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6254400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5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材分析】空气占有空间吗是三年级上册“认识空气”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 气这种自然物质的起始课。主要包括四个教学活动:第一,认识什么是占空间。第二, 通过三个活动验证空气能够像粉笔、水一样占据空间。第三,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压 缩后的空气有弹性。第四,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对空气有了一些的认识:知道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 着,也知道了空杯子、空瓶子并不真正是空的,它们里面有空气等等的认知。这节课通 过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

2、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2 .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探究:1 .能用不同的试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有空间;.能初步依照“问题一一假设一一验证一一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 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2 .通过“玩注射器”的活动,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科学态度: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压缩空气有关的技术应用。【教学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难点】了解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4.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了就

3、变成了热空气,热空气会怎样流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共同探究的内容热空气和冷空气(板书课题)。二、提出问题,合理猜测,实验探究.师:蜡烛周围的空气被加热变成了热空气后会怎样流动呢?大家来猜一猜。预设:向上、向.师:要怎样用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请阅读课本P7页,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 想到的方法又好有多。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预设:生1: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撤一些很轻的碎屑状的东西, 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生2: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会很轻的会转动的物体。 生3:我们小组的想法是:点燃蜡烛,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放一个很轻的塑料,看塑料袋

4、会不会“飞起来”。1 .师:大家的想法都不错,老师这也有一个想法: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把手放在蜡烛火 焰周围的不同方位,感受热风往哪个方向流动。2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实验。实 验时请注意:不点燃蜡烛前,现将实验物品放到蜡烛上方,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组员做好分工,密切合作;认真观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平安,准备一块湿毛巾,发生意外时迅速将湿毛巾盖在火焰上或将燃烧物丢在地 上,然后远离燃烧物,不要伤到自己或引燃其他物品。学生进行实验:纸蛇转动的实验、感受热风流动的实验。3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进行指导。4 .教师演

5、示:模拟热气球上升的实验。5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什么?学生汇报实验结果预设:生L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纸蛇不会转,点燃蜡烛后,纸蛇就转动起来了,说明热 空气往上流动。生2: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塑料袋是瘪的,点燃蜡烛后塑料袋慢慢鼓起来,然后就 飞起来了,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生3:我们发现不点燃蜡烛时,将手放在蜡烛周围,没有什么感觉,点燃蜡烛后,我们 在火焰上方感受到了热风吹到手上的感觉,说明热空气往上流动。6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纸蛇和塑料袋的运动,推测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我们能用 眼睛看到热空气向上流动吗?为什么?预设:看不到,因为空气是透明的。分组实验:观察热空气的影子。三、

6、探究热空气轻上升.师:老师这有二个杯子,是空杯子吗?(里面有空气)这是二个大小相同并装满空气 的杯子,这二杯空气一样多吗?(一样多)对,它们的体积相同。(出示PPT)等会儿 请同学们用手调节木棒中间的线,让实验装置平衡,然后用点燃火柴加热一端纸杯内的 空气,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交流汇报。预设:(加热过的热杯子那端向上翘。).提问:火焰烤过的纸杯向上翘说明了什么?预设:一样多的空气,热空气比冷空气轻。1 .小结:说的非常正确,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就会上 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翘了。第二课时一、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师:同学们,当热空气和冷空气相遇后会怎么样呢?请

7、看课本P8页的实验,思考 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烟会怎样流动?这说明了什么?将冷瓶与 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1 .师:我们通过一段录制好的实验视频来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播放多媒体视频).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预设:我们看到热瓶内的烟向上流动,冷瓶内的烟向下流动,形成一个循环了。2 .师:观察得很仔细,将热瓶放在冷瓶上面又是怎样的现象呢?预设:热瓶内的烟一动也不动。3 .师:谁来解释为什么呢?预设:因为热空气向上流动,不会向下流动。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现在杨老师家要安装 暖气片,你觉得安装在什么

8、位置合适呢?为什么?预设:墙的下方,因为热空气向上流动。1 .师: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预设:因为冷空气向下流动。2 .师:刚开始上课时,通过复习我们知道了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请结合第一课空气占 据空间的相关知识,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看课本P9页的图说一说大自然 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预设: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这时热空气就会上升,热 空气上升后就会腾出空间,冷空气会补充到热空气上身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的流动就 形成了风。3 .体验;设置一个场景,小组的桌子是蜡烛的火焰,组员是空气中的颗粒,加热时,空 气颗粒受热离开桌子(火焰周围

9、),这是就腾出了空位,空位周围的其他同学扮演冷空 气颗粒,移动至腾出的空位上(代表冷空气的流动),但冷空气颗粒移动至热空气上升 后留下的空位时,形成了空气的流动,这样风就形成了。4 .风是我们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生活中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试一试。5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科学无出不在,只要你有 一颗好奇心,善于观察,动手动脑你们也能成为科学家。三、拓展提升阅读课本P10页,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想一想实验说明了什么?【板书设计】.热空气和冷空气上升第二单元研究土壤3 . 土壤的成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和颗粒大小不同

