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郭店楚墓竹简思想.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23980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郭店楚墓竹简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郭店楚墓竹简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郭店楚墓竹简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郭店楚墓竹简思想.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郭店楚墓竹简思想 楚简老子甲乙丙三组的发现,对于解决老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供了切实的根据。在简本老子的分组原因与抄写时间问题上,本文认为从甲、乙、丙三组简文语言的变化上,可以把三者甄别为三组,进而可以分别出三组在抄写时间上的差别。具体说来甲组的抄作时间比乙组早,乙组又比丙组早;丙组的抄作约在战国中期偏晚,甲组则可能是公元前400年左右或更早些时候传抄的。因此所谓甲、乙、丙三者所依附的竹简形制的不同,乃是由于历时性的原因造成的,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其次,在考论简本老子其书及其作者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对韩非子、庄子、竹简文子等书引老的大量考察与引证,认为在战国中期偏晚或整

2、个战国中期,老子的总体状况远较郭店简书完全,其一在份量上离五千言的老子本子相差不远,其二在结构上可能仍然是松散的,或可称为老子丛书,但在内容上已被看成相互补充依赖的一个思想系统了。最后通过墨子佚文、说苑、战国策及简本老子自身的考察,认为老子一书的形成,部分地吸取了他人的思想成果,因此老子书不一定全都是老子一人完成的,而很可能是逐步完善、发展演变而成为通行本样式的,但其大体规模当在战国早期,迟至战国中期偏早的时候已经形成了。 比较简、帛、通行本老子在文本及思想上的区别与联系,本文认为从老子一书的原始本向郭店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及各通行本发展,编者们都是在有意识地重新编辑老子文,使之趋向更为合理化的

3、。从简书经过帛书本,发展到各通行本有其内在的不得已的合理性,且从先秦到两汉,在保持文本活页自然稳定的基础上,几乎一切古籍都是处在不断编辑中的流动变化的东西。在老子文本的变化过程中,帛书甲本奠定了其后诸本缀属的基本框架,具有重大的意义。其后诸通行本虽按上下文的语意关联作了精致的81章次划分,但仍不脱其大体。此外,有两点值得特别一议。其一,关于简帛书的墨记符号的内涵问题。相对于简书来说,帛甲的小圆点具有间断文本连续性的作用,它们反映出墨钉之间及其前后的文本原非是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重新联接文句、编辑文本的操作过程中,小圆 点除有识别文本,保存文本活页的作用外,而更多地是指向在努力探索文本内在联系过

4、程中所流露出的某种怀疑和疑虑:加上小圆点,盖表疑问和审慎也。其二,关于通行本在文本编辑上的增句、减句问题。本文在考察了大量例证后,认为以王本为代表的通行本特别讲求对偶与蝉联,正是此两修辞格的运用,使通行本的文本编辑在一些方面发生了增句、减句,增字、减字,乃至不断重复语句、字词的现象。因此蝉联与对偶,也就演变成通行本编者进行文本编辑的两条重要原则。 在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系列中,有几个概念颇为重要,本文选取了“太一”、“水”、“神明”三词着重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太一生水并非关尹或其弟子之作;无论从文化源流,还是从地域特征来看,楚国最有条件产生出太一生水篇,应是楚国学人的道家作品。太一

5、生水篇的发现,对于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首先,它以“太一”为最高存有,构造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生成论系统,共目的是指向成岁的解释,这一点是比较特殊的。其次,在这一宇宙生成论系统中,“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有着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先人对水的深沉体验与玄思。再次,它表明了自然哲学在中国古代的发达,具有比较复杂、纯粹的思想深度,有力地回击了今人动辙谓中国文化无科学的论调。最后,它还鲜明地表示出中国人具有双重宇宙观,这双重宇宙观即太一的形上宇宙观与天地万物的形下宇宙观,且二者是上下贯通、和谐并存的。 对于儒家作品,本文主要研究了与先秦心性论密切相关的几篇简书。简书五行的再次发现,证实了其制作当在孟子

