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基础.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6684754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6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通信基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无线通信基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通信基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通信基础.pdf(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3.2 场强及分贝 1.3.2 场强及分贝 场强计算 场强计算 E=(60P0G)1/2A/r P0=PtI r-距离 A-衰减因子 G-天线方向系数 A Pt i P0 分贝 分贝 1.相对量纲 dB=10lgP2/P1=10lg(E2/E1)2=20lgE2/E1=20lgr1/r2 E1/E2=r2/r1E2(dB)-E1(dB)=20lgr1/r2 2.绝对量纲 dBm=10lgPmw dBu=20lgEuv 功率增大一倍,场强增大3dB 1mw 0dB 1uv 0dB 3.距离分贝 EdB=20lg(r)-1 r增大一倍,EdB减小6dB;r增大十倍,EdB 减少20dB 4.

2、dB/dBm/dBuv 1mW=0dBm=113dBuv 13dB 10mW 200mW 10lg200/10=13(10dBm)(23dBm)10mW peak 80mW 113+10lg80=132 132dBuv 1.3.3 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 1.3.3 无线接入信道与电波传播 无线接入网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是一种通过空间电磁波(我们称之为无线传播信道或无线接入信道)来传输信息的技术。无线接入信道的基本特性 无线接入信道的基本特性 无线传播特性是通信工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细致地了解无线传播环境,掌握无线传播信道特性,对完成一个无线系统是非常必要的。1.衰落和多径特性 无线

3、电波以不同的时延从不同的方向通过多条路径到达接受机时,它们在接受机天线处通过矢量叠加合成后得到振幅或大或小的合成信号。这取决于来波是相互加强的合成还是相互抵消地合成。对于移动用户,当用户接受机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时,各种来波之间的相位关系是变化的,也会引起大幅度的振幅和相位的起伏,信号受到衰落。因此,在移动无线电情况中,衰落还作为接受机通过空间变化场运动的结果而被产生。多径传播的影响使接受信号产生相当大振幅随位置的变化。在UHF和更高的频段上,无线电波散射体(如汽车,卡车)的运动也会引起衰落发生,即使接受机不在移动中。无线环境中的信号衰落可分成三部分:幅度衰减较大的路径损耗成分;伴随着中等

4、幅度衰减的具有对数正态分布特性的慢变化成分;衰减幅度较小的快变化成分。根据发射机和接受机之间是否存在可视路径(LOS)传播环境,它具有瑞森或瑞利分布特性。相应地,可用一个三层传播模式来描述无线蜂窝环境:第一层是描述发射机到接受机所在地区的区域内路径损耗特性的区域平均功率;第二层是叠加在变化缓慢的局部平均功率上的,用对数正态分布表示的慢衰落平均功率;第三层是最后附加在上面的快衰落瞬间功率,它服从莱斯或瑞利分布。由于反射、建筑物周围的散射和他们内部的折射而造成的接收功率随距离增大而减小的现象称做路径损耗。发射机和接受机之间传输路径上的路径损耗,一般包括有直接视距路径的扩散损耗,由于建筑物、山或树叶

5、引起的反射损耗和绕射损耗,建筑物等的穿透损耗。确定路径损耗的传播模式:通过对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的范围内)的收发间隔上的功率电平取平均值来表征接受信号强度称为大尺度传播模式。中尺度传播模式确定局部平均动率中的变化,如果接受天线在大于几十米或几百米距离上移动,接受信号的中尺度变化被称为阴影效应,通常是由于树和树叶遮挡产生的。功率在几十个波长上取局部平均,典型地功率电平在40入取平均。大尺度和中尺度传播模式是反映平均电平中的长期变化,它们是慢衰落,图3.1表示无线信号的衰落特性。接收信号强度 区域平均值 阴影衰落引起的变化 瑞利衰落引起的变化 图3.1 无线信号的衰落特性 小尺度传播模式表征只有几

6、个波长的短距离上的信号强度,或者属于几秒的短时间间隔上的信号强度。小尺度内的快衰落是由于发射波被散射体如房屋、建筑物等,或者被自然物体如某移动单元四周树林的多径反射引起的。2.多径信道 由多径传播引起的接收信号短期起伏称为小尺度衰落。各条多径信号的不同传播路径长度产生不同的传播时延,图3.2表示由三条性质截然不同的路径所组成的多径信道的功率迟延谱的例子,它也称为多径分支(multipathtaps)。由于各条多径分支的功率是时变的,各路多径信号到达接收机时的相位不同,因而导致衰落,衰落深度决定于信道类型。信道的瞬间功率分布可以用分布函数来描述,它决定于无线环境。所谓的瑞利衰落信道则是衰落最严重

