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案岳麓版选修320191114418.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64283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案岳麓版选修3201911144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案岳麓版选修3201911144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案岳麓版选修3201911144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学案岳麓版选修320191114418.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这是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的停战诏书,诏书宣布自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的胜利而告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怎样逐步走向胜利的?世界人民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本节课我们学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法案例1“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2)德黑兰会议及其内容;(3)诺曼底登陆和欧洲第二战

2、场的开辟;(4)法国的解放。本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可结合教材重点分析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的背景、内容和作用影响,尤其教师需补充史料,联系钓鱼岛问题,分析开罗宣言以国际法的形式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欧亚各国的抗战和抵抗”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三个要点:(1)法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斗争;(2)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抗击斗争;(3)亚洲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教师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梳理知识线索,引导学生得出:欧亚各国的抗战和抵抗形成打击法西斯的另一条战线,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中国战场的贡献”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九

3、一八事变后,中国抗击日本侵略是孤军奋战;(2)七七事变后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亚洲主战场;(3)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对苏联的进攻,使苏军避免两线作战;(4)中国抗战推迟了日军南下,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5)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战支援了盟军在欧洲和亚洲的作战,减轻了盟军的压力。讲述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教师补充史料归纳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亚洲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4“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六个要点:(1)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2)盟军从东西两面攻入德国;(3)雅尔塔会议召开;(4)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5)波茨坦会议召开;

4、(6)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讲述本目时,教师可结合地图讲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过程。5“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2)二战的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3)二战的灾难性破坏;(4)二战的客观积极影响。本目是本课的难点,讲述时教师可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比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引导学生得出认识: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学 习 目 标重 点 难 点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2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

5、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史实。(重点)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的内容及意义。(重点)3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经验教训。(难点)知识点一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1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背景1943年,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反法西斯盟国召开国际会议加强合作。a开罗会议:美、英、中三国签署开罗宣言,宣布对日本作战的目的,提出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b德黑兰会议:美、英、苏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2)开辟: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取得诺曼底登陆的胜

6、利,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3)意义希特勒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盟军展开强大攻势。8月,盟军占领巴黎,解放整个法国 。鼓舞了欧洲被占领国家,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2欧亚各国的抗战和抵抗(1)各国的抗战和抵抗法国戴高乐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建立“自由法国”委员会,领导抗击德国法西斯。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坚持武装斗争,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放全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各国人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2)意义:法西斯占领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形成了打击法西斯的另一条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国战场的地位和贡献(1)地位: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

7、斯的旗帜,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2)贡献有力地支援了其他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威胁的国家。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减轻了盟军的压力。民族牺牲巨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知识点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1意大利投降(1)背景:北非战事结束,盟军进攻意大利。(2)经过1943年8月,盟军占领西西里岛,意大利无力进行战争。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被捕,法西斯政权被推翻。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3)意义: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2德国投降(1)背景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腹背受敌。美、英、法和苏联四国军

8、队攻入德国境内。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2)经过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苏军发动柏林战役,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3)意义:标志着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3日本投降(1)背景中途岛战役后,美国对日本本土步步逼紧。德、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日本已成孤军奋战。1945年7月,美、英、苏召开波茨坦会议。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2)经过1945年8月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日本伤亡惨重。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全歼关东军。中国发动全面反攻。1945年

9、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3)意义: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知识点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1性质是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影响(1)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2)是人类的胜利,是民主战胜专制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的胜利。(3)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联合国诞生。(4)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德、意、日三国溃败,美、苏取代英、法成为一流强国。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世界重心由西欧逐渐向太平洋地区转移。(5)客观上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

10、的国际会议会议名称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开罗会议反法西斯力量在各个战场取得了胜利,为加速战争的进程而召开签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各国协同对日作战,加速日本的投降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等加速德国法西斯溃灭的进程雅尔塔会议苏军收复国土,已越出国境;美英法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败局已定加快战争进程(如苏联出兵东北)、战后对德国的处理、确保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初步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雅尔塔体制波茨坦会议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的前夕;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

11、波茨坦公告加速日本的投降,巩固对德胜利1二战期间,有国际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该宣言发表自()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解析】1943年中英美参加的开罗会议上,通过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故A项正确;德黑兰会议是英、美、苏三国参与的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开辟第二战场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这与中国问题无关,故B项错误;雅尔塔会议是美、英、苏三国参与的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

12、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与中国问题无关,故C项错误;波茨坦会议中同盟国一方在此聚首,讨论决定如何管理投降的纳粹德国,以及在战胜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帝国及履行开罗宣言等战后对日本处理方式的决定,这与中国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教训1原因(1)战争的正义性: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明显的正义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2)团结就是力量:同盟国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结成了空前广泛的统一战线,增强了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加强

13、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内部团结和战略协同,对法西斯国家形成了绝对的力量优势,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坚实基础。(3)战略指导正确:中、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相继召开了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加强了同盟国的战略指导,确保了中国战场牵制日军、苏联实行“先西后东”、美英坚持“先欧后亚”等战略的有效实施,较好地处理了两线作战问题。(4)战争动员有力:反法西斯同盟国以联合国家宣言为指导,实行了广泛有效的政治动员、军事动员和经济动员,增强了各国人民战胜法西斯国家的信心,调动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对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2教训面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与威胁,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通力合作

14、,共同应对,不可以邻为壑。2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不包括()A纵容侵略势力最终既害人又害己B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可演变成正义战争C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密切合作D组成统一战线是防止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主要途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侵略势力但结果却是害人害己,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苏之间的合作加快,联合国家宣言的影响则说明大国之间的合作,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防止战争扩大的主要途径,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会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性质也不会变。【答案】B阅读下列材料:朕

15、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

16、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思路分析】考查角度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材料解读材料信息:日本接受美、苏、中、英四国条件,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向美英宣战是为了日本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美国投放原子弹是破坏人类文明,灭亡日本种族的残酷行为,为了保障日本民族生存,日本政府接受四国条件,结束战争。解答思路第(1)问历史背景指的是停战诏书发表时二战的战况。据材料得出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然后结合1945年8月欧洲战场、中国战场史实综合回答。第(2)问歪曲史实的辩解可从材料中“希求帝国自存与东亚之安

17、定”“敌方最近使用破坏人类文明”等概括解答。【尝试解答】(1)背景:_(2)辩解:_【答案】(1)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2)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答出其中四点即可)。1下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B收回台湾等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D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解析】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中国

18、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归还中国。【答案】B2朱可夫元帅回忆:“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同样的意义”是指()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B都是美苏盟军对德国法西斯的胜利C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D都是蒙哥马利指挥取胜的【解析】莫斯科战役是苏德战场规模最大的战役,排除A项;两次战役都不是美苏盟军所取得的胜利,排除B项;蒙哥马利指挥的是阿拉曼战役,排除D项。两次战役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故选C项。【答案】C3下列“二战”时各国领导人话中反映的史实,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法兰西的抵抗火焰

19、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我要求国会宣布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第二战场的开辟对苏联有多重要呢?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战无不胜A B C D【解析】“法国的事业没有失败”应该出现在1940年6月法国沦亡后,“合众国与日本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应该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应该在1944年6月,“阿拉曼战役”应该在1942年10月,因此B项正确。【答案】B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主要依据是()A旨在打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有利于和平反战思潮勃然兴起C同盟国为制止法西斯侵略而战D由于法西斯国家争夺世界霸权【

20、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制止法西斯毁灭人类而战,故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答案】C5(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答案】(1)初期军事力量不足;集中力量保护英国的安全;抢占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优先;将本国利益置于盟国整体利益之上。(2)显示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团结一致;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