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案(2)(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614810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案(2)(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案(2)(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案(2)(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案(2)(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学案(2) 北师大版学习内容第6课时学习目标1.学生能简要介绍洋务运动,知道洋务派为“求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可以客观的对洋务运动作出评价。2.学生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在中国出现的事实,能够用表格分类别列举这一时期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3.学生知道詹天佑、张謇等人的成就,感受他们在那个困顿的岁月为实现国富民强而奋力抗争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国争光的高贵品质。4.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一方面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对国情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最后必将失败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洋务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

2、推动作用,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学习重难点本课重点:洋务运动的经过和中国近代化取得的成就;张謇、詹天佑事迹。本课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导 学 过 程自 主 空 间一、自学质疑1.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 、 、 等。2.洋务运动前期以“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 ,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后期以“ ”为口号,创办了一批 ,如 、汉阳铁厂等。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 ;推动了 。4.1872年, 在上海成立,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1893年 铁路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1880年,清政府在 设立电报总局,1881年

3、,天津至 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用城市的联系。 5.“状元实业家” 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自己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6.1909年,由 主持设计的 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振奋了民族精神。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由中国战败引入中国落后于西方原因的思考,导入“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二】讲授新课1)出示课标,解读课标内容2)课本基础知识预习展示,教师精讲点拨3)探究交流:探究一:由奕、李鸿章语句了解清政府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技术落后洋务派与保守派的争论学生探究得知:洋务运动阻力很大,效果大打折扣欣赏视频对洋

4、务运动作简单了解,学生对洋务运动做出评价通过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一系列企业理解其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名人评史和李鸿章自己的话语,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注定了其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探究二:通过张謇、詹天佑的图片,学生直观的认识这两位历史人物,通过阅读他们的话语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科技人员蔑视的话语,感受他们在国家时局困难的情况下,百折不挠,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京张铁路青龙桥段“人”字型线路的设计演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达标检测:直击中考,学生零距离与中考对话,检查学习效果,巩固课堂知识。三、达标检测1.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

5、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你的生活中会有下列哪些现象出现( )(选做)用轮船经营航海业 在唐山可以坐火车到胥各庄用电报和上海的朋友联系 中国有了近代第一支海军A. B. C. D.3.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根据结构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民族工业产生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4.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

6、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 )A.张謇 B.荣宗敬 C.荣德生 D.范旭东5.李鸿章曾说:中国的文官制度比西方的好,只是军事武器不如他们。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可是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请回答:(1)材料中李鸿章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改变中国“以贫对富,以弱对强”的局面,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采取了什么措施?(2)你认为这些措施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为什么?学习反思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