼓励支持妇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开展贡献力量,妇女平等 参与经济开展的权

10、利和机会得到保障。2 .促进平等就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 例保持在45%左右。促进女大学生充分就业。3 .优化妇女就业结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到达 42%以上。4 .促进女性人才开展。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到达 40%以上。5 .促进女性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企业女职工接受职业技能 培训的比例保持并巩固在95%以上,农村技能培训女性比例到达 总培训人数的50%左右。6 .保障妇女获得公平的劳动报酬,男女收入差距明显缩小。7 .保障女性劳动者劳动平安和健康。女职工职业病发病率明 显降低。8 .保障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 权益,平等享有农村集

11、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征用安 置补偿权益。9 .妇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低收入 妇女群体的可持续开展能力增强。15策略措施:1 .完善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参与经济建设、享有经济开展成果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创新开展 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妇女在就业创业、职业发 展、劳动报酬、职业健康与平安、职业退出、土地等方面的权益 保障机制,加大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力度,为妇女充分 参与经济高质量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缩小男女两性在提供经济决 策权上的差距,拓宽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决策的机会和途径,提高 妇女参与经济决策及管理的水平。2 加大消除就

12、业性别歧视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消除就业性别 歧视的法律法规政策,创造性别平等的就业机制和市场环境。对 在招聘、录用职工或劳动管理过程中涉嫌性别歧视、侵害女性特 殊劳动权益行为的用人单位进行联合约谈,依法惩办。催促用人 单位加强就业性别歧视自查自纠。发挥劳动保障法律监督作用, 对涉嫌就业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提出纠正意见,或者向相关行政 部门提出处理建议。依法受理涉及就业性别歧视的起诉。建立企 业性别平等激励机制,鼓励用人单位招录女性。发挥行业协会、 商会协调监督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 单位在招录(聘)和职工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发 挥男女平等的示范引领作用。163 .

13、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衔 接,做好妇女就业状况调查分析工作。优化升级援企稳岗政策, 增加妇女就业岗位。壮大新动能,培育新就业增长点,扩大妇女 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空间。完善妇女就业服务体系,丰富公共 就业服务渠道,完善普惠性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创业孵化载体建 设,举办女性创业创新大赛,实施优秀创业工程资助制度。扩大 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妇女、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妇 女就地就近就业。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粤菜师傅” “广东技工” “南粤家政”三大工程高质量开展。加快培育妇女 在数字经济新兴就业机会,持续提升妇女技术技能,加大对女性 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

14、科技领域创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广大妇 女运用电子商务、社交平台等互联网服务平台,拓宽妇女创业致 富新空间。4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深 化江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择业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高校、 属地政府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拓宽女大学生市场化社会化就 业渠道。鼓励女大学生到基层、中小微企业或新经济领域就业。 推广女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开展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支持女 大学生创业。对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女毕业生提供就业帮17扶。5 .改善妇女就业结构。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妇 女职业技能水平,大力培育知

15、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女性劳动者。 不断提高妇女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从 业人员中的比例,促进妇女高质量就业。逐步消除职业性别隔离, 提高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扩大农村妇女转移就业规 模,缩小男女转移就业差距。大力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支持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科研。对接人才开展帮扶计划,推动人 才驿站建设,引导女性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完善女性高级管理 人才和女性技能人才统计制度。6 .缩小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全面落实男女同工同酬,保障收 入公平。促进女性对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掌握 和应用,提高女性职业竞争力。催促用人单位制定实施男女平等 的人力资源制度

16、,畅通女性职业开展和职务职级晋升通道。探索 开展薪酬调查,加强对收入的分性别统计,动态掌握男女两性收 入状况。7 .改善女性劳动者劳动平安状况。广泛开展劳动平安和健康 宣传教育,将女职工劳动保护纳入职业健康和平安生产监督管理 范围。催促用人单位加强对女职工经期、孕期、哺乳期的特殊保 护,落实哺乳时间和产假制度。催促用人单位加强职业防护和职18业健康监督保护,保障女职工在工作中免受有毒物质和危险生产 工艺的危害。8 .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严格落实女职工劳动权益俣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催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 依法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 合同。指导用