7、的移动无线信道,因为衰落是最深的,在瑞利衰落信道中所有多径分支都是独立的,没有一个占优势的分支路径;在莱斯衰落信道中衰落下降是较浅的,这是由于多径分支中有一条占优势的路径,例如在有视距路径的情况中,视距路径就是一条占优势的路径。在微小区和微微小区环境中一般存在视距连接的这种情况。功率 时间 图3.2 多径信道的脉冲响应 3.迟延扩展 由于多径反射,发射天线发出的无线信号将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到接收机处。每条路径都有不同的路径长度,所以每条路径到达的时间是不同的,使得接收到的信号轮廓不清或被扩展,这种现象称为迟延扩展。在数字系统中,迟延扩展会引起码间干扰,因而限制了数字多径信道的最大码速。不同环境

8、中的平均迟延扩展是不同的。4.相关带宽 相关带宽是频率范围的统计测量值,在这个频率范围内信道以近似等增益和线形相位通过全部频谱分量的。因此,相关带宽代表一个频率范围,在这个频率范围两个接收信号的幅度或者相位有高度相关性,即这两个信号的频谱分量以相类似方式受到信道的影响。信道相关带宽决定了传输速率的上限,如果接收机中没有均衡器的话,就要使用这个传输速率上限。相关带宽是信号仍然强相关时的最大频率之差。相关带宽和迟延扩展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迟延扩展越小,相关带宽越大)。如果信号的发射带宽大于相关带宽的话,信号将经受频率选择性衰落,如果信号的发射带宽小于相关带宽的话,则属于平坦衰落信道。相关带宽是可用

9、于RAKE接收机或均衡接收机分集的一种测量。相关带宽越小意味着分集重数越多。如图3.3所示,图中只有频率载波部分是衰落的。如果相关带宽和发射带宽一样大,那么整个接收频谱都将观察到衰落。相关带宽 图3.3 相关带宽和衰落 5.多普勒扩展 在移动接入中,移动用户的运动会引起多普勒扩展,多普勒扩展定义为多普勒功率谱的宽度,有时也称为频谱扩展或信道的衰落带宽。每条到达路径的多普勒频移一般都和另一条路径不同。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可被看作发射信号频率的多普勒扩展或频谱展宽,而不是看作一频偏。如果从基站到移动接收机只有一条路径的话,那么基站将观察到与载波频率的简单偏移结合在一起的零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这和

10、一个人站在铁路线上当火车驶来或离去时,所察觉到火车啸声的频率变化相类似。多普勒频率变化和移动用户相对运动的角度a有关。当多普勒功率谱为非零时的值的范围,称为多普勒扩展。6.码间干扰 在实际的数字无线系统中,发射机带通滤波器的存在,对于尽的能多的保存频谱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这种带宽受限信道可能由于码间干扰(ISI)而降低传输性能。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不引入任何码间干扰来减小信号带宽。无线接入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 无线接入信道的电波传播特性 1.短期衰落 短期衰落又称多径衰落,即是快衰落。其概率密度函数是由瑞利分布给出,所以又称瑞利衰落。2.衰落深度和衰落速率 信号的衰落深度定义为实际接收机信号有

11、效值与自由空间传播时信号电平之差。由于差值在每次衰落时都不同,是随机的,因此我们定义平均衰落深度,它是信号中值与概率prob(r0)通过某一规定电平R的每秒平均次数。其实际意义是如果把规定R取为接收门限值,则电平通过率就是单位时间内信号包络低于门限的次数。因为信号包络是随机的,所以电平通过率也是随机的。4.衰落持续时间 衰落持续时间定义为接收信号低于某一电平的持续时间。如果接收信号低那平低于接收门限电平的话,通信就要中断。5.莱斯衰落 当有一个起支配作用的不变的(非衰落)信号分量存在时,如视距(LOS)传播路径,小尺度衰落包 络分布将服从莱斯分布。6.长期衰落 长期衰落即慢衰落。当移动用户行进

