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诗歌题材与考查形式 .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716490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7.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诗歌题材与考查形式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诗歌题材与考查形式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诗歌题材与考查形式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诗歌题材与考查形式 .pptx(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题材与形式,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目录,肆,复习指导,叁,常见考点,贰,基础知识,壹,感知高考,感知高考,01,01,2019-2021年高考古诗词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考情分析,高考诗歌鉴赏,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级,多年来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分析上表,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诗歌鉴赏考查有以下特点:1. 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均是客观题加主观题,考点覆盖面广。采用的都是1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相对而言,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 体裁选择上,诗歌居多,词偏少。2021全国乙卷考到了词,按照高考3年基本稳定的原则,明年备考关注诗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词。3.

2、注重落实新课标理念,强化对“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考查。,考情分析,4. 反押题思路明显,拒绝思维定势。辛弃疾是高中生非常熟悉的词坛大家,其豪放风格和爱国情怀更是人尽皆知。然而2021全国乙卷所选辛词与其代表性作品风格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导向,体现出高考以“文本”为中心、考查名家非名篇的基本倾向,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5. 思想主题宏大,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被誉为国考,必定有着鲜明的导向功能。如2021全国甲卷表现出北宋文人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胸襟;2021全国乙卷阐述了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道理等。6

3、.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对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内容的考查。,基础知识,01,02,一、古代诗歌的体裁,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体裁与题材,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

4、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1.山水田园诗 特点:以描写为主(包括写景、写人,常用“白描”的手法)。景中寄寓着作者的情感。 思想情感类型:对现实不满,寄情山水。流露隐逸之情。寄寓作者生活的感悟。

5、表明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方法点拨:分析意象(由意象到意境,再到作者情感)。分析“描写”的运用(包括“衬托”“白描”“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掌握术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情感术语: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超然物外、厌恶官场等。,二、古代诗歌的题材,2.边塞军旅诗 思想内容分类: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和豪情。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方法点拨:了解背景,知人论世。要弄清

6、边塞诗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要弄清作品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情感术语:建功立业、从军报国、穷兵黩武、思乡念亲、视死如归、苦闷彷徨等。,3.咏物言志诗 特点:托物言志。咏物诗一般以所咏之物为题,有时加上一个“咏”字。 方法点拨:要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然后想想这些特征可以和哪些品质、精神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咏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手法不同,往往反映的重心也不同。注意相关术语:托物言志(指抒发情感)、象征(指表现手法)、比喻(指修辞手法)。 情感术语:

7、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孤傲不群、傲岸不羁、志趣高雅等。,4.咏史怀古诗 特点:内容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在诗题中往往含有“咏史”“怀古”“览古”等字样。借古伤今、借古讽今。诗歌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诗歌里面的“人、事、景、物”,只是作者抒发感慨、寄寓自己对历史的思索的“传媒”。鉴赏这类诗重点应落在“借古讽今”和“借古伤今”上。 方法点拨:弄清史实,知人论世。体会作者的意图及思想感情。(一是对历史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二是感慨当下境况或个人身世;三是把史实和现实联系在一起,或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对比以寄托伤感;或借古讽今,哀叹兴衰;或总结经验,以古谏今等。)分析写法,把握表达

8、技巧。 情感术语: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盛衰无常、孤独惆怅等。借古讽今昏庸腐朽、奢侈、淫逸、缅怀英雄、功业无成、失意绝望等。借古抒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志不得伸、壮士暮年等。,5.赠友送别诗 特点:内容一般表现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离情别绪。主旨一般是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 方法点拨:正确理解诗中的情感内容(不是所有的送别诗都表达一种凄切的离情别绪,有的刚好相反,显得潇洒、豁达)。掌握诗中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看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多种形式:以喻显情、借景抒情、借古抒情、借事抒情等。 情感术语:依依不舍、孤独寂寞、怅然若

9、失、诚挚关怀、情深意笃等。,6.羁旅行役诗 内容:多写流浪他乡的作者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思念等。 常用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主客移位。 方法点拨:从所写景物入手,分析作者情感。注意表达技巧。如有的直接说自己思乡怀人,有的是从对方入笔,以想象、主客移位的方式抒发感情。 情感术语: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久戍思乡、孤寂落寞等。,7.闺怨爱情诗内容:爱情诗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闺怨诗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因被丈夫冷落、抛弃后的怨情,或借此表达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宫怨诗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

