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班会资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情绪与情绪调节》.ppt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680185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班会资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情绪与情绪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精品班会资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情绪与情绪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班会资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情绪与情绪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班会资料】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情绪与情绪调节》.ppt(10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情绪与情绪调节,一、什么是情绪(emotion)可以认为情绪分广义与狭义的理解。狭义的情绪(emotion)是指由客观刺激引起的伴随一定生理唤醒的内心体验与行为反应。广义的情绪(affect),泛指一切情绪情感现象、情绪情感反应、情绪情感状态、情绪情感特征等等。,第一讲 情绪概述,二、情绪构成成分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不同的心理、生理、行为特征与成分。一般来讲,研究认为情绪有三个密切联系的基本构成成分:主观体验、表情与生理唤醒。,(一)情绪的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 情绪的主观体验是情绪具有某种特别的感受(feeling),例如快乐、恐惧、愤怒、厌恶、烦恼

2、、郁闷、苦恼等等。情绪主观体验是情绪的重要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二)生理唤醒(physical arousal)生理唤醒是指的个体感受不同情绪时,产生的不同的生理状态。如愤怒时,个体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恐惧时,个体心跳也会加快,呼吸改变,体温下降等。情绪的生理唤醒主要是自主神经活动改变、内分泌活动改变的结果。有时候情绪的生理唤醒是强烈的,有时候是微弱的。一般而言,愤怒、恐惧、悲伤、焦虑等消极情绪往往伴随较强的生理唤醒。,(三)情绪表达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 表情是情绪情感发生时所产生的外部表现,包括面部肌肉活动模式的改变-面部表情、躯体动作模式的改变-姿态表情

3、、语调模式的改变、语调表情。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情绪的发生时引起的面部肌肉变化模式,如高兴时额眉舒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面部表情模式能够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情感,是情绪识别与交流的主要线索。,姿态表情(gesture expression):是情绪发生时面部以外的身体行为动作变化模式,手势、姿态等,愤怒是握紧拳头,恐惧时身体战栗。语调表情(tone expression):是情绪发生时的言语声调、节奏和速度变化模式。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悲伤时语调缓慢、声音低沉,愤怒时语调增强等。,三、情绪的类型与维度(一)情绪的分类1.我国古代情绪分类关于情绪的分类,我

4、国古代名著礼记中提出“七情”说,即喜、怒、哀、惧、爱、恶和欲等;白虎通中提出了“六情”,即喜、怒、哀、乐、爱和恶等。,2.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basic emotion)和复合情绪(complex emotion)。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具有先天性,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表情,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内疚感等。由此

5、产生的复合情绪有兴趣-愉快、恐惧-害羞、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疼痛-恐惧-怒、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等。,3.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情绪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即效价(valence),有正效价与负效价之分,所以情绪可以分为正性情绪(positive emotion)与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也叫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凡是外界刺激与事物评价为满足了个体需要,符合个体的愿望,就会引起积极情绪,如高兴、快乐、满意,而被评价为不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不符合个体的愿望,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悲伤、恐惧、厌恶等。,(二)情绪的维度1.情绪的强度情绪体验可以在强度上有由弱到强的不同等级的

6、变化。例如,喜,可以从适意、愉快到欢乐、大喜、狂喜;悲哀,可以从伤感到难过、悲伤、哀痛、惨痛;怒,可以从轻微的不满、生气、愠怒、激愤到大怒、暴怒;惧,可以从害怕、惧怕、惊恐到惊骇。情绪的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情绪体验的强度首先取决于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意义越大,引起的情绪就越强烈。,2.情绪的紧张度紧张的情绪体验通常与活动的紧要关头、最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相联系。在考试、讲演、运动比赛之前,人们都可以体验到这种紧张情绪。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关系到活动成败的关键时刻,当这种时刻在实际上或想象中临近时,情绪体验的紧张水平就会逐渐增长。活动成败对人越重要,则关键时刻到来

