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4724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不管人们把报告文学的诞生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还是确定为本世纪20年代,总之,很久时间以来一直未能解决什么是报告文学rsquo;的定义问题,直到1963年,在北京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还曾提出这个问题:什么是报告文学。许多人说,历来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都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这是一个怪圈,人们谈论最多的,往往知道得最少。所幸的是,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成了时代的幸运儿,作家爱写,读者爱读,几度占据文坛,多次独领风骚,报告文学已由附庸而蔚为大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什么是报告文学,至今仍众说纷纭。什么是报告文学呢。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

2、词典中对报告文学作了这样一个很不科学的解释:报告文学是散文中的一类,是通讯、速写、特写等的统称。事实上,报告文学既非通讯、速写、特写,更非是它们的统称。现代汉语词典对报告文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四五十年前的水平上。中同大百科全书解释说:报告文学,现代散文的一个品种,即文艺性的通讯报告,属于文学与新闻的边缘性体裁。它以记叙为主,不同于侧重议论的杂文,也有别于侧重抒情的美文。英国简明牛津词典对报告文学作了如下解释:报告文学是给报刊报道事件的典型文体,是专门给报刊写的,不是一般的著述;报告文学所写的应该是已经查清楚了的事实,应该是有新闻价值的。再看看一些研究者是如何界定的。茅盾说:报告rsquo;的主要

3、任务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lsquo;报告rsquo;有浓厚的新闻性;但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地形象化。李广田说:报告文学,乃报告与文学的合一,乃是访员和诗人艺术家合一的产品。李炳银说:报告文学,是指那些及时对社会生活中富有思想、感情内容及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事件与人物作真实艺术的报告的散体文章。李鸣生说:报告文学是什么。什么是报告文学。不知道。或者说,扯不清。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报告文学的父亲是lsquo;文学rsquo;,母亲是lsquo;真实的故事rsquo;,二者相爱,便有了lsquo;报告文学rsquo;这个不可一世

4、的lsquo;小杂种rsquo;。rsquo;他借用比喻说,报告文学,即性感文学。当然,要阐述清楚这个问题不难但却很愚蠢,文学重在感悟。这就用得着一句老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报告文学就是在众说纷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运行了几十载,还将长久地运行下去。正如刘梦溪在报告文学创作三题中说:报告文学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就其反映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及时和迅速来说,她像新闻报道;就状写人物要求绝对真实来说,她像传记文学。在写法上,有的报告文学近似小说,有的则近似散文。长篇报告文学,字数多的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字,篇幅短小的报告文学,可以和一则精巧的速写相类。总之,报告文学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

5、性,这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是弱点,也是特点。唯其形式没有稳定下来,才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因为在艺术上不定型,才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余地。到底什么是报告文学呢。我认为,顾名思义,是报告,也是文学,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报告属于新闻,文学属于艺术。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联姻的产儿。没有报告,失缺新闻性。文学便无所依附,也就谈不上报告文学;没有文学,遗失艺术性,则沦为一般的新闻报道,也称不上报告文学。简言之,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及时处理新闻题材,表达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一种文学样式。这样的定义实际上还停留在基希的艺术的文告,即报告文学是新闻的艺术化上,而没有什么太

6、大的进展。以致于给研究者和创作者都带来不少困惑和尴尬。报告文学作家谢大光在报告与文学一文中就曾说:报告文学,顾名思义,就是报告和文学的结合,这是我最初的简单概念。有了一些亲身的写作体会之后,才知道,这种结合说说轻巧,实际做来谈何容易。报告与文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些方面,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实际上,在报刊上冠以报告文学的名目发表的文字,总是可以分作报告和文学两大类的。这种报告是带有文学色彩的报告,这种文学是带有某些新闻性的文学,它们虽然都是写真人真事的,却又是很不相同的两类文字。因此,在探讨写作规律上,将两者完全搅在一起,往往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几十年来报告文学就在体裁自身的内在矛盾中前行或

7、许正如刘梦溪所说,唯其形式没有稳定下来,才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因为在艺术上不定型,才为作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余地。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非要给报告文学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不可不如就像现在这样,听其发展.只给它确定一个基本的定义,待条件成熟时再去界定。报告文学属于新闻体裁,抑或文学体裁,各家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裴显生主编的写作学新稿这样解释;报告文学是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中心内容,以文学的表现为主要手段,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董味甘主编的普通写作学解释为:报告文学是以文学的表现方法来报道现实中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体裁。报告文学这一称谓,本身便意味着这一体裁自身具有一种内在的矛盾。

