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毒安全常识.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8120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尘防毒安全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防尘防毒安全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尘防毒安全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尘防毒安全常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尘防毒安全常识一、什么是职业危害不良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1、科研生产过程中接触式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2、科研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

2、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4)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科研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科研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和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3)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在实际的科研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性损伤还包括工伤,工伤可由轻微到严重,甚至导致伤残

3、或死亡,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预防。发生工伤的原因很多,职工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不注意防护、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或饮酒、药物、疲劳和精神心理等因素都有影响。工伤与职业病预防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常有内在的联系。二、什么是生产性毒物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形式也不同。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染料使用的苯等;2、中间产品,如用苯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3、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4、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

4、和汽油;5、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化硫;6、夹杂物,如硫酸中混杂的砷等。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气体、蒸汽、粉尘、烟和雾的形态存在并污染空气环境。如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在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是以气体形态污染空气的。一些沸点低的物质是以蒸气形态污染空气的,如实验中的苯、乙醚、汽油、醋酸乙酯等。在喷洒农药时的药雾、喷漆时的漆雾、电镀时的铬酸雾、酸洗时的硫酸雾等,是以雾的形态污染空气的。冶炼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焊接时的铅烟是以烟的形态污染空气的。弄清楚生产性毒物以什么形态存在,对了解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采集空气样品,测定毒物浓度都有重要意义。上一页123下一页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