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6608776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3页妊娠期母体血液的改变妊娠期母体血液的改变 妊娠期循环血容量增加以适应子宫胎盘及各组织器官增加的血容量,对维持胎儿生长发育极其重要。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加40-45%,平均约增加1450ml,其中血浆平均增加1000ml,红细胞平均 增加450ml,血浆量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出现生理性血液稀释。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3页13245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内内 容容 贫血概述贫血概述 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ITP现在学习的是第

2、3页,共43页 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 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容易漏诊。贫血(贫血(anemia)的定义)的定义: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

3、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3页妊娠期贫血的定义及分度妊娠期贫血的定义及分度定义:孕妇外周血血红蛋白小于定义:孕妇外周血血红蛋白小于110 g/l及血细胞比容小于及血细胞比容小于0.33。贫贫 血血分分度度 (七版)轻度轻度:RBC(3.0-3.5)*1012/L,HB 81-100g/l 中度中度:RBC(2.0-3.0)*1012/L,HB 61-80 g/l 重度重度:RBC(1.0-2.0)*1012/L,HB 31-60 g/l 极重度极重度:RBC小于1.0*1012/L,HB小于等于30 g/l重度重度:小于、等于60g/l (八版)轻度:轻度:小于

4、110g/l、大于60g/l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3页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分类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分类 MCV: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体积;MCHC: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3页贫血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贫血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重度贫血心肌缺氧重度贫血心肌缺氧 贫血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胎盘缺氧胎盘缺氧 妊娠期高血压及妊高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及妊高性心脏病严重贫血对失血耐受性降低,失血严重贫血对失血耐受性降低,失血400-500ml即可发即可发生死亡生死亡贫血产妇易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贫血产妇易发生胎膜早破、产褥感染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

5、儿窘迫、早产或死胎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或死胎临产后胎儿窘迫发生率可达临产后胎儿窘迫发生率可达35.6%,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缺血缺缺血缺氧性脑病增多氧性脑病增多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3页妊娠期贫血的分类妊娠期贫血的分类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95%再生障碍性性贫血再生障碍性性贫血 aplstic anemia(再障)0.3-0.8 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megaloblastic anemia(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0.7%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3页(一)缺铁性贫血(一)缺铁性贫血 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约占

6、妊娠期贫血的95%。病因病因:1.妊娠期铁需求量增加妊娠期铁需求量增加;每ml血液含有0.5mg铁,妊娠期血容量增加1450ml,需增加铁650-750mg,胎儿生长发育需250-350mg,故妊娠期需增加铁1000mg。妊娠中期需铁3-4mg/天,妊娠晚期6-7mg/天。2.体内铁储备不足体内铁储备不足;3.食物中铁摄入和吸收不足食物中铁摄入和吸收不足;每日饮食中含铁10-15mg,吸收率仅为10%(1-1.5mg),孕中晚期铁的最大吸收率可达40%,仍不能满足需求,若不给予铁剂治疗,容易耗尽体内储存铁造成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43页亚健

7、康诊断诊断:血涂片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涂片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Hb110g/L,MCV80fl MCHC32%,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红细胞比容小于0.30,红细胞小于3.5*1012/l,血清铁 6.5umol/l;血清铁蛋白360g/dl;转铁蛋白饱和度100fv,MCH32pg,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网织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血清叶酸值6.8mmol/L,红细胞叶酸值227nmol/L提示叶酸缺乏。若叶酸值正常,应测血清维生素B12值,若90pg,提示维生素B12缺乏。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在叶酸缺乏前即升高。骨髓骨髓:呈典型:呈典型“巨幼变巨幼变”及巨幼细胞系列占骨髓细胞总及

8、巨幼细胞系列占骨髓细胞总 数的数的30%-50%可肯定诊断可肯定诊断。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3页1.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及肾脏等食物。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该从妊娠3个月开始,每日口服叶酸0.5-1mg,连续服用8-12周。2.补充叶酸:确诊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孕妇,应每日口服叶酸15mg,或每日肌内注射叶酸10-30mg,直至症状消失、贫血纠正。若治疗效果不显著,检查发现缺铁,应同时补给铁剂。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单独服用叶酸有可能使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应及时补充维生素B12。3.维生素B12:100-200ug肌内注射,每日1次,2周后

9、改为每周2次,直至血红蛋白值恢复正常。4.血红蛋白小于等于60g/l时,应少量间断输新鲜血或红细胞悬液。5.分娩时避免产程延长,预防产后出血,预防感染。防防 治治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3页(三)(三)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定义定义: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以贫血、出血、感染和骨髓造血衰竭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死亡。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较少见,发生率约为0.029%0.080%,孕妇可在妊娠及分娩期发生致命性出血或败血症,是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随着广谱抗生素应用和支持治疗显著发展,妊娠合并再障经积极治疗,