8、茅盾将其划归文学体裁,他说:lsquo;报告rsquo;是我们这匆忙而多变的时代所产生的特性的文学式样。不少教材、报告文学研究专著也将报告文学划为文学体裁;同样也有不少教材、报告文学理论著作将报告文学划为新闻体裁的,除了上面的普通写作学,还有张惠仁撰写的研究新闻文体写作的专著新闻写作学也将报告文学列入新闻体裁。到底报告文学应该归属新闻体裁还是文学体裁呢。我认为应该划入文学体裁,其理由有三:一是依了传统分类法,报告文学一直依附于散文,常划在散文这一大类名下,既然散文属于文学体裁,那么报告文学理所当然地属于文学体裁;二是新时期以后报告文学得以勃兴、繁荣和发展,迅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由附庸而蔚为大国

9、,自立门户,其作品除了发表在报纸上(常常发表在文学副刊里),更多的是发表在全国各级文学期刊上。我们知道,新闻报道和一般通讯,即非文学作品是不能或绝难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仅此一点,也证明了报告文学属于文学体裁;三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协多次主持了全国性文学评奖活动,评奖对象除了诗歌、小说等外,还有报告文学;同时新闻界也在全国多次对好新闻进行评奖,但由中国记协主持。两者泾渭分明,从未发生混淆。这也说明了报告文学属于文学体裁。其实,报告文学一直是被视为文学体裁的,即使过去长期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屑一顾的地位,被人鄙称为亚流文学、二等文学时,它仍被视为文学的。因此,应把报告文学划为文学体裁。解决了报

10、告文学的归属问题后,我们再来讨论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我们认为,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有报告性、文学性、政论性和边缘性。 一、报告性报告文学首先应是报告,具有报告性,其次才是文学,具有文学性。这里的报告性主要是指新闻性而言。茅盾说:lsquo;报告rsquo;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即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lsquo;报告rsquo;有浓厚的新闻性。报告文学译介到我国不久,1930年8月4日左联执委会通过的决议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中说:从猛烈的阶级斗争当中,如火如荼的乡村斗争中,经过平民夜校,经过工厂小报、壁报,经过种种煽动宣传的工作,创造我们的lsqu

11、o;报告文学rsquo;(reportage)吧。这里强调的是报告性、宣传性和战斗性。钱杏屯在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一书的序言中说:和它的名称一样,报告文学的最大力点,是在事实的报告。足见报告性在报告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事实证明,读者喜欢读报告文学,甚至弄得洛阳纸贵,主要是冲着报告文学的报告性而来的;同样,作者马不停蹄地采访,不避风险地急书,也主要是冲着报告文学的报告性而来的。我国过去很长时间里,有不少人干脆把报告文学称为报告,无非旨在强调其报告性。新时期以后出现的第一本报告文学杂志,原名就叫时代的报告,至今仍有报纸等沿袭这一称谓,比如两年前人民政协报就曾发表了一组中国农业观察报告:寻找生存与发

12、展的激情(追踪民工潮与农民收入)、镰刀、耕牛和村庄里的都市(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让秋天的麦穗拥抱齿轮(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体制)、同造辉煌(政协委员与农业经济体制)等,用的称谓也是报告。报告文学产生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急风暴雨的年代,一直具有战斗的号角、文学轻骑兵的美誉,因此,一开始就强烈地意识到它首先是报告,它的首要任务是将刻刻在变化,刻刻在发生的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立即有正确的尖锐的反映(茅盾语)。中外报告文学史上出现的堪称典范的报告文学著作,如震撼世界的十天、秘密的中国、西行漫记、中国西北角、包身工、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无一不是首先以其强烈的报告性取胜。回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以及新

13、时期以来我国报告文学作家创作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许多都是报告性很强的。这使我们悟出,急遽变化的时代,历史的转折关头,重大的社会事件和问题的涌现,必须尽快地报告给读者,这就加强了它的报告性。因为报告文学要扣着时代的脉博,与时代一起前进,它不可能象小说等创作那样,沉下去,积累多了,反复酝酿、构思,再创作,它得迅速报告,它得受时效性和真实性的限制,这必然会影响它的文学性,但这种限制,反过来却成了发挥它特长的最大优势。新时期以来,出现了问题报告文学和宏观全景式报告文学(其实早已有之,只是建国后国种种原因中断了)。这两种报告文学比起一般的记人记事的报告文学来,有更强的报告性。比如,赵瑜的中国的要害、沙青

