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3922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一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第卷(本卷共计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1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C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2195

2、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的“发展”表现在: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BCD3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黑色粗箭头代表外交事业发展的总方向。关于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有F1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典型代表 F2可用“美国敌视新中国”作为典型代表 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领域遇到的阻力和动力是相等的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外交领域遭遇重重阻力,但总趋势却是前进的AB C D4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

3、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 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A B C D5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其主要原因是 A西方某些国家的敌视 B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左”倾错误思潮的影响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

4、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7右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8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9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

5、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B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意味着A设立经济特区B改革开放 C实行“一国两制”D西部大开发11“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 ) A发电机 B电动机 C纺纱机 D蒸汽机12.“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

6、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13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1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包括()石油化学工业棉纺织业汽车工业煤矿工业钢铁工业A B C D15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初,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 A国家干预 B自由放任 C重商主义 D计划经济16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7、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17某位政治家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社会保险法。这位政治家是( )A华盛顿 B罗斯福 C里根 D克林顿18.“当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曰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这是列宁写给彼得格勒工人的信中对于某一政策的描述。以下符合这一政策的是( ) A它是暂时的,只是为了应付战争B它实现了苏俄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C它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D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 )19.一部反映

8、俄国十月革命后初期历史的电视剧有这样的情节:一位瘦弱的老农,躲在偏僻的角落,出售他袋子里的农产品,他不时东张西望,表情十分地紧张与害怕。此内容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 B 新经济政策实行时期 C 农业集体化时期 D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20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建设着重发展( ) A轻工业 B农业 C商业 D重工业21、“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A. B. C. D. 22、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

9、的根本原因是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23、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指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发行纸币24、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就职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针对这一“首要任务”,罗斯福所采取的直接措施是A、“以工代赈”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C、调控市场,稳定农产品价格 D、加强救济,发放紧急救济金25、在1933年间美国大约有100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掉,622万头猪由国家收购后加以屠宰。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

10、问题是A.垄断资本主义的美国日趋腐败 B.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稳定农产品价格C.美国农牧业遭到自然灾害破坏 D.美国重工轻农政策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26、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同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与否,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新政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27、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社会福利

11、政策的实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28、为解决美国经济“滞胀”危机提供新思路的理论是 货币学派理论 凯恩斯主义 供给学派理论 自由放任主义 A. B. C. D. 29、1991年后的十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增长,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政府 A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B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C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30、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趋势模式,其共同之处是 A.自由竞争 B.计划经济 C.国有化政策 D.政府干预31、“在1920年底,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

12、食。”这是真的吗 ?其依据是A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B真的,新经济政策C假的,征收粮食税 D真的,余粮收集制32、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有这样的胆识,“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用资本家捡来打我们的砖头建设共产主义!我们没有别的砖头,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联(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C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D实现国家工业化33、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

13、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34、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C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35、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4、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36、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37、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C斯大林模

15、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38、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39、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C.改革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40、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个国

16、际货币金融组织B、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反映了美国的意志C、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经济矛盾演变为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第卷(本卷共计40分)二、非选择题41.人类经济的发展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而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折射出的是它们的发展差异性或时代优劣性。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各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

17、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材料三 清史专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材料四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

18、,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作者

19、所说“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42.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中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进行了各自的尝试,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1)材料一“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的实质是什么?(3分)对此,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采取了什么对策?(2分)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

20、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4分)材料三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的中国。”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俄、美、中三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4分)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荣氏家族崛起于清末,名震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它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材料一(1899年)这本书(美国十大

21、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面来。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萎缩,需求量增大,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展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4、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荣氏的实业之舟,在面粉业的汪洋大海中再次掀起一股更大的浪潮。 (1)根据材料一回答:19世纪末荣氏兄弟投资于实业的目的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企业得到壮大的客观条件。(2分)材料二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

22、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20至40年代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4分)材料三(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网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使荣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人民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些扶持措

23、施(2分) 材料四1953年,党中央调整政策,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荣毅仁等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4)根据材料四,指出到1956年底公私合营后,荣氏企业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1分) 材料五 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后,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5)在新时期,荣氏企业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高一历史答案1-5BDACD 6-10BACAC11-15DAACB ABAAD21-25CCAAB 26-30DBADD3

24、1-35ACCDA 36-40CCCAC41.(1)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分散经营(或小农个体经营),劳动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写出三点得6分) (2)指商品经济(2分)。表现:突破坊市制度(或出现了街市、夜市和晓市),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三点得3分)(3)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或海禁)政策强化了自然经济,扼杀了新经济的活力;天朝上国的文化心理,影响了对世界潮流的正确判断;文化专制的政策束缚,严重阻碍了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写出四点得4分)(

25、4)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2分)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写出三点得3分)42. (1)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经济规律。(3分)实施新经济政策。(2分)(2)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4分)(3)相同之处:都把市场和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相结合。(2分)本质区别:社会制度不同。(或俄国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美国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分)43.(1)实业救国,使国家强大。(1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当时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分)(2)原因:国民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答出其中2点可得4分)(3)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2分)(4)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1分)(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