10、多数妊娠结局良好,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3页病因分类病因分类:遗传性再障和获得性再障;部分女性再障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病及确诊,约1/3患者在妊娠终止后病情改善分类分类:重型再障(SAA)极重型再障(VSAA)非重型再障(non-SAA)SAA指骨髓细胞容量25%,或25%50%伴造血细胞数30%,外周血改变至少符合下列3项中2项: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PLT20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60109/L;若满足上述标准且中性粒细胞计数0.2109/L称为VSAA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再障患者称为non-SAA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3页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

11、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穿刺及活检,并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2.一般无脾肿大;3.骨髓检查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MDS,PNH,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等;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1991年Snyder提出妊娠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1.妊娠期首次发现;2.无证据显示再障发生系已知的经典原因(如药物、病毒感染等)造成;3.全血细胞减少,WBC5109/L;Hb10.5g/dL;PLT2-310 9/L;Hb7-8g/

12、dL;PLT2010 9/L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3页 在妊娠中期及晚期,积极支持治疗同时须重视监测并防治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状况。并发症主要为妊高征及妊娠糖尿病,一旦发生,在病情控制不稳定情况下,及时终止妊娠是避免发生母儿危险的关键,特别是母体的危险。终止妊娠的方式需根据血色素、血小板水平、有无并发症综合决定(主要考虑血小板水平),多数情况下需剖宫产。出血和感染是围手术期的主要风险,需在一定支持治疗下手术,并加强抗感染处理。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3页(四)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四)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ITP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小于100

13、*109/l,为妊娠期原因不明、特发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约3.7%5%,占所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75%。特点:多在常规产检发现,无血小板减少病史或出血史,血小板减少程度轻,常70 x10 9/L 或80 x10 9/L,是妊娠期无任何症状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不引起胎儿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的危险,产后能恢复正常,被认为是正常妊娠的一种现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因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临床主要变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严重者可致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而死亡。本病是产科常见的血液系统合并症。主要表现是皮肤

14、黏膜出血和贫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低于100*109/l。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分娩方式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应防治产后出血。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3页 (四)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四)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ITP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GT)6-7%73-75%73-7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ITP)0.1-0.2%3%3%子痫前期及HELLP综合征 1.2-2.3%21-24%21-24%血液系统疾病

15、 0.1%1%1%免疫系统疾病 0.1%1%1%感染性、药源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等 0.1%1%1%病因病因血小板减少中所占比率血小板减少中所占比率 人群中发病率人群中发病率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和鉴别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和鉴别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3页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先兆子痫性血小板减少先兆子痫性血小板减少先兆子痫性血小板减少占所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21%,主要是HELLP综合征。报导HELLP综合征占先兆子痫及子痫9%,有化验指标诊断的DIC占其中20%。由于迅速的凝血系统激活会危及生命,多数患者需在诊断后尽快终止妊娠。建议在妊娠中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时,需动态监测肝功能和血

16、压,以除外HELLP综合征。其它因素:其它因素:孕期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它因素:实验室人为误差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HIV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症;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这些疾患可通过详细的病史、查体、HIV血清学和其它化验室检查予以排除。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3页ITPITP是以周围血中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无明显脾脏肿大、临床伴有皮肤粘膜等出血为特征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85%患者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发病机理主要是抗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自身抗体存在,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或由于识别巨核细胞抗

17、体的影响,骨髓内血小板产生不能适当增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ITP伴发妊娠约1-2,占分娩血小板减少症3%。母体IgG抗体可主动通过胎盘,特别在孕晚期,使部分ITP孕妇胎儿在宫内或分娩时表现为被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ICH)的危险;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43页孕前无ITP病史,孕期反复出现血小板计数100 x10 9/L,特别是孕晚期血小板计数50 x10 9/L;或因突然出现青紫、出血、瘀点等出血的临床表现而首次诊断。孕早期血小板减少小于40 x10 9/-60 x10 9/L者,多为ITP。妊娠期诊断ITP较为困难,轻度ITP(血小板70 100 x10 9/

18、L)难GT相区别。ITP在孕期会加重,产后持续存在,而GT多在孕晚期出现,并不逐渐加重,产后2月内恢复。妊妊 娠娠 期期 ITP ITP 诊诊 断断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3页妊娠期ITP的诊断没有特异的症状、体症和诊断性实验,主要需通过详细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排除法诊断 循环抗血小板抗体和血小板结合抗体(PAIgG)阳性有一定诊断价值,因大多数ITP患者均有PAIgG升高。但由于免疫性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均有PAIgG升高,测定PAIgG既不能作为ITP的诊断,也不能作为ITP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如果考虑ITP的诊断,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先筛查促甲状腺激素,ITP患者中有1/4伴甲状