14、的北京失去了平衡、麦天枢的土地与土皇帝、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钱钢的唐山大地震、胡平、张胜友的世界大串连等。改革开放的时代,急剧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新旧交错出现的竞争、困惑以及观念、价值的变化,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时刻牵动着我们、困扰着我们,这就成了问题报告文学繁荣的沃土;改革开放报告文学作家的视野迅速扩大,他们走出了狭小的天地,摆脱了lsquo;小家子气,愈来愈重视报告的辐射面,从全方位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宏观、全景式的多层次的摄取;也因为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转轨、时代的发展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教育、环境、生态等问题,以及社会上所有的热点、焦点、敏感点、甚至冰点等问题

15、都急待报告文学去反映。因此,一时间,问题报告文学、宏观全景报告文学竞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朝。这些报告文学作品,首要任务是报告,即迅速将刻刻在变化的社会现实生活报告给广大读者,这无疑就强化了报告性。面对报告性的强化,有人说好得很,有人不无忧虑。其实,新时期报告文学报告性的强化,是报告文学向文体的一次回归。这种回归,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次质的飞跃。新时期报告性强化所产生的报告文学作品,从总体上讲无论数量、质量、内涵丰富、理论层次等方面都超过了以往的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性强化,既给新时期报告文学带来一系列的嬗变和拓展,也带来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所谓新闻化倾向。有人说,这并不是报告文学的没落,而

16、是报告文学开始恢复其本来应有的历史地。正如卢跃刚在报告文学面临新的问题中说:严格地说,社会对报告文学的审美期待,恰恰不是文学rsquo;,而是lsquo;报告rsquo;。期待着对某个重大事件内幕的揭示,对某种重大的社会现象的综合归纳,对某类人生存状态的关注,等等,文学仅仅是这种多功能中的一种,而且其审美要求,在历史面前,在社会进步面前极有限度。但是,报告文学作家乔迈就曾对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新闻化倾向感到担心,他说:目前报刊上发表的不少报告文学作品,实质上并不是报告文学,而是新闻报道或者新闻通讯,其中一些大概可以称为lsquo;准报告文学rsquo;。又说:不错,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具有新闻的血

17、统,但它受孕于文学,属于文学的家族,报告文学姓文rsquo;不姓lsquo;新rsquo;。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何正确理解报告性呢。文学评论家雷达说:所谓报告性,不仅是个时间概念,也不是一般地打开了未知领域或传播了最新信息,报告文学的lsquo;报告性rsquo;之与通讯报道的lsquo;新闻性rsquo;的最大区别,乃在于是否正视矛盾,正视现实,并对最新事物的矛盾进行较深的开掘,hellip;hellip;回避矛盾冲突,没有相当社会性深度的作品,不管表面上抓住了多少新的事物,其报告性也是不充分的。这是很有见地的。报告文学主要以它的报告性与其他文体(特别是小说)划清了界限,但

18、须知,报告文学的报告是带文学色彩的报告,应重视它的文学性。 二、文学性报告文学,又称艺术的文告。既然称作文学,划为文学体裁,属于文学范畴,那它就以会强烈的文学性。报告文学既然是真人真事题材和文学手段表达相结合的产物,那么,这里的文学rsquo;则是带有某种新闻性的文学。有的报告文学作家说自己创作报告文学是玩现象的,是现象大师(钱钢语),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玩现象是形象思维、艺术概括的一种谦虚说法,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现象相示本质。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一般表现为:结构的安排、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想象的运用以及精辟的议论,理性的分析等等。茅盾在关于报告文学中说:lsqu

19、o;报告rsquo;跟报章新问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lsquo;事件rsquo;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着,读者便就同亲身经验。又说:好的lsquo;报告rsquo;须要具备小说所有艺术上的条件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氛围的渲染等等。这就精辟地道出了报告文学文学性的内涵。茅盾在报告文学上的这一理论建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影响着我国报告文学创作及其理论研究。但有的人未能全面理解好的lsquo;报告rsquo;须要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这句话,因此把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局限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一角度来审视和评价。仅以小说的形态,以一两个人物为情节主线来规范报告文学,竟成为一个时

