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357978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一单元 单元专项循环练(一)(含解析)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选修4.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专项循环练(一)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宗法制、分封制、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君主专制的演进、选官制度等是高考考查的热点12011年5月4日,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认为:“西周的列土封建是采用宗族殖民方式建立的家天下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是“授权”与“尽忠”的关系。此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王位世袭制 D禅让制答案A解析由“周王”和“诸侯”等信息可排除B、D两项,由“授权”“尽忠”信息可排除C项,故选A。2影视剧常见的台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自己血缘愈近的人愈靠得住,血缘关系愈远,“失信”则会频繁。这种认识有可能是下列哪些历史现象长期存在的思想基础 ()A君主专制 B中央高度集权

2、C宗法宗族意识 D文字、度、量、衡的全国统一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关系的可靠性,与宗法制特点一致,故选C。3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秦朝统一后实行无为而治政策B司马迁肯定了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作用C秦朝最早实施了影响久远的地方行政制度D司马迁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体现的是秦设郡县而避免了分封的后患,秦通过皇帝对郡县地方长官的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避免了分裂割据局面的再次出现,所以材料的本质含义是肯定了郡县制的作用。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3、“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答案A解析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前,我国奴隶社会盛行的是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而秦始皇建立的君主专制制度打破了贵族政治,转而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政治。5汉武帝先后以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裙带亲戚统大军驰骋塞外,后又下遗诏以霍去病之弟霍光辅政,他宁可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肯信任同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同姓因血缘关系难以服众B卫青、霍去病

4、等才干超群C同姓王发动“七国之乱”,中央对其失去信任D同姓王主要负责地方管理答案C解析汉初大封同姓王使王国对中央政权造成严重威胁,“七国之乱”使同姓王失去了中央和皇帝的信任,故选C。6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答案C解析西汉的选官制

5、度为察举制,举孝廉是当时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与察举制符合,C项正确;A项为设“中正”评定本地人等第的九品中正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是打击门阀士族的科举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为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不符合题意。7(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6、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材料本身没有反映内阁职权的变化及内阁官员事务是否繁忙,故排除A、C两项;D项不准确,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服从皇帝命令的信息;“惟揣摹此样本为急”体现了在清代僵化的政治体制下,官员拘泥规制的情形,故选B项。8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商代青,铜礼器 韩非,子(书影)明内阁,大堂旧址A B C D答案B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商代青铜器”反映的是商朝奴隶社会的社会状况,排除;秦始皇陵兵马俑、韩非子的著述、明朝内阁都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常考易错针对练常考易错点对“封建”的理解、分封制与宗

7、法制的区别、科举制的评价、中外内阁制的对比等1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与材料中“封建”具有不同内涵的是 ()A“命于下国,封建厥福。”B“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C“高皇帝拨乱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D“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答案B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材料中“封建”的内涵理解不清。题干材料的意思是,从前周公因管叔、蔡叔二叔联合殷后裔武庚叛周,故广封亲戚功臣,以作周室屏障。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中“封建”指的是分封诸侯国(封邦建国)。认真阅读材料可知,A、C、D三项中的“封建”也是指分封诸侯国,

8、B项中的“封建”指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2“今西安乃古之长安,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在此兴文立武,制礼作乐,其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西周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典章制度”应该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A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分封制与宗法制区分不清。宗法制将家族血缘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大一统”观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和思想基础。分封制由于其诸侯国相对独立,导致了长期的割据混战,后被郡县制所取代,不符合题意;郡县制和行省制不是西周的典章制度。3(2012安徽高考)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

9、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唐代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而缺乏对所选拔官吏品行的考核,唐太宗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制度的弊端,认为即使所选拔官吏因腐败失职得到惩处,也难以弥补他们给人民造成的困苦。这里唐太宗强调的是从选官源头上注重品行。B项是科举制的优势,故排除。A、C两项虽是从不同角度据材料意思得出的认识,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故排除。4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事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

10、最高行政机关。对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君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答案D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理解两国内阁制的性质。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产物,是最高行政机构;明朝废除宰相,内阁长官称首辅,故A、B、C三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D项反映了两国内阁制的特点,故答案为D。大题冲关规范练1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

11、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制家长主持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去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仪式,而且还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式,这种仪式可能包括上百人。唐朝尤其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宋朝时期,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来仅限于记住先祖的名字并在家内举行仪式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活动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

12、)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1)归纳材料一、二中宗法制对后世影响的历史现象。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宗法制对家族、宗族和国家政权有何积极影响?(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西周的主要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材料三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汉班固白虎通义

13、卷上德论(3)根据材料三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说明“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答案(1)祭祀祖先、家族父权家长制等。影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王权。(2)嫡长子继承原则;大宗是百世不迁之宗、小宗五世则迁的祭祀原则。宗法制。(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即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小宗永远要服从大宗。(4)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血缘关系作为维持政治秩序、政治文化的核

14、心手段;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及其与分封制关系的理解。第(1)题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所述,归纳出对后世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抓住积极影响结合制度的特点分层次说明。第(2)题根据材料一、二,从继承制、祭祀等方面归纳原则;指出反映的制度。第(3)题据材料从家族关系、政治关系角度进行说明。第(4)题实际上是回答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方法一史料研读材料一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15、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皇帝的做法。本质上反映了什么?材料二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材料三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

16、发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四议政大臣(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三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如何?据议政王大臣会议机构权力演变的过程说明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方法二问题讨论(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内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某同学整理了有关“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特点”的内容。请补齐空缺部分。皇帝独尊,如:皇帝自称“朕”。_,如:_。_,如

17、:_。(5)综合上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皇帝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皇帝将泄密的一律处死;皇帝神秘化;皇帝对丞相车骑多而不满。本质上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也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假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他们对军国大政有直接处置权。雍正朝设立军机处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便明显削弱;乾隆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3)方式与作用: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4)皇位世袭;预立太子;皇权至上,皇帝总揽军国大权。

18、(5)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皇帝是专制的象征,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不利于社会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第(1)题据材料关键信息“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始皇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归纳皇帝的做法;根据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其体现的矛盾说明反映的本质。第(2)题主要从材料二中隋唐宰相制度改革的有关史实进行分析得出其特点;从材料三的有效信息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和转移的过程。第(3)题需要对历朝皇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加以归类得出结论,第(4)题是对中国皇帝制度特点的归纳,除了皇帝独尊之外,还应该包含皇位继承方面、皇权方面的特点。第(5)题注意要用辩证的观点归纳。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