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州农委会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打算_1.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8740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州农委会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打算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州农委会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打算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州农委会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打算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州农委会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打算_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州农委会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打算 2017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委的大力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省委1号文件以及中央、省委和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需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2017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2017年全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15.05亿元,增长6.5%,增速排全省第三位。农村居

2、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96元,排全省第六位,增速10.5%,排全省第二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排全省第七位。非粮农业增加值占比达92.2%。 (二)积极稳定粮食生产,奠定产业发展坚实基础。2017年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0.69万亩;粮食总产量104.72万吨,同比减少5.2%;其中夏粮产量16.2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着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在建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4个(其中省级重点园区11个),2017年新增4个省级园区,分别是:*市七捧高原核桃产业园区、XX县区小屯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XX县区沿江热作产业示范园区、XX县区普坪果药休闲农业示范园区;44个省级园区

3、中,种植类园区35个(蔬菜产业9个,精品果业10个,特色粮食3个,茶叶4个,中药材3个,林木花卉4个,干果1个,烟草1个),养殖类园区9个(生态畜牧业8个,特色渔业1个)。入驻园区企业493家,其中省级及以上重点龙头企业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4个;实现总产值155.8亿元。 (四)加强项目资金投入,切实保障产业持续发展。园区招商引资签约资金46.6亿元,到位资金8.9亿元,到位资金超过年度投资比重的30%。引进省外项目签约投资19.31亿元,到位资金1.55亿元。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涉农资金,共争取中央、省、州各类项目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市获农业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

4、农业建设项目(财政总投资1400万元);*县、*XX县区获201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建设项目立项(全省5个名额);*县、*县、*XX县区获农业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验示范项目建设县(总金额3295万元)。 (五)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稳步提升产品市场效益。抓好品牌创建,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集中力量推进农业“三品”建设,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98.7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86个;完成绿色食品产品认证申报3个,面积4000亩;完成有机食品认证申报15个(其中:有10个在土壤转换期),面积29328亩;完成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1个(*黄草石斛)、公示3个(*市七舍茶、*县*绿茶、安龙白

5、及)。 *薏仁米获农业部等九部委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62个,*2个),同时被授予“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六)注重培育经营主体,强化提升经营主体凝聚力。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2017年新增41家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全州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87家,其中省级61家,州级328家。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水平与发展质量,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5家(2017年工商部门统计数据4032家)。 (七)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强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和扩大

6、特色优势农产品有效供给目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薏仁、食用菌、蔬菜、茶叶、精品水果、生态畜禽、中药材、烟叶八大山地特色农业和“一县一业”产业,2017种植薏仁68万亩、新增8万亩;食用菌1.32万亩、新增0.82万亩;蔬菜135万亩、新增5万亩;茶叶45.2万亩、新增5万亩;水果66.45万亩、新增8.45万亩;粮经比从35:65调整到30:70。 (八)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突出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结合“三变”抓“三权”分置,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厚植改革优势,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配合完成全州12

7、2个乡镇1137个村确权登记工作,全州确权登记工作完成实测面积615.4012万亩,完成权属调查户数63.5204万户,完成建立登记簿户数62.3308万户,完成发证户数61.9623万户。“三变”改革已入股村集体耕地面积9713.37亩,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面积9958.3亩,已入股的村集体经营性资产7872.33万元;全州整合投入财政资金35837.29万元,其中入股资金15569.69万元;通过“三变”改革,实现农民变股东44947人,其中贫困人口18426人。 (九)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集约高效。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培训进村入户,科技应用落实到田间地头,切实将科技成果更好更快

8、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一是粮油绿色增产增效项目:争取到2017-2018年度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2个、资金537万元。二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争取*县薏仁10万亩和*市玉米10万亩高产高效创建项目,资金800万元。三是适用技术示范培训:兴办州、县、乡各级示范点367个,合计面积11.82万亩。共举办各级各类技术培训1362期,培训人次17.67万人次。四是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77万元,补贴机具11193台套,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29%以上。五是实施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培训农民2980人。 获省政府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

