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赵王城遗址博物馆调研报告_1 (2)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82165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赵王城遗址博物馆调研报告_1 (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赵王城遗址博物馆调研报告_1 (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赵王城遗址博物馆调研报告_1 (2)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赵王城遗址博物馆调研报告_1 (2) .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赵王城遗址博物馆调研报告 关于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的调研报告 08建筑1班 1.区位1.1地理位置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缘地带,XX市区的西部,地处XX市西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北纬3040,东经104。金沙遗址是XX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蜀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周边道路关系 东距市中心约5公里,其范围北达羊西线,东临同和路和青羊大道,西至三环路,南接清江中路和西路。陈列馆位于摸底河以北,河的南面为金沙村,北面为黄忠村。出校门赶96或者13路到金沙车站,下车后一直向后走,到了第二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向左拐,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金沙

2、遗址的售票厅。买学生票40元进入 金沙遗址,一直向前走,过了摸底河,就看到了陈列馆,途中还可以见到遗迹馆。 2.历史沿革 金沙遗址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的时候发现的,在沉睡了3000年之后,遗址被发觉。2001年2月考古工作人员在遗址中清理出来了珍贵文物多大千余件,包括了金器、玉器、铜器、石器、象牙器,出土的象牙总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并确定金沙遗址是商末至西周时期古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鉴于大量的文物保护、研究问题,在此就地建立了金沙遗址主题公园式博物馆,更好的展示金沙遗址及出土文物。陈列馆展示了大部分的文物,起到了很大作用。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在2006

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项目类型 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建设起来的专题博物馆,与国内其他遗址博物馆有一定的特殊性,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城市中已经够建设得比较成熟的地区,而其他的遗址博物馆一般是远离城市的郊野遗址博物馆,可以着眼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积淀,营造天地洪荒、雄浑粗犷的气势氛围,金沙遗址博物馆解决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城市对文物的影响,同时又不阻碍城市的正常的生活,取得了资源的适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金沙遗址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3789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8000多平方米,地下面积约9000平方米,绿化

4、面积138000平方米,绿地率约70%,栽种的植被有银杏、水杉、桢南等古老树木。官方投资金额是3.89亿元。 陈列馆呈方形,建筑面积约1620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一个下沉式建筑,地下一层,地上3层,南高北低。陈列馆是一座斜坡式的方形全钢结构建筑,它与遗迹馆的外形一方一圆,一起构成博物馆内的两个主体建筑,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其中采用了斜坡的方式赋予了陈列馆独特的建筑文化,喻示着金沙遗址从大地上冉冉升起。 4.交通流线 由陈列馆的南面入口进去,从左边上一段很高的台阶进入第一展厅“远古家园”,面积约900平方米,位于二层西厅。整个第一展厅的流线是一条迂回的s型,流线十分明确,且

5、不易造成拥堵,又能很好的浏览展品。进入第一展厅直接进入眼帘的是关于远古时期的一幅半景画,模型和画面同时展现;在半景画前,4座类似吧台坐椅的机器颇为引人注意,这就是红外感应定向查询系统,只需要转动显示器,屏幕上的箭头便会在半景画上移动,点到某处时屏幕便会出现关于此处的视频资料;半景画的对面是击拍式多媒体互动系统,是博物馆采用的高科技设施,全国唯一,在多媒体系统左右还有各有一个展柜,里面是一些挖掘的动物骨骼,两个展柜和多媒体系统形成三面围和;在多媒体右前方,是一个斜坡,通往第二展厅;在斜坡处还有两棵朽木,造型独特。 第一展厅的特色点有如下几点。一,独特的入口设计,从最下面的台阶开始到入口,高度差差

6、不多有六米;采用了大理石石材做为台阶和柱式的装饰,整个墙面显得简洁、干净,给我感觉也很稳重;屋顶的灯光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略微的黄光一点点的向入口延伸而去;入口墙面很简单,整块的墙面中间整洁的开了一个洞,没多余的装饰,入口幽深的黑还和整个黄色的墙面,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入口的位置;台阶的最左边还有电梯,可以为腿脚不方便的人群提供方便。二,独特的地面设计,走在地上感觉十分轻盈。在整个展厅的中央有一块十余平方的钢化玻璃,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的看见下面挖掘时遗留的迹象,让人全方位的感受着金沙遗址的昌盛。整个展厅的地面有起有伏,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进出口处下沉,中央主题部分在一个水平面。三,灯

7、光的处理,明暗的灯光变幻,半景画大量的白色灯光,玻璃地面下的散点灯光,文物陈列柜里一个个的小灯,直射着每个小型文物,黄色的灯光更显衬出每个文物的珍贵。逼真的半景画,充分考虑了视觉区,垂直和水平视角都很好的呈现在视野内。 进入第二展厅“王都剪影”,面积约900平方米,位于二层东厅。直接映如眼帘是很大的一个地形模型,展示着金沙遗址的整体概况;第二展厅整体流线运用了一个马蹄形,靠着墙壁依次是,一个等人比例的作坊,砖窑,金器展示,玉器展示,陶器展示,还有一个3d动画,生动形象展现王都的手工业;最后出口处还有金沙墓葬文化展示。马蹄形流线的中间是一些大型陶器,木材和墓地的展示。马蹄型流线引导性良好,游客不

