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751384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ppt(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1页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B.B.Murdock)在实验中证明,人最容易记忆住的是最先学习的部分和最后学习的部分,而一个学习单元中,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最差。其次是材料性质相近的学科之间在记忆中有抑制作用,不同材料性质的学科之间抑制作用要少一些。在教和学中,我们要注意到如下方面:1)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要记住: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应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

2、快下课的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变换开始位置。在正背后适当从中间开始背,解决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的不足。4)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个学习材料以30分钟为宜。5)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不过长,前后的学习材料要不一样,避免相互的干扰。U型记忆型记忆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1页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有多大72法则法则19世纪中叶,爱尔兰哲学家威廉.汉密尔顿(WilliamHamilton)通过观察得出:在一个无序的、随机的材料中如随机的数字、字母,一般人看后最多能回忆出9个,最少能回忆出5个。这就是72法则。

3、要突破这个法则,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把材料分组和块,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1页虎头豹尾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就是指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首因效应也叫做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就是指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在教与学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教育者要尽量避免因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要全面了解学生。2)在与学生初次接触时,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为以后实施有效教育奠定基础。3)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力

4、图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4)注意沟通的艺术。注意安排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消极的近因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1页首因近因效应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新的信息和技巧应该在高效期授予,因为在这一时间最容易记忆。另一个首因近因效应的奇妙特征是高效期和低沉期随着教学情景的长短变化而变化。随着课时长度的增加,低沉期增长的百分率大于高效期;随着学习时间的缩短,低沉期的下降快于高效期。将学习时间缩短至20分钟,低沉期为2分钟,为总课时的20%;而40分钟的课程,低沉期为10分钟,为总课时的25%。所以两个20分钟的课程比一个40分钟的课程的高效期多20%,但值得注意的是少于20分

5、钟的学习不能给学习者充足的时间去确定这种范式和组织新的学习,因此这样做并无益处。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1页运用首因近因效应应在高效期首先使用新教材;避免开始偏离主题,用高效期进行课堂管理;用低沉期让学生进行新学习内容练习;在第二高效期做总结;将课程目标打包分段(把40分钟课程安排为两个20分钟课程)。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1页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遗忘曲线线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要解决遗忘问题,就是要及时地复习,要求先短后长。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1页给学生留点空白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超限效应 当

6、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个不停,就会让人心生厌烦,这种心理称为超限效应。在教与学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在教师批评学生时,出现了“顶牛”的情况,应该停下来缓冲一下。2)学生犯一次错误,只能批评一次。3)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要“恰倒好处”,避免“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超限效应。4)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超限效应,理论上讲:一堂的教学内容越明确,量要适中,目标越具体,教学效果就越好。不要想一堂课要解决很多问题,提高学生很多能力,都是不现实的。5)不要把下课时间作为增大课堂容量的方法,不要拖堂。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1页迈好眼前的一小步迈好眼前的一小步

7、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有关研究表明:当英语的词汇量达到有关研究表明:当英语的词汇量达到有关研究表明:当英语的词汇量达到有关研究表明:当英语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3500-4500的时候,就会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第一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8 8个月左右;达到个月左右;达到个月左右;达到个月左右;达到6500-75006500-7500时,时,时,时,会出现第二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会出现第二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会出现第二次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会出现第二次高

8、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1212个月左右;达到个月左右;达到个月左右;达到个月左右;达到9500-9500-1050010500时,第三次高原现象就出现了,平均滞留时间为时,第三次高原现象就出现了,平均滞留时间为时,第三次高原现象就出现了,平均滞留时间为时,第三次高原现象就出现了,平均滞留时间为1818个月左个月左个月左个月左右。右。右。右。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在学习方法方面一成不变;在个人意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在学习方法方面一成不变;在个人意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在学习方法方面一成不变;在个人意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在学习方法方面一成不变;在个人意志方面必须在高原期要坚持不懈,要只

