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1744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夏天里的成长课文原文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

2、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

3、地用力地长。夏天里的成长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教学重点: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棚、蔓、苞”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苞蕾、苔藓、甘蔗、软绵绵”等词语。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3.理清课文脉络,大致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4、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教学难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思考文章是怎么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音乐四季歌(林夕填词,黄耀明演唱),引发学生畅谈四季感受。导语: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因为四季轮回,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原因吗(学生畅谈)(播放音乐,课件出示歌词。)红日微风吹幼苗/云内归鸟知春晓/哪个爱做梦/一觉醒来/床畔蝴蝶飞走了船在桥底轻快摇/桥上风雨知多少/半唱半和/一首歌谣/湖上荷花初开了四季似歌有冷暖/来又复去争分秒/又似风车转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桥下流水赶退潮/黄叶风里轻轻跳/快快

5、抱月睡/星星闪耀/凝望谁家偷偷笑何地神仙把扇摇/留下霜雪知多少/蚂蚁有洞穴/家有一个门/门外狂风呼呼叫四季似歌有冷暖/来又复去争分秒/又似风车转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过渡:刚才大家说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喜欢夏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有关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板书课题)大家刚才提到了夏天可以穿漂亮裙子,可以吃西瓜,可以吃冰激凌,还有长长的暑假,有同学提到成长了吗夏天里有哪些成长呢我们赶紧进入本课的学习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先圈起来,再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多读几次。遇到读不

6、懂的句子先画出来,再和同学议一议。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教师巡视中予以指导。豆棚、绿蔓、苞蕾、苔藓、草坪、甘蔗、瀑布缝隙、谚语、割谷、活生生、软绵绵需注意的字音:“蕾”是三声,不要读成二声;“藓”是三声,不要读成一声;“缝”和“蔓”是多音字,要读准音。识字方法:根据形旁归类识字:“苞、蕾、苔、藓、蔗”都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ABB式结构的词语:“活生生”和“软绵绵”都是ABB式结构的词语。其他ABB式结构的词语还有亮晶晶、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黑乎乎等。3.小组合作,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相互检测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努力将句子读得正确、流利。预设:这篇课文篇

7、幅较短,但涉及的描写对象非常多,比较适合学生反复朗读,进而熟知课文内容并读中有悟。多读几遍,学生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都能很好地理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2)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请在文中标示出来。(3)读文章的时候,一边读一边画,把那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2.交流问题一和问题二。(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方法拓展:寻找文章中心句的方法。明确:中心句是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文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

8、句”也是概括段意的一种方法,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从结尾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从反复句中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某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句反复出现的话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句。从议论句中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

9、句。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中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2)明确作者写了哪些事物。(3)学生填完表格后,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内容,分类概括。过渡:同学们都已经填完表格了。我们发现作者在文中写了许多事物的成长,但是要想写出“万物”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如果要把大家填的这么多事物分个类,那么可以分成几大类呢明确: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过渡:火热的夏天里,万物充满生机。尽管有时炽热的太阳会把大地烘烤得蔫头耷脑的,但夏天的雨也很热烈,一场大雨就能把暑热冲刷得干干净净。夏天就是

10、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激情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万物迅速生长着,唯恐辜负了这个好时节。那从万物的成长中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去仔细品读,好好感知。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明白了如何寻找文章的中心句,然后围绕着中心思想去读文章、找细节,感受到了夏天无处不在的生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仿佛回到了夏天。今天的课堂气氛很好,真有点夏天热烈的感觉呢!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2.学习本文运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情

11、感的方法。3.理解文中的谚语,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从文中明白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从中受到启迪。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回忆旧知,进入新课。过渡:上节课,我们反复阅读了课文,在阅读时,老师要求大家圈画出不太理解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读懂课文,读透课文。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是围绕着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生答)围绕着这个中心意思,作者写了许多迅速生长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品一品。二、研读课文,感受“成长”1.感受植物、动物的迅速“成长”。(