8、易倒流。 第二展厅特色有如下几点。一,逼真的展示方式,模型、原址的从新塑造、3d动画。运用了沙盘展示了整个金沙遗址的全景,水晶做的陈列馆和遗迹馆被河分成了南北,相互呼应。泥塑的金沙手工作坊,还原的瓦窑,都清晰的向现在的我们展示着金沙文化,让我们深深感受着他们,把远古和现代的距离拉的很近。展厅出口的左边是一个3d动画展示,逼真的小人在展柜里惟妙惟肖的上演着金沙陶器、金器、玉器的详细制作过程,选材、造型、打磨,这一步步的制作都可以清晰的看见。在展示金沙墓葬文化时,几具白骨躺在墓地里,虽有点恐怖,但是更加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的情形。二,如同山峦一样的展台设计,一进入第二展区就能看到沙盘后面一座像山一样的

9、东西,在它周围一圈是一些大的展区;还原瓦窑的展台,抬高了地面差不多二十厘米,展区又依靠着墙角,如同另一座小山丘;顺着瓦窑,墙面上凸显出形似山峦的装饰,把依墙而建的其他几个展柜连接起来。 通过电梯下到第三展厅,设置于一层东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进入第三展厅,走过一段很黑暗的走道,光明处是一个铜像的个人展区;走过铜人展区,向后是象牙的陈列区,很大的象牙封存在液态硅胶里面,泛着黄光;再向前就是一个圆形展区,和一个方形展区,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天园地方的观念;圆形展区的两边是被铁丝帷帐隔离的展区,里面的展品分别分成一块一块的,人们可以再里面穿梭。第三展厅采用了一个w型的流线,先单独的一个铜人,再大型的

10、象牙,大片的小型文物,游客可以自由的再各个展区参观,且不易重复。 第三展厅的特点有如下几点。一,飘渺的墙面设计。飘的不是幕布,而是由黑色铁丝编制成的铁网,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如此的设计,感觉十分新颖。触摸着铁网,感觉指尖的律动,凹凸的质感,听着铁丝网发出的声音,能由心的感觉到展厅给我们的神秘感。二,大小展柜相互的运用。在第三展厅里有三四米长的大展柜,也有七八十厘米长宽的小展柜,游客不会感到雷同和厌倦,每个文物也可以更好的展示在世人面前,而且每个展柜的灯光也都不同。大小展柜也区分了各个文物的重要性,普通的、重点的,游客很容易就辨认出来,比如大型的象牙和小型的石器,方便了游客的参观。 走出第三展厅,对

11、面就是第四展厅“千载遗珍”,设置于一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荟萃金沙遗址最有特色约30件精品。正对第四展厅大门的就是“太阳神鸟”金饰,金饰放在了被抬高的一个红色的圆形展区中央,环绕着抬高的展台,四边墙面还有对这30多件特殊展品的介绍;在“太阳神鸟”金饰左上是金面具,在一个独特的角落闪着耀眼的光芒;圆形展台的其他三个角还陈列了一些金沙遗址的重要文物,每件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第四展区,采用圆形流线,整个展厅对称处理,圆心就是金沙遗址的标示“太阳神鸟”,正门刚好在中轴线上,游客可以直入展厅,再下展台环绕展厅参观,一个不漏的看完所有的展品。 第四展厅的特色点如下。一,为重要文物设立的展台,太阳

12、神鸟所在的展台被抬高了三个台阶,地面铺设了红色地毯,在一个玻璃柱里面太阳神鸟金饰放在一个玻璃斜柱上面,焕出缕缕金光显得更加夺目。通过金饰的反光隐射到屋面,影像随着圆柱的转动缓缓转动着。屋面特殊的材料十分华丽,如含血的碧玉,一丝丝的红隐含在整块圆形的屋面内,似梦似幻,如星际间的浮云,圆柱里射出的一柱光线浮现在屋面,仿佛与天连通,把展台上的文物衬托的更加珍贵。二,详细的文物介绍,不仅有解说人员的解说,在展厅中还有专门设计的“记忆”过道,走下展台,有一面隔断的墙,墙面上挂满了关于展厅内文物的详细介绍,游客在里面听着解说人员的解说,看着文物的介绍,品味着文物的珍贵,展厅全方位的给游客感官和精神上的享受

13、。 乘坐电梯到达第五展厅“解读金沙”,设置于底层西厅,面积约830平方米。进入第五展厅直面是一个大型的沙盘,画分了当时的国界,还有一名解说人员专门为此讲解;向展厅的右边走去,是一个黑暗角落,里面是七个2米高的蓝色“迷雾”柱,七个若隐若现的蓝色显示器,里面出现着淡淡的黄色字体,幽深诡异;走过“迷雾”区,向左边走去,是许多陶器的展列,在那个远古的时代,能做出那些精细的陶器真的让人瞠目结舌啊;再向左走就是一个古时祭祀的类似天坛的建筑物模型,完全用泥土制作,还有一个等比例制作的茅草房。第五展厅外面还设有书吧、礼品商店、咖啡厅、快餐店等休闲设施,在我们的发现金沙之旅结束后,可以到这些地方去看看、坐坐。