10、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情感术语: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常见意象:青鸟、比翼鸟、画眉、鸳鸯、比目、连理枝、红豆、桃花、牵牛、落花,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2.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即拟物)。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11、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5.对偶:也叫“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6.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8.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有意使语句兼有两种意思,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9.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10.比兴:朱熹诗集传中有“比者,以彼物

12、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11.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气或语势,增强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同时,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12.互文:是指在古诗文中相邻的句子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内容丰富、相互补充,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13.通感:就是通过联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可以创造出更加鲜明

13、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14.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而构成。可以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5.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运用列锦修辞可达到凝练美、简约美、含蓄美的艺术效果。,二、表达方式,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即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

14、景此物予以抒发。3.寓情于景:也叫“情景交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5.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见景生情,通常前句写景,后句生情,如望月思乡、伤春悲秋、折柳送别、闻雁思归、见流水而思年华等。6.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收束全诗,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7.托物言志:指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

15、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8.借古讽今:指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9.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0.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对象本身,如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映衬、烘托所写对象,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所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所以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11.白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细描:即“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

16、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12.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 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13.多种感官结合:描摹事物离不开视听味嗅触等感官的感受形色、声音、味道、气味、触感。古诗词在描写中,经常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摹事物的特征,使景、物具体可感,从而达到有声有色,形神兼备。14.多种观察角度结合: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可使描绘的画面井然有序,层

17、次分明,立体感强。,三、表现手法,1.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 衬托: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反衬有主次之分。2.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烘托:烘托也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3.象征:诗人借助

18、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个人情感或心志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们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4.用典: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用典根据用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明用和暗用。5.联想: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这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已经客观存在的。 想象:想象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的创想。,6.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

19、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两种。7.以小见大:就是以细小的内容和景物来表现重大的思想和寓意。8.点面结合: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9.主客移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不直接从自身来写,而是通过想象从对方入笔,通过客体对主体的情感来表达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从而显得委婉含蓄,更具深意。,四、构思立意,1.起承转合:“起”定基调;“起”而续“承”;“转”开生面;妙“合”主旨。2.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强诗歌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3.伏笔照应: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前

20、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埋伏笔,后面就得有照应。这样,诗歌前后才能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4.运用铺垫:是指通过描述与主要事物相关的次要事物来衬托、突出主要事物。作为铺垫的事物与主要事物之间是宾与主的关系。运用铺垫,有助于渲染气氛,蓄积气势,凸显主要形象,突出主旨,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作经常先写景为抒情作铺垫。5.总领下文:严格来说,“总领下文”并不是一种手法,而是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一首诗的标题,或开头的一句诗,或诗中的某个字,经常会起到这样的作用。6.开门见山:是指

21、诗歌开头就直奔正题,不拐弯抹角。7.层层深入:指诗歌内容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可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8.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常见考点,01,03,分析形象,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另一类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2.事物形象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

22、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等。3.景物形象“景物”是多种事物的组合体,也可视为一组“意象群”,“意象群”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意境”。针对景物形象命制的试题,常见的考题可分为四类:考查意象内涵、感受意境氛围、体悟情景关系和分析写景作用。,分析语言,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气质、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主要考查

23、(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3)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分析诗眼或炼字);(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特殊表现手法。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从近年的考查题型看,高考鉴赏

24、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四大角度命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思想情感,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情感分析题,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分析时,要紧扣主旨,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更不可一知半解,就句论句。,观点态度,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在高

25、考中,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考查角度是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把握作者寄寓的主观情感态度,并且有时会和表达技巧、形象鉴赏结合在一起。“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对诗歌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以及作品局限性的评价。,复习指导,01,04,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察、语言的把握、表达技巧的鉴赏、形象的概括、意境的理解能力。主观简答题则考查了内容概括能力、意境把握和比较、句子赏析、人物形象鉴赏、炼字(词)、思想感情的分析等。客观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选择题和主观题只是题型的区

26、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认真比对,找到命题人设置选项的设误点,就可以顺利作答。,8句的诗歌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因为它非常适合考场试卷这种考查的形式、时间的要求等。一首古诗它要托得住前面的四选一题,它还要托得住后面6分的主观题。过长,考场时间不允许;过短,区分度可能会差。高考选择诗歌的文本一定要贴近考生,考生在解答一首新诗的时候,不要忘记了激活原来的储备。这不光是一个知识牵连的问题,也是对思维品质的一种考查。在古诗的复习当中要考虑到诗歌文本的难易,其实过难和过易都不符合高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考的时候虽然是一道题,但是需要多年语文背景知识的积累。考点也没有太新鲜的。前面四选一题考查的是对试题的局部细节,一道6分的题考查的是诗里面比较关键的一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