12、时,由于地形起伏或建筑物等阴影效应,或有一较强的反射波的逐渐加入或消失,引起信号场强中值的缓慢起伏衰落,这种衰落也称为阴影衰落,他服从对数正态分布。7.自由空间路径损耗 Lp=32.45+20logf(MHz)+20logd(km)(dB)8.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菲涅耳区 图3.4表示发射天线T辐射能量是以扩展波前面的形式从源向外传播。惠更斯认为波在传播过程 中,行进中的波前面上的每一点,如P,、P,等,都是一个进行二次辐射的球面波波源,而下个波面就是前一个波面上无数个二次辐射波波面的包络面。其后,菲涅耳发展了这个原理。认为波在传播过程中,空间任一点的辐射场,是包围波源的任意封闭曲面上各点的

13、二次波源发出的波,在该点互相干涉叠加的结果。这就是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在点 P,点,仅有部分新波前到达接收机,它和离发射天线的距离以及角度a有关。对于T和R之间为最短路径d的 情况,角度a将为180度,但对于其他任何路径,角度 a将在0与180度之间。就任何一点而言,例如 P,点,角度 a的余弦是“倾斜因子”的度量,它确定到达接收机的分量大小。显然,如果我们考虑点 P,那么角度 a是较大的,而且 P,点的二次辐射波对R处信号的贡献小于P点。如果我们再研究一下 P,点,很显然,经由这条路径的能量将在经由最短路径d传播的能量之后到达R点。如果经由P,点路径比d长入/2,则两信号在R点由于相位相差1

14、80度而互相抵消。如果间接路径长度再增加半个波长,则通过着条路径(P,点)到达的信号在R点与直接信号同相相加。间接路径长度可以无限增加,从而,也就可以确定出使直射波交替地抵消和增强的信号所经过的路径。次级波前 P,P,d+2入/2 d+2入/2 R T P d 扩展波前 角度a 图3.3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说明 9.平地反射面上的路径损耗和菲涅耳区 在外空间,两个天线之间的路径上一般没有遮挡物和可以产生反射的物体。因此,接收信号只有一个分量所组成。然而,当两个天线在地球上时,就会有多条路径从发射机到达接收机。多径效应改变了收发两点之间的路径损耗。最简单的情况是当两个天线高度和它们之间的间隔相

15、比很小的时候,以及反射的地球表面可以假设为平地时。那么,主要的传播方式为直接波和反射波,接收信号可以用散射场来表示,它可以通过直接波和放射拨波的合成来近似。线传播损耗预测 线传播损耗预测 1.无线接入环境 a.车载无线环境 车载无线环境的特征是宏小区和大发射功率,因此,也称为宏小区环境。由于车辆运动速度较快,通常收发天线之间没有视距分量,接收信号大部分时间是由反射波所组成。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随距离按某些称为路径损耗指数的增加而减小。路径损耗指数的大小决定于环境,典型的是3至5之间。阴影效应则是由树和树叶的障碍所引起,在接收信号功率方面导致的中尺度变化,可以用对数正态分布来建模。标准偏差变化较

16、大。小尺度衰落是瑞利衰落。迟延扩展一般为0.8us,最大值最多可达几十微秒。b.室外到室内和步行的无线环境 室外到室内和步行的无线环境的特征是微小区和低的发射功率。基站天线位于屋顶下面,视距和非视距线路都存在,室内覆盖也可以由室外基站来提供。微小区环境中的路径损耗衰减如图3.5所示。路径损耗指数有大的变化,由视距区域为2,变化到由于沿路径的树和其它阻碍物的非视距区域为6。而且,当移动用户绕街角运动时它可能遭受一个15-25dB的突然下降。阴影效应的标准偏差从10dB变化到12dB,典型的建筑物穿透损耗平均为12dB,具有8dB的标准偏差。小尺度衰落或是瑞利衰落或是莱斯衰落,具有0.2us左右的

17、迟延扩展。距离 距离 图3.5 视距和非视距情况中微小区传播 c.室内办公无线环境 在室内办公无线环境中,发射功率是小的,基站和用户位于室内。路径损耗指数从2变化到5,取决于墙、地板和办公用具的散射和衰减。墙和地板的穿透损耗根据材料从3dB的轻质纺织材料变化到13-20dB的混凝土砖墙。阴影效应是对数正态的,具有12dB的标准偏差。衰落从莱斯衰落延伸到瑞利衰落。如果移动用户和基站在同一个房间内,观察到典型的莱斯衰落,当移动用户在另一个房间,或者和基站不在同一楼层时观察到瑞利衰落。室内移动用户的速度是慢的,从静止到5km/h。2.路径损耗和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用来确定为提供网络的覆盖要求需要多少小

