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2195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至页,第II卷至1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瞭(lio

2、)望鹰隼(sn)窈窕(tio)胼手胝(d)足B褫(ch)夺 彳亍(ch) 骰(tu)子 俾(b)众周知C龋(q)齿 踟蹰(ch) 订(dng)正 间不容发(f)D股肱(gng) 趿(t)拉 复辟(b) 汗流浃(ji)背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国粹 落座 顺口溜 工于心计B赐教 藉贯 水龙头 凭心而论C毗邻 渲泄 莫须有 猝不急防D秘诀 桎梏 蒸气机 钩弦提要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一清二楚,不再神秘。人们不再 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

3、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 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 。A敬畏 忤逆 颐养天年B畏惧 背叛 颐养天年C畏惧 背叛 颐指气使D敬畏 忤逆 颐指气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角度篇拍摄地点遍及神州大地,全景式地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开放成就,以及价值观、道德观和发展观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精神,力图从更多角度展示当代中国。B这两年,在老同学的鼓动下,他也参加了不少公司举办的招聘会,形形色色的人也见了不少,真可谓是大开了眼界。C某地产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北京市如果出台新的限购细则,将有超过百万户家庭不得新购住房

4、,届时楼市很可能再现去年年初的萧条景象。D除夕夜,号称“沈阳第一高楼”的五星级酒店皇朝万鑫酒店发生大火,其原因竟然是由燃放礼花引起的,如此“乐极生悲”,实在令人叹息。5以下四幅对联分别对应四位历史人物,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唐代论诗人,李杜以外,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A矛盾白居易司马迁柳永B矛盾杜甫 司马迁李清照C鲁迅杜甫 文天祥 柳永D鲁迅 白居易 文天祥 李清照二、(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电子时代我们

5、怎样阅读许知远你们还会读书吗?这是上一代对我们的忧虑。比起印刷媒体,我们读的更多的是电视与计算机的显示屏。我们阅读的更多的是图像,而不是文字。我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所谓泛着油墨香的书籍不感兴趣,甚至觉得那有点脏。梭罗希望我们把清晨的时光献给伊利亚特,献给圣经。可是每天早晨,我们在努力睁开双眼之后,是打开电脑,去“新浪网”上看一看今天的新闻。阅读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还无法确定它的优劣。印刷品的文字出现速率,铅字对于我们的眼睛与大脑的刺激程度,都证明了它是一种适合思考的,它给予大脑以足够的从容去解构它。电子媒体似乎颠覆了这一切,跳跃的文字,不断出现的画面,它在抑制我们的思考机制吗?一个有关电视的实验,让

6、我们这些被电视哺育大的人忧虑。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早在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我们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电视使我们肤浅,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电视节目必须抛弃深度。一位评论家傲慢的结论无疑正戳中了我们的痛处:“电

7、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并代之以自身触觉的和集体的口语状态。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如今,电视正对这种传统阅读方式进行一场几乎是颠覆性的嘲讽,并且大获成功。电视是口语化的,是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也是更琐碎的。我们靠着“肥皂剧”这样的东西成长,这是一个快乐却令人忧虑的成长过程。而接着呢,计算机又在培养我们新的阅读习惯。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组成世界上空前强大的图书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资料。它们参差不齐,同时你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鉴别它。比我们更小的孩子将依靠这些庞杂的资料成长。据说,计算机是对电视的一次逆反,计算机是互

8、动的,它不象电视一样单向的流通信息,它可以对使用者提出的要求有所反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上的阅读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但这一切变化的前提依旧是,我们正从占支配地位的识字文化返回到口语文化。而传播学巨擘马歇尔麦克卢汉则更加推断,在未来的电子社会中,对于由口语控制的信息体系来说,无知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因为无知者更具有可塑性,他们没有过去的规范来限制,所以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容易的学习新技术。我们习惯上的阅读可能即将被唾弃。尽管,我们可能依旧在昏黄的灯光下,懒懒地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乐。但是,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幅动人的图

9、景可能即将象那些已经消失的古董一样让我们留恋。(选自读者2010年第5期,有删改。)6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阅读正在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电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并代之以自身触觉的和集体的口语状态。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B电视正对传统阅读方式进行一场几乎是颠覆性的嘲讽,并且大获成功。C计算机又在培养我们新的阅读习惯。计算机是互动的,它可以对使用者提出的要求有所反应。互联网上的阅读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D我们可能依旧在昏黄的灯光下,懒懒地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乐。但是,我们可能

