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_谢百治.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639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_谢百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_谢百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_谢百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_谢百治.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OI: 10. 13811 . cnki. eer. 1999. 03. 004 电化教育研宄 1999年第 3期 (总第 77期 ) _ 电教理论探讨 论文编号 1003- 1553( 1999)03- 0015- 05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与 教 学 改 革 谢百治,马飞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内容一是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二 是教育技术研宄的对象和特点 ;墓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研宄的热点;四是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撑作用; 五是教育技术的落脚点在于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 ;六是加强队伍建设,调动领

2、导、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昆 【关键词】教育技术 ;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 057 【文献标识码 】 A 院校的着眼点是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教学改 革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教育技术的发 展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教学改 革主要在于精简教学内容,转变教育思想 ,加强教 育管理和开展教育技术研宄等,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阐述教育技术的概念、内容和在教学改革中的作 甩 一、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于人才素质需 求的提高 ,使传统的 “ 师傅带徒弟 ” 式的培养人才的 方法遇到了挑战 你想上好一堂专业课,当好一名教师

3、吗?你想 适应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当好一名学生 吗?你想做好一次学术报告,当好一个学者吗?你 想设计好一次学术答辩,完成研究生学业或申报一 项研宄基金和成果吗 ?你就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 技米为此,中国教育报设立了 “ 制高点一一现代 化教育技术 ” 栏目,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撰文应 用现代教育技术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文章指出: “ 各类学校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宄和实 践,深 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 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 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重视社会参与 ,调动社 15 会各界的积极性,加

4、大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投 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 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 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要让学生尽快地了 解和掌握现代教育和学习技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提高他们吸取、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更好的条件 ” 。 由此可以看 出,随着人们对教育的再认识,社 会对教育的更大需求 ,教育技术必将承担更有深度 和更大范围的使命 ;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全面发 展的推动下,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技 术必将得到新的更加飞速的发展 1.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随着 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时

5、期赋予它不同的内 &对于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国内外教育界都极 为重视,因为只有科学的定义,将对教育技术的理 论研宄方向和实践指导产生根本的影响。这里我们 首先给出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 (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在 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 开 发 、 运 用 、 管 理 和 评 价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

6、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美国 AECT组织致力于给出教育技术学的恰 当定义,已有 30多年历史了。在 1994年以前已产 生使用过三个定义,都是与当时的教育和科学技术 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到了界 定学术领域,引导学术发展方向的作用,这里就不 - 介绍了。 我国在教育技术研宄方面,近 20年来做了大 量的工作。其中南国农教授、肖树滋教授等老一辈 电化教育专家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就关于教育技 术的定义 1997年 3月华南师范大学李

7、克东教授认 为 :“ 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 息技 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 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的 理论与实践 ” 。 我们军队的教育技术工作者,经过 20年努力, 为军队的教育训练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就同时在 完成繁重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持续开展电教 “ 三深入 ” 与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 了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及系列化研宄,并取得了可 喜的成果全军医学教育技术学会也很重视教育技 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长期以来开展了医学课 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宄,电视教材系列化研 宄和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开发应用研宄,取 得了一批 研究成

8、果,受到了同行的注目。对于教育技术的定 义,我们认为 :“ 教育技术学是关于教学过程和教学 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科学。其研 宄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特点是理论与实践 并重,基础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特征是定 位于一门科学,目的在于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 资源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 。 2. 教育技术学研宄的对象和特点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明确指出: “ 教学过程 ” 和 “ 教学资源 ” 是教育技术学研宄的对象,这一界定对 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和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广大 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研 宄的目的在于对教学资源的建设、充劣扩展和对 教学过程的优

9、化,在这方面我们广大教育技术工作 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围绕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 用,我们开展了医学主干课程电视教材系列化研宄 和计算机多媒体教材开发应用研宄 ,总后卫生部下 达了全军医学教育技术 “ 双百计划 ”, 其中包括完成 100部优秀电视教材和 100部优秀多媒体教材的 制作, 1000部优秀电视教材的推荐介组同时还 开展了电视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的设计、开发、制作 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进行了电视和多媒体 教材应用研宄目前已发表研宄论文 100余篇,完 成专著两部,制作优秀电视教材 58部,多媒体教材 42部,共计 100訊这些教材中获全军第四届优秀 电教教材评比一等奖 8项,全国