19、腺功能异常。妊妊 娠娠 期期 ITP ITP 诊诊 断断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3页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治疗指征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治疗指征美国血液学会(ASH)提出孕期治疗指征:孕期母体血小板计数10 x10 9/L;孕中晚期血小板计数10 x10 9/L30 x10 9/L;血小板计数10 x10 9/L30 x10 9/L,伴出血倾向。其它文献总的观点:(1)对于无症状、血小板计数50 x10 9/L孕妇,可予常规产检,补充维生素。孕早期每月监测血小板计数,随妊娠进展约半数患者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每两周监测血小板计数,若血小板继续降低,需更严密监测。(2)对于血小板计数20 x10 9/L

20、50 x10 9/L的ITP孕妇,伴有粘膜出血或有出血的高危因素(高血压、溃疡病、潜在创伤)时,需予以治疗。(3)对于血小板计数10 x10 9/L的ITP孕妇,存在着母体全身重要器官潜在的出血危险,需在预防性输入血小板或新鲜血同时,给予皮质类固醇和大剂量IVIgG治疗,使血小板计数最好维持在20 x10 9/L以上。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3页治治 疗疗 方方 案案(1)激素治疗激素治疗 一般用于孕期母体血小板计数在小于 20 x10 9/L30 x10 9/L的患者。作用机理:增加血小板的合成,抑制对IgG敏感性血小板的吞噬作用及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强地松开始剂量为12mg/kgd(根据

21、孕前体重),持续23周,在血小板计数达到可接受水平时,可每周减药量10%20%,直至维持最小有效治疗量。报导其有效率为70%,25%患者血小板计数可完全恢复正常。其治疗反应一般在37天内,23周达高峰。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3页治治 疗疗 方方 案案报导对于孕期难治性ITP使用大剂量脉冲式皮质类固醇(甲基强地松或地塞米松40mg/d口服,连续5天)获得满意效果,治疗后血小板水平可持续维持6个月,且未发现有副作用。(大剂量脉冲式皮质类固醇对母体和胎儿的免疫抑制一般认为在用药3个月内不会发生)激素治疗潜在副作用:妊娠期糖尿病、心理障碍、高血压、骨质疏松、痤疮及体重增加等。特别是增加了因妊娠期糖

22、尿病、先兆子痫及早产带给胎儿的影响。美国血液学学会主张孕期应以保守保守治疗措施为主。多数观点还是认为激素治疗对母体的益处大于其副作用,可采用隔日疗法减少母体副作用发生。建议对孕期治疗者,在2426周后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孕晚期重复一次以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3页(2)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激素效果不佳者可选用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G)升高血小板迅速,副作用少,优于皮质类固醇,但费用较高作用机理:通过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而减少血小板的清除率;或阻断抗原发性抗体的作用。常用剂量为400mg/kgd,连续25天,也有用剂量1g/kgd 12天,二

23、者疗效相似。治疗可使2/3患者血小板升高并维持一个月,50%达到正常水平。但停药后有反跳现象,需间歇、重复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3页于IVIgG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均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在孕中期行脾切除术。脾切除可降低循环自身抗体的水平和延长血小板生存时间。术后50%80%患者病情可完全缓解,血小板快速升高,12周达正常。由于手术对母体及胎儿的高危险性,推荐使用在血小板计数10 x109/L伴出血及对激素、IVIgG治疗无效者 作为难治性ITP的最后手段,或其它治疗对母体有害的情况下使用 目前,在临床上并不推荐应用。(3)脾切除术脾切除术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3页预防性血小板输入仅在:血

24、小板计数10 x109/L;准备手术(脾切除术或剖宫产)或存在自发粘膜出血及控制危及生命的出血时使用。血小板计数20 x109/L、无出血症状的孕妇不必输入血小板ITP 实践指导小组推荐:预防性血小板输入应在选择性剖宫产术前血小板计数10 x109/L;或计划阴道分娩前存在皮肤粘膜出血症状时。通常1单位血小板可升高血小板计数10 x109/L。但在ITP患者中,由于抗血小板抗体可结合输入的血小板,达到上述效果,则需输入610单位血小板。(4)输入血小板)输入血小板 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3页 分分 娩娩 方方 式式 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ITP孕妇的最大危险是分娩时出血,若行剖宫产,手术创

