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65152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新课标】(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0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右图为拍摄地点位置图。读图回答12题。斯瓦尔巴群岛拍摄地点102080N1 图1景观可能反映( ) A全球气候变冷 B北极冰盖退缩 C生物种群繁多 D海洋环境污染2 此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1日17时30分 B2月28日18时30分 C2月28日17时30分 D2月28日3时30分右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局部示意图,其中阴

2、影表示黑夜,虚线为极圈,直线为经线圈,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34题。3该日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关于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两侧的日期不同 Bb点的地方时为18点 Cc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Dd点的正午太阳髙度角最大5.下列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半球的信风是东北风 B.赤道低气压带南侧是盛行西风带 C.高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 D.低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受热上升所致6.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地球的自转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表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7.下列有关季风环

3、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形成季风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东亚夏季风是东南风 C.南亚夏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南亚冬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下图为日全食的原理图和情景图,回答89题。8有关日全食原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日地月接近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位置是:日-地-月 B日地月接近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位置是:日-月-地 C此时,日地连线与日月连线呈直角关系 D此时,日地连线与日月连线呈等边三角关系9出现日全食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全食发生区域大地会突然变暗、是观测太阳黑

4、子的最佳时期 B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可能会出现扰动,导致通信中断或受干扰 C日全食出现时,动物们经常会出现异常反应 D日全食出现时,海洋潮夕会出现大潮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1011题。10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11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降水的干湿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下图中各箭头及序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

5、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读图回答1214题。1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 A箭头 B箭头 C箭头 D箭头1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a箭头增强 b箭头增强 c箭头增强 d箭头增强 Aabc Bbcd Cad Dbc14.地球上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 箭头 B. 箭头 C. 箭头 D. 箭头15歌曲祈祷中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让宇宙关了天窗,叫太阳不西沉”。下列现象不是歌词中的“转动”引起的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昼夜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四季更替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

6、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618题。16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 ) 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 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 C河谷盆地夜雨多 D山顶昼雨多17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风向 D坡向18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 A气温低 B气压低 C山风 D谷风 下图为某地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19该地气候( )A冬季寒冷少雨 B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温和多雨20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

7、口地,读图回答2123题。2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2. 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23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右图为气象卫星云图,完成下题。24A处的风向为(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2526题。25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

8、A暖流影响 B海陆分布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寒流影响26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A温带海区 B寒暖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注入读下列两幅图,完成2730题。27图中N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 ) A.南赤道暖流 B.北赤道暖流 C.赤道暖流 D.赤道逆流28.图中J表示的洋流名称是 ( ) A.加那利寒流 B.秘鲁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29. 图中阴影区表示渔场,其成因是 ( ) A.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B.位于大陆架 C.上升流 D.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30.渔场的变化与N洋流之间的相关性叙述正确的是 ( )N强盛则渔场范围变小 N强盛则渔

9、场范围变大 N减弱则渔场范围变小 N减弱则渔场范围变大 A. B. C. D.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31(10分)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为甲图中数字_所代表的位置。(2)地球由到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半球(北或南),并向_运动(北或南)。(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4)当地球公转由到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当地球公转由到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5)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_时。32. 大气环流促使了全球热

10、量和水分的流动和交换。大气环流是一种复杂而有规律的大规模大气运动现象。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1)受A控制的地区,常年盛行 气流,降水_,因此在南北纬10之间形成 气候(类型)。(2)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3)大陆西岸受C、D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_;冬季_。(4)在图中用实箭头画出B、D间所代表的风向。33.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0分)读图a判断,该海域位于_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_。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_流

11、,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_、_的作用。图a虚线所示的洋流朝_(方向)流动。在图b所示的、四海区中, 图a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_海区。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 ; 。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34.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在大陆架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 (水循环环节)有密切关系。(2)是水循环中的 (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 。(3)若在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 和 问题。(4)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环节是( )(2分)A. B. C. D.(5)“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

12、不休,上不竭,下不满”(选自吕氏春秋)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2分)A.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 B.水循环的和、环节C.水循环的和环节 D.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DDCDCB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CABBABD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ADDCDBCD(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31. 共10分夏至 (2分)北 南 (2分) 2326N,90W (2分)变长 变大 (2分)8小时 8 (2分)32. 共10分上升 丰富 热带雨林气候 (3分)北 南 (2分) 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3分)如右图 (2分)33.共10分南 高 暖 增温 增湿 (5分)南 (2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顺时针流动 (3分)34.共10分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地表径流 (2分)水汽输送 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水分平衡 (2分)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2分)B(2分)B(2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