7、时情绪就越紧张。关键时刻过去之后,则可以体验到轻松或紧张的解除。以前的紧张水平越高,则关键时刻过去之后,就越感到轻松。,3.情绪的愉悦度愉悦度是指情绪体验在快乐或不快乐的程度上的差异。悲伤、羞耻、恐惧、悔恨等有明显不快乐的感受,而欢喜、骄傲、满意等有明显快乐的感受。还有一些情绪在愉悦度上应摆在什么位置,显得十分模糊,如怜悯,惊奇既不是明显的快乐,也不是明显的不快乐。,4.情绪的复杂度各种情绪的复杂程度是很不一样的。爱,包含柔情和快乐的成分;恨,包含愤怒、惧怕、厌恶等成分。有时,情感的成分非常复杂,我们甚至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而有的情感是很单纯的。,(三)罗素情绪分类的环状

8、模型罗素(Russell,1980) 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唤醒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唤醒度可分为高唤醒与低唤醒。不同的情绪具有不同愉快度与唤醒度,不同情绪以愉悦度与唤醒度构成的二维平面以环状分布(见图)。,四、情绪的功能(一)适应功能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要应对迅速变化的环境挑战,就需要突破稳态的身体内环境平衡,如提高血压,提高供养水平,提高肌肉张力等。在这种情境下,情绪就为有机体提供了一种改变身体内环境平衡的方式,使身体内环境突破常态,为应对威胁和挑战形成一种身体准备状态。愤怒、恐惧、厌恶等负情绪都具有这样的功能。,人类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维

9、持生存的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成人也正是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及时为婴儿提供各种生活条件。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反映着人们生存的状况。如愉快表示处境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人们还通过情绪进行社会适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移情维护人际关系,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等。,(二)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可以起到放大信号的

10、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三)组织功能个体不能够同时实施许多目标时,必须存在一个分配优先权的机制,情绪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在适当的情境中使某一种行为目标的追求获得优先地位。但另一种观点认为,情绪是扰乱者或破坏者,情绪是目的行为和理性思想的敌人。,情绪究竟是组织者还是扰乱者,回答是情绪即具有组织作用,又具有扰乱作用。Cole等(2004)认为情绪有组织和促进其它心理加工的作用,如集中注意、促进问题解决、关系支持;同时又对其它心理加工有损毁的作用,分散注意、阻碍问题解决、损毁关系。,(四)信号功能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表情、姿态表情予以表达。情绪表达可以帮助互动双

11、方知道对方的情绪、信念和意图,因此可以快速协调社会互动过程;情绪表达与沟通可以引起对方的情绪以帮助个体对于重要的社会事件做出反映;情绪互动为交往双方的社会行为提供了一种激励。,第二讲 情绪调节与管理,一、情绪调节的涵义对于情绪调节的定义,可以大致归结为二个方面:即强调机能的定义和强调过程的定义。,强调机能的定义认为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及其唤醒的抑制、加强、维持和调整,以实现个人预期目标的能力,这种能力涉及许多构成成分。如艾森伯格(Eisenberg,Fabes,1992)等提出情绪调节是“抑制、加强、维持和调整情绪唤醒,以实现个人目标的能力” ,情绪调节包括接近、抑制、转移注意、退缩行为等,包括自

12、我激励和自我平静行为,也包括通过社会沟通来调节情绪等成分。,强调过程的定义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体验、唤醒和表达进行监控、调整和修正的过程。如坎培斯等(Campos, Barrett, 1989)提出“情绪调节是通过自我和他人对情绪体验和表达进行控制的过程”。汤普森(Thompson,1994)提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过程” 。,格罗斯(Gross,2001)提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也就是说,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情绪调节涉及