10、第五届科技音像作 品奖一等奖 2项,二等奖 1项,全国优秀多媒体教 材评比二等奖 2项,三等奖 5项,总后第四届优秀 电教教材评比一等奖 6项,国家卫生部优秀电教教 材评比一等奖 6现 以上属教学资源研宄的范畴,同时我们为了优 化教学过程进行了医学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 践研究,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校级教学 成 果 一 等 奖 两 现 获 省 级 优 秀 实 验 课 程 一 等 奖 3 个,二等奖 2个 ,三等奖 1个。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为解决教学时数减 少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矛盾,为避免因教师教学水平 的差异而影响教学质量, 1988年以来,我们进行了 医学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

11、践研究,探索了医学 内容和电教媒体关系的矩阵模型,进行了电教教材 编制和在课程中应用的实践研允探讨了电化教育 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构建了医学课程电化教学设计 的模式从而提出了电教教材从基础到临床纵向配 套理论并得以实施推广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 总结了医学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1988年 以来,先后在 “ 神经 解剖学 ” 、 “ 外科学 ” 、 “ 传染学 ” 等 13门课程中开展了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普遍节 约学时 2(h 3脱,增加信息量 13. 5脱,成绩提 高 8分且分布集中。 1992年 6月出版了专著 电化教育与教学设计,发表了相关文章 18篇。著 名教育学家南国农教授给予了

12、高度的评价。已在全 军乃至部分地方院校中推广。 这项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受认知学习论的影响 较大,忽视了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影响,体现了以课 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对因材施教和个别化的学 习模式探讨不紙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医学教育,为探索建立新 的学习模式提供了 新的机遇首先针对医学教育的 特点,发挥计算机多种媒体信息综合的优势,促进 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二,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 导,运用计算机多媒体非线性网状结构信息组织方 16 式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试图建立新的教学学 习模式 ;第三,注意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利用计算 机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点,深化教学实践过 程 ;第四,积极开展计算机多媒

13、体教学实验和理论 研究,把多媒体教学纳入教学设计的轨道 ,促进多 媒体教学向高水平发展结果表明提高了质量,缩 短了学时,加强了学员素 质和技能培养。 以上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特 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技术学不仅是一种理论 体系 ,一 个研宄范畴 ,也不仅是一种实用技术和职 业门类,它是将理论的研宄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 是把研究结论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 模,加强了素质培养和技能教育的实际效果在理 论上,教学技术有日趋完善的理论基础、研究领域 和体系架构。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技术,它可 以分为四个层次 :首先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需 求 ;其次探索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

14、途径,特 别是设计和决策的技巧 ;第三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的 组织和管理技术,特别是对于知识的组织和管理 技术 ;第四是认真进行教学评价。这一切的目的在 于优化教学学习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教育 技术学研宄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综合中外学者的各种观点,当前教育技术学存 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如何把教材设计得有利于学习 者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 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是已取得的教学成果和 试点经验在多大程度上被运用到的教学环境中;四 是如何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融入每个学科整体教 学 ;五是如何使电视教材及交互视频技术成为有效 的又不昂贵的教学工具 ;六是面授的哪些功能

15、可以 成功地为远距离教育所取代 ;七是如何提高教育技 术工作者的素质和培养教学技术专业人才 ,使其适 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八是各种新的媒体和技术 对教学过程和效果会产生怎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为此,目前教育技术与研宄的热点问题是: 1. 多媒体技术 (1) 多媒体的概念将信息的表现形式 (文字、 图形声音、图像等 X信息的存储介质 (磁盘、磁带、 光盘、胶片等)和信息的传播介质(光缆、电缆和电 磁波等 )等软硬件集中于计算机系统中的有机结合 体也就是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这种 装置来实 现图、文、音、像等多种媒体科学艺术地组 合。它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为教学改 革开阔了一片

16、新天地 (2)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特征计算机多媒体教 学系统主要特征在于三化(信息数字化、配置集成 化、结构网络化 )和三性 (工作智能性、人机交互性、 运行实时性 i (3)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 用于教学一是开发教学资源 ;二是优化学习过程 , 进一步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用途侧重计 算机多媒体的配置也不相同,可分为教学资源开发 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培训系统、演示型计算机多 媒体教室、学生自学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等。 (4) 多媒体前沿性领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 包括人工智能、数据库、模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 网络技术等。 2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教学设计 ( Instruc