25、口大、增加出血危险。另一方面,ITP孕妇有一部分胎儿血小板减少,经阴道分娩时有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风险,故ITP孕妇的剖宫产指征可适当放宽。剖宫产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为:血小板小于50*109/l;有出血倾向;胎儿头皮血或胎儿脐血证实胎儿血小板小于50*109/l。产前或术前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00mg或地塞米松20-40mg静脉注射,并准备好新鲜血或血小板,防止产道损伤,认真缝合伤口。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3页 (五)其他类型贫血(五)其他类型贫血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HA):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的贫血即为溶血性贫血。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

26、-8倍的代偿能力,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可无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高热、面色苍白和血红蛋白尿、黄疸。珠蛋白肽链分子结构异常(镰状细胞贫血)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地中海贫血)溶溶血血性性贫贫血血遗传性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血红蛋白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43页l 对妊娠的影响对妊娠的影响 1 1 易合并易合并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缺氧)、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缺氧)、妊娠期糖尿病 2 2 出血倾向:产前出出血倾向:产前出血、脏器出血、产后出血血、脏器出血

27、、产后出血 3 3 感染(白细胞减少)感染(白细胞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对胎儿的影响 宫内生长受限宫内生长受限 、宫内窘迫、宫内窘迫 、胎死宫内、胎死宫内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 、早产、早产 、新生儿血小板减、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少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 1 血液稀释血液稀释 2 2 妊娠对氧的需求增加妊娠对氧的需求增加 3 3 血小板不增加,妊娠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不增加,妊娠血小板减少症 4 4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高危)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高危)5 5 妊娠期血液病的发现:妊娠期血液病的发现: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再障、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再障、MDSMDS、妊娠血小板减少症

28、、血小板增多症、妊娠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 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43页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妊娠对病情的影响妊娠对病情的影响 1 1 加重贫血(需求的增加、血液的稀释)加重贫血(需求的增加、血液的稀释)2 2 血小板进一步减少血小板进一步减少 3 3 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妊娠对病情的转归妊娠对病情的转归 1 1 妊娠结束,病情好转妊娠结束,病情好转 2 2 妊娠结束,病情恶化(白血病),部分妊娠结束,病情恶化(白血病),部分MDSMDS 需进一步治疗需进一步治疗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

29、43页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 妊娠前准备妊娠前准备1 1 经血液科医生诊治,认为病情稳定,经血液科医生诊治,认为病情稳定,不需用药物治疗,可以妊娠。或需药物治疗,但可用对不需用药物治疗,可以妊娠。或需药物治疗,但可用对胎儿致畸风险很低的药物替代胎儿致畸风险很低的药物替代2 2 贫血贫血 可以针对性的治疗,服铁剂、补充叶酸或可以针对性的治疗,服铁剂、补充叶酸或 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应该治疗到正常范围最好。应该治疗到正常范围最好。血色素至少控制在血色素至少控制在7g7g以上以上3 3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注意排除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注意排除

30、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43页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 不易妊娠或妊娠结局不良的相关指标不易妊娠或妊娠结局不良的相关指标1 1 病情不平稳,仍需治疗者不宜妊娠。病情不平稳,仍需治疗者不宜妊娠。2 2 重度贫血,暂不宜妊娠。重度贫血,暂不宜妊娠。3 3 血小板低于血小板低于2 2万,或临床有明显出血倾向。万,或临床有明显出血倾向。4 4 有内科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者不建议妊娠有内科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者不建议妊娠5 5 Rh Rh阴性血型,伴有血液病,妊娠后有可能需要多次输血阴性血型,伴有血液病,妊娠后有可能需要多次输血者。

31、者。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43页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前咨询 准备妊娠时疾病控制程度准备妊娠时疾病控制程度1 1 血液病已经明确诊断,治疗病情稳定。血液病已经明确诊断,治疗病情稳定。2 2 血红蛋白至少应该在血红蛋白至少应该在7 7克以上(轻中度贫血)克以上(轻中度贫血)应该明确贫血的原因,并针对性治疗。应该明确贫血的原因,并针对性治疗。3 3 血小板能稳定在血小板能稳定在5 5万以上,临床上无明显出血倾向。万以上,临床上无明显出血倾向。诊断明确,经治疗血小板持续在诊断明确,经治疗血小板持续在2-32-3万,无明显出血倾向,应慎重妊娠,万,无明显出血倾向,应慎重妊娠,并能有一定经济能力,妊娠后能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产检,能配合接并能有一定经济能力,妊娠后能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产检,能配合接受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受相应的检查和治疗4 4 凝血功能在正常范围。凝血功能在正常范围。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43页9/27/2022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4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