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优秀.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659953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优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优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优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优秀.ppt(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7页内容简介内容简介一、疫情背景回顾;一、疫情背景回顾;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治指南(20102010版);版);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行病学调查方案;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7页疫情背景回顾20062006年以前,在浙江、安徽、山东、江苏等地有零星年以前,在浙江、安徽、山东、江苏等地有零星报告不明原因发热报告不明原因发热/疑似出血热病例;疑似出血热病例;20062006年,安徽确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疫情;年,安徽确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疫情;200720

2、0720092009年,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陆续报告发年,河南、湖北、山东等地陆续报告发生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生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疫情发生后,中国疫情发生后,中国CDCCDC会同各级会同各级CDCCDC开展了大量开展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工作。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7页工作进展20082008年年2 2月,卫生部下发月,卫生部下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092009年底,中国疾控中心在年底,中国疾控中心在1 1例湖北病例标本中发现例湖北病例标本中发现病毒线索;病毒线索;201

3、02010年年5 5月,制定了月,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监测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监测方案方案,召开了湖北、河南两省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召开了湖北、河南两省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领导参会;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领导参会;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7页工作进展20102010年年6 6月,月,中国中国C CDCDC关于在湖北、河南两省开展关于在湖北、河南两省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工作情况的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疾控报疾发中疾控报疾发20102010239239号号););20102010年年6 6月,卫生部应急办召开专家研讨会;月,卫生部应急办召开专家研

4、讨会;20102010年年8 8月,月,中国疾控中心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中国疾控中心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和研究工作进展的报告少综合征监测和研究工作进展的报告(中疾控中疾控报疾发报疾发20102010341341号号););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7页工作进展20102010年年9 9月,中国疾控中心召开月,中国疾控中心召开2222省扩大监测会省扩大监测会议,布置扩大监测和宿主动物调查工作;议,布置扩大监测和宿主动物调查工作;20102010年年9 9月,编制指南月,编制指南20102010年年1010月,卫生部下发月,卫生部下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合征防治指

5、南;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7页目前对该病的认识目前对该病的认识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7页病例主要为农民,占病例主要为农民,占85%85%以上以上,中老年居多,中老年居多,5050岁以岁以上者约占上者约占80%80%,女性,女性稍稍多于男性。多于男性。发病季节发病季节应应为为3-113-11月,高峰主要集中在月,高峰主要集中在4-84-8月,不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病例多分布于丘陵地带,高度散发。病例多分布于丘陵地带,高度散发。未发现人传人证据未发现人传人证据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7页流行病学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蜱是可能传播媒介蜱是可能传播媒介部分病例自述有

6、蜱暴露史;部分病例自述有蜱暴露史;蜱中分离到蜱中分离到2 2株病毒;株病毒;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分离病毒不同片段的同源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人分离病毒不同片段的同源性93-100%93-100%蜱的宿主动物(牛、羊、犬)中血清学检测阳性。蜱的宿主动物(牛、羊、犬)中血清学检测阳性。自然宿主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已在病例所在村的牛、羊、狗自然宿主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已在病例所在村的牛、羊、狗等家畜中发现血清学感染的证据。等家畜中发现血清学感染的证据。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7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7页流行因素与风险流行因素与风险媒介蜱分布广泛,活动期较

7、长媒介蜱分布广泛,活动期较长120120余种蜱,分别隶属于余种蜱,分别隶属于2 2个科个科11 11个属个属在国内各省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在国内各省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长角血蜱为侵人蜱种,是河南、湖北疫情发生地的优势蜱种。除新疆、广东、广西、云南等长角血蜱为侵人蜱种,是河南、湖北疫情发生地的优势蜱种。除新疆、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外省份外主要生活于温带次生林、低海拔山地及丘陵边缘地带,一年能完成一个世代,活动期比较长,主要生活于温带次生林、低海拔山地及丘陵边缘地带,一年能完成一个世代,活动期比较长,一些蜱传疾病的研究表明,蜱的成虫、若虫和幼虫均可带毒并传播疾病。一些蜱传疾病

8、的研究表明,蜱的成虫、若虫和幼虫均可带毒并传播疾病。蜱的寄生动物种类广泛,主要寄生于牛、马、羊、猪、犬、野兔、刺猬等,饲养和接触寄生蜱的寄生动物种类广泛,主要寄生于牛、马、羊、猪、犬、野兔、刺猬等,饲养和接触寄生蜱的家畜及宠物,可能被蜱叮咬。家畜野外觅食、宠物(狗)野外嬉戏均可将蜱带回人居环蜱的家畜及宠物,可能被蜱叮咬。家畜野外觅食、宠物(狗)野外嬉戏均可将蜱带回人居环境,增加蜱叮咬人的机会。境,增加蜱叮咬人的机会。疾病认识与防控工作有待继续深入,群众防病意疾病认识与防控工作有待继续深入,群众防病意识不足识不足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7页疾病认识与防控工作有待继续深入,群众防病疾病认识与防控

