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功夫深 梦想总成真.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35581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要功夫深 梦想总成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只要功夫深 梦想总成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只要功夫深 梦想总成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要功夫深 梦想总成真.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只要功夫深 梦想总成真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徐克俭李书记要求我们建好“一线指挥部”,当好“一线总指挥”。我的理解,就是要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把顶层设计落实好,把发展方向把握好,把民生幸福实现好,化蓝图为现实,让小康梦成真。落实李书记的要求,我个人觉得有几点要把握好。第一点,就是要坚持目标导向,实打实地谋发展。海陵作为泰州主城区,受区域规划的限制,产业发展只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不可能面面俱到铺摊子,必须聚焦聚焦再聚焦、特色特色更特色。泰州市确定了三大主导产业,我们海陵决定将新能源作为主导产业,要做就做成“全国有影响、江苏有位置”。但怎样发展?当时全区上下比较茫然。于是,我们连续三年举办新能源产业高

2、层论坛,展开“头脑风暴”。搞论坛务虚是必要的,但行动务实更为重要。我们一方面,抓存量的转型,推动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新上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转向器等产品。不久之前,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动力电池许可目录,全国32家、江苏6家,我们海陵就有2家。更可喜的是,宝马、东风、宇通等知名企业也不约而同选择了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借泰州市“项目大突破”的强劲东风,实施精准招商,大力引进优质增量。围绕“汽车海陵造”的梦想,我们引进了两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年内汽车下线。我们盯住石墨烯在动力电池的应用,引进了东旭光电,总投资35亿元,一期投资16.5亿元。这家公司7月份发布了全

3、球首款“烯王”,股市上非常红火。我们瞄准单晶硅光伏全球老大,招引了隆基股份,总投资43亿元,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投产,明年可以实现开票销售1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一批配套企业跟进投资,初步形成了集聚效应。今年1-8月份,我们产业投资的增幅达到了36%,工业用电量的增幅达到了23%。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转型发展知易行难,目标导向确定之后,就是要坚定不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方能成功。第二点,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实打实地解难题。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海陵最大的难题是拆迁难、用地难。拆迁难表现在三个方面,拆迁慢,地块拆为净地,短则三四年,长则六七年。项目等地的话,黄花菜都凉了。拆迁乱,过分迁就一些拆迁户

4、,额外给予各种补助,甚至对违章建筑非法确权。拆迁贵,我们的房价是南通、扬州的一半多一点,但补偿成本却比他们还高,造成拆一块亏一块,旧城改造难以为继。当时有人“好心”地劝我,作为书记,这一块不要过问。但是我想,这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作为区委必须扛起这份责任,解决好这个难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症下药,实施改革,推行“阳光拆迁”新政。14年、15年试点成功后,今年我们同步实施了19个地块、2800多户、74万平方米的征收搬迁。奖励期内实现签约率99.5%,实现了“一降两升”,补偿成本下降了40%,拆迁速度和老百姓信任度双提升,而且没有一起群众上访。解决用地难的问题,我们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

5、功夫,最典型的是,我们一家企业“腾笼换鸟”成四家企业。收回一家企业的用地,换来了四家企业的发展,大幅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作为书记,工作中注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的体会是,困难面前,只要弘扬泰州市“三个不相信”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矛盾,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举措去破解难题,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第三点,就是要坚持民生导向,实打实地补短板。马可波罗曾经这样形容泰州城,“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间的幸福极多”。13年到海陵工作之后,我发现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的短板,老百姓还有诸多的不满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痛点就应该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为此,我们全力补好

6、短板。一是补好民生改善的短板。在生活环境上,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注的身边的问题,我们实施小区微整治、交通微循环、街头微添绿。在物业管理上,我们创新推行“两主体一协议”,物业费收缴率从60%左右提升到90%以上,物业管理步入良性循环。二是补好特色文化的短板。我们重视文物修缮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改造,以及文脉的传承,全力服务好“双水绕城”文化生态走廊建设,彰显泰州海陵“朗润明珠”的水城特色。三是补好生态建设短板。去年我们投入18亿元实施西北片区,也是一个老工业集中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全面铺设污水管网,集中整治黑臭河道,赢得了百姓的点赞。四是补好干群关系短板。组织1300多名党员干部开展“大走访”活动,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改善了党群关系。我们的体会,民心所向,就是责任导向。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只要我们与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一定与群众心连心,就能从群众当中获得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