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7009483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通大学学报.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 9卷 第1 1期2 0 0 5年1 1月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 O U R N A LO FX I A NJ I A O T O N GUN I V E R S I T YV o l.3 9 1 1N o v.2 0 0 5活性炭无纺布表面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研究刘艳华,袁 琪,李荫堂,张水香(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 1 0 0 4 9,西安)摘要:实验研究了活性炭无纺布表面C O2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 O C s)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气流速度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能够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C O2,系统的能耗也低;环境温度对活性炭无纺布表面C O2吸附效率的影响

2、不大,但低空气湿度有利于C O2的吸附;在实验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表面V O C s的吸附效率与迎风气流中V O C s的体积分数无关,与污染源的种类有关;低气流速度有利于V O C s的吸附;虽然增加吸附层的层数既有利于活性炭无纺布表面的C O2吸附,也有利于V O C s吸附,但实验中当吸附层增加到3层以上时,吸附效率随吸附厚度的增加而提高的效果不再明显,而吸附系统的阻力却迅速增大.关键词:活性炭;无纺布;吸附特性;污染物中图分类号:T U 8 3 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9 8 7 X(2 0 0 5)1 1!1 2 6 8!0 5A d s o r p t i

3、 o no fA i rP o l l u t a n t s o nN o n-W o v e nF a b r i cw i t h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L i uY a n h u a,Y u a nQ i,L i Y i n t a n g,Z h a n gS h u i x i a n g(S c h o o l o fE n e r g ya n dP o w e rE n g i n e e r i n g,X i a n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X i a n7 1 0 0 4 9,C h i n

4、a)A b s t r a c t: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o fC O2a n dv o l a t i l e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s(V O C s)o nan o n-w o v e nf a b r i cl o a d e dw i t h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w 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l o w e ra i

5、 rv e l o c i t yi sh e l p f u l t o 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o fC O2.T h e e f f e c t 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o nC O2a d s o r p t i o n i s s m a l l,b u t l o w e r r e l a t i v eh u m i d i t y i sb e n e f i c i a l t o 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o f C O2.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 e f f i c i

6、 e n c yo fV O C s o n t h e n o n-w o v e n f a b r i ci s i n d e p e n d e n t o f t h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V O C s a tw i n d w a r d s i d ew h i l e i t i s d e p e n d e n t o n t h e t y p e o f p o l l u t a n ts o u r c e s.A n d l o w e r a i r v e l o c i t y i sh e l p f u l t

7、o t h e a d s o r p t i o no fV O C s.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n u m b e r o f a d s o r p t i o nl a y e r s c a nr e s u l t i na n i n c r e a s e i n t h e a b s o r p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o f t h en o n-w o v e n f a b r i c f o r b o t hC O2a n dV O C sw h i l e i t a l s o i n c r e a s

8、e s t h e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t h e c l e a n i n g s y s t e m.T h e a b s o r p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d o e s n o t i n c r e a s e a n-y m o r ew h e n t h e n u m b e r o f t h e l a y e r s i s o v e r 3 i n t h e s t u d y.T h e n t h e s u i t a b l e t h i c k n e s s o f a d s o r

9、p t i o n l a y e ri so f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f o rh i g ha b s o r p t i o ne f f i c i e n c ya n d l o we n e r g yc o s t.K e y w o r d s:n o n Y w o v e nf a b r i c;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a d s o r p t i o n;p o l l u t a n t 据统计,现代人平均有8 0%9 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在人员稠密的区域,C O2含量经常是一个主要关注的问题.