20、期报告文学的一种重要模式。于是出现了一批注重典型形象、典型环境、完整的情节、连绵的故事的报告文学。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徐迟、理由、陈祖芬、肖复兴、蒋巍等都先后写过一些很像小说的报告文学,如祁连山下、扬眉创出鞘、祖国高于一切、柴达木传说人生环形道等。尽管它们将会作为人物报告文学的名篇得以流传。但是,报告文学越来越像小说这一创作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心,萧乾就曾说:从题材到写法,它都在向着小说而且是中篇小说靠拢。另一方面,某些以某个单位或事件为原型、剖析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中长篇小说,也在向报告文学靠拢,它们的区别只是写不写上真名而有的报告文学为了避免事后麻烦,也把人名和职称改变了。这么一来,从

21、散文独立出来的报告文学,却似又羼进了小说的行列。这确实值得警惕。不能一强调报告性重要,就弄个新闻化倾向,一论及文学性重要,就弄个小说化倾向。须知,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某些报告文学写得越来越像小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人说好,形象丰富,人物性格鲜明,可读性强,好得很。更多的评论者包括报告文学作家却认为不好,除了容易给人以虚假外,还大大缩小了报告文学已经拓展了的天地,限制了它的更大发展。报告文学不管如何像小说,但它毕竟是报告文学。太像了,像得不能区分了,最终就可能取消报告又学。冯牧指出:那种把报告文学的文学性rsquo;和小说创作中的lsquo;文学性rsquo;一即典型性格,典型环境,细节描写和

22、完整的故事情节等同划一起来的论点,那种把某种具有探索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lsquo;报告文学rsquo;(仅仅因为它们缺少一个主线人物或完整故事)说成只有报告而无文学的lsquo;非文学rsquo;现象的论点,我认为都是对于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文学样式的误解和苛求。新时期报告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全景报告文学、问题报告文学、历史报告文学兴起之后,其文学性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如诗歌的激情,戏剧的结构艺术,精巧的构思,多样的结构形态,散文简洁的叙事语言,杂文入木三分的议论,借鉴意识流和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以及根据生活原生态的全景观照,依据生活流动态的非完整的情

23、节扫描,为了调查社会问题出示的数据,调查资料,还包括思想,观念,理性思辨,长篇的精辟议论等。正如冯立三在演进与代价的序言中说:不再以小说的艺术特点规范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就大可不必通过故事情节的生动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来实现所谓的文学性,就可以大胆探索在挖掘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中创造一种新的审美价值的可能性,就可理直气壮地将观念、思想、情绪直接纳入审美范畴,就可以充分强调组合既具逻辑力量又有结构功能,就可以将lsquo;综合即美rsquo;堂而皇之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报告文学家就可以因同时肩负社会考察家、学术研究者、作家、记者诸种社会角色而倍感自豪。报告文学文学性的拓展,为新时期报告文学开辟了更为广

24、阔的天地,报告文学也就肩负了更大的使命,对报告文学作家也就有着更高的要求。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不少报告文学作家娴熟地运用多种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和多副笔墨,写出了许多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优秀作品。报告与文学关系的阐释一直是一个难题。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将生活真实与艺术创造完全对立起来,只看见二者的矛盾,未见二者的统一。因此,对于报告与文学,许多人各有侧重,有的只强调报告重要,有的则强调文学重要,都有所偏颇。基希说:具有什会意识的作家承担着双重的任务,即斗争的任务和艺术的任务,但他如果只限于从事他的艺术或者他的斗争,那么这双重任务将会因为单打一而一无所成,两方面都会没有效果和价值可言。这里

25、如果把斗争换成报告的话,借来阐释报告与文学的关系似更为准确,即报告与艺术应该并重。正如刘亚洲在新的时代与新的探索中说:在谈到报告文学创作时,有人把报告与文学隔离开来,说:lsquo;报告第一,文学第二rsquo;。我则认为:报告第一,文学第一。作为报告文学,真实性当然是不用置疑的,但文学性绝对不可忽略,否则就是通讯与特写,而不能称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那么,形式、手法、风格应愈多愈好,文学性则愈强愈好,提高文学性正是为了提高报告性。如何处理报告文学中报告与文学的关系呢。报告文学作家韩静霆说:忽然想到一种看法,据云:近来报告文学中,lsquo;文学rsquo;太多,lsquo;报告rsq