9、问耕耘,不问收获,需要志方面必须在高原期要坚持不懈,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需要志方面必须在高原期要坚持不懈,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需要志方面必须在高原期要坚持不懈,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需要的是耐心;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越容易出现高的是耐心;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越容易出现高的是耐心;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越容易出现高的是耐心;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越容易出现高原现象原现象原现象原现象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1页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又一村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

10、式。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例如:篮子里有四个苹果,由四个小孩子平均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四个小孩一人一个。这个答案,许多人可能不服气:不是说四个孩子平均分四个苹果吗?那篮子里剩下的一个怎么解释呢?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三个小孩子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者拿在手上,这并没有什么区别。在教与学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突破思维定势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1页文章不如我,

11、造化不如他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文章不如我,造化不如他归因偏差现象归因偏差现象归因偏差现象归因偏差现象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科学家,既有探究事情原因的倾向。而且,在归因时,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防御倾向。如果自己成功了,总爱找主观原因,特别是特质方面的原因;如果自己失败了,总爱找客观原因,特别是情境方面的原因如运气不好、环境不好等。而对于他人的成功,总爱找客观原因诸如他的运气好、机会佳等,对于他人的失败,总爱找其主观原因理由就是大家都在同一环境中,你为什么会失败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结论可能大不一样。在学校中,教师也主要存在两种归因偏差:

12、第一是教师容易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第二种是教师对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归因不一样。部分教师把优秀生的优和差生的差都归因于主观原因,把优秀生的差和差生的优都归因于情境方面的原因,这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1页要一个,还是要两个?要一个,还是要两个?沉锚效应沉锚效应 故事:两个相邻的粥店,生意都不错,但左边的每天的营业额总比右边的多一百元左右。原来是左边的小店在每个客人进来的时候都会问一句:本店的煎蛋味道很好,您是要一个还是两个?结果是爱吃的要了两个,不太爱吃的也要了一个。而右边的小店则是说:本店的煎蛋味道很好,您要不要尝一尝?结果是要和不

13、要人各占一半。这种受到第一信息的影响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即沉锚效应。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沉锚效应。如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中,学生往往就只用当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课堂提问中,教师的引导包括语气、表情等就决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1页小步子,大目标小步子,大目标连锁塑造连锁塑造连锁塑造是指通过小步骤反馈来达到学习目标,也就是说,首先要把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要进行反馈或强化,最终达到最后的大目标。连锁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摘果子”,即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分解学习目标,通过设计小的步骤,让学生一个一个的实现小的目标,这样就可以实现大

14、的目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1页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詹森效应 詹森是一名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很好,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总是连连失利。人们就把这种因为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不能正常发挥的现象叫做詹森效应。如何使学生避免詹森效应:第一,摒弃心中的非理性观念。在平时就要注意矫正学生一些对待考试不正确的想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心态对待考试。第二,加强综合训练,提高考试策略。多对大考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找准对策,及时解决。所以对于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很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明显詹森效应的同学,要实行个别的单独辅导。第三,教师和家长都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因为教师和家长过高

15、的期望值而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要注意鼓励同学的方法和技巧。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1页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 利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来强化学生不喜欢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这一原理就叫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运用的具体过程:先观察学生在有机会选择时究竟会选择什么样的活动,然后按照选择的可能性大小把这些项目排序注意,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随着学生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再用他们喜欢的来刺激他们不喜欢的。当然在使用普雷马克原理的时候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1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

16、亮头脑风暴效应头脑风暴效应头脑风暴效应头脑风暴效应 头脑风暴法就是将不同的人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根据问题互提设想,相互撞击,以求得新创造、新构想的方法。头脑风暴法适合于教学过程中,但首先要注意问题的设置那种认知类、记忆类、评价类、解释类的问题就没有必要用头脑风暴法,要求问题一定要具有开发性,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有利于发散思维的问题。其次是要求在过程中不许评价,鼓励异想天开,观点要重量而不要重质,鼓励大家都积极参与。第三是要有群队氛围,认识在10-12人为宜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1页你听到了你要听的你听到了你要听的鸡尾酒会效应鸡尾酒会效应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如果你正专注于和一个富有魅力的小