13、对情绪的潜伏期、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行为表达、心理体验、生理反应等的改变,是一个动态过程。,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情绪调节既是一个过程,又表现为一种能力,涉及对情绪各种成分的改变,以达到一种适应性的动态平衡,即情绪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体验、唤醒及表达进行监控、调整和修正,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从而保证了个体良好的适应性。,二、情绪调节的性质(一)情绪的自我调节与外部调节情绪调节既有自己主动进行和完成的,又有外部给予的,即包括自我调节和外部调节两个方面 (Eisenberg, Spinrad, 2004)。当然在多数情况下情绪的自我调节与外部调节是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交互影响的动

14、态平衡过程。,(二)情绪的随意调节与不随意调节情绪的随意调节是指有明确目的和行为意向的调节,是通过有目的的行为改变已经发生的情绪的强度、效价和时间过程。情绪的不随意调节是一种内隐的或生理水平上进行的情绪强度、效价和时间过程的改变。实际上,随意调节是一种控制加工,不随意调节是一种自动加工。,(三)情绪自我调节中的努力控制和反应控制情绪的自我调节同样涉及对情绪的潜伏期、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行为表达、心理体验、生理反应等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对于情绪体验或生理状态的调节。努力或意志控制,是指在给定的情境中,自觉的集中或转移注意,发动适应性的行为,抑制不恰当的冲动行为。这种情绪调节也称之为情绪的认知调节。

15、努力控制是目标导向的控制。,反应控制是一个自动系统,当情绪反应发生的时候,个体就会自动激活一个协调系统,使情绪反应处于一个比较适当的状态。反应控制是服务于个体的愉悦、快乐或生理心理平衡的,情绪发生时个体总会使自身保持一种舒适状态。,(四)情绪效价调节和情绪强度等动力性的调节情绪调节还存在对于情绪效价的改变和情绪强度等动力性特征的调整的区别。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变情绪效价,使消极情绪(痛苦、悲伤、抑郁)与积极情绪(快乐、满意)相互转换。如不断地调整心情使其保持愉悦,使悲伤的心情愉快起来等。情绪调节的动力性的改变是指改变和调整情绪反应的强度、紧张性和范围等,如降低愤怒情绪强度,降低恐惧的紧张性,让

16、激动恢复到平静,或者提高恐惧的感受、愉快的感受等等。,(五)稳定的特质性情绪调节与暂时的状态性情绪调节关于情绪调节,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稳定的特质性情绪调节与暂时的状态性情绪调节的区别。情绪调节涉及到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具有稳定性的情绪的改变,如悲观、消极、情绪低落等心境的改变,或者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情绪紊乱特质的调整,如对焦虑、抑郁水平等的系统改造。,特质性情绪调节需要运用一些系统的方法,如行为训练、认知改变等,打破已有的稳态情绪自组织系统,重新改造情绪反应系统,这种情绪调节也涉及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病态性的情绪进行策略性的修正,使其恢复到积极健康状态。暂时的状态性情绪调节是对于情绪当前状态

17、和发生过程进行调整,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和人际交流和社会生存上的适应。,二、情绪调节的过程对于情绪调节过程,不同的情绪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理解,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模型,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格罗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格罗斯(Gross,2001)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据此他提出了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依据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在情绪发生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情绪调节,即情境选择(situation selection)、情境修正 (situation modification)、注意转换(attentional deplo

18、yment )、认知改变(cognitive change)和反应调整(response modulation)是情绪过程中不同环节的调节方式。,选择情境是指个体趋近或避开某些人、事件与场合以调节情绪,这是人们经常或者首先使用的一种情绪调节策略,个体经常使用这种策略来避免或降低负情绪的发生。情境修正是指应对问题或进行初步的控制,努力改变情境。注意转换是关注于情境中许多方面的某一或某些方面。包括注意努力集中于一个特定的话题或任务,注意离开原来话题或任务而集中于其他对象。,认知改变是选择对事件意义的可能解释,事件的个人意义解释对特定情境中情绪发生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具有强有力的影响。认知