17、人单位建立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工作机制,完善相关 执法措施。加强劳动用工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侵犯女职工 劳动权益行为的失信惩戒力度。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 作用,依法调解处理女职工劳动争议案件。9 .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推进人口生育政 策的落实,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禁止用人单位因女职工怀孕、生 育、哺乳而降低工资、恶意调岗、予以辞退、解除劳动(聘用) 合同,推动落实生育奖励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定期开展女职工生 育权益保障专项督查。为女性生育后回归岗位或再就业提供培训 等支持。高校、研究机构等用人单位探索设立女性科研人员生育 后科研回归基金。推动用人单位根据女职工需要建立女职工

18、哺乳 室、孕妇休息室等设施。增加优质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支持有 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托管服务。10 .保障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各项经济权益。在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中,依法保障农村妇女权益。在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19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开展纲要(20212030年)广东省 妇女开展规划(20212030年)阳江市妇女开展规划(2021 2030年),进一步优化我区妇女开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结合我区妇女开展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妇女事业的 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

19、为中心的开展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妇女开展道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断完善促进 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开展的制度机制,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创新 工作方式方法,优化妇女开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 女全面开展,推动性别平等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价 值标准。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二)总体目标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我区得到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和妇 女全面开展的制度机制创新完善。妇女平等享有全方位全生命周 期健康服务,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妇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素 质能力持续提高。妇女平等享有经济权益,经济地位稳步提升。 妇女平等享有政治权利,参与经济

20、文化社会事务管理的水平逐步 工作中保障农村妇女权益,确保应登尽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 产管理制度,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方法,完善包 括征地补偿安置在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内局部配机 制,保障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股权量化、权益流转和继 承等各环节,平等享有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收益权。严格遵守 宪法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清理和规范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 依法保障妇女特别是出嫁、离婚、丧偶妇女的正当合法权益。畅 通经济权益受侵害农村妇女的维权渠道,及时处理农村妇女维权 诉求。保障进城落户女农民的经济权益。11 .支持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积极发挥妇女在农村一二 三产业融合开展

21、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农村创业 创新园区(基地)等平台作用,鼓励支持妇女创办领办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高素质女农民培育,引导 女农民争做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农技协领办人和新 型农业管理经营能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健全防止 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组织和开展适合当地特色的现代绿色农 业,支持农村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帮助妇女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共 同开展共同富裕。(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主要目标:20.保障妇女合法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提升参与水平。1 .中国共产党女党员保持合理比例。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员代 表大会中女党员代表比例一般不低于本

22、地区党员总数中女性比 例。2 .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各级 政协委员和常委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3 .区级以上地方政府领导班子中的女干部比例逐步提高,担 任正职的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逐步提高。4 .区直机关和区级以上地方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 部比例逐步提高,担任正职的女干部占同级正职干部的比例逐步 提高。5 .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高。6 .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逐步提 高。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比例与女职工比例相适应。7 .村党组织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村委 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到达30%以上,

23、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逐步提 高。8 .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女性比例逐步提高。 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50%左右,社区居委会主任中21女性比例到达40%以上。9 .鼓励支持女性参与社会组织、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策略措施:1 .加大对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妇女在 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破除制约妇女参与决策 和管理的障碍,把推动妇女参政纳入重要议程,提出目标举措。 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采取 有效措施,提升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党政工作部门以 及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女性比例。2 .提高妇女参与

24、社会事务和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多渠道 多形式开展女性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培训。加大基层妇 女骨干培训力度,鼓励妇女积极参与城乡社区议事协商。探索打 造妇女网上议事平台,引导妇女积极、有序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和 基层民主协商。3 .重视开展中国共产党女党员。面向妇女深入开展思想政治 工作,激发妇女入党的政治意愿。注重从各行各业青年女性中发 展党员。在党代表候选人酝酿过程中,充分关注政治过硬、作风 优良、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优秀妇女,确保党员代表大会党代 会中女党员代表保持合理比例。4 .提高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落实人大代表选举规22 那么和程序,在选区划分、代表名额分配、候选人推荐、

25、选举等环 节,保障妇女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重视从基层、生产一线推荐 人大代表女性候选人,候选人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 逐步提高妇女代表比例。提名推荐、协商确定政协委员建议名单 时,保障提名一定比例的妇女。充分发挥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 员在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男女平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5 .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力度。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中 关于女干部培养选拔和配备的要求,将女干部培养选拔纳入各级 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 素质专业化女干部。优化女干部成长路径,注重日常培养和战略 培养,为女干部参加能力培训、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创造条件和 机会。注重从基层