17、tional Design.简称 ID)的理 论和实践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 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以教育技术 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 需求,探讨解决它们的方法和途径,目的在于提高 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学习过程最优化的 一门科学。 (2) 教学设计研宄的内容。教学设计包括理论 研究动态和教学设计方法的探讨。教学设计理论研 究可分为两大层次 :一是基本理论层次,其重点探 索研究 “ 为什么 ” 。这里目前研宄最多的是以教为中 心的 ID理论向以学为中心的 ID理论的发展 二 是教学设计的开发与实施层次,其重点探索研究 “ 怎么做匕教学设计的

18、方法研究在于分析教学需 求 ,设计教学策略,探索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进行 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研究的对象依然是教学资源和 学习过程,目的及归宿在于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3. 学术传播论 学术传播论是教育传播理论的分支,旨在探 索训练学生利用视听媒体科象艺术地表达学术思 想的基础理论模式其意义在于系统提高学生进行 媒体传播设计和学术表达能力的基本素质,讲好一 堂专业课,做好一次学术报告,设计好一次学术答 辩,加速学生的学术素质由学生型向学者型转变 同时对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也极有帮助 L学术 传播论包括学术传播的基本理论、学术传播训练 17 的模式及类型、学术答辩设计和学术传播训练的实 验研究等 4

19、. 远程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大幅度提高教育 覆盖率和大范围共享教育资源等。远程教育的方式 包括开路和闭路两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网络教学的实施,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于深化教学 改革,探索教学的新模式,加强学生的素质和技能 培养,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 长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 点,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给予足够的重枧 1.教育技术对教学改革的支撑作用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育技术将从以下 四个方面给予支持。 (1) 硬件和技术:电教标准教室、演播室、多媒 体教室

20、、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系统的设计、购置、运用 和维护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 的环境和条件。 (2) 模式和方法 :模式和方法的支持主要在于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 与实践的研究 ,当前教育教学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的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对完成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并很快与 教育教学相结合,为创造适合个别化学习的小组学 习,通过完成项目来组织学习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方 便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使远距离教学 的师生交互、学生交互工具的选择和效果评价变得 较为容易 ,使多年来梦想的因材施教得以实现 (3)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

21、、管 理和评价的研究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资 料库,如 WWW网上课程、网上师资培训节目、专 业教学知识库等,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创 造了新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的应用使各种教学 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使教学资源得到增値 (4) 文化和思维 :视听文化促进了学生的理解 和记忆 ,超媒体、超链接的组织知识的方式有利于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技术从文化和思维的角度 ,从知识组织方 式的角度支持和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使教学资源 和过程得到优化 ,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困难的 现代教学技术对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支持,需要 专业教师和其他 相关领域专家的密切配合。计算机 技术专家、网络技术专家、教育

22、心理学家以及学科 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的良好 的合作,才能很好地实现 2.教育技术的落脚点在于加强素质教育和技 能培养 (1) 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对教育技术的要求 首先要转变观念 ,把传统的那种以教为主的观 念转变为以学为主的观念,更多地学习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建立以学为主的 ID模型在强调以学为 主的教学设计模型时,要注意几个偏向,即 : 忽视 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 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设计 ; 忽视自主学习的设计,缺少导航把自主学习变成 自由学习,把学习引入歧途 ; 忽视教学模式的设 计。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培养目标的水平与需要 , 让学生自己建构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转变仅一字

23、之 差,但真正完成这个转变是不容易的。第二,在教学 实践上,把传统的以班级教学为单位的做法,逐渐 转变为以培养对象个体为单位的做法,也就是优化 教学过程,力求把 “ 因材施教 ” 转变为现实。然而,要 做到这一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也是短期内不可能实 现的,但我们的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目标一定可 以达到 (2) 教育技术对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的保障措 施 首先是创造 “ 个别化学习 ” 的环境 (个人自学 ) , 为 “ 个别化学习 ” 实验创造条件 ;二是建立 “ 协作学 习 ” 的环境 (分组学习 ) ;三是为学生自学、选修和创 作活动服务;四是为教员讲授、课堂研讨与讲评服 务 ;五是建立教学质