18、区基站。最初的网络设计是典型地为覆盖而设计的,以后网络的增长主要是容量。要把覆盖要求和话务负荷要求联系起来,这依赖于为确定话务分布以及将一个现有小区基站的负荷分给新小区基站所选择的传播模式。传播模式能帮助确定小区基站应位于什么地方以达到网络中的最佳位置。网络的性能也受到所选传播模式的影响,因为传播模式还被用于干扰的预测。作为一个例子,如果传播模式有6dB的误差,那么信干比S/I可能是3dB也可能是15dB(假设规范要求为S/I=9dB)。基于话务负荷条件,高的S/I电平设计就会增加费用的投入,而低的S/I电平设计则会降低服务质量。传播模式还用于其它系统性能方面,包括切换优化,功率电平调整和天线

19、的位置。a.车载无线环境 路径损耗:Lb=42.6+26lgd(km)+20lgf(MHz)使用范围:f=800-2000MHz,hm=4-50m,d=20m-5km.由于树引起的附加的路径损耗计算如下:Lt=其中 Lt表示损耗,fc表示频率(GHZ),hf表示树高(M)。对于有树叶和无树叶的树在路径损耗中的差别发现大约为3-5 dB b.室外到室内和步行的无线环境 在无线环境中,基站位置可以在街道拐角上或者在街道峡谷中,属于微小区类型。三斜率模式已为微小区所采纳,这是简化模型,但它不适合于覆盖分析,只适用于蜂窝容量估算。c.室内办公无线环境 在建筑物内,对于有障碍的传播路径将遇到瑞利衰落,对

20、于视距路径则是莱斯衰落,与建筑类型无关。瑞利衰落是由信号通过各条路径(多径)部分互相抵消产生的短期衰落。而莱斯衰落则是强的视距路径,在加上许多弱反射路径联合引起的。测量表明,楼层间的损耗并不随分隔距离的增加而按dB线性增加。当楼层数量增加时,整个路径损耗一较小的比率增加。楼层之间衰减的典型值对于一层分隔是15dB,2-4层分隔每层附加6-10dB,对于5层或更多层的分隔,每层附加的路径损耗增加只有几分贝。对需要和相邻建筑物或和室外系统分享频率资源的,从建筑物内部接收外部发射机信号强度的无线接入系统也是很重要的。实验研究表明,建筑物内部接收到外部发射机的信号强度,将随高度而增加。在建筑物的较低层

21、,由于都市建筑物群衰减增加较大,穿透损耗也很大:在较高楼层,由于可以存在视距路径,因此产生较强的直射到建筑物外墙处的信号。射频穿透损耗被发现是频率的函数,并且还是建筑物内部高度的函数。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实验研究还表明,建筑物穿透损耗从地面直到第10层,每层约2 dB的碧绿减小,然而在第十层附近开始增加。较高楼层处穿透损耗中的增加,归因于相邻建筑物的阴影影响。3.IMT-2000模式 a.室内办公环境 这种环境用于小的小区和低的发射功率,既有基站又有位于室内的步行用户来表征。路径损耗规律变化,这是由于墙、地板和金属结构诸如隔墙和档案柜等散射和衰减引起;这些物体还产生阴影效应,可以指望具

22、有12dB标准偏差的对数正态阴影效应。衰落特性范围从莱斯衰落到瑞利衰落,具有由步行速度引起的多普勒频移。这种环境的路径损耗模式是:Lp=37+30logR+18.3n(n+2)/(n+1)-0.46)式中R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间距m,n是路径中的楼层数。b.室外到室内和步行的环境 这种环境用小的小区和低的功率来表征。具有低天线高度的基站位于室外,步行用户位于街道上和建筑物或住宅内,几何路径损耗规律R-4是可用的。如果路径是在像峡谷那样的街道上的视距路径,街道上有菲涅耳带空隙,路径损耗服从R-2规律;对于有较长的菲涅耳带空隙的区域,则适合R-4的路径损耗规律;但是可能遇到直到R-6的范围,这是由