26、uo;太少。难道两者是可以对立起来的吗。你看,作者在接触lsquo;报告rsquo;的同时,lsquo;文学rsquo;的机器就开动。lsquo;报告rsquo;凭着lsquo;文学rsquo;的翅膀飞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文学并非单纯的形式,就广义的文学说,它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就狭义的报告文学来说,没有lsquo;报告rsquo;谈不到lsquo;文学rsquo;,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lsquo;文学rsquo;,更无这种体裁存在的可能,犹如人没有语言。文学的生动性与报告的真实性相辅相成,并不互相排斥。你只要lsquo;报告rsquo;吗。简报、履历、生产进

27、度表、发明创造说明书,都可以满足你的需要。而报告文学这种特殊的体裁,它以其具有鲜明生动的文学性,才区别于新闻、通讯,存在于文学之林。在排斥了文学中的虚构手段的前提下,文学技巧愈高愈好。这段话确实辨析得非常清楚,是经验之谈,可以作为我们处理报告文学中报告与文学关系的良好借鉴。 三、政论性所谓政论性,就是作者结合社会现实,在文章中直接站出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褒贬人物,或阐明意义,或作判断,或抒发某种强烈的感受,极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报告的对象的政治性、社会学的评价。报告文学是报告也是文学,作为文学,它必须运用形象化手段,具备审美功能;作为报告,它必须直面现实与人生,具备新闻性和政治色彩。报告文学

28、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事实报告,它还必须对所报告的人和事直接发表议论,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评判或意见。这是报告文学区别于小说等文学体裁的根本点,也是报告文学政论性的体现。议论在报告文学中则表现为一种理性,而只有理性才能对社会实践作出正确的客观选择、明智的判断。今天,多元结构和瞬息万变的社会,更需要理性,所以报告文学应充分发挥其议论特色。报告文学的议论,有下列几种方式。 (一)直接抒发胸臆。作者在叙述某人或某事前后,压抑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如骨哽在喉,不吐不快,于是就直接抒发胸臆。例如郭保林的长篇报告文学高原雪魂的第六章血,永远浓于水,写孔繁森为养育藏族孤儿而卖血,这本是表现英雄人物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件,但

29、作者却借此对党内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抗议和批判:写到这里,我手中的笔颤栗了:那些披着公仆外衣,实为老爷的贪官污吏们,当你们像饕餮的恶蚊,罪恶的蚂蝗一样,将长长的咀针插进人民百姓的血管,贪婪的吮吸民脂民膏的时候;当你们饱食山珍海味,挺看便便大腹,用牙签剔着牙缝间残留的浊物,走出灯火辉煌的宴会厅的时候;当你们接着裸胸袒脯的妙龄女郎在光怪陆离的卡拉ok舞厅狂欢的时候;当你们在设置豪华的桑拿浴室,用富有穿透力的色迷迷的目光扫描看身着三点装服务小姐青春胴体的时候;当你们用肮脏的手指数点着受贿而来的、上面印有毛周刘朱共和国缔造者伟人的人民币的时候hellip;hellip;请你们看一看,我们真正的共产党员

30、,伟大的人民公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我们的好书记孔繁森吧。 这里,作者深挖了孔繁森的卖血动机,它决不是因为经济困难,而是基于深刻的忧患和激愤所采取的极端行动,类似无声的浩歌的纪委委员范熊熊,面对强大的关系网和不正之风于是决心以死来震动人们麻木的灵魂。一面是神圣与庄严,一面是荒淫与无耻,强烈的对比,愤怒的抨击,确实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二)揭示事物本质意义。即作者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于万象纷呈中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比如,乔迈的生命之约,分别报告了具有不同特长的外国专家受中国政府之邀来我国工作,他们对中国的这份情谊和约定很是看重,并对自身的工作尽职尽责,那么,这引智工程意义何在呢。

31、作者议论道: 智力是活的生产力,动态的知识力量。智力是一种资源,具有商品属性和使用价值,因而必然卷入国际竞争。当代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斗争,说到底是智力竞争、智力开发和应用的竞争。智力竞争主要表现为对它的重要载体人才的竞争,这就是引进智力,引进智力早就成了一股世界潮流,甚至成了某些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就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引智工程的本质意义,使读者认识到引智工程的重要性。 (三)用议论来过渡。即指用议论来衔接作品。情节不够,议论为凑,用于小说创作,则是败笔,会遭致批评;但如果在报告文学中恰当地用作串联、衔接作品,却会受到赞赏。这是因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体特征使然。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讲述了