9、工作有待继续深入,群众防病意识不足意识不足初步的认识初步的认识,颁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颁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2010版)版)然而,在病毒致病机理,疾病分布范围、传播途径、传播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病程然而,在病毒致病机理,疾病分布范围、传播途径、传播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病程和特征等方面,尚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和特征等方面,尚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疾病诊疗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疾病诊疗意识和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中国疾控中心虽已建立了检测方法,但检测方法有待尽快推广。中国疾控中心虽已建立了检测方法,但检测方法有待尽快推广。由于没有可供

10、应的商品化诊断试剂,医疗机构疾病实验室确诊能力短期难以实由于没有可供应的商品化诊断试剂,医疗机构疾病实验室确诊能力短期难以实现。现。流行区群众的防病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广泛关注,也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压流行区群众的防病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广泛关注,也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力。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7页风险评估地方性流行,呈散发状态,有发病季节高峰地方性流行,呈散发状态,有发病季节高峰证实有该病存在的地区证实有该病存在的地区随着全国范围内监测和研究工作的推进,预随着全国范围内监测和研究工作的推进,预计会有更多地区发现有疫情存在计会有更多地区发现有疫情存在旅游者旅游者,野外活动

11、野外活动死亡病例的发生难以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难以避免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7页防治建议防治建议(一)加强科学研究(一)加强科学研究(二)加强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二)加强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三)加强培训与能力建设(三)加强培训与能力建设(四)提高各级专业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四)提高各级专业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力(五)做好风险沟通的准备,加强公(五)做好风险沟通的准备,加强公众教育众教育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7页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防治指南(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2010版)版)卫办应急发卫办应急发20102010163163号号1.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发热伴血小板

12、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2010版)版)2.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3.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4.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5.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6.6.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7页目 的(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

13、工作。个人防护工作。(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控制工作。(三)指导各地做好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三)指导各地做好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合征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7页流行病学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

14、,呈高度散发。本病多发于本病多发于春、夏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7页流行病学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

15、的传播途径尚不确定。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蜱中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叮咬史。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液可能有传染性。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7页诊断、治疗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诊疗方案(附件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诊疗方案(附件2 2)和)和中医诊疗方案(附件中医诊疗方案(附件3 3)做好诊断和治疗。)做好诊断和治疗。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2

16、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行网络直报。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7页诊断、治疗和报告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其它传染病”中的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合征”条目下的条目下的“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

17、相应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的规定进行报告。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7页诊断、治疗和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4 4)要求,采集病)要求,采集病人人急性期血清标本急性期血清标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按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做好相关规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生物安全工作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7页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

18、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附件5 5)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见附件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见附件5 5附表)附表)EpiDataEpiData数据库数据库http:/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7页调查目的(一)为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学线索。(一)为控制疫情提供流行病学线索。(二)为了解该病流行病学特征积累数据。(二)为了解该病流行病学特征积累数据。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7页调查对象(一)(一)散发病例散发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包括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病例。(二)(二)聚集性病例聚集性病例:2 2周内,在同一村庄,

19、或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出现游的人员中,出现2 2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7页个案调查个案调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1.1.基本情况基本情况2.2.临床资料临床资料3.3.病例家庭及居住环境情况病例家庭及居住环境情况4.4.暴露史及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暴露史及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7页聚集性病例的调查聚集性病例的调查注意调查感染来源注意调查感染来源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

20、37页宿主媒介调查宿主媒介调查调查病例居住地和生产活动周围生境中的动物调查病例居住地和生产活动周围生境中的动物种类(包括家畜及啮齿动物)以及媒介的分布种类(包括家畜及啮齿动物)以及媒介的分布情况,采集动物血清标本和媒介标本进行相关情况,采集动物血清标本和媒介标本进行相关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以查明可能的动物宿主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以查明可能的动物宿主和生物媒介。和生物媒介。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7页调查要求调查者及调查对象调查者及调查对象调查时间及调查内容调查时间及调查内容调查者的个人防护调查者的个人防护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7页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蜱的特点蜱的特点 蜱

21、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蜱总科又分蜱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蜱总科又分为硬蜱科及软蜱科。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为硬蜱科及软蜱科。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全世界已知蜱类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蜱的一生余种。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冬天个

22、阶段。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基本不活动。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离开动物后附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7页蜱的分布蜱的分布 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地区蜱种类不同。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如全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

23、度条件。如全沟硬蜱主要见于北方森林地区、长角血蜱沟硬蜱主要见于北方森林地区、长角血蜱多见于丘陵地区、草原革蜱多见于草坪和多见于丘陵地区、草原革蜱多见于草坪和草原牧场,而二棘血蜱主要见于南方丘陵、草原牧场,而二棘血蜱主要见于南方丘陵、山区等。山区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7页个人防护个人防护(一)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一)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

24、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7页 (三)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三)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

25、、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蜱已叮咬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时观察身体状况。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无论

26、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发现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墙面、地面发现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7页 (四)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四)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

27、现被蜱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观察身体状况。(五)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五)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六)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六)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7页 谢谢 谢!谢!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