10、的土壤等科学探究:1 .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它们包含的肉眼可见的成分。2 .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证明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成分的存 在,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科学态度:1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2 .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提供彼此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的活动可能对土壤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物质。【教学难点】知道有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物质,可以利用间接的方法证明它们的存在。【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土壤。学生材料:土壤、水、烧杯、纸巾、放大镜、记录单。【教学过程

11、】一、导入新课1 .师:老师买了花苗,这里还有个花盆,我还差些什么吗?图片展示:花苗和空花盆生:土壤2 .师:土壤是什么样的呢?里面有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二、观察土壤1 .师:老师今天带了些刚挖的土壤,那如果观察的时候有看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呢?生:我们需要放大镜来帮助我们.汇报三、土壤里的水、空气和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师:你们在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物质啊!那土壤里有水和空气吗?(未提及水和空气:植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 土壤里有吗?).师:你能看到吗?你有方法借助其他物体证明它们的存在吗?小组交流选出大家认为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汇报。1 .汇报预设师:用纸巾捏一捏,

12、看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土壤里有水?生:纸巾变得潮湿了、皱了、破了师:那把土壤放进水里要观察什么?生:看有没有气泡,如果有说明土壤里有空气。2 .学生活动.搅拌放入土壤的水PPT展示要求:搅拌棒使用1分钟后收回;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卫生;将发现用便签纸 贴在记录单上学生实验:教师及时收回搅拌棒,并引导每组学生观察水的分层现象,提示可以借助放 大镜观察。四、总结师:土壤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含有这么多不同的成分。今天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发现土壤里有这些成分的啊?(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用()发现土壤里有()。)生:纸巾,放大镜、放进水里。五、课后活动.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是小公园里的土壤,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土壤呢

13、?生:菜地、花坛、河边.师:请每位同学选择一种和今天不一样的土壤,用学到的方法观察并记录里面有哪些 成分!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5. 土壤的类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土壤按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壤土三类。2 .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科学探究:1 .运用多种感官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如摸、看、捻、握和搓等.设计实验,比拟三种类型的土壤的渗水性。科学态度:1 .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感官的作用。2 .愿意亲近土壤。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通过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挑选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

14、植物的生长需求。【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比拟三种类型的土壤的渗水性。【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课件、视频。学生材料:一定量的土壤,另准备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烧杯、搅拌棒、纸巾、 纱布、放大镜、漏斗、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1 .出示花生、苹果、藕的图片.2 .提问:你们喜欢吃花生、苹果、藕吗?那你知不知道哪里的的花生、苹果、藕最好吃? 这些地方的花生、苹果、藕为什么最好吃了?有什么微妙吗?3 .预设:(1)与气候有关(2)与土壤有关(3)与光照有关4 .是的,植物的生长不仅与气候、光照有关,还与土壤息息相关,今天老师专门托人从 这些地方捎来了一些土壤,一起探究土壤的奥

15、秘。二、合作学习,研究土壤种类。1 .活动一:观察颗粒大小。那么我们来了解土壤吧,请同学们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说说你们的发现。 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根据颗粒的大小,可 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2 .活动二: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土壤的特点。那你们想知道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吗?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的特点?认识一个事物可以用哪些感官?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舌头舔、手摸一摸等。那么认识土壤,用手来引导学生用捻 一捻、握一握的方法来比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差异。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齐体验,用手捻,发现沙土粗糙,黏土细腻。握成团,发现沙土

16、不能 握成团,黏土能,所以制作陶瓷,所以选用黏土为最好。3 .活动三:比拟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不同的土壤,渗水能力是否不同呢?想一想,哪种土壤类型的渗出来的水多?预设:沙质土渗出来的水多。黏质土渗出来的水多。壤土渗出来的水多。4 .提供给学生一组比照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烧杯、水、过滤器,(控 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5 .活动过程:(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4)让小组学生表达看到的现象,比拟盛水的容

17、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那么说 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那么相反。6 .小结:土壤类型特点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7 .请同学们根据花生、苹果树、藕植物的特点,想一想,属于哪种土壤?藕: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水缸所栽荷叶便萎靡,假设停水 一日,那么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花生:喜通气性、透水性良好的土壤,不喜潮湿。苹果树:需要适宜的水分、肥力和通气性。通过对土壤的了解,我们现在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花生对应、苹果树对应、藕 对应。哪一种组刚刚猜测正确

18、了,分发一枚大红星。三、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土壤的特点,挑选出适合不同植物的土壤。1 .提问:老师这里还有几种植物,你认为它们分别适合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2)仙人掌:耐高温、干旱、瘠薄,不喜潮湿。(3)水稻:喜高温、潮湿,对土壤的保肥和供肥能力要求较高。2 .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你知道它适合什么土壤吗?3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土壤的类型c沙土:粗糙,不能握成团根据颗粒大小分川 黏土:细腻、握成团、壤土:渗水性:沙土最好,壤土次之,黏土最差5 .肥沃的土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 .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

19、和一些改良的方法。3 .知道土壤动物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科学探究:1 .能够制作肥料袋。2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并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1 .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2 .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形成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知道土壤的肥力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2 .会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袋,改良土壤肥力。【教学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制作肥料袋并连续5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小铲子、塑料袋、易腐烂的菜叶果皮、洒水壶。【教