10、不得不承认这幅动人的图景可能即将象那些已经消失的古董一样让我们留恋。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是在和我们的右脑而不是负责理智的左脑进行交流。B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我们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因为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C口语化的电视节目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必须抛弃深度,与传统阅读相比,它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因而也更琐碎,并因此使我们更加肤浅,其典型的例子就是“肥皂剧”。D由计

11、算机和互联网组成世界上空前强大的图书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资料。同时,计算机是互动的,它可以让使用者有所反应。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梭罗所处的时代,人们清晨习惯诵读伊利亚特和圣经,而现在,每天早晨,我们在努力睁开双眼之后,却是打开电脑,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B传统的铅字阅读将被更多的人抛弃,与此同时,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电子媒体也将抛弃深度,变得更加肤浅,更加琐碎。C比我们更小的孩子将依靠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找到的各种五花八门且参差不齐的资料成长。D在未来的社会中,因为无知者具有可塑性,所以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

12、以更容易地学习新技术,也将因此受到社会的欢迎。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湖南文征序曾国藩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

13、。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悱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宋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

14、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宏,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慎于择术之道欤!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B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袭:抄袭C间以婀娜之声 间:夹杂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15、蓝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B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C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D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

16、风,再论文法,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第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3小题,共114分。四、(2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3分)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2分) (3)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注:赊:长、远。 漏:古时滴水计时的工具。(1)颔联中,“寒”字表意极佳,

17、请加以赏析。(2分) (2)颈联写景角度有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作用。(4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3)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享受读书(1)记得从前听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酷爱读书,他的富翁朋友就与他打赌,请他住进自己的庄园里,每日独守

18、书房,不能离开房间,一日三餐给他从窗口送进去,时间为一年。如果能坚持下来,富翁许诺将庄园输给他。 (2)一年过去一半的时候,富翁朋友还不信世上还真能有如此书痴,他仍然胜券在握的样子。一年过去了。当那个酷爱读书的人从书房从容地走了出来时,富翁朋友彻底服输了。没办法,他只好履约。可那位读了一整年书的朋友说,谢谢你让我读了那么多好书。读了这些书后,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我还要你的庄园干什么呢?说完飘然而去。 (3)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年纪还很小,却受到了一种震动。读书居然有那么大的魔力,它除了能带给人睿智和思想外,我想,它肯定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灵享受。 (4)事实果然如此。当我慢慢长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

19、,我从自己的感受中知道了,读书确实是一种高级的享受。没有哪一种快乐,能像读书带来的快乐那样悠长和持久。 (5)从少年时代开始,读书带给我的快乐,就是其他快乐所难能比拟的。记得小时候读鲁宾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时,心里那种巨大的新奇和快乐简直难以形容。小伙伴们在窗外喊我去玩,可我全部心思都在那书本之中。平时最爱玩的游戏停止了,我废寝忘食地沉浸在书中,心就像在一片云朵上飞翔。原来世界是这么有意思,那种遥远、神奇、神秘,弥补了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平静。我在书中认识了大海和高山,认识了像星期五这样特殊奇异的人,认识了无数个让人心驰神往的远方,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广袤辽阔。那些没见过面的作家们,用他们的文字,引

20、着我一点点抬起头来,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无穷。我觉得那些写书的作家,简直就是人群中的神。他们用文字给我们讲出来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精神境界,和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比起来,读书是多么快乐。 (6)随着年纪的增长,读书越发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高级的享受。年轻的时候,有些风花雪月,就是读书,也要为自己制造一种情调。我那时经常和伙伴带着自己喜欢的书,坐船过江,到江北的太阳岛上。在草地上、树林里,我们选一块安静的所在,铺上一块颜色和谐的雨布,而后,在清新的空气里,在江水拍岸的涛声中,我们开始了幸福的一天。我们有人在读书,有人在写生,有人在吹口琴。风温柔地吹拂着,年轻的心像用水洗过那么清澈。几个面包,几根红肠、酸

