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2200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对策 我市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扩大会议精神,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为己任,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贡献力量。 20xx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和建设好西湖镇、哈图布呼镇各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个,哈图布呼镇金牛专业合作社项目1个,海川乳业畜牧养殖项目1个。总投资:1643.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1185.8万元,自筹资金45

2、7.8万元。主要建设任务是: 滴灌15130亩;开挖疏浚渠道7.5公里;改良土壤18500亩;修筑机耕路22.3公里;新建防护林100亩;科技推广18000亩;新建高标准化牛舍10栋;配套建青贮池10个;饲料员室10栋;2x16自动化挤奶厅1栋等。扎实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招投标,按项目管理程序及早开工建设实施。使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20xx年的主要工作措施是:“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类项目、突出三大重点、增强四个意识、创新五大机制、落实六大举措”,全面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市委三届五次扩大

3、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市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主线,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贡献农业综合开发应有的力量。 (二)抓好两类项目。就是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职能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切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两大类项目的实施。 (三)突出三大重点。一是改造农业基础设施。以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为手段,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在抓好优质棉基地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畜牧养殖、玉米、

4、番茄、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三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发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业综合综合开发项目区土地的有序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四)增强四个意识。即增强“改革意识、全局意识、竞争意识、作为意识”。 (五)创新五大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财政资金的引导机制。二是探索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三是试行“先建后补”的民办公助机制。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平台,以规划为龙头,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按照农

5、业综合开发规划先建设,后给予适当补助,以筹集更多资金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四是创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发展产业化经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五是落实管护主体,健全权责明确的工程管护机制。 (六)落实六大举措。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国家、自治区和地区对20xx-20xx年度项目综合检查验收的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地农业综合开发制度,形成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制度体系,使我市农业综合开发有章可循,促使全市农业综合继续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迈进。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五是加强政务工作。六是加强舆论宣传。 推荐 公司综合开发部工作思路 公司综合开发部工作思路 文章标题:公司综合开发部

6、20xx年工作思路 一、紧紧围绕公司三大发展战略,在观念、技术、管理、服务创新上做文章 按照“创新辅业、效益优先”的战略目标,建立健全适应辅业创新、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积极谋划,实现场站综合开发利用及辅业开发项目的突破,又好又快的发展辅业经济,加快资本积累,增强辅业发展的后劲,提升辅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二、依托主业,力争把专车市场和客车出租业务做大做强 统筹调配整合现有资源,发挥主业优势,组建下属的客车专车服务公司,参与社会竞争,培育客车租赁市场。 三、以专业公司为龙头,拓展服务产业 整合后勤服务资源,逐步建立公交快餐配送中心(巴士餐厅)、公交超市便民店、花卉配送

7、中心、楼宇物业管理等一批初具规模的服务产业,为一线员工服务。 四、结合基本建设,积极推进公交场站综合利用 力争20xx年公交信息中心大楼动工,并基本完成大楼主体结构建设。抓好光谷步行街场站配套开发、万科城市花园场站商业门点、邓甲村停保场综合楼及商业门点的论证、开发。配合城市建设,抓紧王家墩商务区内五个场站建设的跟踪;积极推进物业公司的发展,扩大印刷厂生产面积。 五、深入研究,探讨辅业体制、机制的改革,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改革房开公司现有体制,真正做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整合物业公司现有资源。 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部门及各下属单位根据公司创新辅业发展的精神,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8、,上下互动,全面促进辅业经济的发展。 建立健全辅业收入的统计体系。建立辅业经营的季报制度,随时、真实的掌握辅业经济的现状,及时给于指导及支持。 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加强辅业资源的统筹管理,根据发展需要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适时整合各项资源。借助广告媒体管理中心平台,按照“四步走”的工作原则,逐步理顺广告管理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及问题,使广告产业有序运作,健康发展。 公司综合开发部20xx年工作思路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公司综合开发部20xx年工作思路。 农业工作思路 农业工作思路 20xx年是党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x年,也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xx年的工作意义深远。为此,特制定

9、以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三个目标,以推进地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主线,优化种植结构;以服务为载体,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作物轻型栽培技术;逐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城镇专业性蔬菜基地建设,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消费;积极推进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0万亩,粮食总产300万吨;种植业产值增长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 三、工作重点 1、稳定粮食面积,巩固单产,优化

