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16147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2CHCl3+3HClB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CO+H2RCH2CH2CHOC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

2、CH3COOCH2CH3D乙烯合成聚乙烯nCH2CH2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 溶液和CuSO4 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C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振荡 无白色沉淀产生 苯酚与溴水不反应D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不能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AABBCCDD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

3、下,2.24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NAB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C1molOH中电子数为10NA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B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CH3COOH+CO32CO2+H2O+2CH3CO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CO32D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6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

4、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

5、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BC7H8OCCH4ODC2H4Cl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同温同压下,H2(g)+Cl(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C已知:H2(g)+O2(g)=2H2O(g)H1=akJmol1,2H2(g)+O2(g)=2H2O(I)H2=bkJmol1,则abD已知: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C(s,金刚石)+O2(g)=CO2(g)H2=393.0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0某有机物Z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生

6、成机理可由X与Y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Z结构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BY的分子式为C9H8O3C1molZ余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8molNaOHD1molZ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11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以下几种,其中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ABCD12下列实验事实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的是()A活性炭、氯气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苯、乙醇、纤维素都能与浓硝酸反应C福尔马林、葡萄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饱和(NH4)2SO4、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形成白色沉淀13某有机物结构如

7、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B1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4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电动车用电池,该电池反应式为:2Al+6Li+3FeS=2Al3+3Li2S+3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作为二次电源,该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C该电池替代现在电动车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15下列有关化学用

8、语表示正确的是()ACO2分子比例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I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6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356g“可燃冰”(若分子式为CH49H2O)释放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kJ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

9、u2O+H2该电解池中,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极;每生成1molCu2O,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7某芳香烃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现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图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F的分子式为C7H7NO2,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已知:(1)烷基苯在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苯胺,易被氧化)请根据本题所给信息与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做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事先要用洗涤XA“一定条件”是指的何种条件:写出反应类型:反应,反应1mol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

10、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mol(3)Y的结构简式为(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符合下列4个条件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子中含有苯环;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发生反应;在苯环上只能生成2种一氯取代物(5)以下是由A和其他物质合成的流程图:完成甲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6)美托洛尔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合成美托洛尔所给相关信息,写出以CH3OH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18盐泥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渣,主要成分是镁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含少量铁、铝、钙

11、的盐)实验室以盐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实验过程如下:已知:室温下KspMg(OH)2=6.01012在溶液中,Fe2+、Fe3+、Al3+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依次为7.19.6、2.03.7、3.14.7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在盐泥中加入稀硫酸调pH为12以及煮沸的目的是若室温下的溶液中Mg2+的浓度为6.0molL1,则溶液pH才可能产生Mg(OH)2沉淀(3)由滤液到滤液需先加入NaClO调溶液pH约为5,再趁热过滤,则趁热过滤的目的是,滤渣的主要成分是(4)从滤液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向滤液中加入;过滤,得沉淀;蒸

12、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得产品(5)若获得的MgSO47H2O的质量为24.6g,则该盐泥中镁以Mg(OH)2计的百分含量约为(Mg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19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请根据图作答:(1)E的结构简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则B的分子式为(4)F具有如下特点: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发生加聚反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化合物G 是F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有多种结构,写出

13、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20下列反应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2Cr2O72+3CH3CH2OH+16H+13H2O4Cr(H2O)63+3CH3COOH(1)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填元素符号)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1mol CH3COOH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3)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填化学式);H2O与CH3CH3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21根据下面的反应线路及所给信息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B的结构简式是的反应类型是;的反应类型是;(3)反应的条件是江苏省淮安市清河

14、区清江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B、依据盖斯定律反应焓变和起始位置和终了物质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C、水能、风能、潮汐能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D、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分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15、,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反应物能量可以高于生成物反应放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吸热反应,故A错误;B、有些反应不容易控制,不能直接测定反应热,依据盖斯定律反应焓变和起始位置和终了物质有关,与变化过程无关,通过计算得到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故B正确;C、水能、风能、潮汐能也是人们利用的能量,它们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故C错误;D、常见的放热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部分化合反应、燃烧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常见的放热反应,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

16、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2CHCl3+3HClB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CO+H2RCH2CH2CHOC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CH3COOCH2CH3D乙烯合成聚乙烯nCH2CH2【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应用【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特征: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即生成物质只有一种【解答】解:A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2CHCl3+3HCl,产物有两种,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A选;B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

17、CO+H2RCH2CH2CHO,产物只有一种,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B不选;C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CH3COOCH2CH3,产物只有一种,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C不选;D烯合成聚乙烯nCH2CH2,产物只有一种,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绿色化学及有机化学反应,把握反应产物的种类与绿色化学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

18、Cl 溶液和CuSO4 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B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煮沸 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水解C 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振荡 无白色沉淀产生 苯酚与溴水不反应D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不能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加NaCl发生盐析,加CuSO4 溶液发生变性;B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水解生成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C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酚;D