26、、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女干部,注重选拔女干部 到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担任领导职务。注重保持优秀年轻干部队 伍中的女干部的合理比例。落实女干部选拔配备的目标任务,在 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应配尽配。保障妇女在干部录用、选拔、 聘(任)用、晋升、退休各环节不因性别受到歧视。6 .推动妇女积极参与事业单位决策管理。培养选拔优秀女性 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决策管理层。重视在卫生、教育、文化等女性 集中的行业提高决策管理层中的女性比例,鼓励妇女积极参与本 单位党建和群团组织建设,促进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工23 代表比例与事业单位女职工比例相适应。在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进 程中,确保妇女在岗位晋升、职员晋级、职称评聘

27、等方面享有平 等的权利和机会。7 .推动妇女广泛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将女干部选拔配备纳入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培养、选拔、使用 力度。在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采取组织推荐、公开招 聘、民主推荐等方式,促进优秀妇女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 管理层。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职 工代表比例与企业女职工比例相适应,支持女职工通过职工代表 大会等形式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企业制定 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方案时,对涉及 女职工权益的事项,听取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意见,依法依规经 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8 .推动妇女有序参与城乡

28、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广纳人才,培 养选拔村(社区)干部。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通 过提名确定女性候选人、女性委员专职专选、女性成员缺位增补 等措施,提高村(居)委会成员、村(居)委会主任中的女性比 例。组织妇女积极参与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修订,开展协 商议事活动。促进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中的女性积 极参与社会治理。249 .支持引导妇女参与社会组织。加大以女性为会员主体或以 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促进其健康有序发 展并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协商。鼓励支持更多女性成为社会组织成 员或从业人员,加强社会组织女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注重发现培养社会组织女性负

29、责人。(五)妇女与社会保障主要目标:1 .妇女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益,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 .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提高生育保险参保率。3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妇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以上,待遇水平不断提高。4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妇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 95%,待遇水平稳步提高。5 .完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提高妇女失业保险和工伤 保险参保率,落实相关待遇保障。6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困难妇女的生活得到基本保 障。7 .妇女福利待遇水平持续提高,重点向老年妇女、残疾妇女 等群体倾斜。8 .建立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保障老年25 妇女享有均等可及的基

30、本养老服务,对失能妇女的照护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9 .加强对妇女的关爱服务,重点为有困难、有需求的妇女提 供帮扶。策略措施:1 .完善惠及妇女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落实社会保险法和 社会救助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程中,关切和保障妇女的特殊利益和需求。深入实施全民参保 计划,对不同重点群体分类施策,持续推动社会保险参保扩面, 支持灵活就业女性参加相应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提高参保 质量。缩小社会保障的性别差距。扩大保障范围,统筹社会保障 资源在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均衡配置,将保障范围由户 籍人口逐渐扩大到常住人口。建立全区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信 息库,加强社

31、会保障分性别统计、信息动态监测和管理。2 .完善覆盖城乡妇女的生育保障制度。巩固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及生育津贴制度。妥善解决妇 女在就业和领取失业金期间生育保障问题。提高生育保险与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成效。加强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保障。3 .不断提高妇女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女职工和城乡女性居民持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满足妇女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统筹发挥26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作用,促进多 层次医疗保障互补衔接,做好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妇女医疗救助。 推进建立女职工医疗互助,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宫颈癌、乳腺癌 等重大疾病的保障作用。4 .促进妇女享有可

32、持续多层次养老保险。建立健全以基本养 老保险为基础、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 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进 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企业女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省级统筹,对接全国统筹。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 金省级管理,促进与社会求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 配套衔接。按国家部署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催促用人 单位依法及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断增加妇女参加基本 养老保险的人数,促进妇女依法公平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权益。鼓 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包括女职工在内的全体职工建立企业年 金,丰富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提高妇女养老保险

33、水平。5 .保障女性的失业保险权益。落实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推动失业保险从基本生活保障向进一步 促进就业拓展、从事后帮扶就业向事前预防失业拓展、从参保失 业人员向所有参保人员拓展。催促用人单位依法为女职工办理失 业保险,提高女职工特别是女农民工的参保率。保障符合条件的27 失业女职工按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强化失业保险促就业防失业 功能,支持女职工稳定就业。6 .扩大妇女工伤保险覆盖面。推开工伤保险从单位职工向职 业劳动者的广覆盖,完善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 制度。增强工伤保险预防工伤、保障生活、促进康复的功能,推 进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新业态