10、结构,提高种粮效益 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生产总量。20xx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780万亩左右,总产300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80万亩,总产280万吨,优质稻面积360万亩。大力推广高产节本技术,提高粮食经济效益。重点推广省工省力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稻田机械化作业技术、测土配方经济施肥技术、抗灾避灾技术等,简化生产过程与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瞄准市场发展方向,重点引进、推广一批综合性较好的优良品种,淘汰一批抗性弱、性状不稳定的品种。加强超级稻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搞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确保种子质量。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和发展

11、粮食生产的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务院关于粮食生产补贴的政策,确保粮农享受到政策给予的实惠,充分调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支持粮食加工企业搞好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的产业化开发。加强粮食流通形势的监测,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按消费需求引导粮食生产。 2、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按照“整体推进,分级实施,重点扶持”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优质稻米,“双低”油菜、柑桔、茶叶、黄花菜、席草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大作物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3、加强农产

12、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切实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核查工作,建立核查档案。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市农业环境定位监控工作,设立定位监控点,对水、土壤、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加强工业“三废”和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整治。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和流通领域的管理,继续搞好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紧紧跟进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4、抓好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要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抓住国家实施

13、“阳光工程”的机遇,适应劳务市场结构性需求变化,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批劳务输出品牌和培训输出基地,构筑一支数量大、素质高、品牌响、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务大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二要抓好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意味着开发农民增收潜力。20xx年,要积极引进、认真组装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并通过广泛宣传与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1-2项致富增收技术。 5、 农业工作思路第2页 加大新物质新技术推广力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努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引进良种、良苗,扎实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快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千方百

14、计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大力推广轻型栽培技术、安全生态技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 6、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组织标准化生产,努力打造好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现“双赢”;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步入快车道。 7、加大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 20xx年,要认真贯彻落实xx省植保条例,进一步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新的病虫害发生治理对策,加大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将种植抗病虫良种、保护利用天敌和改进耕作制度等自然控制措施与搞好预测

15、预报、采用科学防治指标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人为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做到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向可视化、网络化、无害化、公益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研究污染和残留的控制对策,实施农药减量计划,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尤其是减少高毒化学农药用量,节约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 8、加大农业项目争取与管理力度,推动项目农业有序发展 进一步加大项目的争取与管理力度,让更多、更大、更优的项目落户xx,成为推进xx市农业向前发展的新增长点。 9、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为“三农”保驾护航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改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搞好种子监

16、督检验工作,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专项整治活动,净化全市农资经营市场,维护农资经营秩序,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带、产业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计划与思路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计划与思路 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计划与思路 按照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大干大支持、干好多支持、干差不支持”的原则,在20xx年度项目的筛选和申报上,县将继续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石中高速公路两侧打造塞上江南田园风貌这条主线,抓住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快设施园艺发展这个重点,借助于第六期项目实施以来我县在自治区验收中取得的成绩(20xx年度项目验收全

17、区第二,20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大会战全区第二,20xx年度项目验收全区第一),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根据“项目跟着园区走,项目摆在路两边,项目干在最前头”的选项、立项和实施项目思路,20xx年度力争国拨区配资金1300万元以上,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争取1000万元以上,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争取300万元以上。 1.拟申报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和生态治理项目共5个,总面积5万亩,计划争取国拨区配资金1000万元以上。目前计划申报的五个项目区包括:望远镇政权政台立强备选项目区1.0万亩,杨和镇观桥永红备选项目区1.0万亩,李俊镇侯寨许桥友爱生态治理备选项目区1.2万亩,望洪镇西和中低产田备选

18、项目区0.8万亩,李俊镇东方雷台备选项目区1.0万亩。目前五个备选项目区勘查规划和前期测绘任务已经完成。 2.20xx年度拟申报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两个,计划争取国拨资金300万元以上。按照产业化经营项目重点扶持自治区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六大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扶持对象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指导原则,20xx年,计划扶持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2个,主要以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奶产业为重点,优先扶持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两个产业化项目计划各争取资金150万元左右。由于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必须是国家级或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我县暂时无项目列入。 农业综合服务站2021年工作思路

19、农业综合服务站20xx年工作思路 *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是政府设立在最基层直接服务“三农”的事业单位,依法承担着面向农村、农业、农民推广公益性业技术的职能。主要负责我镇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土壤改良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物检疫、防汛抗旱、农产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饮水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一、建立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机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农业公共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对新期绿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夹洲岛联合开发有限公司的扶持力度。建设万亩

