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87811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只有一项是了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阅兵活动,可可想找到北京这个城市在中国的位置,她最好查找( )A中国地形图B中国气候图C中国政区图D非洲政区图【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图的要素【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

2、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所以可可想找到北京这个城市在中国的位置,她最好查找中国政区图故选:C【点评】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2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解答】解:图中所示从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如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B【

3、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读图解答即可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5题【分析】3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B四季的更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温度带的形成【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时间差异地球绕地轴转动是自转,因此该实验能较好的演示

4、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更替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础题4P点此时正处在( )A日出时刻B中午时刻C日落时刻D午夜时刻【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示意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2)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

5、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将到达白天的是晨线,将到达夜晚的是昏线,因此可知图上P点位于晨线上是日出时刻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地球运动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5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一天B一周C一月D一年【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示意图【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

6、象故选:A【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要理解记忆6下列图例中表示运河的是( )ABCD【考点】图例和注记【专题】示意图;地图的要素【分析】图例是地图上所用符号和色彩所表示特征的释义和说明注记是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山高水深等的数字【解答】解:表示等高线,表示铁路,表示运河,表示长城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例的判读7若地图的图幅相同,则下列比例尺中能让地图内容最详细的是( )A1:300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CD【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解:比例尺就是

7、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我们把题干中四个比例尺统一写成数字式比例尺是:B、1:3000000;D、1:3000比例尺最大的是D,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最详细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解答时,先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然后根据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与内容详略的关系解答8晴朗的早晨,太阳即将从地平线上升起,家住株洲的小李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准备观察太阳升起的过程此刻小李右边的方向可能是(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

8、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就是面向东,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前面是东,后面是西【解答】解:早上起来,面上太阳升起的方向,你的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前面是东,后面是西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位的判别方法,属于基础题目读图,回答910题【分析】9图中,按、的数字顺序排列,对应代表的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专题】分布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可知,是太平

9、洋、是大西洋、是印度洋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大洋的地理分布,属于基础题,结合地图牢记即可10对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丙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洲C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D甲、丁各自所在的大洲是七大洲中相距最远的【考点】洲界线【专题】示意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亚洲,乙是巴拿马运河,丙是非洲,丁是北美洲;南极洲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0、甲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A错误;丙是非洲,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B错误;乙为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故C正确;甲亚洲与丁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距离较近,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的是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多结合地图效果更好读图,回答1112题【分析】1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B丙地位于热带地区C甲地与乙地总是同时日出D甲地在西半球【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

11、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依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A错误五带中,热带的范围是23.5N23.5S图中丙点位于赤道上,属于热带;故B正确依据地球自西向东转转,乙地比甲地先看到日出;故C错误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图中甲地

12、的经纬度是140E、40N,应位于东半球;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2甲地的经度是( )A140EB140WC140SD140N【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13、S表示【解答】解: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经度是140E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图,完成1314题【分析】13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C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专题】自然灾

14、害类简答题;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解答】解: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点评】观察六大板块示意图,明确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解题的关键14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时,下列做法正确的

15、是(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叫信号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ABCD【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专题】自然灾害类简答题;海陆变迁与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

16、较活跃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向南、向东延伸到中南半岛西侧和马来群岛南缘)火山地震带【解答】解: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不要惊慌,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可以头顶棉被蹲在室内房屋的三角空间中,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惊慌,尽量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然后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信号;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听到援救信号,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

17、用水,必要时可喝自己的尿液,因为尿液可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当发生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理解解答有效读图,回答1516题【分析】15甲地的海拔是( )A300米B500米C800米D1300米【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专题】海拔高度及其与相对高度的计算;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8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

18、,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00米500米=300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16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B1300米C500米D300米【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专题】海拔高度及其与相对高度的计算;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解答】解: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8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00米500米=3

19、00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理解答题即可17下列选项中,图序中山地部位名称一致的是( )A山脊山谷山顶鞍部B山谷山顶鞍部山脊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D山谷鞍部山脊山顶【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解答】解:读图可得,是山谷,该部位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向海拔