34、就业妇女纳入保 障范围。催促用人单位特别是高风险行业单位依法为女职工办理 工伤保险,确保落实工伤保险待遇。7 .强化社会救助对生活困难妇女的兜底保障。推进法律实 施,强化政策衔接,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梯度救助体系,健全基 本生活救助制度和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 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措施,强化急 难社会救助功能,织密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网。积极开展服务 类社会救助,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妇女 应救尽救。鼓励、支持慈善组织依法依规为生活困难妇女提供救 助帮扶。推动建立统一的救助信息平台,加强社会救助分性别统 计、信息动态监测和管理,精准识别

35、救助对象。8 .不断满足妇女群体的社会福利需求。完善老年人津补贴制度,统筹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政策,完善经济困难 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落实各项补贴待遇,逐步提升老年妇28 女福利水平。完善残疾人补贴制度,动态调整、合理确定困难残 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扩大适合残疾妇女特 殊需要的公共服务供给。9 .保障妇女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 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普惠型养老服务, 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支持 邻里之间的互助性养老,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专业机 构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坚持公办(公建民营

36、)养老机构兜底 保障核心功能,重点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对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老年妇女做到应养 尽养。推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协同开展,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协会,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部城镇 社区和不低于60%的农村社区,力争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至 少建有1间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促进养老机构提供多元化、 便利化、个性化服务,提高老年妇女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 慰藉、护理保健、辅具配置、紧急救援等服务水平。扩大普惠型 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养老服务,支持邻里之间的互 助性养老。加大养老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 的

37、养老服务队伍。10 .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按国家部署稳步建29 提高。妇女平等享有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 高。支持家庭开展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 尚广泛弘扬。男女平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妇女开展环境更为优 化。依法治区体系更加健全,妇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妇女 的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显著提升。展望2035年,与江城区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我区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开展取得 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妇女勇立时代潮头,为江城区奋力打造 阳江“两个定位”首善之区贡献新的作为。二、开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1 .妇女全生命周期

38、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妇女人均预期 寿命延长,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提高。2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8/10万以下,城乡、区域差距逐步 缩小。3 .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意识明显提高。宫颈癌、乳腺癌 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到达70%以上, 乳腺癌人群筛查率逐步提高。4 .全面普及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知识,促进健康孕育,减少 非意愿妊娠。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到达90%以上。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失能妇女按规定纳入保障范 围,妥善解决其护理保障问题。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长期照 护服务体系有机衔接。探索建立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的 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

39、,提高护理服 务质量。为家庭照料者提供照护培训、心理疏导等支持。1L提高对妇女的关爱服务水平。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摸底 排查,建立完善以区级为单位的信息台账,重点为生活困难、残 疾、重病等妇女群体提供权益保护、生活帮扶、精神抚慰等关爱 服务。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开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振兴和家庭文明建设,在乡村治理、邻里 互助、留守老人儿童关爱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特殊困难失 能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六)妇女与家庭建设主要目标:1 .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 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气,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家庭落地生根。2

40、 .建立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开展的家庭政策体系,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 增强家庭功能,提升家庭开展能力。30.拓展支持家庭与妇女全面开展的公共服务,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圈”、农村社区“半小时生活圈”,千兆宽带网络家庭普及率超过30%。3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4 .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弘扬中华民族家 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支持妇女成为幸福安康家庭的建设者、 倡导者。5 .倡导构建男女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降低婚 姻家庭纠纷对妇女开展的不利影响。6 .倡导和支持男女共担家务,缩小两性家务劳动时

41、间差距。7 .完善家庭养老政策,支持家庭承当赡养老人责任,不断提 升老年妇女家庭生活质量。8 .促进夫妻共同承当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责任, 为未成年子女身心开展创造良好家庭环境。9 .为家庭提供优生优育服务。n.加强家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全区乡镇(街道) 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率到达100%,困难家庭和特殊家庭社会工 作专业服务100%覆盖。策略措施:L促进家庭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教育引导、31 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宣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 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家风、革命前辈红色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家 风