6、之前,而很可能产生在战国早期,出于孔门第三代学人之手。而其学派的归属可能有二,一是属思孟学派,为子思子一篇;二是有可能为世子之作,而帛书五行说解部分属其门人之作。权衡这两种可能性,本文以为后者比前者更为可靠。从思想上来看,楚简五行首先对“五行”一词进行了更深入更内在的分析与理解,认为仁、义、礼、智、圣五行,形于内则谓之德之行,未形于内则谓之形。德之行五和谓之德,仁义礼智四行和谓之善。德,天道也;善,人道也。二者所适用的范围与所成就的境界是不同的。五行强调心的作用,认为达善成德,乃在于涵摄四行、五行之心自体的和乐一同。这也就是所谓“为一”、“慎独”的修养工夫。总结从简帛五行经说到帛书德圣思想的变

7、化,简帛“经”的部分其思想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无甚变化;从“经”到“说”则突出地以心、性、气来疏释五行的思想系统了,其中“圣”一行似有被拔出抬高的迹象。到了德圣篇,其思想旨趣、学派性质可能有较多的变化,它抽出五行经说中论天道与德圣的这条线索加以偏执,且对圣智二者进行了比较,已显露出重圣轻智的论调。不过,德圣仍当是“五行学派”内部自觉分化的结果。 性自命出是一篇颇为重要的先秦儒家楚简佚籍,此篇的出土对于先秦心性论的肯定及其出现时间的上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思想内涵来看,该篇认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但性本身不即是天命,与中庸“天命之谓性”尚有差别。性有善有不善,但性并不即是善或不善。简书以

8、情气为性,就其情气兼有善、不善言,“四海之内其性一也”。性之所以能出情,乃因心取之而出,及其见于外,物又取之。物感心,心取性,情则顺心物之取感而出。心、性、情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皆尚真信。心性之修养皆在于反己修身,修身必以道。道以心术为主,以人道为可道。道兼情义,有情有义方为道,情与义亦尚真信。教,根源于心性的作用,其目的在于“生德于中”,把儒家之伦理内化于人的个体生命之中。 在性自命出的具体学派归属问题上,本文首先考察了思孟学派与该篇的关系。认为子思的思想与性自命出颇为相近,但亦有重要的不同。而世子的思想在性之善否和性情论上,与性自命出较为一致,不能否认世子作性自命出的可能性。总而言之,从心

9、性论的角度及原始儒家学术思想的异同来看,子思或世子很有可能是性自命出的作者。与此相对的是,子游、曾子、宓子贱、漆雕开和公孙尼子等人,虽仍有可能是该篇简书的作者,但其可能性不及子思与世子之大。 对于语丛,本文首先将前三篇与第四篇分辨、剥离开来。前三篇是当时流行的儒家文献的摘抄,其语录中心仍然是以心性论为统系的。语丛一着重论述了“天生百物,人为贵”的道理;语丛二主要论述了人的喜怒悲乐及虑、欲、智等皆源于“性”的问题。简书论性,从情、欲、理、力四路作出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解。由此可以推断春秋末期至战国早中期诸子所持的人性论状况,其丰富、驳杂的程度当颇为惊人。语丛三,包括语丛前两篇,对人伦、人道有比较系统、深刻的理解,对儒家伦理与血缘伦理的区别、联系有比较深刻独到的论述。语丛前三篇有许多思想能与思孟学派的作品相沟通。 总之,郭店楚简是在战国早中期制作或传抄的儒道作品。简本老子三组在某些观念上甚有特出的地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更真实地反映了原始儒道两家的关系。太一生水以“太一”作为宇宙的本体与化生母根,在中国哲学与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儒家简书显然突出了心性论的内容,五行、性自命出、语丛等,都对心性论的理论内涵有突出的论述和深入的发 挥。当然郭店楚简的发现还有一系列学术、思想史上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将逐渐揭示出来。 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