9、奖两项,分别为*水稻主产高效技术集成与应用、*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技术集成与转化。 (十)组织筹备重大活动,确保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积极组织筹备召开全国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州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州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全州上、下半年农业产业化暨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州第十三届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等重大会议活动,聚焦职能狠抓落实、围绕中心干字当头,确保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一)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切实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政治建设、作风

10、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落实好“两个责任”,坚决纠正和抵制“四风”,贯彻执行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017年,我州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稳中向好,农民增收呈现良好态势,农村人居坏境不断改善,农产品喜获丰收,产业规模效益日益凸显,农产品加工业稳中有升,一二三产融合、农旅一体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但喜中有忧,仍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御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农业

11、产业发展投入不足,对农业产业化、“三品一标”认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缺乏必要投入,扶持力度不够。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全州农业龙头企业普遍规模不大,合作社专业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农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导致经营管理不善、技术应用推广不全面。 三、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始终立足山地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立体气候明显等自然资源禀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

12、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一)主要目标 一是综合测评指标。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90元,排全省第6位;增长11%左右,排全省第2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35亿元,增长6%以上,增速排全省第3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在全省排位保7争6。畜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确保与上年持平(全省第3位),力争上升一位。 二是争取涉农财政投入资金4亿元,增长10%。 三是着力做大特色种养殖产业规模。种植优质蔬菜130万亩、食用菌3.5亿棒、薏仁米60万亩;新增精品水果10万亩、新增茶叶6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00个以上,实现年末出栏生猪173万头、牛16万头、羊42万只、家禽1600

13、万羽。 四是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在做大扶强现有44个省级园区的同时,争取新增2个以上省级园区,争取入围省级重点园区12个以上。全州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 五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 六是抓好品牌打造工作。加快培育农产品品牌,完成“三品一标”品种认证50个、面积80万亩,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 七是抓好农畜渔业安全及农机化工作。农机总动力达290万千瓦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3%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确保产业发展平稳有序。对于重大风险,要清醒判断、未雨绸缪、严加防范,切实增强风险防控意

14、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一要认真做好畜牧水产污染治理工作,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督促指导各县(市)做好大水面网箱整治及畜禽养殖区域规划。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查组反馈事项整改工作,按照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套措施,严格按照整改要求时限任务完成整改,督促指导各县(市)做好畜禽禁养区、限养区规划,扎实做好畜牧水产养殖污染防控工作。二要扎实抓好玉米种植调减工作,围绕*州调整优化2018年玉米种植结构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作计划、保障措施等,统筹抓好2018年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指导督促工作,确保全州100万亩玉米调减任务如期完成。 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

15、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质量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向现代农业迈进。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州向质量安全大州、农业强州的转变。2018年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占种植业的比重提高到75%以上。 三是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激活内生发展动力。继续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在督促指导各县(市、XX县区)抓好“三权分置”的基础上,巩固和完善

16、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厚植改革优势,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2018年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按照“3年基本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5年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部署,确保2019年全州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本完成,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 四是加快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带,一是在海拔较低的“两江一河”(南北盘江、红水河)低热河谷区域,以精品水果、早熟蔬菜、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的低热河谷产业带。二是在中海拔

17、区域大力发展以薏仁米、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烤烟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山地产业带。三是在高海拔区域以有机茶、干果、芭蕉芋等为主的高山绿色产业带。同时,大力抓好*、普安、*种草养畜示范带。 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集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018年全州水肥一体化面积达2.3万亩,推广粮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2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24%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38%以上,全州主要农作物化肥、农

18、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 五是切实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正规军、主力军作用,切实通过发展产业来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长期稳定性,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进一步抓好薏仁米、蔬菜、精品水果、茶叶、食用菌等产业发展,2018年,力争薏仁米种植面积60万亩,带动贫困人口2.68万人;蔬菜种植130万亩,带动贫困人口3.5万人;水果种植76万亩,“两江一河”精品水果种植35万亩,带动贫困人口2.57万人;茶叶新增6万亩,带动贫困人口2.06万人;食用菌3.5万亩,带动贫困人口1.48万人。 内容总结(1)完成有机食品认证申报15个(其中:有10个在土壤转换期),面积29328亩(2)*薏仁米获农业部等九部委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62个,*2个),同时被授予“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落实好“两个责任”,坚决纠正和抵制“四风”,贯彻执行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