14、第五展厅的特色点如下。一,出口阴暗的处理,本展厅光线充足,但在出口处却完全的没有照明,还设置了七个蓝色“迷雾”,黑夜中发出的蓝光显得出口异常突出,也显出了迷雾的主题。二,屋面层次的处理,大型沙盘上的屋面做了吊顶出来,让整个沙盘的空间感更强,其他展品都环绕着大型沙盘,屋面也用了曲线,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 建筑中央位置设有充满阳光的中央庭院,通过纤细的柔索结构将太阳神鸟标示悬于庭院顶部,直径差不多23米,神鸟图案的光影投射于庭院的弧形壁面上,随着时间变化不停地运动,纯净的空间引发参观者对蜀文明的思考,为观众提供积淀情绪,静思冥想的精神性空间。天然的采光,让整个通道完全不需要人工照明,光线充足,和展

15、厅内幽暗的光线形成对比,强调了过渡的作用,又有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穿插。 陈列馆满足了所有的陈列要求,陈列布置有系统性,参观路线避免了迂回,方向性明确防止了日晒和风吹,很好的避免了馆外的噪声干扰。陈列馆的流线还满足了参观的要求,人流组织合理,路线简洁、通畅、不重复、不交叉。防止了逆行和堵塞,使观众有明确的前进方向,避免了遗漏,并有良好的光线和视觉条件,使参观者对陈列品看得清楚和准确,使观众在参观时不易感到疲劳和厌倦。 5.空间感受 进入南面入口,感觉到了一种体量的增大感,再从一个很广阔的空间通过一个很窄小的门进入馆内,给人一种很强的对比感,让人们清楚感觉到,进入了两种空间;再到高高的台阶,走在台阶

16、上,一步一步上去,让我有种到达天界和神通话的感觉,从下向上看更有一种黑夜中看到一束光明的感觉;陈列馆没个展厅的光线处理都很到位,不仅可以营造一种气氛,也可以防止一些人的拍照,一般的相机在里面拍照都是模糊的,如果有人想进入盗窃的,也不能很好的弄清楚里面的情况吧,第 一、二展厅灯光都是淡淡的那种,第三展厅几乎是完全的黑暗,只有展品的地方才会有灯光,第四展厅灯光幽静,但在几个重要文物的地方,还是特别加强了灯光,第五展厅的光线较充足的多,灯光的处理让人能很快感觉到空间的变换。还有各个展厅的特殊处理,给我的感受十分强烈,如第二展厅如同雕塑般的墙面,第三展厅飘渺的铁丝网帐,第四展厅碧玉般的屋面,第五展厅典

17、雅的蓝色“迷雾”,把每个展厅的特色之处都加以强调。第一展厅感受古人的生活气息,第二展厅感叹他们的制作工艺,第三展厅敬畏他们的文化,第四展厅叹服古人的智慧,第五展厅思考他们的文明。观看完前四个展厅后,下到第五展厅,第五展厅外很宽敞,又是自然采光,感觉从远古回到了现在,心情也会随着变化。 6.优缺点分析 陈列馆的外型独特,从远处看它的东西俩侧面看过去更像一座金字塔,由于金字塔造型本身就能给人以神秘的氛围,陈列馆也显得神秘了几分;陈列馆的斜坡线让建筑更加生动,具有方向性,但又不失稳重,同时象征了金沙文明的冉冉升起;体型的简洁有利于内部交通联系简捷,有利于结构布置的统一,有利于节约用地、降低造价,有利

18、于抗震;造型简洁朴实大方;整个建筑的造型、色调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建筑更像是从地下冒出来的感觉,远观就如一个在平原上的小土坡,强调了建筑应该和当地地形的结合。 陈列馆的立面效果十分美观大方,没有过多的修饰,用材料的对比和凹凸的处理,让人就能清楚的感觉到这个建筑存在。玻璃和石材,一个实一个虚,这么的简单,却那么的漂亮,为什么文明做设计的时候就没有好好的想过这么简单的事情。 建筑灯光处理很好,根据陈列品的大小、形状、质地、颜色细部的简繁、各部分色想的对比程度,选择了不同的照度水平,加深了博物馆内的神秘感还有就是各个展厅特色设计鲜明,让游客不会乏味。 过道处理也很好,每层的过道都设在两个展厅的出口,且

19、过道顶上还有很大的一个开窗,一个好大的“太阳神鸟”图案印在上面,不仅美观,还给了很好的采光。 金沙遗址博物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共享性与个性特色,充分满足博物馆的使用要求,也深刻地体现了博物馆理念的巨大变革,展示了一种不同于纯粹郊野遗址博物馆或城市建成环境博物馆的设计策略。 内容总结(1)赵王城遗址博物馆调研报告 关于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的调研报告 08建筑1班 1.区位1.1地理位置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缘地带,XX市区的西部,地处XX市西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北纬3040,东经104(2)陈列馆展示了大部分的文物,起到了很大作用(3)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并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