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668193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pdf(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姓名:郭云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蔡淑琴20051028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 摘摘 要要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和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运输管理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作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输的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及提高顾客满意度,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管理方面的问题。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物流信息系统的一部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选择。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的发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提出了新

2、的要求。本论文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对第三方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个关于运输管理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现状,提出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必要性;介绍运输管理的先进物流技术在物流中的运用;然后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及开发的基本原则,并对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的关键业务流程如业务受理、计划调度、在途管理及客户管理等流程进行分析与设计;并设计一套简单实用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描述相关的系统功能模块。论文最后分析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

3、的问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提供借鉴。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保障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II Abstract In the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urse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Transpor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the efficiency of tr

4、ansport influences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 directly.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optimize resource distribution,reduce the cost of management and raise customers satisfaction,it is the problem of management which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face.The Transport

5、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which is regarded as a part of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has offered a reliable choice for solving above-mentioned problems.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and Supplying Chain Management has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of

6、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The work of this thesis is to be:analyze and design the Transpor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offer one solution of transport management for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At first,this thesis analyses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port man

7、agement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of our country,put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 the Transpor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n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the advanced logistics technology of transporting management;and then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por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

8、ystem and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n analyze the goal of the Transpor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basic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at first,and then analyzing the key business of transport management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such as accept the business,the plan dispatcher,online m

9、anagement and customer management,etc.Design a set of simple but practical of Transpor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nd describe relevant systematic function module;In Chapter four,analyzing the attentions during the implement and develop the Transpor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offer refer

10、ence for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Keywords:Third Party Logistics Transport Management Transpor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Guarantee Implemented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 1 绪论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完善,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已

11、经逐步形成。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社会对现代物流服务需求表现得越来越强烈。各类生产型和零售企业随着规模经营发展及适应市场竞争,已经迫切需要用现代物流提升竞争力。现代物流要求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以准确的价格把物资交付给顾客,它体现为整个供应链的战略性管理,这就要求更专业、更迅速、更廉价的物流服务。近年来,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新的形式在我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引起广大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技术现代化和物流管理现代化的

12、集中体现,是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在信息时代进一步分工的结果,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以合同方式把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主要有下列业务:运输、仓储、清关、配送、包装、整合/分拨、物流全过程的货物跟踪、EDI 电子数据交换、与客户生产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Internet 上的信息服务、各地库存的调度和统计、运输过程的设计和管理、全球供应链的策划和管理、营销分析、环境信息搜集和分析等。运输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项基本业务1,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低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将产品从原

13、产地转移至规定地点。相对传统运输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客户提供的是一种集成运输模式。这种集成模式采用多式联运,实现客户的门到门服务。运输分为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由于形式多样,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2 运量巨大,环节较多,运输成本成为物流成本的重要方面,是物流第三利润源泉和重要源泉。运输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网络、运输任务、运输过程的控制与优化,同时在这个网络中传递着不同区域的运输任务、运输资源、运输状态等信息。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发货人与收货人的中间方,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运作优势。第三方物流

14、公司和传统的运输公司的关键区别在于2:第三方物流的最大的附加值是基于自身特有的信息和知识,而不是仅靠提供最低价格的一般性的无差异的服务。“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利润来自效率的提高及货物流动时间的减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公司只提供运输服务,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则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而不是要据临时需要,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2)从它们的供给主体与客户企业的关系看,第三方物流与客户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常以联盟的形式存在;而运输公司与客户则多是一种临时的单纯的承托关系;(3)运输公司通常运用自己的车辆进行运输,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则不一定要用自己的车辆来运输,第三方物流公司可

15、以利用信息平台来整合各种运输资源达到运输的目的;(4)从客户对它们所提供服务的要求看,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明显的刚性和弹性。所谓刚性,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满足企业“适时、适地、适质、适量、适价”的要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所谓弹性,指的是第三方物流活动必须具有高度的实时性、动态性和灵活性。而对运输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要求。(5)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强调与其他功能的配合要求。运输管理功能只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之一,它与其它功能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系统。甚至可以与客户的供应链系统集成,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6)第三方物流服务已渗透到客户企业的生产或销售领域,成为客户企业生

