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79295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读熟课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egrave;ng)的读音及写法。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

2、的?三、理解诗意1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2)学讲解古诗。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四、体会诗境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五、借助诗境,训练说写1引导

3、: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2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3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4根据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脚本。六、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古诗

4、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3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5678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

5、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4师板书课题。(20送元二使安西)二、学习古诗(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1解诗题,知作者。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解诗题,知作者。(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送元二使安西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齐读课题。(4)

6、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2抓字眼,明诗意。(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

7、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多诵读,悟诗情(1)复习诵读

8、方法。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45678(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三、练习比比谁的反应快1_,客舍青青柳色新。2使:_。3浥这个字读_。4柳树的颜色是_。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9、感情同学们反应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四、课外拓展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五、总结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生字书写本。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课题组黄鹤

10、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读熟诗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题: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黄

11、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三、预习检查: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egrave;ng)、浩(hagrave;o)、陵(liacute;ng)、辞(ciacute;)、唯(wegrave;i)。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五、理解诗意1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2检查

12、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45678(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六、体会诗境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6有感情地朗读、体

13、会诗的意境。七、能力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八、作业练习: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的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设想一、这首古

14、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公元618mdash;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今天,我们将

15、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二、指导自读(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悒客舍尽故人(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2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第1题:浥:悒(yigrave;)湿润。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尽:进。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16、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45678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译文: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

17、色嫩绿清新。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4、试背这首诗。三、拓展练习。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三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学李秀英执教山西省太原市教科所任庆世点评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第一首诗。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4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

18、,读出诗中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2初读本课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异同。3引导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4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评: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5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

19、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读正音。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质疑。4集体交流。(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2)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点评: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可谓讲在关键处,有画龙点睛之妙。)2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

20、令人产生无限遐想。45678(点评: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5)指导朗读前两句。3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

21、评后再读。师引读,板书:情深意长。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评: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因此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1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2略读第二首诗。3激发学生体会第二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兴趣。总评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领会诗情,确实不容易。李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师生互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基点,相机引导,教学风格清新明快。通过

22、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品析文眼、俪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通过多种诵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导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导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导在关键词句的赏析中,导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较好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摘自:小学语文教师2005.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

23、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5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1播放送别名曲,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力求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较快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2

24、通过赠汪伦别董大等耳熟能详的送别诗,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别深情。456783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4初读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其异同。5引导学生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注意鹤的笔顺,孟的起笔,陵的读音。)6读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1)师生交流有关黄鹤楼的资料。(2)课件展示黄鹤楼风采,加深对这座江南名楼的认识。(3)师生交流了解广陵与扬州的关系。(4)教师相机板画长江简图,帮助学生明确诗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师边画边与学生交谈:黄鹤楼也好,广陵也罢,都位于我们祖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长江西起唐古拉山脉,婉

25、蜒6300多公里后汇入东海。黄鹤楼所在的武汉就在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板书:武汉),广陵在武汉的东边。版书:广陵)(5)师生交流了解李白与孟浩然的基本情况。(让学生明确,李白虽被后世称为诗仙,名气颇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几岁,当时已诗名天下,而李白还只是二十四五岁的诗坛新秀。)(6)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7)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理解诗题,学习古诗的一个好办法。二、初知诗意,质疑解疑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读正音。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种方式了解诗的大意,并鼓励学生质疑。4集体交流。(1)指名概述诗意。(2)质疑。(3)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等较简单的问题。(

26、4)师生交流,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三、故事导引,入境悟惰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此处讲述李、孟之间交往的

27、生动故事,意在为学生理解后两句埋下伏笔,奠定基础。)2赏析烟花三月。(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身边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内涵,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在繁花似锦花丛中,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雾气时聚时散,缭绕花间,也使人产生无限还想。(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烟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教师先让学生感受、理解,然后再表达,这样,理解和运用就融为一体了。)(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都是春意浓浓、一

28、派千里鸟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当时乃盛唐时期,整个时代也如烟花三月般美好,更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境。(5)指导朗读前两句。自由读、指读、评读、想象画面读等。45678(6)小结: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3品析碧空尽唯等词语。(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2)抓住远影,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友人的情感之深。(3)带着自己的体会试读第三、四句。(4)指名读,师生评读,学生再读。(5)师激情引读。(6)从最后一句中,换词理解品析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体味作者伫立江边时间之长,帆影尽而情不尽,过尽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29、7)指导朗读后两句。及时板书:情深意长。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点拨学生如何读,使学生深入体会诗意;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五、学习第二首诗1讨论交流学习第一首诗的成功经验:解诗题,明背景;品词句,悟诗境;作对比,感诗情等。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3各组汇报交流。4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了解安西、阳关等诗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关知识;了解由于交通不便,从偏远的安西到阳关的送别这其中的艰难;各抒己见体味更进一杯酒的深刻内涵。5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诵读悟情。6交流这两首送别诗共同的

30、地方,试着思考其规律性。六、总体回顾,归纳升华1学生交流本节课感受。2教师归纳总结: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别中!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让我们继续领略古代诗人的送别深情。3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略)三、小组合作,读诗悟情引导学生自主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四、诵读交流,畅谈感受(略)五、迁移学法,进行练笔1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我们也曾有过与亲人、朋友分别的难舍时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话甚至是诗的语言写一写?2练笔。3交流。六、拓展思路,布置作业1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要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2布置自选作业。(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2)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4)搜集某一类诗歌如边塞诗,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183;教案】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