32、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都是用议论来串联、衔接的。比如,第一个故事讲完后,作者议论道: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这一议论总结了第一个故事,开启了第二个故事,接下来便讲述志愿军战士的国际主义精神。政论可以放在作品的任何部位,不再讲究位置的规定性,只要作者认为需要站出来议论,即可站出来议论。政论大大增强了报告文学的报告性,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它既可以用三五百字画龙点睛,也可用三五千字或更多发长篇议论。报告文学应充分发挥议论特色,表现它特有的批判功能、认识功能,表现其作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的现实性和战斗性。但议论的运用应有一定的限

33、制。一要富于文采,有形象性,二要适度,三是切忌长篇大论,更应防止议论失控和观点错误。 四、边缘性报告文学常常徘徊于新闻与文学之间,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兼容了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它的边缘性。别林斯基说:艺术越接近到它底或一界限,就越会渐次地消失它的本质,而获得界限那边的东西的本质,因此,代替界限,却出现了一片融合双方面的区域。边缘性,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融合多方面性质的区域,因而使作品具有多方面的性质。边缘性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杂优性,并促进了新时期报告文学体式的多样化。也许边缘性才是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质和它恰当的文学定位。请看图示一: 新闻与文学的交叉部分或边缘部分,就是报告文学。只是我们以前常常

34、把文学限定在散文或小说的范围,特别是小说的范围,有些偏窄罢了。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中的文学表现手法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扩大了。除了小说,散文外,还用了诗歌、戏剧、杂文等表现手法。图示一说明,报告文学创作,不能只强调报告性或强化文学性,更不能将任何一方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好的报告文学两者都要兼顾,都要并重。否则,将会出现新闻化倾向向或lsquo;小说化rsquo;倾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之许多学科的互相渗透、互相结合,报告文学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表现形式了,而是迅速成为正在发展着的广泛容量和广阔前途的边缘文体,因而具有边缘性。请看图示二: 图示二清楚地表明了报告文学的边缘性。首先,从报告文学

35、的构成来看,它是新闻、文学、调查报告、社科研究论文等文体的交叉或边缘部分。报告文学不是上述文体的简单相加,而是集上述文体特点于一身,经过整合,有着质的变化后成为自己所独有的文体特点。其次,从报告文学的创作者,它涉及众多学科,诸如新闻学、写作学、历史学以及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等。报告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学科之多,体现着它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这种综合性恰好体现了报告文学的边缘性。正如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在报告文学:性感交学关于报告文学的酒后醉语一文中说:我感觉中的报告文学是一种文学样式,一种姑且把它称之为lsquo;边缘文学rsquo;之类的东西、它既可以溶政

36、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技术、自然、科学等为一炉,又能集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绘画、音乐、杂文、政论文等为一身。确实如此。调查报告、社会科研论文介入报告文学,拓宽了报告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报告文学的内涵,摆脱了以往的小家之气,在这种边线性的不拘的形式中,正孕育着史诗性的报告文学作品。报告文学的边线性,并非把报告文学当作无所不包的大杂烩。边缘性是它的特点。边缘性既不影响它成为独立的文体,更动摇不了它蔚为大国的地位,而恰恰是它生命力强大的表现。但有人说,这边缘性,使报告文学成为四不像。其实,纵观文学史上文体的发展、演变,都似要经过四不像阶段。报告文学既是边缘性的文体,各文体之间的交叉、交融,各

37、学科之间的渗透、结合,有可能出现四不像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宽容一点,接纳它而不是推拒它,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说:这种所谓lsquo;四不像rsquo;的报告文学,冲击着人们原来对报告文学属性的界定。现在要严格地界定这种文体的属性已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从创作实践看,许多作品lsquo;浮动rsquo;于文学、新闻、历史、社会学及其它诸种领域之间,成为纵横交错的边缘性文体。说报告文学四不像,也许并非贬意,因为四不像正是报告文学不满足、不僵化、锐意开拓、发展创新、大有希望的体现。我认为,任何一种文体,只能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报告文学亦然。定体,就僵化了,死了;大体,则处于基本像、像与不像之间,才有发展。具有边缘性的报告文学,有着多种文体、多种学科的遗传基因,能说它不更富于旺盛的生命力、不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么。 内容总结(1)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不管人们把报告文学的诞生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还是确定为本世纪20年代,总之,很久时间以来一直未能解决什么是报告文学rsquo(2)李炳银说:报告文学,是指那些及时对社会生活中富有思想、感情内容及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事件与人物作真实艺术的报告的散体文章(3)于文学、新闻、历史、社会学及其它诸种领域之间,成为纵横交错的边缘性文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