12、1)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教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植物。课件出示以下图片:豆棚瓜架上的绿蔓;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预设: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文中提到的一些植物很平常,但是城里的孩子不一定见过。尽管文本很简单,但有些学生不一定有直观的感受,因为他们缺乏这些方面的常识。所以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是很有必要的。(3)思考与交流: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文中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就此进行交流。学生交流后明确: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这句话概括了万物在夏天里的成长的共同特点:“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

13、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这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夏天里成长的什么特点(“飞快”“跳跃”“活生生”,这些描写很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其实,生物的成长在你观察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但放到整个夏季的、延续的过程中来看时,就是飞快的了。)指导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读出节奏感,语速稍快。(4)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里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对这句话有疑问吗预设:对于这句话

14、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字面意思。“昨天”“今天”“明天”三个词语连用,让我们进一步体会了夏天里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可能确实有些植物从开花到结果就是如此迅速,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植物不会生长得这么快,这里有种虚指的意味,是为了强调生长之快。学生读到此句时就自己的阅历提出质疑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昨天今天明天”造个句,大多数学生通过造句能够体会到很多时候“昨天今天明天”并不是实指。(5)合作朗读。师生共读。教师读第一句中心句,后面描述不同生物生长的句子由不同的学生来读,要读出生长迅速的感觉。分组朗读。每组朗读一句话,看哪一组读得。2.感受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成长”。过渡:在夏天里,绿蔓、竹子、高

15、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成长。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谁愿意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1)一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学生仔细听,做标记。(2)教师板书“因为所以”引导学生用此句式描述该段中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3)小组交流、汇报;质疑探讨。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因为稻秧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因为铁路的铁轨也长,所以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了。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面高起来。质疑: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马路也会长呢明确:这涉及物理知识,如果学生不理解,教师可做简单的讲解。夏天温度高,铁轨

16、受热会膨胀,所以会把缝隙填满;柏油马路是由黑色的沥青铺成的,沥青吸热能力强,如果沥青层比较厚,到夏天沥青马路表面的温度会高出气温十几度,路面就会发软,看上去路面好像变高了。(4)指导学生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预设:教师出示另一句民间谚语“该冷不冷,五谷不丰;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农家人在年复一年的播种、收获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而这些经验常以朴实易记的俗语记载下来。“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也是如此,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节气不到,庄稼就成熟得较慢。(5)指名朗读本段。朗读指导:火热的夏季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朗读时语调要欢快,读出万物飞快变化的感觉。3.体

17、悟人也在“成长”,要用力地成长。过渡:同学们,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和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在夏天里都在长大,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成长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地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1)出示思考题,学生结对或分组讨论。A.学生们在夏天里是怎样成长的(学生们的身体、年龄都在成长。不管升级或跳班,无论快慢,总是要长。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B.读读文中的两句谚语,作者引用它们是为了说明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预设:学生缺乏农作物方面的知识,教师可

18、简单地向学生解释两句谚语中蕴含的农作物生长的知识。“六月六,看谷秀。”这里的六月六指的是农历六月初六,正值炎夏。“看谷秀”就是看着庄稼抽穗。所谓“谷”,和现在的说法“谷物”之“谷”的含义一样,不单纯是指稻谷。这句民谚的意思是庄稼长势如何,能否获得丰收,在这一天就能看出个差不多。“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即为“出暑”,处暑节气意味着夏天结束,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此时黄河以北地区气温下降。这句农谚是说到了处暑节气,地里的庄稼还出不了穗头的话,就不行了,就熟不了啦,不如做饲料割掉喂牛。C.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质疑:这里的“热

19、天”仅仅指的是夏天吗这里的“长”只是指身体的长、在学校年级的变化吗明确:“热天”不仅仅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和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如果说夏天是植物、动物迅速生长的时间段,那么青少年时期就相当于人生中的夏季,这个时候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比如对时间的珍惜,懂得坚持对于成长的意义等,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所以,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获取知识、能力,不能错过获得知识储备的时期,否则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2)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对“成长”二字的理解,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

