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讲评课堂:放手追梦让心起航.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647392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讲评课堂:放手追梦让心起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讲评课堂:放手追梦让心起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讲评课堂:放手追梦让心起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讲评课堂:放手追梦让心起航.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模拟作文写作讲评课堂:放手追梦,让心起航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一个父亲和他跛脚的儿子站在一幅金字塔画前。跛脚的孩子被画上金字塔的雄伟所震撼,他问父亲这是哪里。父亲淡淡地说:“别问了,这是你永远不能到达的地方。”二十年后,已经年老的父亲收到一张照片,背景是二十年前画中雄伟的金字塔,拄着拐杖的儿子站在塔前,笑容灿烂。照片背后写着一行字:“行动的人改变世界。”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妙文品评放手追梦,让心起航 李宇昕对于一个行走不便的人来说,要到达遥远的地方,无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可就是这样一件被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却在一个跛脚的

2、人身上出现了奇迹。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获得了成功?【简要解读材料,并以问题的形式抛出话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是梦想,是矢志不渝朝梦想奔跑的信念和果敢的行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或美丽或平凡的愿景,要想使其变成现实,就得倾注自己的力量,放手搏击,让追梦的心在奋斗的海洋上扬帆起航。【在回答了问题后,提出观点,衔接自然。】放手追梦,让心起航,要始终坚定自己的梦想,永不言弃。【分论点一】古今中外的成功者,谁不是在奋斗的路上苦苦追寻?实现梦想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只有不忘初心,孜孜追求,才能创造辉煌。【对分论點作适当的阐释】达芬奇为创作最后的晚餐耗时三年,歌德为写歌集呕心沥血长达59年,李时珍更是为编写

3、本草纲目倾注了自己的一生。【对大家熟知的素材,采用密集叠加的方式,形成排比,既充实了内容,又有气势】成功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一点一滴地积累,梦想不会突然出现,而是要每时每刻去追寻。【画龙点睛式的点评,恰到好处】追梦的人啊,当你感到前途渺茫时,不要灰心,更不要放弃,因为好铁百炼才能成钢,而不断奋斗就是让你涅槃的那一束火焰。【作出小结,干脆有力。】放手追梦,让心起航,要始终保持一颗不骄不躁的心。【分论点二】要知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宁静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塑造人生,达成心愿。著名学者叶嘉莹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因为淡泊,她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是那样的璀璨夺目;因为淡泊,她在生活中又是那样

4、的怡然自得。在这大千世界里,浮躁与虚荣横飞,有很多人在权利和金钱的诱惑下,步步迷失自我,陷入万丈深渊,不能自拔。【正反对比,突出了观点】而唯有淡泊的人,才能做回自己,在心灵的深处,开出那朵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之花。【顺理成章得出结论,思维严谨。】放手追梦,让心起航,要不顾他人的冷眼和嘲笑,一心一意追逐自己的梦想。【分论点三】“我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曾几何时,隐形的翅膀这首歌火遍大江南北,而这首歌也唱出了演唱者张韶涵的心声。自出道以来,张韶涵就一直遭受非议,而她的父母,更曾一度将她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可这位身材娇小的姑娘却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她抛开世人的眼光,继续追逐梦想。事实证

5、明,她最终成功了。只要锲而不舍,勇敢追梦,就一定能等到鲜花盛开的那一刻。【本段使用“一事一议”的论述形式,以区别于前两段,体现出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放手追梦,让心起航。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不骄不躁,更不顾别人的冷眼嘲笑,相信,你定能站在自己的“金字塔”面前。【再次点题,照应开头,结构完整,中心明确。】学生点评点评一:这篇文章的标题拟得非常漂亮,对仗较工整,且有内涵。题好一半文,拟出好的标题,应是写作训练时必修的一课。点评二:文章开头很成功,完全符合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既紧扣材料,引出话题,真切自然,又能快速切题,真可谓“一箭双雕”。说实话,我平常就不太注意联系材料来分析问题,往往完全丢开材料

6、,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所以,学习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点评三:我特别欣赏本文一目了然的结构。开头在简要剖析所给材料的前提上,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下文引出观点提供依据。为使主旨鲜明突出,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整篇文章思路清楚,层次分明,不失为议论文常见结构模式之典范。有不少同学不太在意文章的思路层次,往往想到哪写到哪,这样势必造成中心模糊。点评四:本文内容充实,在分析中,能正确运用典型事例,并注重材料的角度、层次,极具代表性,增强了论证力度。教师点评这篇议论文紧扣中心,从怎么办的角度衍生出三个小论点,并在具体分析论证中,旁征博引,叙议结合,收到了主旨凸显的效果。此外,作者

7、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突出。教师提纯这篇文章在几个方面值得大家学习借鉴:1.结构紧凑,浑然一体思维清晰,章法严谨是优秀议论文必备的硬核之一。对材料作文而言,一般采用“引-议-联-结”或“引论-本论-结论”的常见结构模式。本文基本上沿用了后一种结构样式。具体讲就是先根据主题思想的需要,从分析材料中提炼出要旨,顺带出话题,本论部分将中心观点细化为三个小分论点,结尾收束全文,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嫌。但如能在总结全文的前面,适当联系现实生活,跳出自我小圈,着眼于国家、民族、历史、时代,作进一步延伸,文章会显得更有深度、高度和温度。2.旁征博引,分析精当剖析问题,方法多样,但最好做到有理有据。本文中,作

8、者处理较为合理到位。如在论证第一个小论点时,首先摆出论点,扼要阐释,并借助精心遴选的达芬奇、歌德、李时珍等典型事例,配以精当的分析,强有力地证明了实现梦想,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的观点。而随后的小结,则进一步深化思想。3.选材有道,锦上添花由于同学们对素材的含义、意义、范围和使用等方面认识不足,容易犯机械主义的毛病。在平时的学习积累过程中,只留意古人旧事,其他如社会热点或生活逸事等,一概不感兴趣;使用时,不论文体,来龙去脉一律交代清楚,造成叙议不分,重点不突出。实际上,素材的搜集极其广泛,像教材中的课文内容、电视播报的新闻、报刊刊载的文章、口口相传的格言警句等,都是可以拿来入文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选材,既要多维度、多层次,又要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国家,使文章饱含时代气息。纵观近些年来各地高考优秀作文,不难发现其明显的共同特征材料新鲜、大气、温情。换一句话说,作者们将视角从自我转移到对现实、生活及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上,并有了一定的深入思考,文章具有一定的质感及家国情怀,自然能打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