16、产或销售活动在流通领域中的延续。如为满足 JIT 生产及电子商务配送的需要,客户及承运方都需要收集货物的及时状态,实现对监控对象的跟踪和管理。客户可以根据反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3 馈的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或销售计划,承运方可以提高车辆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整体的运输能力,降低运营成本。(7)第三方物流服务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服务,它不仅努力做好已有的各服务项目,还应积极主动地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系统优化设计以及物流增值服务等,它们的关系大多已演变成一种共生、共荣的联盟关系。而运输企业仅仅只是按照用户的要求被动提供服务。1.1.2 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管

17、理存在的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从原有的运输或仓储企业转变而来,在管理上大多还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在运输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传递不通畅。由于在业务信息传递过程中采用纸面单据、人工交接的形式,从而导致单据信息冗余,相同信息重复填写;人为差错时常出现,造成信息传递错误;单据接收和传送需要占用车辆及人力资源,增加成本;出库处理、结算处理过程中纸面单据传递延迟,以及单据信息不一致等现象,使业务处理效率降低。(2)运输资源整合差。由于企业自身车辆有限,整合社会闲散资源及其它物流公司的运输资源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信息的不通畅,传统的管

18、理方式无法实时地获取不断变化的运输资源信息。(3)货物运输效率低。由于调度处理过程完全依赖人为经验,对委托方、承运方以及承运车辆尚未建立信息管理和评价体系,常导致调度结果不合理,车辆空载率高和运力紧张情况同时出现。同时,由于不能及时掌握运输订单的执行情况,对承运车辆的货物装运计划无法在货物发出前得知,对在途车辆的位置状态信息也无法追踪,导致到货信息与出库信息中承运车辆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到货延迟率及货物遗失破损率较高。(4)货物安全性差。对于车辆的安检工作,传统的手式检查方式无法确认证件的有效性(伪造证件),造成不法分子的有机可乘,时有飞单现象的发生。(5)运输成本过高。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到产

19、品的价格、配送的准时性和商品抵达时的质量情况,影响到物流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因此,必须科学地对运输方式的选择进行决策,选取安全、迅速、准确、节省和方便的运输方式。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4(6)顾客服务水平低。传统的运输管理方式无法做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无法满足客户了解在途货物的运输状况的需求。这有可能影响到按 JIT 模式生产的企业的供应链的管理。(7)资金结算周期长。原有业务处理不能为委托方和客户提供订单具体执行情况的实时查询,向委托方递交的统计报表比实际出库操作通常延迟一个工作日,向收货方递交的出库清单比实际出库操作延迟六至十个工作日,

20、造成客户满意程度较低、结算周期较长。1.1.3 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原因:1)电子商务对运输管理的要求 电子商务是指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的各种商务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物点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知能化和虚拟化的特点。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管其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而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

21、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施控制,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速度已上升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4。物流系统要提高客户对产品的可得性水平,在仓库等设施布局确定的情况下,运输将是决定性的。由于运输活动的复杂性,运输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就是运输单证的格式标准化和传输电子化。为了实现运输单证,主要是货运提单、运费清单和货运清单的 EDI 一票通,实现货运全程的跟踪监控和回程货运的统筹安排,将要求物流系统在相关通讯设施和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进行先期的开发投资,如电子通关、条形码技术、在线货运信息系统、卫星跟踪系统等。2

22、)供应链管理对运输管理的要求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包括涉及采购、外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5 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及管理活动和全部物流管理活动5。更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客户。第三方物流服务是连接供应商、中间商及客户的重要纽带。而作为物流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运输服务,无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采用供应链管理后,物流系统中的信息变成了整个供应链运营的环境基础。信息环境对供应链的一体化起着控制和主导的作用。在供应链的运作和管理中,信息化是最基