10、国外大量文献1!3经过调查、测量后指出,在人员密度高、安装空调、通风效果不好的地方,如商场、教室、列车、餐馆、卧室等,常常出现C O2含量超标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超标5倍以上3.国内一些学者也对北京、重庆、上海等地进行了相关的调查4,5,结果发现,在这些城市的人员密集地区同样存在着C O2含量偏高、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的情况.另外,随着建筑物密闭性的提高和有机合成材料在室内装饰及设备用具方面的广泛应用,挥发性 有 机 化 合 物(v o l a t i l eo r g a n i cc o m p o u n d s,V O C s)6气体在室内的散发也严重恶化了室内的空气品质.吸附是气体净化中

11、应用较多的技术,最常见的吸附剂是活性炭7.活性炭无纺布是较为新型的吸收稿日期:2 0 0 5!0 2!2 8.作者简介:刘艳华(1 9 6 3),女,博士,副教授.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 0 0 4 B 2 1);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博士基金资助项目.附材料,以优质粉状活性碳为吸附材料,采用高分子粘结材料将其载附于无纺布基体之上,具有易于成型、吸附性能好等优点8.目前,国内在活性炭无纺布的性能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实验研究了C O2和V O C s在活性炭无纺布表面的吸附特性,也研究了环境因素对活性炭无纺布吸附特性的影响,指出了活性炭无纺布在空气

12、净化方面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1 实验系统与数据处理1.1 实验系统吸附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该系统位于某空调环境室中.环境室具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可调节环境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等.吸附层材料为活性炭无纺布,其特性参数如表1所示.吸附层上、下游气流中的C O2含量、气体的温、湿度和吸附阻力等参数采用德国生产的t e s t o3 5 0 M/X L!4 5 4型测量系统测量,气流速度采用热线式风速仪测量.吸附层上、下游气流中总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V O C s)体积分数采用美国生产的P GM!3 0型便携式光离子化T V O C s检测仪测量.表1 活性炭无纺布的特性参数附着材料w(C)/%厚度

13、/m m质量/gm-2网孔尺寸/目产地粉状活性炭5 014 52 0 0广州1:调压变压器;2:空气过滤器;3:加热盘管;4:冷却盘管;5:加湿器;6:C O2钢瓶;7:减压阀;8:转子流量计;9:流量调节阀;1 0:粗效过滤器;1 1:温湿度探头1 2:气体混合室;1 3:热线风速计;1 4:吸附层;1 5:浓度测量孔;1 6:压差探头图1 C O2吸附实验装置示意图1.2 数据处理活性炭无纺布上、下游气流中污染物的体积分数之差与活性炭无纺布上游气流中污染物的体积分数相比为吸附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效率,公式如下=#=0=0-=t=0(1)式中:=0为活性炭无纺布上游气流中污染物的体积分数(m

14、l/m3);=t为活性炭无纺布下游气流中污染物的体积分数(m l/m3).1.3 污染源的制备V O C s污染源的制备方法是,称取一定质量的油漆,将其均匀喷涂在气体混合室内的石膏板表面,作为V O C s污染源.所用油漆的有关参数见表2.在流动空气作用下,混合箱内V O C s含量随时间衰减,当V O C s含量衰减到与仪器精度同数量级时为实验结束时刻.衰减污染源可近似模拟室内有机污染源的挥发情况.C O2污染源如图1所示.当工况一定时,系统中C O2源的含量不随时间变化,为稳定污染源.表2 油漆种类与产地编号种类产地1酚醛清漆陕西2F 0 1!1酚醛清漆陕西3醇酸油漆河北2 实验结果与分析

15、2.1 C O2在活性炭无纺布表面的吸附2.1.1 气流速度的影响 图2给出的是气流速度对活性炭无纺布吸附特性的影响曲线.实验条件为:温度2 2;相对湿度5 0%;吸附层层数3层;C O2入口体积分数为0.2%;管内气流速度分别为0.1、0.3和0.5m/s.图2 气流速度对C O2吸附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反应开始时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吸附效率最高,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吸附效率逐渐降低,最后趋于0.气流速度对活性炭无纺布吸附C O2的效率影响很大,气流速度比较低时,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吸附效率很高,当气流速度为0.1m/s时,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初始吸附