19、改变经常被用来减低或增大情绪反应,或者改变情绪的性质。反应调整是指情绪被引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施加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转换、认知改变属于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即原因调节;反应调整属于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即反应调节。,(二)波恩纳农的情绪自我调节序列模型波恩纳农(Bonanno,2001)认为有机体要不断调整自己使其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不仅生理系统是这样,心理系统(认知系统

20、与情绪系统)也是如此。要保持心理系统的动态平衡就需要不断调节自己内部的认知与情绪过程,这种调节是一种渐进式的展开过程,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包括控制调节(control regulation)、预期调节(anticipatory regulation)和探索调节(exploratory regulation)三个阶段。,首先个体会对情绪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否实现形成判断,如果觉知到没有达到情绪系统的动态平衡,个体就会采用一系列的策略进行控制调节。如果个体觉知到情绪系统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则进入下一阶段,个体会对于情绪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否能够维持进行判断,如果判断情绪系统动态平衡不能够维持,则会采

21、用一系列策略进行预期调节。如果个体判断情绪系统的动态平衡能够维持,则进入最后一个阶段-探索性调节阶段。在情绪调节的每一个阶段,个体都会采用不同的策略。,三、情绪调节的策略(一)回避和接近策略在面临许多情绪事件时,个体会通过离开的方式,回避目前的情境,或者选择接近其他的目标或情境,以避免不利情绪的发生或不利情绪的困扰,以体验积极的情绪。这是过程性情绪调节的一种常用策略,尤其是在面临冲突、愤怒、恐惧、尴尬、窘迫等情绪时,运用这种策略非常有效。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就是情境选择策略,是通过选择有利情境、回避不利情境来实现的。儿童在很早就开始运用这种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二)控制和修正策略回避与接近策略是

22、以一种比较退缩的方式解决情绪冲突,以减少和降低不利情绪的发生或不利情绪困境。回避与接近策略是通过修正个人行为,即选择情境来实现的。但面对情绪事件,个体也会选择以一种相对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选择问题解决和改变情绪事件的方式调节情绪,即通过控制和修正情绪事件的策略进行情绪调节。这种情绪调节的策略是通过改变情境中各种不利的情绪事件来实现的,情绪调节者试图通过控制情境来控制情绪的过程或结果。,(三)注意转换策略注意转换策略是通过一种转移注意或有选择地注意,对于同一个情境中的多个方面或元素进行注意上调配的方式,例如仅注意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的方面等。注意转换策略又有不同的方面,即分心策略、专注策略。分心(

23、distraction)是将注意集中于与情绪无关的方面,或者将注意从目前的情境中转移开;专心(concentration)是对情境中的某一个方面长时间地集中注意,这时候个体可以创造一种自我维持的卓越状态。,(四)认知重评策略认知重评即认知改变,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改变情绪事件对个人意义的认识而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认知重评是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进行状态性、过程性和情境性情绪调节、缓解不良情绪发生的重要方法和技术。认知重评是产生积极的情感和社会互动结果,不需要耗费许多认知资源,

24、是一种有益的情绪调节方式。,(五)表达抑制策略表达抑制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调动了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六)合理表达策略对于已经形成的情绪反应,可以抑制也可以通过人际上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是情绪调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又不会造成人际和社会适应上的障碍,而且还有利于个体幸福和团体密切,才是情绪调节的最为关键的策略。在人际交往中,情绪调节能力强的个体并不全是压抑自己的情绪表达,而是能够在瞬间迅速的切换自己的不利情绪,如把愤怒转换为笑,把悲伤转换为动力等,这种策略

25、可以称之为情绪转换策略。对于已经存在的情绪感受,也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而这种语言表达是一种策略性的语言表达,通过策略性语言把不利的情绪用恰当的方式表示出来。同样这种语言表达有利于个体和团体幸福。,四、情绪智力(一)情绪智力的概念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Mayer)提出的,是指个体感知、表达情绪和情感,并识别、理解与运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二)情绪智力的要素1.感知、评价和表达情绪2.情绪促进思维3.情绪信息的理解与分析4.情绪调节,1.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从