21、黄瓜是我们的午餐。常常是,太阳落山时,我们才骤然知道,一天已经过去了。 (7)有一年的夏秋之间,我和最要好的朋友袁晓冰,几乎是每天傍晚都拿一本书到松花江边。我们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看着看着,有时交流起对书的评价和认识。为精彩的书,为自己那些不知道怎样冒出来的,也很精彩的评论,我们体味到一种满足感。当光线不再能照耀我们阅读时,我们就看夕阳下金色的大江,看江北岸逐渐亮起来的灯火一种朦胧的、美好的、说不清的情绪就在我们年轻的心中翻腾着。生活确实是深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书本启发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思索 (8)读一本好书,就像乘上了一列远行的列车,眼望着新奇的风景,心情是那么舒畅。有时,又像是面对着一位陌生又

22、亲切的朋友,听着他波起浪迭的故事,被那种娓娓叙说的气氛感动着,心情久久难能平静。 (9)有时听到别人说,他是多么苦读诗书,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就冷水浇头之类。生活中确有这种读书人,但我以为,那必定是为了什么而读,是目的带来的刻苦。我所说的读书,不包括这种为功名或为其他神圣目的的苦读。我自己也没有这种经历。因为,我没有必要这般痛苦地看书,何苦自找罪受呢?对我来说,读书是惬意、舒服、自由的人生享受。身心放松地进入读书的状态,阅读,带来的是一种宁静和安详。 (10)读书是享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有时辛酸,有时激愤,有时痛苦,有时快乐,有时我们就那么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书中的人物,觉得她或他就是自己一个遥远

23、的亲人,情不自禁地牵挂起这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就这样,亦真亦幻、似远似近,阅读为生活又增添了别样的内容。我们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自己情感的密林深处。 (11)北方的冬季是漫长的,当大雪纷纷扬扬,凛冽的冬天来临时,泡上一杯红茶,在袅袅弥漫的茶香中,翻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这样的夜晚,读金蔷薇,读茨维塔耶娃的诗,读杜拉斯美丽聪明的语言,读一本动人的人物传记,雪花飘飞的冬夜,就会添上了一种迷离和说不清的情绪。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读书已是生活中一件类似于奢侈的事情。 (12)读书让你发现远方。 (13)读书能让人的襟怀和气量增长。 (14)读书给人以真实的快乐。 (15)读书使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外

24、,又好像度过了另外的人生。 (16)对书籍的品味和领会充实了我们平凡的生活,眼界在开阔,精神在成长,对生活的认识和领悟在加深。你和那位也许永远不能谋面的作者,有了一种精神牵连。他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你的朋友、你的精神上的亲人。 (17)时光悄然流逝。我的女儿,她也长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作为现今教育体制下的一个中学生,尽管课业繁重,仍没有妨碍她阅读的乐趣。有时,看她废寝忘食地看着一本课外书,我欲劝又止。因为,我从自己走过的路深知,这些美好的书也许比课堂教学给她的还要多。看到孩子有时读着读着热泪盈眶的样子,我相信她正在长成一个善良、心灵丰富的人。我高兴这种对于阅读的兴趣从我这里向女儿传递下去,我也愿意

25、看到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并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爱上阅读的人。 (18)我是热爱生命的人。在我有限的生命中,我真庆幸,我不算太晚地发现了读书的快乐。让我们享受读书吧。1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文章开篇先讲了一个故事,引出读书话题的同时,也展现了读书的巨大魔力。B作者在叙述少年时代到长大成人后读书给自己带来巨大乐趣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学校教育功利地读书的隐忧。C文章中穿插的排比、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抒写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巨大的精神享受。D文章在第段和第段两次提到友情或亲情,这说明,通过读书,作者对人世间的友情和亲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领悟。E文中把读书说成是“生活中一件类

26、似于奢侈的事情”,可见在作者眼中,当前社会环境下喜好读书的人已不多见了。 17根据文章内容,说明文章第段中加线词语“风花雪月”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我们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自己情感的密林深处。 读书使我们在自己的人生外,又好像度过了另外的人生。 19从全文看,对于读书所带来的美好享受,作者少年时代的感受和长大成人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4分) 20文章第段写和朋友一起读书,而第段也是写和朋友一起读书。由此有人认为这两段内容重复,第段可以删除。你是否同意以上观点?为什么?(3分) 21阅读全文,结合现今教育体制下学生“无暇读书”的状况,谈谈你的看法。(8