17、姐交谈,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如果你正专注于和一个富有魅力的小姐交谈,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如果你正专注于和一个富有魅力的小姐交谈,在人声嘈杂的鸡尾酒会上,如果你正专注于和一个富有魅力的小姐交谈,即使周围的噪声很大,你也听清楚她的轻言细语,如果某个角落有人叫你即使周围的噪声很大,你也听清楚她的轻言细语,如果某个角落有人叫你即使周围的噪声很大,你也听清楚她的轻言细语,如果某个角落有人叫你即使周围的噪声很大,你也听清楚她的轻言细语,如果某个角落有人叫你的名字,你也会马上警觉起来。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名字,你也会马上警觉起来。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名字,你也

18、会马上警觉起来。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的名字,你也会马上警觉起来。这就是鸡尾酒会效应。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做到:就要求我们做到:就要求我们做到:就要求我们做到:1 1)讲课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这样才能长)讲课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这样才能长)讲课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这样才能长)讲课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这样才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在滔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在

19、滔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在滔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在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在各行其事,其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在各行其事,其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在各行其事,其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在各行其事,其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好的。2 2)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

20、,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他们息息相关的人,这样才能产生鸡尾酒会效应,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们息息相关的人,这样才能产生鸡尾酒会效应,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们息息相关的人,这样才能产生鸡尾酒会效应,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他们息息相关的人,这样才能产生鸡尾酒会效应,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 3)教师应该记住学生名字,那是学生最敏感的信号。教师应该记住学生名字,那是学生最敏感的信号。教师应该记住学生名字,那是学生最敏感的信号。教师应该记住学生名字,那是学生最敏感的信号。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1页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厌恶实验 学多学生对待学习的厌恶态度正是他

21、们经历了厌恶的学习,学生总是喜欢学习自己擅长的学科,极力回避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通过撤消厌恶的刺激,建立愉快的联结,竟能达到治愈的效果。要解决学生对待学习的厌恶和避免一些不良学生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成功鼓励法。就是给学生厌恶的学科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因为成功是成功之母。通过厌恶的刺激。如可以让学生谈上课不认真的后果来纠正学生上课不认真的现状;可以让学生观看暴力后果纠正学生打架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不良习惯的暴光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1页弄假成真的谎言认知失调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提出认知失调理论,即当两种想法不一致或想法与

22、行为不协调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为了缓解不协调,就必须作出调整,只有人的认知平衡时,才不紧张。解决认知不协调有三中途径:第一,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如有些班主任喜欢让一些纪律习惯不好的学生当纪律委员,让这些孩子的行为与其角色认知不协调,从而达到让这些孩子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的目的。第二,改变想法,使其符合行为。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笨,但考试得了第一,他就会改变自己原先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认为自己不差,可以激发他的学习动机。第三,引进新的想法,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一个学生认为自己很聪明,但考试成绩平平,这就是认知的不协调。但如果因此他认为自己就只是一个表现平平的学生,虽然认知协调了,但对他的成长是不

23、利的。如果他还是认为自己聪明,考试成绩不好只是没有努力,那他就会努力改变自己,达到一个符合他自己发展的认知协调。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讲究策略,让学生不断地打破旧的、不良的认知协调,产生认知失调,通过调整失调,让他们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1页为何工作?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两组学生解答相同的智力难题,其中一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一组没有任何奖励。结果发现有奖励的一组在解决智力难题的时间远远低于没有奖励的一组。德西效应说明: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如果学生将主要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看重奖励,反而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降低。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过来,教师可以刻意将奖励与做某件事情联系在一起,使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转移到对奖励的追求上来,通过调控奖励来控制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总之,奖励的给予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学问。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的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1页谢谢!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