20、中得到的启迪。(3)齐读第4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人也要努力成长的道理。小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三、体会写法,拓展延伸1.体会文章的主要写法。(1)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想想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再和同学交流。(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全文围绕着这句话描述了植物、动物、非生物和人在夏天里的成长,脉络非常清晰。作者选取的事物非常有代表性,写出了它们成长的特点。)(2)学生结合自己多次的朗读体验,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文中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然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

21、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2.快乐小练笔。(1)夏天,你周围的事物还有哪些也在生长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也可以自由创作。示例:夏天,苹果树也在快速地生长着,几日不见,豌豆大的小苹果就长得像拳头了;鸟窝里嫩黄的小鸟扑腾扑腾翅膀,一夜之间便可以飞出鸟窝去觅食了!(2)想一想夏天里的事物,写一首在夏天里成长的小诗。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2.积累关于农作物生长的农谚,了解相关知识。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夏天里的成长教学反思明确了重难点,再看单元目标。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第一篇课文,全文从把不同方面围绕着中心句展开教学。在

22、解构文章时,先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即文章围绕着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具体讲了动植物的生长、事物的生长和人的成长。一般而言,许多老师都会把这生长的三方面当作并列分类,即认为动植物、事物和人的生长是属于同一等级的,但是事实上纵观全文,细细推敲,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文章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作者从动植物的长写到事物的长,写出了看得见的长(看的见的长在文章第二段“夏天的长是活生生看得见的长”有提到,如果不对教材进行研读,很容易停留在“同层级”教学中)到看不见的长(山、河、地、铁轨和瀑布的长),也就是在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之间存在着一个过渡句,笔者认为作者意在告诉孩子们夏天万物生长是需要我们去发现

23、、观察,细心思索万物的生长,你最终才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现人生道理的过程。最后,由动植物、事物的长,抽象出青少年成长的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的用力的长。”即深入到文章第四自然,紧扣住文章难点之一“让学生领悟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努力学习的人生道理。”这样由整体感知,初步引出写法: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也为难点的突破铺垫。初读感知完,笔者通过简洁的过渡语将学生引入文章重点段落第二段学习动植物在夏天的迅速生长。以“你认为哪一种动植物的生长最迅速”为引线,始终围绕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谈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通过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瓜藤、竹子高粱、瓜藤等生长的迅速

24、,并始终回扣第二段的段落中心句“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看得见地长。”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地教学中体会、感受和领悟“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的写法。达到重难点突破。教学完第二段,笔者又引导学生发现第二段的中心句正是文章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体现,让学生由篇到段,再由段到篇进行感受,为最后的习作练笔提供铺垫和指导。当然,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1.要更注重课堂生成,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必拘泥在教案的流程中循规蹈矩地走教案;2.当精读小结完后,笔者发现自己少贴了一个板书,又返回去多提醒了学生,相当于环节的设置上又回到了精读第二段,显得有些凌乱,也不利于下一个自由环节

25、的引入。3.在学生谈“竹子高粱长得最快”时,笔者没有回扣中心,环节漏了。在公开课上由于过度紧张,对待此,笔者认为应当多开公开课,新教师要想获得成长,得到老教师的传授,必须要有“自讨苦吃”的精神。这堂课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最后一个环节,小练笔的展示和讲评。由扶到放,立足单元习作目标,引导学生写作时学会列提纲。笔者透过板书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但是,在巡视小练笔的过程中发现我班学生大部分在围绕着给定的中心写小练笔的大纲,而不是梳理思维导图,笔者一下子手足无措,这与我之前磨课的五个班级相差太大。(其实我大可不必紧张,因为我可以顺势表扬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文章,这就体现了经验不足的缺陷)当时,为了能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展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笔者挑选了运用思维导图能梳理不同方面的学生的作业。但不足之处就在于我展示学生作品质量的先后顺序以及评价的到位之处。我只引导学生可以从一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写,也可以从不同方面的多个角度写,比较空泛。比如一个学生他以树形思维导图方式写“精彩的运动会”,写了跳高、跳远、垒球等,这些角度都是从“运动会项目”这个方面来写,那么教师在肯定学生能抓住写法梳理的同时,要立足发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除了抓住这个项目方面,还能抓住哪些方面来写让学生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小练笔更扎实,更有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