23、本也是最重要的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在供应链的周期中,端到端的交易执行是指从最初的供应商订单到最终的送达客户和客户支付过程中货物、信息和现金的无缝流动,是供应链管理的最重要的原则,实现这一重要原则的基本手段就是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系统。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只有首先实现供应链各节点间信息流快冷确流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及功能整合上的优势,实现对供应链的合理组织。3)JIT 管理对运输管理的要求“及时供货(JIT)”这一管理理念的思想起源于美国6,由日本企业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的成功运用而闻名于世。JIT 的最高目标是,企业的原材料和外购零件的库存为零,生产缺陷为零。采用适时管理,要求及

24、时地(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按质按量地把需要的东西运到目的地,其对运输在效率、速度、可靠性、物流各环节之间衔接等方面的要求变得格外严格,也对物流业的运作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简单地讲,JIT 要求企业由从前“大批量、小批次”的订货方式转变为“小批量、多批次”。因而物流业必须采用“柔性”运作模式来适应这种要求。正如采用“柔性制造系统”的制造企业必须大量应用信息技术一样,采用“柔性”运作模式的物流企业也必须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JIT 作为一种先进的经营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作业方式,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普遍。我国“入世”之后,JIT 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采用,因此我国的物流业也

25、必须正视这种趋势,及早地采用信息技术来适应这种趋势。4)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货物流动速度越来越快,作业范围越来越广,尤其在全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6 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物流的触角可以遍及全球。与此同时,物流作业分工更加细化,货主企业对物流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不借助先进的信息手段,可以想象其作业的难度之大。新经济条件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将不再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源有多少,而在于它能调动、协调、最后是能整合多少社会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任何人、采用任何一种管理方式能够将这些方式与

26、功能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则使得这种整合不仅成为可能,而且还能够降低成本、减少差错率、提高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所以说企业的竞争将是以物流系统为依托的信息联盟或知识联盟的竞争。1.2 相关文献综述相关文献综述 1.2.1 理论研究及解决方案理论研究及解决方案 1)运输方式的选择 针对货物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胡松平提出了一个运输方式选择的决策模型7,该模型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从速度、成本、便利性、运载力、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提出了运输数量与运输距离、运输容量与运输重量的函数关系、运输作业的五大基本原则(安全、迅速、准确、节省及方便)和运输基础数据库的

27、建立模式,提出运输方式选择决策的评价模式,为企业提供了运输方式选择的科学依据和模型。2)运输效率的分析 针对运输效率的问题,曲衍国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8:(1)社会物流信息系统不健全。(2)运输管理部门狭隘的区域观念,限制为外地车辆配载,致使外地车辆只能空车返回。(3)物流服务市场薄弱,造成运输企业处于找米下锅的景况。物流客户,片面追求缩短物流运送时间,不能给运输车辆留出足够的回程配载时间,致使车辆来不及组织回程配载而放空返回;有的企业从局部利益考虑,限制运输车辆只能为本企业服务,不允许回程配载其他货物,而通过适当调整运费的方式补偿车辆回程空驶的消耗,结果造成社会的总消耗增加;有的物流

28、运输企业服务的客户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7 单一、规模小、业务量少,形不成循环的物流运输网络。(4)有的物流公司专门运输特种货物,回程配载相应货物的难度较大,车辆只能放空返回。(5)企业和商业部门以自备车辆承担本部门的运输,造成严重的空车返程状况。(6)个体运输业户数量多,集约化程度低,汽车货运企业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和指挥能力,不能形成统一的货源组织和车辆调配。(7)个体运输业户中的很多人不能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参入运营,造成运输市场严重的无序竞争,破坏了运输市场合理运行。(8)运输市场缺乏统一管理,不能按照科学、合理的运输线路规划方法安