20、精品蔬菜基地的技术指导、服务。以古寺新农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建设好500亩小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发展一批小水果种植户。以华源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建设一个千亩油茶基地,带动各村油茶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二、加强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一是机构建立:镇级设立防汛防台指挥部,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防汛防台工作,村级设立防汛防台工作组,全面负责防汛防台工作。二是制度完善:镇级防指制定防汛防台值班、安全检查、巡查、监测预警,会商系统管理,抢险队伍管理,防汛物资储备与调配,避灾场所管理,信息报告制度。村级防汛防台工作组依据实际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三是全面完成各项工程,总结农田

21、水利畅通工程三年行动先进经验,形成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机制。除上级下达的计划外,重点抓好河道清淤整治和小型河坝维护维修工程。 三、今年全镇计划早稻种植5000亩,中稻种植1.5万亩,晚稻种植2.5万亩,蔬菜种植2.6万亩,油菜种植1.5万亩,其他经济作物种植1万亩。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培育一批规模种植示范大户,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 四、强化农产品及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坚持现场抽样检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严格监督农产品源头。二是对农资销售进行

22、监督,坚决不让农民买到一瓶假农药、一斤假种子,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病虫害防治:我站做好信息上传和预报下发工作。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一旦发现虫情灾害,做到及时上报,对于病虫情报做到及时翻印下发。同时根据病虫发生特点和水稻生长季节,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措施,将技术措施印发至农户手中,并张贴。 六、加强农机监管,并适时督促农机驾驶人员参加安全月活动。切实做好一年一次农机年审工作。 以上是我站20xx年的工作思路也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在未来的一年里我站也会齐心协力努力完成以上工作为多彩*添砖加瓦。 *镇农业综合服务十三五规划 一、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二、全面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

23、固,骨干大山塘除险加固 三、建立健全的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和监测体系 四、小流域河系治理和末端渠系改造 五、协助建设一个两万亩蔬菜基地和农产品服务配套中心 六、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中心和网点及农残检测中心 七、建设一个三千亩双季稻粮食生产基地 2021年农业工作思路 20xx年农业工作思路20xx年是党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X年,也是我市农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20xx年的工作意义深远。为此,特制定以下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三个目标,以推进地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主线,优化种植结构;以服务为载体,大

24、力推广节本增效农作物轻型栽培技术;逐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城镇专业性蔬菜基地建设,启动农产品市场准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消费;积极推进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稳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工作目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0万亩,粮食总产300万吨;种植业产值增长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三、工作重点1、稳定粮食面积,巩固单产,优化结构,提高种粮效益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生产总量。20xx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780万亩左右,总产300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80万亩,总产280万吨,优质稻面积360万亩。大力推广高产节本技术,提

25、高粮食经济效益。重点推广省工省力节本增效轻型栽培技术,优质高效无公害生产技术、稻田机械化作业技术、测土配方经济施肥技术、抗灾避灾技术等,简化生产过程与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瞄准市场发展方向,重点引进、推广一批综合性较好的优良品种,淘汰一批抗性弱、性状不稳定的品种。加强超级稻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搞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确保种子质量。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务院关于粮食生产补贴的政策,确保粮农享受到政策给予的实惠,充分调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服务。支持粮

26、食加工企业搞好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的产业化开发。加强粮食流通形势的监测,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按消费需求引导粮食生产。2、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整体推进,分级实施,重点扶持”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优质稻米,“双低”油菜、柑桔、茶叶、黄花菜、席草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大作物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搞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核查工作,建立核查档案。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市农业环境定位监控工作,设立定位监控点,对水、土壤、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加

27、强工业“三废”和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整治。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和流通领域的管理,继续搞好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紧紧跟进优势产业带的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4、抓好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要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抓住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机遇,适应劳务市场结构性需求变化,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批劳务输出品牌和培训输出基地,构筑一支数量大、素质高、品牌响、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务大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

28、移。二要抓好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意味着开发农民增收潜力。20xx年,要积极引进、认真组装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并通过广泛宣传与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1-2项致富增收技术。5、 20xx年农业工作思路加大新物质新技术推广力度,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努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大力引进良种、良苗,扎实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快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千方百计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大力推广轻型栽培技术、安全生态技术,实现农业节本增效。6、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组织标准化生产,努力打造好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促

29、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现“双赢”;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步入快车道。7、加大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20xx年,要认真贯彻落实XX省植保条例,进一步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新的病虫害发生治理对策,加大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将种植抗病虫良种、保护利用天敌和改进耕作制度等自然控制措施与搞好预测预报、采用科学防治指标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人为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做到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向可视化、网络化、无害化、公益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研究污染和残留的控制对策,实施农药减量计划,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尤其是减少高