26、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辨认他人情绪的能力;恰当的表达情绪;区分情绪表达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能力。情绪知觉强的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觉察他人细微表情的人适应性更好,往往拥有更高的职位。,2.利用情绪促进思维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能够通达那些能够促进思维的情绪信息;情绪对判断和记忆过程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情绪状态对特定问题解决促进的能力;不同情绪状态下思考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中利用情绪信息的能力。,3. 情绪的理解与感悟能力情绪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例如对“爱”与“喜欢”之间区别的认识;理解

27、情绪所传达的意义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4. 情绪管理的能力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的能力,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据所获知的信息与判断成熟地浸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察觉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缓和消极情绪,增强积极情绪的能力。,第三讲 积极情绪,一、什么是积极情绪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是一种具有正效价的情绪,“positive”即正性的、积极的。罗素(Russell)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你想微笑时产生的那种好的感受。”弗瑞迪克森(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

28、悦”。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时产生的感受。,戴维森(Davidson,2000)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1989)则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因此,积极情绪是指由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事件引起的、伴随愉快体验的情绪状态。,二、积极情绪的类型福瑞德(Frijda,1986)认为积极情绪应包括愉快(happiness)、兴趣(interest)、期望(desire)和惊奇(wonder)。拉扎勒斯(Lazarus,1991)认为愉快(hap

29、piness)、自豪(pride)、希望(hope)和爱(love)。Fredrickson(1998)认为积极情绪包括快乐(joy)、兴趣(interest)、满意(contentment)、爱(love)、自豪(pride)和感恩(gratitude)。,三、积极情绪的扩展-建设理论消极情绪一般会缩小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缩小个体的认知范围。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的缩小让个体在当时的情境下迅速产生某些特定的行为(愤怒生成攻击、恐惧产生逃离、厌恶引发驱逐等),动员个体身体能量应对特定的环境挑战和生存的威胁。即在具有生存威胁的环境中,会引发个体的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导致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的

30、缩小,个体把注意集中在威胁事件上,迅速启动特定的应对威胁的行动序列以应对威胁情境,这对有效和成功应对生存威胁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积极情绪,很少在具有威胁的情境中发生,一般并不伴随特定行动趋势。而积极情绪会导致行动趋势的扩展、更加灵活的反应,扩展了个体的思想与行动序列。如快乐产生游戏、冲破限制、创新的愿望;兴趣产生探索、掌握新的信息和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自我发展的愿望;满意产生保持现有的生活环境和把这些环境和自我以及社会的新观点融为一体的愿望;自豪产生想与他人分享成功和求得在将来取得更大成就的愿望。,Fredrickson认为与消极情绪的对威胁环境的直接适应性价值相比,积极情绪扩展了个体瞬

31、间思维行动序列,具有长期的和间接的适应价值,而积极情绪的扩展效应有能够建设持续的个人资源,即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对于积极情绪的作用提出两个方面的假设:认知扩展假设与个人资源建设假设。认知扩展假设认为积极情绪比如快乐、兴趣、满意等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而积极情绪却能在一般条件下促使个体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能够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个人资源建设假设认为积极情绪不仅能够扩展个体的认知,而且由于积极情绪对于

32、个体的思维行动序列的扩展效应,能够建设持久的个人资源,即建设个体心理资源如心理弹性、挫折应对,建设个体人际资源如社会支持、人际信任,或者建设个体身体资源如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等。,因此,积极情绪能扩展个人的瞬间思维行动序列,而对个体思维行动序列的扩展则会建设持续的个人资源,进而提高个体的健康、生存质量与成功,这又反过来有引起更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认知与行动扩展-个人资源的持续建设-增强健康与生存质量-积极情绪的持续增加,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持续的潜能。如图所示。,四、积极情绪的认知扩展效应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作为短暂的积极情绪状态还是比较稳定持久的积极情绪状