27、0字以内)(4分) 六、(12分)22阅读下面一段话,筛选文中重要信息,提炼出3个关键词。(3分)据调查,北京的外语人口比例不断增长,特别是初级外语人口增长较快。但是,北京的广告、菜单等的翻译问题仍然存在。针对困扰不少外国朋友的菜单翻译问题,业内人士也备感困惑,如果想体现出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翻译出来的菜单可能会比较长一些。但菜单只起提示作用,不太可能翻译得太长。所以,对于诸如“夫妻肺片、宫保鸡丁、辣子鸡丁”的如何翻译问题,有人建议在翻译菜单过程中尽量强调简洁、实用,各个宾馆、饭店在做菜单的时候,最好配上一些图片。这样菜名定了以后,后面既有照片,又有配料和辅料的说明,使外国朋友一看就很清楚。如

28、何既体现出中国的饮食文化,又要考虑让外国朋友一看到英文,就能够明白他点的菜、吃的是什么,目前专家仍在讨论。关键词:(1) (2) (3) 23如今,广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独特的魅力。如联想电脑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宛西制药的“药材好,药才好”等等。请从上述两则广告词中,任选一则来分析其创意的妙处。(4分) 24排列下列句子的语序,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序号)(5分)在历史上,正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非正统儒学则受到压制。把正统儒学当做儒学传统的全部,不仅有悖于史实,而且是不公正的。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是由“五四”孕育而来的,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

29、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我们今天应当给古人以公正的待遇,平等地从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这两种传统中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这对于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探讨儒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就更加不能只提正统儒学,而把非正统儒学弃置于一边。 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美国一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们在下面的三种情况下,选择其中的一种,对其进行捐助。一是非洲中部遭遇严重旱灾,许多人正面临死亡的威胁。二是大学中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无力负责学费,已处于无法继续学习的困境。三是购置一台复印机,放在系办公室里供学生们使用。学生们以不记名方式选择,

30、结果有85%的学生选择捐钱买复印机,有12%名的学生选择捐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只有3%的学生,选择捐钱援助非洲难民。这个实验一方面说明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关心他人的困难,愿意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学生更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当然,如果引导得当,学生们的选择也会有所变化,也会表现出更多的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高尚的,但是,对更关心自己切身利益的选择,也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其中也有积极因素。明白人性的这个特点,并妥善地加以引导,可以成全许多有益的事情。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31、;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第卷一、(15分)5D二、(9分)6D(不能说明“正在”变化。)7B(A“是在和我们的右脑而不是负责理智的左脑进行交流。”不是加国科学家的结论,是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的观点。C“更琐碎”不是“使我们更加肤浅”的原因。D原文是“它可以对使用者提出的要求有所反应。” )8C ( A梭罗的希望,并不能说明当时人们有这样的生活习惯。B文中“抛弃深度”“琐碎”等说的是电视,单由电视推断整个电子媒体不恰当。D只是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个人推测。)三、(12分)9B( B项,沿袭,承袭。)10C( C项的两个“而”字均为连词,都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A项的两个“乎”字,前者为

32、介词,表时间,可译为“到”;后者为语气词,相当于“呢”。B项的两个“以”均为介词,前一个可以理解为“用”“拿”等。后一个“以”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D项的两个“与”字,前者为介词,表示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后者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11D( 题目要求选出“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而A、B、C三项都来自文中第二段,都是为了论证本段首句的论点,只有D项选自第三段,意在强调湖南文化的源流,说明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之文所取法,故其不符合题目要求。)12D ( D应是“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第卷四、(21分)13(8分)(1)除了各种经书以外,百家的著述,大概都

33、有自己的偏好。(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3)谈论文章只推崇切实简要,不推崇繁称博引,取己之长而不沉溺自己的偏好。译文我的朋友湖南湘潭人罗研生先生,拿他编撰的一百九十卷湖南文征给我看,而且嘱托我为他的书稿写一篇序。我非常浅薄,年纪又大了,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呢?我听说古人的文章,最初没有什么章法。易书诗仪礼春秋各种经书,他们的体势(结构和笔势)声色,没有一个字是沿袭而来的。就是先秦诸子的文章,也各自成为一体。拿这类文章来衡量其它文章,像金玉和卉木相比是不同类一样非常分明,这怎么说有“章法”呢?后来人本不会写文章,强迫自己拿出古人的文章来摹拟,于是有的模拟得像,有的模拟得