20、低处凸出是山脊,是山顶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A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B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抬升起来的C海洋中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上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考点】海陆变迁【分析】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也有可能变成陆地,海陆不断发生变迁【解答】解: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太行山原来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逐渐隆起形成山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现象,属于基础题目读图

21、,完成1920题【分析】19如图装束的居多多信仰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天主教【考点】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专题】示意图;语言与宗教【分析】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主要属于白色人种【解答】解:根据服饰和环境可以判断图中居民是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属白色人种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宗教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20根据图中景观,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B这里很热,居民穿透气的白色长袍来反射阳光C这种民居多分布在东南亚地区D图示居民大多是黑色人种【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专题】聚落

22、【分析】从景观中可以看出该地房屋墙厚、窗小,属热带沙漠气候区的碉堡屋【解答】解: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西亚属于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居民穿透气的白色长袍来反射阳光该区域的主要人种是白色故选:B【点评】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一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二、综合题2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B北美洲 D亚洲 F巴拿马运河 A太平洋(2)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3)赤道横穿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

23、界线【专题】分布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A太平洋,B北美洲,D亚洲,F巴拿马运河;(2)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四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3)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大洋洲、南

24、美洲,其中横穿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陆故答案为:(1)北美;亚;巴拿马运河;太平;(2)南极;印度;(3)非;南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熟记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22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地山峰的海拔高度约在500米600米之间(2)图中B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陡崖(3)图中甲城镇位于乙城镇的B方向(填字母) A、正西 B、正东 C、西南 D、西北(4)若CD隧道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000米(5)从C点和甲点同时沿直线步行到D点,较省力的是甲,理由是甲到D等高线稀疏,坡度小【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地形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

2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A地山峰的海拔高度约在500米600米之间(2)图中B点处是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3)根据指向标判断,图中甲城镇位于乙城镇的正东方向,故选项B正确(4)图中的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若CD隧道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1千米=2000米(5)从C点和

26、甲点同时沿直线步行到D点,较省力的是甲地,因为甲到D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答案为:(1)600;(2)陡崖;(3)B;(4)2000;(5)甲;甲到D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232015年3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该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繁荣,加强文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的伟大事业,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先经过太平洋,经甲处海峡到A印度洋,B非洲,过乙苏伊士运河,最终到达C欧洲(2)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咱的最西端(C点)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27、密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人口稠密的原因位于中纬度地区(温带),气候温和;平原广阔;草场广阔,畜牧发达;工业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洲界线【专题】分布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根据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回答即可【解答】解:(1)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先经过太平洋,经过甲马六甲海峡,到达A是印度洋,B是非洲,乙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最终到达C是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的最西端即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其人口稠密的原因是位于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湿润,草场广阔,畜牧发达;工业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故

28、答案为:(1)太平;印度;非;苏伊士;欧;(2)位于中纬度地区(温带),气候温和;平原广阔;草场广阔,畜牧发达;工业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24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亚洲北部的D点人口少的原因则是气候寒冷(2)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增多、减少)的趋势(3)一个大洲一年新增人口数量=该洲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001年到2002年,亚洲人口增加了约0.52亿亚洲欧洲非洲人口数(亿)2001年37.207.278.18人口自然增长率(%)1.4

29、0.12.4(4)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能否用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不能,理由是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5)图中A是黑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B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专题】分布图;人口与人种【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解答】解:读图表资料分析可知:

30、(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亚洲北部的D点人口少的原因则是气候寒冷(2)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3)一个大洲一年新增人口数量=该洲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001年到2002年,亚洲人口增加了约 0.52亿(4)从图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不能用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理由是: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存在差异,有的地方不适宜人类生存,所以不能简单地用迁移的办法使人口均匀分布(5)图中A是黑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B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故答案为:(1)东;南;气候寒冷;(2)减少;(3)0.52;(4)不能;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5)黑色;黄色【点评】该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概况,结合地图记忆较好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