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练习 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19527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练习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练习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练习 中图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练习 中图版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一、遥感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影像胶片或数据磁带的形式记录下来,地面站对遥感信息进行处理和判读分析,并进行野外实习验证,最后得出遥感影像。二、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而且还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故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推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环境和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对水污染进行监测。遥感监测的区域范围大,获取环境和灾

2、害信息快速准确,能够及时发现环境和灾害的变化。能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常规观测时段相比,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的特点。教材P81探索思考 提示: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经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研究。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效率。,现代遥感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等。教材P83思考提示:

3、在三幅表示苹果的示意图中,第三幅图(右侧)更容易辨认出苹果的轮廓。三幅图中,第三幅图代表的分辨率最高,第二幅图(居中)代表的分辨率最低。教材P89复习题提示:1.分辨率有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这里说的分辨率主要是指空间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就是空间分辨率,简称分辨率。1米分辨率就是指影像上的一个像元表示地面上1平方米的范围。一个像元的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影像显示地表信息细节的能力就越强。,2.遥感彩色影像有真彩色和假彩色之分。真彩色影像上,地物颜色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地物的颜色特征,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假彩色影像上,草、树和庄稼覆盖地区通常为红色,而水是灰色和蓝色,城

4、市是灰蓝色的。3.(略)案例研究教材P89思考提示:遥感除用于监测自然灾害外,还可以用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土壤干旱、盐碱化、沙化调查及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森林、草场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和地质矿产调查等。例如,上海市从1998年起每5年开展一次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其航空摄影图覆盖了上海市的陆域、水域及其相邻区域,为上海进行城市建设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环境、城市绿化、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状况等各项调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D)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在遥远的宇宙空间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C.遥感

5、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D.遥感技术能检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人们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掌握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读下图,完成23题。2.图中内容说民航天遥感的什么特点(A)A.监测范围广 B.时效快,精度高C.连续性强 D.准确定位3.就航天遥感而言,其探测的范围越大,则(C)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D.对地物的分辨越高23.解析:第2题,由图中“我一次就可以把半小时地球照进去”可知航天遥感的监测范围广。第3题,探测范围越大,往往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4

6、.下列关于遥感黑白影像的叙述,正确的是(A)A.建筑物为灰白色B.水为绿色C.植被覆盖区通常为红色D.地物颜色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地物的颜色特征解析:在遥感黑白影响上建筑物为灰白色;在假彩色遥感影响上植被覆盖区通常为红色,水为灰色和蓝色,城市是蓝灰色;真彩色遥感影像上的地物颜色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地物的颜色特征。5.在有些卫星遥感影像上植被为红色,原因是(D)A.秋天拍摄,树叶变红B.植被出现病虫害C.植被覆盖率太低导致红色土壤裸露D.这幅卫星遥感图像属假彩色卫星影像解析:假彩色影像上,草、树和庄稼覆盖地区通常为红色。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2010年6月26日,大兴安岭林区黑龙江

7、与内蒙古交界处起火,随后,林火进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境内。对地观测中心紧急响应,收集各种可用卫星资源,开展火灾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材料二内蒙古根河市阿南林场火灾环境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6月28日)(如下图)。(1)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火灾,是由于遥感技术具有,_,_,等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火灾进行监测,并为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提供重要依据。(2)由材料二遥感影像可以看出,此时的风向为_风。(3)季节是东北林区森林火灾的多发时节,试从气候因素分析原因。(4)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解析:第(1)题,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森林火灾,是由于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

8、、连续性强等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火灾进行监测并为有关部门提供规划决策的依据。第(2)题,由起火点1与浓烟的飘散方向,可判断此时风向为偏北风。第(3)、(4)题,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的干季,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火灾烧毁地面植被,导致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并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答案:(1)监测范围广,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小(2)偏北(3)冬春冬春季节降水较少,是一年中的干季,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4)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1.2013年12月13日,嫦娥三号成功降落月面前

9、,悬停在月面上空拍照获取月面信息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A)A.RS B.GPS C.GIS D.BDS(北斗导航系统)解析:RS是遥感,主要是测量、记录,是遥远的感知目标物,可以监测目标物,A选项正确;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进行拍照,B选项错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分析,不能进行拍照,C选项错误; BDS(北斗导航系统)类似于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进行拍照,D选项错误。2.2013年7月2日苏门答腊北部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后印尼政府出动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区的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B)A.地理信息系统 B.

10、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 D.计算机技术解析:获取地表信息需要遥感技术。3.2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是指(C)A.2米边长的遥感图片B.只要边长大于2米的物体都可以判断C.影像上的一个像元,表示地面2平方米的范围D.影像上的一个像元,表示2米边长的方形地面范围解析:2米分辨率是指一个像元,表示地面2平方米的范围。,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完成45题。4.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GPSGIS数字地球A. B. C. D.5.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

11、遥感技术,是因为(C)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须人工参与A. B. C. D.45.解析:第4题,遥控直升机的位置使用GPS,进行遥控作业需使用遥感技术。第5题,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6.2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D)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解析:“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这说明遥感技术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具有动态监测的

12、特点。A、B、C三项都属于遥感技术的特点,但与题干要求不吻合。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卫星对某地地震前后拍摄的遥感影像。据此完成79题。7.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A)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8.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B)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监测震灾的动态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控制灾害的发生A. B. C. D.9.从两幅图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现象(A)河道堵塞出现泥石流出现山体滑坡出现火灾A. B. C. D.79.解析:第7题,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教材中的基础内容。第8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

13、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既不能够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9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出地震后河道出现间断,并出现大面积的滑坡、泥石流等现象。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完成1011题。10.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A.RS和GIS B.GIS和GPSC.GPS和GIS D.数字地球11.如果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不同时期的钓鱼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钓鱼岛图片,可以获得 (D)钓鱼岛面积的变化钓鱼岛上植被的变化,钓鱼岛的地理坐标钓鱼岛地形的变化A. B. C. D.1011.解析: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主要利用了RS技术,而钓鱼岛

14、的地理坐标的获得采用了GPS技术。12.读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完成(1)(2)题。(1)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技术获取的,从中可以看出,从1984年至200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有_,。(至少答出三点)(2)遥感还可以应用于、等领域。解析:卫星影像资料主要是通过遥感获得;其面积的变化从影像资料可以明显观察得出结论;而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与泥沙供应量和海水的侵蚀、河流的冲积作用有关。答案:(1)RS先扩大,后缩小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较好;中游水利工程截沙;黄河水量减少,挟沙能力减弱;海平面上升及海浪侵蚀等作用(答

15、满3点即可)(2)灾害监测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工程监测13.读下面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完成(1)(4)题。(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正或负相关),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先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 D.决策支持系统(2)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A.电磁波特征 B.种植密度C.种植面积 D.形状特征(3)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X光(4)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玉米叶子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接收地物反射的电磁波,再根据反射率差异判断玉米含水状况。第(2)题,通过监测玉米叶子波谱特征来判断玉米含水状况,进而判断玉米生长状况。第(3)题,由图可知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波长大约处于0.761.3微米之间,应是红外线部分。第(4)题,可以根据农作物叶子含水量判断旱涝情况,进而估计农作物的产量。答案:(1)负相关C(2)A(3)A(4)通过监测农作物叶子含水量及时监测农作物旱涝情况,为科学用水提供信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估计农作物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