33、态-心境,对于个体认知具有一定的扩展作用,支持了Fredrickson (1998, 2001)的积极情绪扩展-建设理论中提出的积极情绪对认知的扩展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状态与消极情绪状态,积极情绪能够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Fredrickson Wadlinger & Isaacowitz, 2006),扩展了个体期望的行动序列(Fredrickson & Branigan, 2005),增强了个体对新经验的开放性(Kahn & Isen, 1993)。,Fredrickson等让大学生观看引发快乐、满意、中性、愤怒和焦虑状态的影片,然后对观看不同情绪影片后的注意范围和思维

34、活动序列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状态,快乐、满意积极情绪扩展了注意范围和思维活动序列;相对于中性状态,愤怒、焦虑消极情绪缩小了思维活动序列。在成人与儿童的实验室任务和应用情境任务中,研究都表明积极情绪能促使人的记忆功能和提取更多的积极材料,使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完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判断。,Isen等研究发现积极情绪比中性状态下,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决策更全面。积极情绪之所以能够促进个体的创造性、成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效率,主要是因为积极情绪对于认知活动有三方面的影响:即积极情绪为认知加工提供了额外的可利用的信息,增加了更多的可用于连结的认知成分;积极情绪

35、扩大了注意的范围,导致更综合的认知背景,增加了相关于问题的认知要素的广度;积极情绪增加了认知灵活性,增加了认知连结的多样性。即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的思维更开放、更灵活,能够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的策略。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Isen等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不仅能够提高认知类问题解决的效率,同样能够促进人际问题的解决,协商与谈判问题的解决。积极情绪不仅能够为协商与谈判创造友好的氛围,同时由于积极情绪下认知灵活性的提高,能够使得谈判者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策略。,五、积极情绪的个人资源建设效应研究也支持了积极情绪对于个人资源具有建设效应,积极情绪有益于友谊的发展、婚姻满意度(Harker Fredri

36、ckson & Joiner, 2002);增加了与关系密切他人的一致感(Fredrickson, Cohn, Coffey, Pek, & Finkel, 2008),增加了对熟悉人的信任感(Dunn & Schweitzer, 2005)等。,日常积极情绪体验对于应激反应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对应激的恢复起着一种调节作用(Ong, Bergeman, Bisconti, Wallace, 2006)。除了对压力与应激的引起的消极情绪的直接抵消效果之外,积极情绪对于消极情绪引起动态失衡也能够起到一种恢复作用。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促进了从生活压力事件中的恢复 (Fredrickson et al.,

37、 2003; Tugade Koivumaa-Honkanen et al., 2004)。,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帮助、友好行为,密切人际联系,扩大人际资源。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应对水平,促进社会适应。以积极情绪应对社会事件,为个体争取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创造了条件,为密切社会联系创造了条件。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积极情绪对个体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积极情绪的状态下,幼小个体会产生更多的游戏、探索,个体个人资源的自然增长是持续的。从进化的观点来理解,积极情绪下的游戏、探索,增加了幼小个体应对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了幼小个体生存的机会。,六、积极情绪的抵消效应(undoing effect)消极情绪发

38、生时产生的一个显著改变是生成特定的行动倾向,而另一个显著改变是会导致个体各种相关的生理唤醒处于一种高水平的激活状态,使得有机体动员生理能量应对特定环境的挑战,这样就会使得有机体的体内生理活动水平暂时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消极情绪所造成的体内生理活动的不平衡状态的恢复就需要积极情绪过程的参与,积极情绪能够撤销和恢复消极情绪导致的各种心血管活动的激活状态,使其恢复到正常的基线水平。,Fredrickson(1998,2000)的研究对此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支持。Fredrickson(1998)等让被试先看诱发恐惧的影片,然后随机分配被试观看后继诱发满意、愉悦、悲伤的影片片段和中性视频材料,研究发现与后