29、排车辆运行和配载,运输市场基本处于自由运行状态。该文给出了减少车辆空驶、提高车辆利用效率的对策:合理调整运力结构,保持运力与运量的协调平衡;以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动力,加强公路运输市场的科学组织与管理;以物流机构为依托,建立完善的货源管理体系;促进公路物流运输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运输市场集中度;合理控制发展企业自备运输车辆;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3)闲散资源的整合 针对闲散运输资源的整合,原媛在“基于 WEB 的智能车货匹配系统及其应用”9中采用基于网络的应用技术,建立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及运输平台。该平台旨在降低车辆空载率,降低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的同时,又能够减小储运损

30、耗,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该平台,一方面车主可以发布自己的车辆信息,查询系统中的资源信息;另一方面货主也可以发布自己的货物信息,查询系统中的车源。这种方式既解决了车主、货主找货及找车难的现状,有效地减少了货主的运输成本,又降低了车辆的空载率,从真正目的上减少了储运损耗,解决了我国现存的资源浪费情况,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另外,网络 GPS 的出现,也为解决闲散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车主通过短信平台提交车辆的载货信息,系统或通过网络 GPS 定位车辆的具体位置,及时更新车辆的可供车源信息。货主将货物信息发布在网上,系统可通过网络 GPS 的短信平台将货源信息发至车货的手机或车

31、载GPS 上。系统可通过计算机管理进行车货信息的智能匹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车辆的空载率。4)跟踪管理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8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车辆及货物的实时跟踪已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全球定位系统(GPS)10、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 GPRS 通信的应用11,使得构建空间信息移动业务系统成为可能,从而开创全新、高效以及人性化的工作方式。为了提高效率和改进服务方式,物流运输公司需要知道每一个车辆到装货点、卸货点的最佳路线,根据车辆的位置来响应紧急定单并要求每一次送货后利用简单的、价格低廉的便携设备打印出发票。另外,驾驶员要实

32、时地了解路况信息,特别是交通堵塞和道路封闭的情况,以便采用快捷的行车路线。物流运输公司还想让客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进人车辆监控系统,在电子地图上了解送货车辆的位置,以便做出时间和人员的安排。由于客户也能通过此系统获得实时的货物运输信息,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国内几家大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中海物流、宝供物流等已开始使用 GPS/GIS系统进行货物及车辆的实时跟踪管理。另外,已有广东粤京安移动资讯有限公司创立的第一导航网(http:/ GPS 信息采集与传输综合业务平台为广大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网络 GPS 服务。5)公共信息平台 对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周立新等对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的核心是应

33、用现代通信、信息、网络、控制、电子等技术12,建立一个高效运输系统。它包括: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营运货车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够使人和物以更快、更安全的方式完成空间移动,显著地减少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挤。目前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13。例如交通部的三大平台建设:联网收费、安全监控、公共信息服务取得了新的进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在科技部“十五”期间确定的 10 个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城市中,几乎都将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研究开发作为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个城市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城市

34、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9 1.2.2 运输管理关键技术运输管理关键技术 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 45%左右13。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物流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体位置,而且无法与司机随时随地地保持联系,不能为其组织货源和灵活配货。同时,司机只能凭个人经验确定路线,有时不能找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另外,实际客户也不能及时了解货物配送过程的情况,不能和物流企业协调配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 GIS(地理信息系统)和 GPS(全球定位系统)

35、技术的逐步成熟,基于 GIS/GPS 的应用将构造具有竞争力的透明物流企业14。GIS 作为一种空间信息技术,其应用的核心在于空间现象、过程和规律的可视化分析,结合 GPS 卫星定位及 GSM 技术,将在全国范围内甚至跨国范围内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存储、分析、输出、跟踪和通信等。随着 GPS 系统与 GIS 结合的日益紧密,GIS 及 GPS 等技术将成为改造传统物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网络 GPS 是指在互联网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公共 GPS 监控平台,它同时融合了卫星定位技术、GSM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等多种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网络 GPS 可以对