16、效率高达5 0%,但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吸附效率呈下降9621 第1 1期 刘艳华,等:活性炭无纺布表面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研究趋势,当气流速度增加到0.5m/s时,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初始吸附效率已降至2 0%左右.这说明,如果将活性炭无纺布应用于室内空调器净化设备,必须考虑通过空调设备的风量,即气流速度对活性炭无纺布的吸附特性的影响.气流速度低有利于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吸附,但过小的风速对空调设备制冷或者制热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2.1.2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活性炭无纺布的C O2吸附特性的影响如图3所示.其实验条件为:相对湿度为5 0%;吸附层层数为3层;C O

17、2入口体积分数为0.2%;管内气流速度为0.1m/s;温度分别为1 8、2 2和2 6.可以看出,在实验范围内温度对活性炭无纺布吸附C O2的能力影响很小.当温度为1 8、2 2和2 6时,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初始吸附效率分别为5 0.0 0%、4 9.9 5%和4 8.8 7%,总体变化不大,吸附达到饱和的时间分别为5 3、5 0和4 9m i n,相差不大.图3 温度对C O2吸附的影响 由大量研究可知,温度对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有影响,主要影响吸附质的扩散速率和吸附平衡.提高温度能够提高扩散速率,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提高温度将降低吸附剂对吸附质的最终吸附量.由于本实验所研究的温度

18、范围很窄,仅在1 8和2 6之间,因此温度变化对活性炭无纺布的C O2吸附特性的影响不大.这也说明活性炭无纺布在该温度范围内的吸附特性比较稳定.如将该活性炭无纺布用于室内空调器或者空调系统,在不同季节,如果室内温度满足我国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所规定的1 6 2 8,其吸附性能随温度的变化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吸附性能稳定,实用效果比较好.因此从实用温度的角度出发,活性炭无纺布是比较理想的空调环境空气净化材料.2.1.3 相对湿度的影响 相对湿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如图4所示.实验条件为:温度为2 2;吸附层层数为3层;C O2入口体积分数为0.2%;管内气流速度为0.1m/s;改性溶液质量分数为5%

19、.可以看出,低湿度有利于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图4 相对湿度对C O2吸附的影响的吸附,当相对湿度为3 0%时,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初始吸附效率高达5 8%,饱和时间为7 0m i n.但是,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吸附效率下降.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到7 0%时,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的初始吸附效率已降到3 2%左右,饱和时间降到3 4m i n.C O2在活性炭无纺布上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水分的存在会减少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水对有机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在吸附时,吸附剂表面的水分会使气流中要去除的成分的扩散先通过水分,然后到达炭表面.水分中的扩散比气相中慢,水

20、分的存在降低了吸附速度.当空气湿度比较小时,这种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但随着湿度的增加,它的影响不容忽视.2.2 V O C s的吸附图5给出的是油漆种类对V O C s吸附的影响,实验条件为:吸附温度2 0;相对湿度4 5%;吸附层厚度3层;管内气体流速0.1m/s.图中还给出了各组实验数据的拟合曲线(直线),其最大拟合误差为1%.拟合线的斜率反映的是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效率.该拟合结果说明:活性炭无纺布对不同种类油漆所散发的V O C s的吸附效率不同,其中对1(油漆的V O C s的吸附效率最高,约为6 6%,对3(油漆所散发出的V O C s的吸附效率最低,约为5 2%.另外

21、还可以看出,在V O C s的整个吸附过程中(在实验的时间范围内),活性炭无纺布对某特定油漆所散发的V O C s的吸附效率不变.从图5还可以看出,活性炭无纺布上游气流中的V O C s含量是控制活性炭吸附量的最重要因素.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量随上游气流中V O C s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图6给出的是气流速度对V O C s吸附的影响,实验用污染源为2(油漆,温度为2 0,相对湿度为4 5%,吸附层厚度3层,气流速度分别取0.1、0.3和0.5m/s.图中还给出了各工况的数据拟合结果.可以看出,气流速度对活性炭无纺布吸附V O C s特性0721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3