39、继观看悲伤影片片段与中性视频材料的被试比较,后继观看诱发积极情绪影片的被试,心血管反应恢复到基线水平的时间短。,Fredrickson(2000)另一项研究首先采用压力任务,告诉被试用一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个演讲,一分钟后要演讲给同伴听并由同伴进行评价,由此引发被试的焦虑情绪,引起被试的心率改变和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然后随机分配被试观看四个不同的影片片断,两个影片片断引发积极情绪(满意和愉悦),一个是中性刺激,作为控制条件,另外一个影片片断引发悲伤情绪。结果同样发现,观看引发积极情绪(满意和愉悦)影片片段的被试心血管活动恢复到基线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观看中性影片控制条件下的被试,观看引发悲伤情绪影片

40、的被试心血管活动水平恢复的最慢。Chafin 等(Chafin, Roy, Gerin, & Christenfeld, 2004)曾研究也发现听音乐能够加速在压力情境下血压的恢复,研究中使用的音乐也具有引发积极情绪的性质。,七、积极情绪对于组织效能的促进作用积极情绪不仅对于个体的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情绪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情绪可以相互感染和传递,对于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是极为关键的,能够激励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组织的效能。与员工工作绩效相关的积极情绪不仅包括高唤醒的积极情绪如快乐、激动,也包括较低唤醒的积极情绪如满意、平静等。,八、积极情绪

41、促进生理健康积极情绪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也受到大量研究的关注,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愈起着重大的作用。积极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研究表明乐观和希望对于健康非常重要,在心脏移植手术后,积极的期望预示着更佳的健康。,外科手术和其他疾病之后也发现乐观者比悲观者恢复的更快。在对失去配偶的人研究中发现,能发现生活意义,有积极情绪的人更能战胜以后的困难,生活的时间更长。还有一些对幸存者的研究也表明,积极情绪在促进康复中的作用。比如,团体心理治疗项目就显示了社会和积极的情感支持对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有多种效果:降低焦虑和抑郁,延长存活时间和降低复发率。,大量的医学研究也显示了积极情绪对于疾病的预防能力

42、,坚强、乐观、自信和冷静地对待疾病,可以通过大脑对丘脑、胸腺的调节,影响体内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增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体内其他功能,从而增强体内抵抗疾病的能力。在情绪与癌症的大量实践中都证明了积极情绪不仅能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而且对于癌症的治疗以及降低复发率都有很明显的作用。,积极情绪对心血管反应抵消的自主神经活动机制,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振宏 李娜Email: ,第四讲 情绪障碍举例,一、焦虑障碍1.分离焦虑障碍2.广泛性焦虑障碍3.特定恐惧症4.社交恐惧症5.强迫症6.惊恐症7.广场恐惧症8.创伤后应激障碍9.急性应激障碍,初一学生李琳担心许多事情,担心没有达到父母期望,被其他学生

43、嘲笑、在学校表现不好、犯错误以及发生事故导致她或父母受伤。她每天反复思考已经发生的事情,比如自己昨天课堂上说过的话,上星期自己的考试考得不好。她报告说当她担忧时,“无论我多么想努力停下来,可我就是停不下来。”她也报告说当他担心过去或未来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她就会头痛、胃痛、心跳加快。李琳是怎么了?,二、心境障碍1.抑郁障碍2.重性抑郁症3.心境恶劣障碍,初三学生王雨说:“有时候我很想从屋顶上跳下去,或用其它方式来伤害自己”。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王雨变得越来越内向。她感到悲伤、毫无价值并且憎恨自己,这些感觉让她感觉到恐惧。她的老师这样描述她:“很困扰、很不开心、独来独往”。在家里睡不好觉、没有胃口,经常说头痛。大部分时间她呆在自己的房子里,什么也不做。王雨是怎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