42、,营造平等、文明、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实现共建共享的 家庭追求,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自觉把家庭梦融入中国梦。2 .制定出台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开展的家庭政策。增强 生育政策包容性,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落实人口生育相关法律 法规政策,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推动建立生 育友好型社会。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托育费用支出的税费优惠规 定,研究制定住房等方面支持政策,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 负担。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开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策, 形成支持完善家庭基本功能、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开展的家 庭政策体系,增强家庭开展能力。完善产假制度,落实计划生育 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

43、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建立促进 家庭开展的政策评估机制。3 .大力开展家庭公共服务。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综合运 用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扩大托育服务供 给。加快完善养老、家政等服务标准,推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普惠享有,提升面向家庭的公共服务水平。通 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家庭服务,满足家庭32 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重点为经济困难、住房困难、 临时遭遇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单亲家庭 等老人等提供支持。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保障力度, 加强对退役军人家庭的支持和保障。实现便利优质“15分钟生 活圈”,城市社区综合

44、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加强社区托育服务 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托育、家政物业等服务网络和线上平台。开展数字家庭。4 .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家庭建 设工作格局。将建设好家庭、实施好家教、弘扬好家风纳入基层 社会治理体系以及基层社会治理评价考核内容。鼓励家庭成员履 行家庭和社会责任。增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 动,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5 .鼓励支持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发挥独特作用。深入实施“南 粤家家幸福安康工程”,鼓励妇女带着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文明家 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

45、明创立活动。参与绿色 家庭创立,提升健康素养,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 活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杜绝浪费。推进平安家庭、无 烟家庭建设。6 .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开展。面向家庭开展有关法律法规33政策宣传,促进男女平等观念在婚姻家庭关系建设中落实落地, 倡导夫妻平等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开 展恋爱、婚姻家庭观念教育,为适龄男女青年婚恋交友、组建家 庭搭建平台。推广婚姻登记、婚育健康宣传教育、婚姻家庭关系 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广泛开展生育政策宣传。推进婚俗改革 和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选树宣传婚事新办典型。加强对广播电视、 网络等婚恋活动和服务的规范管理。7 .提

46、升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水平。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 务,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拓展婚姻家庭辅导 模式和内涵,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搭建多层次、广覆盖、便捷化 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开展家庭社 会工作服务,对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进行 专业辅导,为婚恋交友、大龄未婚和老年再婚等婚恋问题提供专 业服务。培育婚姻家庭辅导机构和家庭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壮大 婚姻家庭服务类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等服务队伍。应创 造条件开展“舒心驿站”服务,有效满足困难家庭和特殊家庭的 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服务需求。鼓励设有区级常态化婚姻家 庭服务工程。8 .加强婚姻家

47、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健全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发挥综治中心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作用,强化衔接34 联动,加强婚姻家庭纠纷预测预防预警,健全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推进建立健全区级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人民调解 员队伍,搭建“互联网+”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平台,支持社会力 量参与,提供多元便捷服务。推进家事审判制度改革,加强诉调 对接平台建设,构建新型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模式。9 .促进男女平等分担家务。倡导夫妻在家务劳动中分工配 合,共同承当照料陪伴子女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 任,缩小两性家务劳动时间差距。促进照料、保洁、烹饪等家务 劳动社会化,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增效,

48、开展婴幼儿照 护服务和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增强家庭照护能力,研 发家务劳动便利化产品,便于夫妻平等分担家务。催促用人单位 落实探亲假、职工带薪休假、配偶陪产假等制度,鼓励用人单位 实施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制度,创造生育友好的工作环境,支持 男女职工共同履行家庭责任。10 .提高老年妇女的家庭生活质量。倡导养老、孝老、敬老 的家庭美德,支持家庭履行赡养老人的主体责任。鼓励子女与老 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为长期照护老年人的家庭成员提供 “喘息服务工催促用人单位保障赡养义务人的探亲休假权利, 推动建立子女护理假制度。建立完善社区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 开展银发经济,推进智慧健康养老,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满足35老年妇女生活需要。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加强特殊困难 老年妇女探访。依法保障老年妇女婚姻自由和家庭财产权利。11 .增强父母共同承当家庭教育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实施家庭教育法律法规,促进父母共同落实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共同参 与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创造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和开展 的家庭环境。开展宣传培训,帮助父母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 摒弃“重智轻德”等观念,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注重言传身教, 关注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提高家庭科学育儿能力。鼓励父母加 强亲子交流,提高陪伴质量,共同陪伴未成年子女成长。12 .打造智能家居,提升家庭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