30、毒化学农药用量,节约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8、加大农业项目争取与管理力度,推动项目农业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大项目的争取与管理力度,让更多、更大、更优的项目落户XX,成为推进XX市农业向前发展的新增长点。9、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为“三农”保驾护航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改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积极搞好种子监督检验工作,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专项整治活动,净化全市农资经营市场,维护农资经营秩序,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带、产业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农业综合服务站下半年工作思路 农业综合服务站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农业服务站

31、将继续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安排下,在认真做好条线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做好镇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全站人员团结协作精神,对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一丝不苟,不打折扣,确保圆满完成。 常规工作安排。 1水利农机条线: 、河道长效保洁管护。参与全镇18条河道长效保洁管护。 、河道绿化管护。继续做好凤凰河、北漕河两侧绿化管护工作。 、水利工程及维修。协助做好新龙河拓浚工程,规划落实6个村的水利工程维修和水系沟通。 、村庄沟塘三清。继续组织落实全镇的村庄沟塘三清工程。 、西绕城高速公路沿线、机场路拓宽工程沿线水利配套工程。围绕工程建设,维护公路沿线水利工程,保障农田灌溉和水系畅通。 、农机

32、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农用机械的年检年审工作,协调引进推广先进高效新农机具,适度扩大推广机插秧种植面积,组织对全镇的农用机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两忙顺利进行。 、积极维护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和平安农机示范村的创建成果。 2农技多技条线: 、努力提高服务,确保我镇粮食等作物生产稳定增长。认真做好对全镇3600余户农户技术指导工作。 、测土配方工作。继续参与区测土配方试验示范工作,完成小麦和水稻的精确施氮试验和无氮试验项目。 3、畜牧兽医条线: 、常规畜禽防疫。定期组织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巡防,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 、认真落实夏季和秋冬季防疫工作。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 宿迁市

33、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 一、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方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村市场建设,努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基本原则。 根

34、据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今后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按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围绕全市林木、蔬菜、畜禽、蚕桑、水产、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县优势,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2、坚持以改造中低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主要任务的原则。中低产田改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搞好项目规划设计,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原则。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

35、新品种和新工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装备水平,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素质。加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二、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任务和目标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拥有耕地面积675万亩,其中,中产田面积147.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3;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3,可利用水面355万亩,目前仅利用43.56。根据市委、市政府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战备,农业综合开发应充分发挥其扶持和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力扶持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

36、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升级,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具有我市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 (一)主要任务。 1、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89.05万亩。具体项目有:(1)改造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其中发展节水农业40万亩)。(2)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基地92.75万亩。其中,优质粮食示范基地项目25.5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基地24.4亩,优质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6.4万亩;优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基地22.5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2.15万亩。 2、加强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项目建设。全市计划重点支持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多种经营和加工项目29个。其中,年财政投资4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

37、0个,建设农产品流通市场5个,建设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14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0.46万亩。 3、建设省级农业开发科技示范园3个(分别为:杨树科技示范园、水产科技示范园、节水农业示范园);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1个(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主要目标。 1、中低田全部达到高产田标准。灌溉保证率在85以上,排涝能力达到十年一遇,建筑物配套达到90以上,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5.74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68.8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年节水量4900万立方米。 2、农田林网全面形成。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90,造林保存率在85。增加林网防护面积76万亩。林木覆盖率每年增

38、加1.2个百分点,由20xx年的16.2提高到期末的22.2。 3、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农机总动力2.632万千瓦,增加机耕面积38.08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由20xx年的75提高到期末的85。 4、项目区的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的比例逐年加大。十五期末项目区的粮经比达到4:6。项目区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化。 5、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年人均增加纯收入219元。 6、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投入由九五期间5提高到10,项目区的科技贡献率每年递增5.4个百分点,由20xx年的36到20xx年达到65。加大科技培训,项目区乡村技术员和村组干部、专业大户普通接受1-2次技术培训。

39、三、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十五期间中低产田改造仍然是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计划十五期间彻底消除低产田。目前全市有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其中, 宿迁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第2页 泗洪县26.29万亩、沭阳县29.09万亩,宿豫县22.4万亩,泗阳县17.06万亩,市直1.46万亩。20xx-20xx年每年改造任务分别为:16万亩、9.3万亩、33.95万亩、22.25万亩、14.8万亩。 (二)重点建设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1、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十五期间发展优粳稻基地25.5万亩,按照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蟹园牌大米加工集团和龙嫂米线加工

