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707709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讲稿.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动态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第一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动态心电图原理动态心电图是给病人随身携带的一种小型记录仪,在日常自由生活的条件下,长时间连续记录病人的心脏电活动,经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回放打印结果,回顾性监测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发现各类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获取重要的信息应用于临床。第二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动态心电图原理特点心电记录不受检测距离影响,受试者身体活动不受限制。检测的心电信息量比常规心电图大千倍以上,因此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而且能很好地反应心电图的动态变化。第三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动态心电图仪心电记录仪:心电记录仪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磁带记录仪和固态记录仪

2、。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信息储存量大、便于携带。导联系统:导联采用双极模拟胸导联系统,分为单导、双导、三导及十二导联四种。分析处理及回放打印系统。第四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 1判断是否属于心源性的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各种心率和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定时分析。对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定时分析。评价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并判断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第五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 2对心脏起搏器的监测。对抗心律失常治疗和抗心肌缺血治疗的疗效观察。研究正常的心率和心律的生理变化范围。心率变异性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第六

3、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在冠心病中的应用1检出有猝死倾向的高危病例。约1/4冠心病患者以猝死作为最初换唯一的临床表现,而猝死的主要原因常常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由于检测时间短暂,难以发现危险的心律失常,作DCG检查检查可能发现严重而短暂的心律失常。提高诊断心绞痛的阳性率和精确性。鉴别胸痛原因。第七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临床应用范围 2动态心电图(DCG)与运动负荷试验相结合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检出无痛性或隐匿性缺血性ST段改变。DCG尚可作为心肌梗塞后劳动力鉴定、防治冠心病药物疗效的考核以及冠心病康复期的监护。第八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对心律失常的监测作用DCG对心

4、律失常的检出率极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但对心律失常应作具体分析:即使为复杂的心律失常,如多形性室早、成对室早或短暂室速、R on T现象,也不意味者会发生室颤。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极小可能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佳者常可检出严重的心律失常。第九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病窦的DCG表现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1.5s)第十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对病窦诊断的临床意义各种心律失常多在睡眠中发生,患者可无自觉症状,以致长期误诊,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DCG可较常规心电图更多地发现双结病变螦引起的心律失常。DCG可评价的严重程度。DCG也易于发

5、现间歇性病窦。DCG对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第十一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对晕厥的鉴别作用心源性晕厥:DCG可见显著心动过缓、窦性暂停、严重心律失常。非心源性晕厥:DCG常无相应心律失常的改变。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的其它用途考核、评价心脏起搏器的功能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抗心绞痛的疗效评价正性肌力药物的疗效若用药后心率减慢、临床症状改善,说明治疗有效若心率无明显减慢、临床症状无改善,则是疗效欠佳。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正常人群DCG表现 1心率:正常人一般50135次/分。入睡后可降低至40次/分。女性快于男性。吸烟者快于非吸烟者。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

6、降低,老年人最大心率一般不超过130次/分。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正常人群DCG表现 2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正常人入睡后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心率一般不低于40次/分。运动员最低可低于30次/分。RR间期可达1.22.0s而无症状。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正常人群DCG表现 3窦性心动过速:正常人白天情绪激动时可出现短暂的窦性心动过速,心率达150180次/分,为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室上性心律失常:正常人常见偶发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约23100%。随年龄增高而增多。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占905房性心动过速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占250%。房性心律和交界性心律占22545。还可

7、见短阵性房颤、房扑。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正常人群DCG表现 4室性心律失常:正常人偶发室性早搏,占1790%。岁年龄增长而增多。可见复杂型室早。个别人可见短阵室速。房室传导阻滞:正常人睡眠中可出现型房室传导阻滞,占28%。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标准1室性早搏100次/分,或5次/分,说明心脏电活动异常,可结合临床资料判定是否属于病理性。室性早搏按Lowns分级3级者,均有临床意义。早搏30次/分为频发。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标准2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评价:采用ESVEN标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达到下列标准为有效室性早搏减少70%。成对室性早

8、搏减少8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减少90%,连续15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及运动时5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消失。第十九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标准3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室性早搏增加数倍世上以上。出现心的快速心律失常。由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转变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标准4窦房结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持续1分钟/型窦房阻滞。窦性停搏3.0s;窦性心动过缓伴短阵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室上速心动过速,发作停止时窦性搏动恢复时间2.0s。应排除药物引起的一过性窦房结功能障碍。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DCG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压低0.1mv,持续1.0 Min,2次发作间隔时间1.0 Min 。心率对ST段变化的影响及校正:正常心率时,ST段下移点在J点之后80ms。心率增快至120次/分以上,ST段下移点自动转为J点之后50ms。心肌缺血负荷测算:ST段下降幅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感谢大家观看9/27/2022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二十三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