34、不像;模拟得像就说合“章法”,模拟得不像就说不合“章法”。如果他们不是等着摹拟,他们就能发于心而为自然之文,大概有两个方面:说理,抒情。这两个方面是人人所固有的,就我所知道的道理,把它写成文字传给世人,符合我的爱与恶、悲与愉的情感的,就连缀成文把它表达出来,就像剖开肺肝来陈述文献典籍,这都是自然之文。性情敦厚的,大概能写出来的。至于浅或深,工或拙,就相差很远,未曾动笔就有很大差别。除了各种经书以外,百家的著述,大概都有自己的偏好。以说理取胜的,多是阐明幽深的道理达到极致的语言,可是它弊病是言辞激昂放纵不很恰当;以抒情取胜的,多是悱恻感人的语言,但它的弊病常常是词藻华丽而缺少实际内容。从东汉到隋

35、朝,文人秀士(德才优异的人),大概不仅阐明自己的思想,而且言辞多有俪语,就是议大政,考大礼,也常常用排比句子连缀成文,用变化的句式夹杂其间,经历唐代也没有改变湖南作为古代诸侯国的封地,北边靠近大江,南边接近五岭,西边连接黔蜀,是群苗聚集之地,大概也是山国荒僻之地。可是周朝末年,屈原在此地诞生,离骚各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推崇。到了宋朝,周敦颐又在此地诞生,他写的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推崇。两位贤者,都没有效法某一流派,却写成好文。上与诗经周易相比有同样的影响,后来的代代逸才(有杰出才能的人),要列举出来没有超过他们这些人的范围,更何况湖湘后辈深受前辈留下来的好风尚的影响呢?这部文集收录的

36、,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善于抒情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四,且骈体文也有选择地录用,不说章法而章法不曾有乱。只是考据方面的文章搜集太少,前哲的倡导没有发言,后世的欣慕也少见。罗研生作学问,考核说文以求达到训诂,注解禹贡以求明白地志,他本来也很通晓考据家的学说。而谈论文章只推崇切实简要,不推崇繁称博引,取己之长而不沉溺自己的偏好,这仍是君子谨慎选择术攻的道理啊!14(8分)(1)(2分)颔联中的“寒”字扣题贴切,寒夜难耐,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能梦到家里的情景(1分)。梦字之前加一“寒”字,不只写出了寒夜做梦的情景,更反映了诗人由于思乡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凉孤寂之情(1分)。(2)(4分)颈联写景角度,

37、先听觉后视觉(1分)。 “晓角分残漏”写所闻。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是从听觉上来写的(1分)。“孤灯落碎花”写所见,青灯照壁,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那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是从视觉上来写的(1分)。此联通过一闻一见,衬托诗人孤独寂寥悲凉思乡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1分)。(或把作者的孤寂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或暗示抒情主人公长夜难眠、孤寂悲凉、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3)(2分)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1分)。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1分)。15(5分)(1)迷花倚石忽已暝(2)钟鸣鼎食之家(3)吞声踯躅不敢言(4)涂有饿莩而不

38、知发(5)侵晓窥檐语。五、(21分)16(4分) AB(C文中没有拟人。D第一处是说牵挂书中的人物,另一处是说读书使得读者与作者之间形成朋友和亲人般的关系,都不是对人世间友情和亲情的认识和领悟。E此处的“奢侈的事情”是指读书带给读者的美好享受,不能说明“喜好读书的人已不多见了”。)17(2分)年轻人追求美好而浪漫的情调。18(4分)在读书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书中的人物,在内心深处悄悄地牵挂起这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物。读书可以使我们享受到自己人生之外的由书本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带来的新的生活。19(4分)作者少年时代从读书过程中学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读书带来的是巨大的新

39、奇和快乐。而长大成人后,还能够从书本中体会生活中深含着许多动人的东西,通过读书启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对书籍的品味和领会充实了平凡的生活,眼界在开阔,精神在成长,对生活的认识和领悟在加深。 20(3分)不能删除。(1分)本文写读书带给我的美好享受,相比较儿时读书的新奇快乐,长大成人后读书所带来的感受和领悟更是作者着重强调的。(1分)第段就是写作者长大后对读书更进一步的美好体验,第段则是第段内容的延续,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抒写与朋友一起读书的乐趣,强化了主题。(1分)(此题答可以删除也可,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酌情给分。)21(4分)按照作文评判标准。从语言、说理的条理、以及观点是否鲜明三个角度给分;极具个性或有思想内涵的可酌情加分;文面混乱酌情减分。24(5分)七、(60分)25作文。(60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