24、量评价系统 ;六是依托多媒体 教学网络与各类数据寒 3. 加强队伍建设 ,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 对于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领导的观念和重视 程度是第一位的。机关和机关干部除运用教育技术 开展本职工作外,还要检查了解所管辖范围内教育 技术运用效果、存在问题和提出建议等每个教师 必须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现 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做一名称职 的教 I电院校中的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 (如电教教 师、网管人员等 )是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骨干,不但 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做好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 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工作 ,还要做好各项 技术保障与服务工作。为了推动院校教育技

25、术工作 18 还必须做好协调、检查、评比、推广和管理工作,对 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技术知识培训,对学 生开设现代教育技术选修课和必修课 (1) 培训和选修、必修课的重点强化教学表达 能力、科 研思维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和增值能力。 (2) 培训和选修课的内容。突出实用性,开设 “ 教育技术基础 ” 课,包括 :一是教育技术的概念 ;二 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三是多媒体技术及其在 教学中的应用;四是传播学理论 ;五是医学摄影 ;六 是医学美米 (3) 随着教育技术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广泛应 用,教育技术工作者所担负的任务远远超出 “ 电化 教育 ” 的范畴,电教中心应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

26、目 前许多院校已改 ) ,同时必须加强力量,增加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专业人员,强化其作用并在原有任务的 基础上赋予它新的任务,真正成为院校教育教学改 革的一支重要力鼂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实践方法、硬件技术和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文化 思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 用,必将为教育改革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带来新的 机遇和挑占戈 (上接 14页 ) 但在实践中我们又一直没能走出教师死教、学生死 学的 “ 传知 ” 一 “ 背知 ” 一 “ 考知 ” 的固有模式这种只 注重传统文化成果的继承及己有知识传授的教育 模式,只能培养出墨守成规、思维僵化、缺乏创意、 没有个性的 “

27、 书呆子 ” ,而这种对国无用、对己无能 的庸才 ,是不能承担起国家发展知识经济重任的。 因 此,迎接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对人才创新素 质的需求而革新传统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智慧开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能力培养,而是 一种以培养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智能教 育。由此智育 ” 也就不应是 “ 知育 ” ,而是促进学生 智慧潜能发展的教育。智慧开发型的教育模式,对 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提出更新、更高的要 求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那种仅以传授知识、 提高升学率为惟一目的的教学观念与方式 ,转向启 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开拓、造就 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以及不断探索、

28、发现、创新知识的能九 为了更好地展现学生的创 造性,教师除了改进教学方式外,还应充分发挥教 学民主作风,既不以教师权威压制学生,也不以传 统偏见歧视学生 ,通过营造和创设轻松、活跃、允许 公平竞争、鼓励创见、发展个性的教学氛围与环境 , 更好地展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独创性,逐渐 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祌与创新能力。 其次,要求学生改变那种仅以接受知识、应付 考试为惟一目的的学习方式由对知识的统摄转向 智慧的领悟,进行创新型学习。对于创造力的发展 来说,知识的量的储备以及知识的结构合理是必要 的,但仅有充足的知识量及良好的知识结构并不会 必然转变为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无法教出来的, 也不

29、会随着知识的增加而自然形成创造力只能靠 学生在创造性学习及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逐渐养成创新型学习,是一种不以对已有 知识的吸纳和现成问题答案的接受为满足,而以对 新知识、未来世界的探索以及对自我、对老师、对前 人的超越为价值取向的学习方式只有通过这种学 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发掘 自己的智慧潜力,充分发展自己的独创性 ,成为符 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更会 发明创造的新 型人才。 参考文献 I 7新加坡朱昌都 .提高人力素质,发展知识经济 N.参考消息, 1998. 7. 9. 2长卩识经济时代的 “ 资本 ” N.参考消息, 1998. 7. 1

30、6. 3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 .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一一第三次政治浪潮 M.生活。读书。新知上海 3:联书 店, 1996. 5, P27. 4肛泽民总书记深情寄语各族青年 N.中国青年报, 1998. 6. 25. 5 6路甬祥 .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N.光明日报, 1998. 2. 6. 8侏克川 .韩国提出建设 “ 头脑强国 ” N.参考消息, 1998. 7. 7. 9掺见科技日报, 1998. 4. 18. 10美约翰。奈斯比特著 .大趋势一一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2, P15. II 美阿尔温。托夫勒著 .力量转移 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6, P272.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