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1-201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48698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2011-201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1-201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2011-201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2011-2012学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80分)读“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完成13题。1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0% B1.6% C4% D3%2下列四国中,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德国 B瑞典 C印度 D美国3图中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基数过大 C人口增长过快 D失业人口增加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出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于东北。据此回答46题。4地理学中最适于用来解释华北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A交通通达性 B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C经济区域专业化 D环境人口容量变化5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的

2、人口金字塔最可能出现的形式是( ) 6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对应的功能分区分别是()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山西平遥古城是我国首批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城市,目前人口达45000多人。但是为了保护古城,专家计算它最多容纳20000人。因此,有一半人要迁往其他城市。据此回答78题。7山西平遥古城人口迁移属于(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农村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8

3、关于山西平遥古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抓住机遇,积极建设宾馆,迎接八方来客B为保护古城就不能开发旅游资源C保持古城原有风貌,突出古城特色D商品经济时代,应将古城建设成为商业城市新华网北京2010年12月8日电 2011年全国铁路春运方案出台:2011年春运自1月11日起至2月19日止,为期40天。预计春运铁路将发送旅客1.88亿人次,同比增加1373万人次,增长8%。据此回答910题。9春运旅客主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10近几年春运旅客量不断增加可能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压力 B扩大了流出地、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

4、距C缓解了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11石家庄快速发展成为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 B有利的地形条件C铁路的修筑 D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12下列各组城市中,其主要区位因素完全不同的是( )A杭州、苏州、桂林 B西安、洛阳、杭州C大庆、拉萨、上海 D徐州、襄樊、怀化13影响上海、天津、广州三城市分布的最主要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矿产资源 D河流入海口附近下面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416题。14图中聚落主要沿( )A河流分布 B海岸线分布C公路干线分布 D山谷分布15我国与A城发展区位因素相同的城市有( ) A北京 B

5、上海C武汉 D大庆16从地形状况看,世界大多数城市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 B高原地区C丘陵地区 D崎岖山区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我国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最多的省区之一。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1719题。17清王朝时期导致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 )A政治 B宗教 C交通 D气候18材料说明( )A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C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D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19关于图中A城市发展的叙述,

6、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是该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B人口大量外迁是解决该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C资源枯竭是制约该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该城市成为辽宁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20下列各选项中的城市与下图中城市功能对应的是( ) A、株洲 桂林 底特律 香港 B、伯明翰 香港 株洲 黄山 C、香港 新加坡广州 鞍山 D、石家庄 武夷山 旧金山 攀枝花21、关于“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产业革命时期B、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负增长C、“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往往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其区别于其他人口增长模式

7、的主要特点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发达国家总体上人口的死亡率高于人口的出生率B、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属于“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C、欧洲国家由于营养好,肥胖人口较多,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D、北美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2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A、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B、老年人口比重高C、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 D、婴儿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回答2425题。24其中014岁人口比重约是

8、( )A93% B25% C13% D60%2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人。因此,21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下面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回答2629题。26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27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28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29最近曾有战争发生的国家有( )AA国

9、 BB国 CC国 DD国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后回答3031题。30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美国的南北战争 环境因素 新兴产业的吸引A B C D31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A计划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B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C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D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下图是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3233题。32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A B C D33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 B C D34

10、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普通服装店 乙:家具商店 丙:星级宾馆B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C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用电器D甲: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35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南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A B C D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需要利用一定的土地,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据此回答3637题。36下列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与城市的起源同步B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C各功能区的分布是

11、商业竞争的结果D在不同城市,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尽相同37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变化是( )A居住区,一般位于城市几何中心 B工业区,逐渐向市区外缘移动C文化区,接近商业区布局 D功能区一旦形成,不会发生变化下图中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读图,回答3840题。38 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居民区 DY是工业区39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40若X、Y、Z三个区域的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

12、济活动最为繁忙的是( )AX BY CZ DX和Y二、综合题41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省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740600122 (1)材料一说明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 )A人口增长快 B人口增长慢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以上都不是(2)你认为新中国人口激增的原因有哪些?(4)材料二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5) 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能否从东部向西部大规模移民? (6) 简要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42读“1985年7月至2011年6

13、月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结构表”,回答下列问题。(9分)原因分类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性别比经济原因工作调动11.5268.4分配录用5.9243.5务工经商24.3223.8学习培训12.9149.7退休离职1.6603.9家庭原因投亲靠友9.975.9随迁家属10.467.4婚姻迁入14.29.7其他原因9.3215.0合计100123.1(注:性别比是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1)表中所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迁移人口的比重是_。其中又以_人员比例最高,且该时期以前的人口流动主要受_因素影响,(2)表中人口迁移的其他原因还包括_和_等。(3)在所有经济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中,就性别而言,_性人口数超过_性人口数;在家庭人口迁移中,_性人口数超过_性人口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