23、于沿路径的树和其它障碍的原因。标准偏差为10dB的对数正态阴影衰落对室外是适当的,对室内则为12dB。平均建筑物穿透损耗为18dB。瑞利衰落和或/莱斯衰落速率步行速度所决定,但是由于来自运动的车辆反射的较快衰落可以发生几次。Lp=40logR+30logfc+49 (dB)这种模式只对于非视距情况是有效的,它描述了最恶劣情况的传播。c.车载环境 这种环境用较大的小区和较高的发射功率所组成。可能发生在丘陵或山区地形中的道路上。R-4的几何路径损耗规律和10dB标准偏差的对数正态阴影衰落被用于市区和郊区,建筑物穿透损耗平均18dB,10dB标准偏差。具有平坦地形的农村地区,路径损耗低于市区和郊区。

24、在山区地形,如果通过选择基站位置来避免路径障碍的话,路径损耗规律接近 R-2。瑞利衰落率由车辆决定。较低衰落率适合于固定用户。Lp=40(1-4*10-2hb)logR-18loghb+21logfc+80 (dB)其中 hb是从平均屋顶高度测量的基站天线高度。1.4 1.4 天线 天线 1.4.1 天线分类 1.4.1 天线分类 按工作性质 按工作性质 可分为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两大类。按用途 按用途 可分为通信天线、广播天线、雷达天线等。按波长 按波长 按天线使用的波长归纳为长波天线、中波天线、短波天线等。按天线原理 按天线原理 可分为线天线和口径天线两大类。1.4.2 传输线(馈线)1.4

25、.2 传输线(馈线)双导线 双导线 i Zi Pt Zc D P0 i 特性阻抗 Zc=120ln2D/d 通常Zc=300,400,600(ohm)馈线效率 N=P0/Pt E H 同轴线 同轴线 Pt P0 Zi Zl l E b a H Zc=60/(Er)1/2lnb/a 通常为50和75(ohm)N=P0/Pt 微带线、带状线 微带线、带状线 波导 波导 阻抗 阻抗 Z=U/I=R+jX 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 I1 Zc Zi E0 U1/I1=Z1 馈线输入阻抗 Ud/Id=Zd 馈线负载阻抗,通常是天线输入阻抗IA。P=(Z-Zc)/(Z+Zc)反射系数,VSWR=(1+P )/(

26、1-P )驻波比,一般小于1.5。当Z=Zc时,p=0,即无反射(完全匹配),VSWR=1 N=P0/Pt=N0ip 馈线效率 N0无反射时的馈线效率,取决于电缆结构、尺寸、介质损耗 和导体损耗。ip反射损耗效率,主要取决于VSWR。1.4.3 同轴接插件 1.4.3 同轴接插件 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 1.VSWR 2.插拔 3.插拔力(分离力)4.防水 常用同轴接插件 常用同轴接插件 英制螺纹 说明 公制螺纹 N-J5 J表示针,即公(M)5表示电缆号 L16J5 N-K5 K表示孔,即母(F)L16-K5 N-50KF K表示孔,即母(F)50表示不带电缆面板座 F表示法兰 L16-50KF

27、 N-KF5 K表示孔,即母(F)F表示法兰5表示电缆号 L16-KF5 常用接插头:N/TNC-50KJ N/TNC-50KK N/TNC-50JK N/TNC-50JJ 以上属于TNC系列,其中50表示特性阻抗为50ohm。其它还有SMA,SMB,SMC,BNC等等。1.4.4 天线电指标定义、意义 1.4.4 天线电指标定义、意义 频带 频带 频带即是在满足VSWR条件下,可工作的频率范围。如下图中f2f1 VSWR 1.5 1.0 f f1 f2 根据收发设备的工作频带提出此要求,并非愈宽愈好。电压驻波比 电压驻波比 VSWR=(1+P)/(1-P)P 天线的反射系数 P=(ZA-ZC)/(ZA+ZC)一般地VSWR(50 OHM):1.0VSWR无穷大 典型值:VSWR10,GT,GR 0.8m 1.0m 0.8m 1.0m 4dBi 0.4m 0.5m 0.4m 0.5m 注:基站组控模式下建议采用上述两种类型的天线 表2-2 组控基站之间的天线间距 天线的传播特性 天线的传播特性 (1)7dBi全向天线 垂直瓣宽:16 度 水平瓣宽:360度 (2)4.5 dBi全向天线 垂直瓣宽:40 度 水平瓣宽:360度 (3)10dBi定向天线 垂直瓣宽:63 度 水平瓣宽:65度 (4)7dBi 全向下倾天线 下倾角度:20度 垂直瓣宽:16 度 水平瓣宽:36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