19、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但乙醇易挥发,二者均可使高锰酸钾褪色【解答】解:A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NaCl发生盐析,加CuSO4 溶液发生变性,盐析为可逆过程,变性为不可逆过程,故A错误;B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水解生成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则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故B错误;C向苯酚浓溶液中滴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酚,应选浓溴水,现象可观察到白色沉淀,故C错误;D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后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但乙醇易挥发,二者均可使高锰酸钾褪色,则该实验不能证明乙烯能使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20、,为高频考点,涉及气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实验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技能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NAB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C1molOH中电子数为10NA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三氯甲烷标准状况不是气体;B、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C3H6中存在同分异构体,

21、不一定含有双键分析;C、羟基是中性取代基含有9个电子;D、乙烯和环丁烷最简式相同CH2,依据n=计算28 gCH2物质的量,得到碳原子数【解答】解:A、三氯甲烷标准状况不是气体,2.24L CHCl3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故A错误;B、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0.1mol,C3H6中存在同分异构体,可能是烯烃含有双键,若是环烷烃不含有双键,故B错误;C、羟基是中性取代基含有9个电子,1molOH中电子数为9NA,故C错误;D、乙烯和环丁烷最简式相同CH2,依据n=计算28 gCH2物质的量=2mol,得到碳原子数2NA,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气体摩尔体

22、积的条件应用,物质结构分析,微粒数计算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B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CH3COOH+CO32CO2+H2O+2CH3CO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CO32D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B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C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D负极上氢气失去电子,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解答】解:AAgNO3溶液中加入过

23、量的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g+2NH3H2O=Ag(NH3)2+2H2O,故A错误;B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CH3COOH+CO32CO2+H2O+2CH3COO,故B正确;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CO2+H2O+C6H5OC6H5OH+HCO3,故C错误;D若电解质为碱,则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侧重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及电极反应的考查,难度不大6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

24、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A、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B、对比溶液的酸性强弱对R的降解速率的影响情况;C、根据t=0时物质的初始浓度来判断降解速率的大小;D、根据平均降解速率v=来计算即可【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是相

25、等的,故A正确; B、溶液酸性越强,即pH越小,线的斜率越大,可以知道R的降解速率越大,故B错误; C、图中无法比较同一pH条件下,R的起始浓度与降解速率的关系,故C错误; D、在 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104molL1min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0、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

26、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A、根据G=HTS0进行判断;B、反应生成气体,熵值增大,反应能自发进行;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D、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解答】解:A、H0、S0,在任何温度下可满足G=HTS0,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B、H0,若能够满足G=HTS0,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熵值增大即S0,故B正确;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不能用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

27、应自发性的判据,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焓变和熵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G=HTS0,能自发进行8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5H10BC7H8OCCH4ODC2H4Cl2【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混合物和纯净物【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根据是否存在同分异构体判断正误【解答】解:AC5H10可以表示1戊烯和2戊烯两种物质,不是纯净物,故A错误; BC7H8有甲苯和1,3,5环庚三

28、稀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CH4O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C2H4Cl2有CHCl2CH3和CH2ClCH2Cl两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纯净物为载体考查了同分异构现象,难度不大,注意纯净物必须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同温同压下,H2(g)+Cl(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C已知:H2(g)+O2(g)=2H2O(g)H1=akJmol1,2H2(g)+O2(g)=2H2O(I)H2=bkJmol1,则abD已知:C(s,石墨)+O2(g)=CO2(g

29、)H1=393.5kJmol1,C(s,金刚石)+O2(g)=CO2(g)H2=393.0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根据强酸强碱溶解要放热,弱酸弱碱电离要吸热分析;B、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物质状态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反应条件无关;C、根据气态变成液体要放热分析;D、根据物质的量能量越低越稳定【解答】解:A、强酸强碱溶解要放热,弱酸弱碱电离要吸热,所以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可能不同,故A错误;B、依据盖斯定律分析可知,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物质状态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反应条件无关,故B正确;C、气态变成液体要放热

30、,所以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则ab,故C错误;D、由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C(s,金刚石)+O2(g)=CO2(g)H2=393.0kJmol1,则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焓变分析,盖斯定律含义理解应用,化学反应实质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10某有机物Z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生成机理可由X与Y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Z结构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BY的分子式为C9H8O3C1m

31、olZ余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8molNaOHD1molZ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连4个不同基团的C为手性碳原子;B由酯化反应及原子守恒可知Y的分子式;CZ中COOH、COOC、酚OH均与NaOH;DZ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解答】解:A连4个不同基团的C为手性碳原子,环己烷结构中与OH、COOC相连的C均为手性碳,故A正确;B由结构简式X为C7H12O6,Z分子式为C16H18O9,由酯化反应规律可知Y的分子式为C9H8O4,故B错误;CZ中COOH、COOC、酚OH均与NaOH,则1mol Z与