22、 9卷 图5 油漆种类对V O C s吸附的影响图6 气流速度对V O C s吸附的影响的影响很大.具体分析如下:%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效率下降;&活性炭无纺布吸附效率下降的幅度与气流速度有关,当上游气流速度取0.1或0.3m/s时,气流速度对V O C s吸附效率的影响不大,此时活性炭无纺布的吸附效率在6 0%6 1%之间,但是当气流速度增加到0.5m/s后,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效率下降很多,此时的吸附效率仅为5 0%.可见对活性炭无纺布而言,低气流速度有利于V O C s的吸附.2.3 吸附层厚度的影响2.3.1 对C O2吸附的影响 吸附层

23、厚度对C O2吸附特性的影响如图7所示.实验条件为:温度为2 2;相对湿度为5 0%;C O2入口体积分数为0.2%;管内气流速度为0.1m/s.可以看出,吸附层层数对吸附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吸附层层数的增加,同一时刻吸附效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吸附层层数分别为1层、3层、5层时,初始吸附效率分别是3 6%、5 0%、5 9%,吸附达到饱和的时间分别是2 9、5 0、5 8m i n.尽管增加厚度可以提高吸附效率,延长饱和时间,但在实际应用中,不能一味地增加吸附层层数或厚度,因为当吸附层厚度达到一定时(本实验中为3层),吸附效率提高的幅度很小,而厚度增加所引起的阻力增加值却很大.因此,必须综合考

24、虑效率增量和阻力增量之间的关系.在本实验中,3层吸附层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吸附效果,而且能耗较小.2.3.2 对V O C s吸附的影响 图8给出的是不同吸附层厚度条件下吸附层上、下游气流中V O C s的体积分数之差与吸附层上游气流中V O C s的体积分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油漆为2(油漆,环境温度为2 0,相对湿度为4 5%,吸附层上游气体流速为0.1m/s,吸附层厚度分别为1层、3层和5层.可以看出:吸附层越厚,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效率越高.当吸附层厚度为1层时,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效率为4 8%,吸附层厚度增加到5层后,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效率增

25、加到6 2%.但是,当吸附层增加到3层以上时,活性炭无纺布对V O C s的吸附效率基本保持不变.如图8所示,吸附层为3层时的吸附效率与吸附层为5层的吸附效率相同,均在6 2%左右.这说明在实验条件下,3层吸附层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V O C s脱除效果,无节制地增加吸附厚度以求提高污染物的吸附效率是不必要的.表3给出的是不同吸附层厚度条件下,吸附层厚度对系统压降的影响.可以看出,吸附层厚度越厚,吸附层的阻力就越大,阻力与吸附层厚度成正比关系.因而从系统节能的角度出发,吸附层厚度不能表3 吸附层厚度对系统压降的影响厚度/层压降/P aC O2吸附V O C s吸附11.2 2 51.1 6 03

26、3.8 5 13.5 3 155.8 1 45.9 7 9图7 吸附层厚度对C O2吸附的影响图8 吸附层厚度对V O C s吸附的影响1721 第1 1期 刘艳华,等:活性炭无纺布表面污染物的吸附特性研究过大.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吸附层厚度.3 结 论(1)在低气流速度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能够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C O2,环境温度对活性炭无纺布表面C O2吸附效率的影响不大,但低空气湿度有利于C O2的吸附.(2)在实验条件下,活性炭无纺布表面V O C s的吸附效率与上游气流中V O C s的含量无关,但与污染源的种类有关.低气流速度同样有利于V O C s的吸附.(3

27、)增加吸附层层数,可以提高活性炭无纺布对C O2和V O C s的吸附效率,但当吸附层层数增加到一定值后,吸附效率和饱和时间的增加幅度不大.在实验条件下,3层吸附层比5层更为经济实用.参考文献:1 L e eS h u nC h e n g,G u oH a i,L iW a iM i n g.I n t e r-c o m-p a r i s o no fa i rp o l l u t a n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i nd i f f e r e n t i n-d o o re n v i r o n m e n t si n H o n g K o