36、整个物流运输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网络跟踪。该方式解决了原来使用 GPS 无法克服的障碍,降低了投资费用,免除了物流企业自身设置监控中心的大量费用,包括各种硬件配置、管理软件。其次可以利用INTERNET 实现无地域限制的跟踪信息显示,又可通过设置不同权限做到信息的保密。现代物流的核心目标就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做到高效率,实时化。GIS/GPS 和无线通信的结合,使得流动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通过 Internet 还可让企业内部和客户访问,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并为协同商务打下基础;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

37、并且由 GPS 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利用 GPS 和 GIS 技术可以对车辆进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0 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信等,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车辆的空载现象,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本论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的相关背景及理论,并结合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阐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对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的关键流程

38、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套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实施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相关理论研究及运输管理关键技术的应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国际先进水平分析差距。论文的第三部分分析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的流程及需求,并介绍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详细的功能模块。论文的第四部分讲的是实施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保障及需注意的事项。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保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实现运输作业信息的透明化,并有效地降低运输空载率及提高运输效率以及对货物进

39、行全程跟踪,并且与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及供应链管理的需要相适应,可为进一步实施整体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运输作业的流程的基础上,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设计了一套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旨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运输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一个参考模式。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1 2 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2.1.1 国内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国内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现行运输管理信息

40、系统主要有三大类软件:第一类,主要针对传统运输企业的运输管理;第二类,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运输管理;第三类,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针对传统运输管理的软件有很多,例如星月车辆运输(货运)管理系统:该系统为车辆运输(货运)行业度身定做的专业管理系统,集货运合同管理、车辆运输管理、费用报帐管理、车辆档案、保险规费、应收应付往来账务、员工工资、运输提成及补贴、营业外收支、客户档案、员工档案、奖励扣罚管理于一身。该系统分单机及局域网络版。针对企事业单位的车辆运输管理的软件如宏达车辆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通用性极强、功能极强大、内容极完整的车辆管理系统,协助各单位对车辆档案、驾驶人员、车辆费用

41、(维修费、洗车费、养路费、燃料费、停车费、保险费、年审费、过桥费等多项费用)、车辆使用和交通事故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车辆管理资料完备,打印灵活。提供车辆综合查询系统,可以按各种查询条件查询到车辆费用明细和车辆费用合计。各种车辆资料可方便打印成自由设定的表格方式。提供第三方物流软件系统的企业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由财务软件转过来的。这些企业接触更多的是生产计划型的系统开发,所以,在推广初期很容易造成给物流企业上了一个财务软件的结果;第二种是物流软件企业。这些企业沿袭了国外的仓储或运输管理软件,开发水平参差不齐。但能真正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管理的企业仍数目有限;最后一种是国外软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从

42、ERP 等软件转过来的,也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在国内的市场推广能力较差,同时他们对中国国内物流企业现状把握不稳,实施难度大。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2 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针对传统运输企业及企事业单位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显然不适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不能满足第三方物流企业复杂的运输管理功能需求;现有提供第三方物流软件系统的企业开发的软件,真正实施成功的软件只有几种,可供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的软件不是很多。2.1.2 国内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国内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物流需求市场的发展,物流业正在蓬勃兴起,物流信息系统

43、也伴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得到快速普及与发展。目前,物流企业管理者对物流信息的认同比例正在迅速则增加,如许多大型物流运输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开始建立自己的货物跟踪系统、运输车辆管理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便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据 2005 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6:1)物流企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状况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普及率正在逐年提高,信息系统应用的层次也在逐渐深入,但到 2004 年物流企业有信息系统的占 35.7%.无信息系统的占64.3%。物流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大概分为三种。首先是已经有了信息化系统的企业,但他们中仍有一部分不知道信息化的关键在哪里,这