40、厂等企业为龙头,带动无公害大米基地建设,形成产业化经营。 2、林木基地建设:重点在沭阳县悦来、耿圩、湖东林粮套作区,泗阳县废黄河故道区,泗洪县洪泽湖周边地区,西南岗丘陵山区和宿豫县、宿城区骆马湖周边地区,建设以速生杨树为主的林木生产示范基地。突出建设好杨树苗木基地,十五期间建设苗木繁育基地2.15万亩。 3、出口蔬菜创汇基地:以宿豫县的蔡集、顺河,宿城区的双庄,沭阳县华冲、峁圩为重点,以丰程渡蔬菜加工厂,沭阳万达脱水蔬菜加工厂等企业为龙头形成蔬菜产业化生产,进一步发展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生产。多渠道引进国外的蔬菜品种、提高加工能力,加大出口创汇力度,十五期间建设优质创汇蔬菜示范基地24.2万亩。

41、 4、水产养殖基地:在两湖周边地区,以稻田养殖为突破口、以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6.4万亩。提高养殖技术,充分发挥我市的水面优势。以金水集团为龙头,形成产业化经营。 5、花卉基地:在沭阳县颜集、新河、庙头、宿豫县的顺河、耿车、宿城区的双庄等地建设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在种苗的组织培养,快繁快育,盆景的生产和市场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促进和带动花卉基地的建设。引种国际名贵新品种,加大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外销,建设一批创汇花卉基地。 6、高产桑园示范基地:在宿豫的埠子、大新、丁咀、泗阳爱园、王集、泗洪魏营重岗建设优质高产桑园示范基地22.5万亩。改良品种,用农桑和育71-

42、1等新品种,更新湖桑等老品种。大力推广方格簇。示范基地的平均亩桑产茧量达到200斤以上。 (三)重点扶持的龙头项目。 1、林木业龙头企业:支持以泗阳建国木业集团、兴威有限公司、明耀有限公司、泗阳人造板厂、泗阳科迪木业有限公司、泗阳振兴木制板厂等为基础组建木业综合加工集团公司;扩建沭阳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改建南林木业、林宏木业公司等。 2、水产龙头企业:泗洪县华勇食品有限公司,临淮、龙集水产品市场。沭阳县双裕龙虾加工生产线。 3、蔬菜龙头企业:宿豫县丰程渡实业有限公司,丁咀金针菜加工,顺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沭阳县蕃茄酱加工厂、沭海蔬菜食品厂、绿苑食品有限公司、易丰公司,泗阳县蔬菜加工厂等。 4、

43、茧丝绸龙头企业:江苏玖玖丝绸股份公司,泗绢集团有限公司等。 5、花卉龙头企业:沭阳县苏北花卉盆景公司,花卉交易市场等。 6、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泗洪县蟹园牌大米加工、宿豫县龙嫂米线加工、沭阳县有机大米生产加工等。 (四)重点支持的科技示范项目。 1、建设三个省级科技示范园项目: (1)宿迁市杨树科技示范园。 (2)宿迁市水产高科技示范园。 (3)皂河灌区节水农业示范园。 2、支持建设宿迁市环骆马湖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及规划布局 (一)重点支持的农业主导产业。 根据我市的区域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以及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市场发展的形势,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在十

44、五期间重点支持六大主导产业发展。 1、林木产业:我市是全国杨树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内四县全部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号召和组织下,杨树栽植面积突飞猛进,杨树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片林100多万亩,计划到20xx年建成片林170万亩。全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2300多家,固定资产近6亿元,20xx年实现产值54亿元。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针对我市目前杨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较为单一、加工企业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等问题,在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加工企业技改升级等环节加以重点支持,促进整个产业的联动升级,使其真正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2、水产业:我

45、市是全国著名的水产品之乡。全市可利用水面355万亩,开发潜力很大,目前已发展各类水产养殖面积107万亩,稻田养殖41.6万亩,河蟹养殖25万亩,青虾养殖40万亩,特殊水产品养殖占养殖面积84。十五期末,全市水产面积计划发展到120万亩,其中,稻田养殖8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将主要围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贮藏保鲜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3、花卉产业:花卉是我市正在兴起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我市发展创汇农业的重要产业。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计划在十五期间发展到5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在引进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组织培养,提高花卉苗木档次及市场建设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促进全市花卉产业的全面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