28、n gJ.A t m o s p h e r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2 0 0 2,3 6(1 2):19 2 9!19 4 0.2 C h o wWK.V e n t i l a t i o no fe n c l o s e dt r a i nc o m p a r t-m e n t s i nH o n gK o n gJ.A p p l i e dE n e r g y,2 0 0 2,7 1(3):1 6 1!1 7 0.3 L e eSC,C h a n gM.I n d o o r a n do u t d o o r a i rq u a l i

29、 t y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a ts c h o o l si n H o n g K o n gJ.C h e m o-s p h e r e,2 0 0 0,4 1(1):1 0 9!1 1 3.4 成通宝,江 亿.商业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研究J.制冷与空调,2 0 0 1,1(4):2 1!2 7.5 肖 勇,吴祥生,熊学艺.重庆地区商场C O2浓度测试J.重庆大学学报,2 0 0 2,2 5(8):2 1!2 4.6 张少梅,沈晋明.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 O C)污染的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 0 0 3(3):1!4.7 P a r kSJ,K

30、i mKD.A d s o r p t i o nb e h a v i o r so fC O2a n dNH3o nc h e m i c a l l ys u r f a c e-t r e a t e da c t i v a t e dc a r b o n sJ.J o u r n a lo fC o l l o i da n dI n t e r f a c eS c i e n c e,1 9 9 9,2 1 2(1):1 8 6!1 8 9.8 M a n n s b a r tG,C h r i s t o p h e rBR.L o n g-t e r mp e r f

31、o r m-a n c eo fn o n w o v e ng e o t e x t i l ef i l t e r s i nf i v ec o a s t a l a n db a n kp r o t e c t i o np r o j e c t sJ.G e o t e x t i l e s a n dG e o m e m-b r a n e s,1 9 9 7(1 5):2 0 7!2 2 1.(编辑 王焕雪)机械科学与技术2 0 0 5年第1期目录选登1.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制造信息集成刘文安,乔立红(1)2.基于过滤定向搜索的J o b-S h o p调度算

32、法及评价王世进,周炳海,奚立峰,等(2 2)3.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及其在智能质量诊断分析中的应用乐清洪,朱名铨,王润孝(3 0)4.一种面向对象的P e t r i网及其应用研究于振华,蔡远利(3 8)5.转动刚体上柔性悬臂梁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肖建强,章定国(4 5)6.MEM S微梁粘附突陷静力分析田文超,贾建援(4 8)7.不同材料的准分子激光微细加工机制刘 莹,温诗铸(6 2)8.卫星结构优化设计的建模问题陈昌亚,郑晓亚,姜晋庆(6 6)9.旋转运动柔性悬臂梁的动力特性及振动主动控制研究蔡国平,洪嘉振(7 0)机械科学与技术2 0 0 5年第2期目录选登1.大型覆盖件应变分布测量与缺陷分

33、析项辉宇,钟约先,吴伯杰,等(1 2 7)2.基于S T L文件的实体分割算法研究赵吉宾,刘伟军,王越超(1 3 1)3.单榫头叶片精锻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蔡 旺,杨 合,刘郁丽,等(1 3 5)4.一种神经康复机器人的研制王耀兵,季林红,黄靖远(1 3 9)5.智能车辆导航控制器参数选取与鲁棒性分析马 雷,王荣本,赵东标(1 4 6)6.基于模糊因子法的模糊智能桁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马 娟,陈建军,高 伟(1 5 1)7.利用T a y l o r变换的结构动力学边界条件识别高跃飞,姜节胜,张永强,等(1 5 5)8.内嵌于U G的基于特征的C A P P系统程筱胜,廖文和,黄 翔(1 6 5)9.松动!碰摩耦合故障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张 靖,闻邦椿(1 8 2)2721西 安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3 9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