44、种企业占 5%;其次是已经迫切需要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一些发展瓶颈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知道信息化能帮助他们,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在哪里。这部分企业占 70%到 80%;最后是不知道信息化的,或者只把信息化当招牌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却占到总数目的 20%到30%。调查结果显示,财务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信息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比例高达95%。其次是 ERP 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 70.7%、68.3%、63.4%和 61%。其中使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约占 24.4%,未使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约占 75.6%(图 2-1)。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45、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3 24.40%75.60%有运输管理系统无运输管理系统 图 2-1 物流企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 2)物流企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状况 根据本次调查,已有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内部其它系统的运单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整合的比例不足 40%,供应商评估、运输、配送整合的比例尚不足 30%。根据调查,与合作伙伴或上下游企业实行系统对接的只有订单系统对接的比例超过60%,输配送系统对接比例不足 35%,库存系统、共用操作平台和数据库共享对接的比例仅有 24.6%、24.6%和 21.7%。根据本次调查,一些新技术如 RFID、GPS(GIS)应用比例极低

46、,分别只有 6%和 4%。已经建立信息系统的企业,打算升级的比例占 1/3,说明未来市场潜力巨大。2.1.3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 2004 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中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和趋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我国物流企业目前运用物流信息化的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17。1)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多仍处于初级阶段 (1)2/3 的企业没有首席信息官(CIO)。在设立了首席信息官的企业中,首席信息官的级别仅有一半位于企业高层,另外一半主要为中层管理人员。(2)只有 35.7%的企业建立了物流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另有 32.2%的企

47、业准备建立专门的物流或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现阶段企业信息化重点是用于加强外部形象宣传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与国 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4 外形成较大反差。根据美国运输观察对国外物流企业的调查,国外企业认为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提高操作效率,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都是与客户有关的,即改进客户服务和引导客户需求。而且上述三者的认同比例非常之高,分别达到 92%、86%和81%。(4)企业每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高。根据调查,大约 1/3(35.7%)的企业每年IT 投入不足 10 万元,103

48、0 万元占 23.2%,二者合计接近 60%的比例。企业每年 IT投入超过 100 万元的不足 18%,与上述超过亿元营业额的企业比例 47.4%形成一个明显反差,说明即使是大型企业,其信息化平均投入占企业营业额的比例也不足 1%,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差甚远。从信息系统投资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来看,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低于 5%。2)系统应用整合困难(1)企业数据库整合的比例低。采购、库存整合比例最高,但也仅有 54%和 43.7%。单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整合的比例不足 40%。供应商评估、运输、配送整合的比例尚不足 30%。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尽管可以单独使用,但它应与其它的功能模块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

49、的物流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2)与合作伙伴或上下游企业实行系统对接的比例低。根据调查,只有订单系统对接的比例超过 60%,输配送系统对接比例不足 35%,库存系统、共用操作平台和数据库共享对接的比例仅有 24.6%、24.6%和 21.7%。(3)采用新技术如 RFID、GPS(GIS)应用的比例极低,很多信息系统依然采用传统的电话及传真方式来跟踪货物,起不到在线管理运输资源的作用。3)对系统建设总体评价不高。(1)缺少科学、统一的方法论指导 已建信息系统的企业,在系统建设中进行项目规划和人员培训的比例最高,但也未到 60%,系统评价和系统维护的比例最低,说明企业在信息系统

50、建设中缺乏统一的方法论指导。(2)信息系统对决策的支持不高。物流信息化有三个层次,一是以内部整合资源和流程为目的的信息采集和交换,华华 中中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硕硕 士士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15 其主要的目标是通畅、低成本、标准化。二是通过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高效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三是以优化决策为目的的信息加工、挖掘,把信息变为知识,提供决策依据。从调查结果来看,约一半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决策的支持不高,其中 38%起到初步的支持作用,13%基本与决策无关。另一方面,大约有 39%的企业正在利用数据分析对决策进行优化,而大约有 10%的企业开始采用数据挖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