32、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故C错误;DZ中含酚OH、碳碳双键,酚OH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共需要4mol溴,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烯烃、酯性质的考查,选项B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1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有以下几种,其中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ABCD【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烃的衍生物官能团【分析】酯化反应、消去反应一般是脱HX或H2O,会消除羟基

33、;而CHO可加氢(既是加成反应又是还原反应)生成CH2OH,酯的水解可生成醇OH,卤代烃水解可以生成醇,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HO氧化生成COOH也可引入OH,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取代反应可以引入羟基,如卤代烃水解,故正确;加成反应可以引入羟基,如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故正确;消去反应不可以引入羟基,可以消除羟基,故错误;酯化反应不能引入羟基,可以消除羟基,故错误;加聚反应中碳碳双键或三键转化为饱和键,则不能引入羟基,故错误;缩聚反应中OH、COOH发生酯化反应,不能不能引入羟基,故错误;氧化反应可可引入羟基,如醛的氧化生成羧酸,故正确;还原反应可以引入羟基,如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正

34、确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合成反应中羟基的引入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即可解答该题12下列实验事实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的是()A活性炭、氯气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苯、乙醇、纤维素都能与浓硝酸反应C福尔马林、葡萄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饱和(NH4)2SO4、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形成白色沉淀【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反应【分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氯气的水溶液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B、苯可以和浓硝酸之间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纤维素能

35、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酯化反应;C、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加入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其他的盐能使蛋白质盐析【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一种物理漂白过程,氯气的水溶液中的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是化学漂白试剂,不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故A错误;B、苯可以和浓硝酸之间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纤维素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酯化反应,不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故B错误;C、福尔马林、葡萄糖都是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故C正确;D、加入重金属盐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饱和(NH4)2SO4能使蛋白质盐析,不可以用同一反应原理解释,故

36、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应用,要注意常见反应的反应原理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3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B1molEGC与4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C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根据甲烷的结构可知,碳与四个原子或原子团相连时,这五个原子形成四面体;B根据酚OH能与NaOH反应解答;C根据苯的性质: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来解答;D根据酚类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解答】解:A甲烷的结构可知,碳与

37、四个原子或原子团相连时,这五个原子形成四面体,所以该分子中不是所有的原子共面,故A错误;B酚OH能与NaOH反应的关系式:OHNaOH,所以1molEGC与3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B错误;C苯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该物质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酚类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该物质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来解答,熟悉酚、醇、醚化及苯的有关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电动车用电池,该电池反应式为:2

38、Al+6Li+3FeS=2Al3+3Li2S+3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作为二次电源,该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e=Li+C该电池替代现在电动车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Li和Al都属于金属,合金中Li较Al活泼,根据正极反应式知,原电池的电极材料LiAl/FeS,判断出负极材料为Al,发生反应为:2Al6e=2Al3+,又知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

39、+2e=Li2S+Fe,所以电池反应为:2Al+6Li+3FeS=2Al3+3Li2S+3Fe,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阴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A、二次电源在使用的过程中至少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即电能、化学能、热能等能量之间的转化,故A正确;B、根据电极反应式:2Al+6Li+3FeS=2Al3+3Li2S+3Fe,铝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负极反应为2Al6e=2Al3+,故B错误;C、该电池不含有重金属元素,替代现在电动车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故C正确;D、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阳极电极反应为:Li2S+Fe2e=2Li+FeS,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即

40、2Al3+6e=2Al,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涵盖电解池和原电池的主体内容,涉及电极判断与电极反应式书写等问题,做题时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本题中难点和易错点为电极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CO2分子比例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I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考点】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比例模型是参照原始实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放制作的模型;B、硫离子是硫原子得到电子达到最外层电子8电子稳定结构;C、质

41、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质子数标在元素符号左下角;D、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解答】解:A、比例模型中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应为,故A错误;B、S2的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故C正确;D、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分析判断,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书写,原子符号书写,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二、填空题(共1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6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

42、甲烷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356g“可燃冰”(若分子式为CH49H2O)释放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780.6kJ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该电解池中,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每生成1molCu2O,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1.2041024或2NA;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1)3

43、56 g CH49H2O可以释放出2 mol CH4,再根据燃烧热的计算;根据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可以知道金属铜为阳极材料,在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发生的电子的还原反应,依据电子守恒计算;【解答】解:(1)356 g CH49H2O可以释放出2 mol CH4,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则890.3 kJ/mol2 mol=1 780.6 kJ;故答案为:1780.6;反应2Cu+H2OCu2O+H2,根据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可以知道金属铜为阳极材料,连接电源正极,在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发生的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或2H+2e=H2);失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生成氧化亚铜1mol,电子转移1.2041024或2NA,故答案为:正,1.2041024或2NA ;2H2O+2e=2OH+H2(或2H+2e=H2);【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电解原理的分析应用,电极反应书写,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三、解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