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515266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B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C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D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为背斜成山答案:D解析:为河流的入海口处,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是向斜,为储水构造;处为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山地;处岩层发生垂直运动,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山地,处岩层向上变曲,是背斜构造而形成的山地。2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B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C处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

2、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D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受到洪水威胁答案:B解析: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根据水循环的概念,河流既参与了海陆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 处的山麓不能确定为热带,因此自然带也不一定是热带雨林;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冲积平原与山坡的过渡地带。某河谷一块高达200多米的巨大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1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上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4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B自下而上洞穴形成的时间越来越迟C低处洞穴较

3、多,是因人类开凿而增加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答案:3.A4.D解析:第3题,洞穴分布于河谷一侧的崖壁上,其成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第4题,自上而下洞穴数目增多,可推断河流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下降,高处洞穴形成的时间早且数目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减少。读下面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岩层按从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地质作用规律,水平沉积岩中,先形成的在下面,晚形成的在上面,侵入岩形成时代晚于所侵入的岩层。6岩层中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ABCD答案:B解析:只有沉积岩才有可能含有化石,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都不可能有化石。下图为

4、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78题。7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BCD8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BC DI答案:7.D8.A解析:第7题,根据地球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表,可知代表重熔作用,代表岩浆活动,代表地壳运动,代表变质作用。玉石和大理石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第8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是古生物死亡之后其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9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冰蚀 B水蚀C风化与风蚀 D褶

5、皱、断层10从图中各岩石的形成顺序看,图中侵入岩大约在()A石灰岩形成之后 B页岩形成之前C变质岩形成之后 D石灰岩形成之前答案:9.B10.A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图中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第10题,侵入岩已侵入到石灰岩层,故侵入岩一定是在石灰岩形成后侵入的。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ABCD答案:D解析:图中是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而成;是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所致;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12图中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 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 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答

6、案:C解析:图表示岩浆岩的形成,经图所示的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图)。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千米。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下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答案:D解析:根据文字“贵阳”“沟谷、峰林、峰丛、天坑”等信息及地貌特征示意图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14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 D

7、沉积岩、流水侵蚀答案:D解析:该地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在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发育形成,其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读下图,回答第15题。15下列关于坡度与流水侵蚀强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正相关B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负相关C山麓地带坡度较小,坡面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明显D坡度为40左右时,坡面流水侵蚀最为严重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坡度为40左右时,坡面流水侵蚀最为严重;坡度小于40时,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正相关;坡度大于40时,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负相关。二、综合题16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

8、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质发展演示的窗口。(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_。(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之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_。(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_。(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_。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内力作用表现:_。外力作用表现:_。答案:(1

9、)G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3)H、I、J、K地层缺失。(4)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5)内力作用表现: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解析:第(1)题,G层为砂岩,是河湖沉积物,应是陆地环境。E层为石灰岩,为深海环境;F层为砂岩,为陆地环境;G层为页岩,为浅海环境。第(2)题,读图可知,褶皱应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第(3)题,对断层两侧岩层进行对比分析,可找出左侧缺失的地层。第(4)题,地层O发生断裂错位,故断层M后形成。第(5)

10、题,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外力作用则表现为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材料二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卵石。(1)如用右图表示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则在戈壁、沙漠、黄土三者中,图中A代表_,B代表_,C代表_,风向主要是_风。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

11、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 _。(2)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之前,这里曾是()A荒漠 B草原C森林 D水乡(3)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而现代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答案:(1)戈壁沙漠黄土西北从西北到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2)D(3)风力沉积作用流水的侵蚀与搬运作用D解析:第(1)题,风从西北吹向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第(2)题,鹅卵石的存在说明黄土高原曾是水乡。第(3)题,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现在的主导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与搬运。-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