20、学过程】一、了解土壤1 .创设情境:我们每天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面上课,放学回家就可以享受香喷喷的饭 菜,有时还有美味的零食点心。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一些小朋友来说却很遥远。 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有些小孩子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2 .出示西部儿童图片:为什么西部大山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饱呢? (土壤贫瘠).出示西部大山和东部良田图片:你发现土壤对植物有什么影响了吗?3 .引出课题:是啊,肥沃土壤里的植物长势良好,粮食产量自然高,而贫瘠的土壤植物 枯黄,很难茁壮成长。既然我们原因找到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帮当地的农民伯伯研究一 下如何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我们一起来研究肥沃的土壤。二、了解

21、腐殖质.过渡:在我们校园里有没有肥沃的土壤?1 .采集土壤:待会我们去校园里采集一些肥沃的土壤并带回教室进行观察。2 .考前须知:在室外活动的时候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四人小组为单位,不落伍,不伤害任何物体。选择合适的地点,不挑拣里面的东西,采集原始的土壤。仔细观察落叶下面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再尝试挖的深一些,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记得把坑填好,恢复原样。3 .室外活动:采集肥沃的土壤。4 .分析肥沃的土壤:看看在肥沃的土壤里,都有什么东西?(肥沃的土壤里有很多动植 物的残体,还有蚯蚓和很多小虫子。).了解土壤动物。5 .出示教材图片: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2、通 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 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6 .过渡:其实这些土壤动物不仅仅在活着的时候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们在生命结束后 依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动植物遗体落到土壤中会发生什么 变化?(腐烂变黑).了解腐殖质:腐烂的动植物遗体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 越多,土壤越肥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 .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3 .知道土壤动物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教学

23、准备】教师材料:气球、矿泉水瓶、大头针、大烧杯、小烧杯、锥形瓶、漏斗、注射器 学生材料:纸、橡皮泥【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1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了一个大树洞里, 树洞很深,洞口又很小,球拿不出来了。(这时,将准备好的小球放进锥形瓶里)同学 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帮他们吗?2 .学生汇报:用水.教师边演示边讲解:随着老师将水倒入到锥形瓶中,我们发现“水将瓶子里的空间一 点一点的占满了,小球就出来了 ”“此时瓶子满了,如果老师继续往里面倒水,可以吗? 为什么? ”“是的,瓶子里的空间被水占满了。所以,我们说:水可以占据空间”3 .(将锥形瓶里的水倒掉)提

24、问:“仔细观察,此时瓶子里还有东西吗? ”.学生汇报:有,空气4 .揭示课题:那空气会不会像水一样占据空间呢?二、操作与探究(一)烧杯底部的纸团会湿吗?1 .演示讲解实验过程,提问:把小烧杯口向下竖直的扣到水里,并完全浸入水中,纸会 不会湿?猜一猜并说出理由。2 .师: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你来试一试!学生活动.师:说一说,你的纸湿没湿?为什么?生:纸没湿,因为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 来,水就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3 .师:如果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什么现象?松开手以后呢?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气泡,松开手以后纸就会湿。4 .师:是不是像我们同学猜的这

25、样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学生活动.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气泡,松开手以后纸就湿了。5 .师:为什么?科学探究:1 .能够制作肥料袋。2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并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科学态度:1 .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2 .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愿意亲近土壤,形成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知道土壤的肥力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保护土壤的意识。2 .会利用厨余垃圾制作肥料袋,改良土壤肥力。【教学重点】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制作肥料袋并连续5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

26、生材料:小铲子、塑料袋、易腐烂的菜叶果皮、洒水壶。【教学过程】三、了解土壤的分层1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肥沃的土壤的秘密在于腐殖质,刚刚去百果园采集土壤的时候, 有没有小组挖的很深的?你有什么发现吗?2 .出示土壤分层图:你看到了什么?(在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很丰富,下 层土壤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引发思考:为什么表层土壤中腐殖质比拟多呢?3 .小结:由于动植物生活、生长、生存的主要区域是在地表的表层土上,死后的遗体也 腐烂在表层土中,所以腐殖质主要集中在表层土中。四、了解增加肥力的方法.回归初始问题:可惜并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西部

27、山区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 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有山上的土壤往往比拟贫瘠。你能不能帮当地的农民伯伯想想, 怎么给贫瘠的土壤增肥呢?1 .交流讨论:种植绿肥,覆盖农田:像农田那边堆了好多落叶,这些落叶也是用来江肥的。当绿肥 翻入土壤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形成腐殖质,从而使土壤疏松、透气、保水 保肥力强,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多施农家肥:在农村生活过的同学会知道,家里会养羊、养猪等,它们的粪便可以用 来泅肥增加土壤的肥力。收集落叶和果蔬垃圾做堆肥:落叶和生活中的果蔬等厨余垃圾收集起来不仅环保,还 可以做堆肥改良土壤的肥力。五、实践活动:做一个肥料袋.过渡:大家帮助西部山区的孩子们想了这么多好方法,

28、真是太厉害了。老师这里还有 一个问题,请大家来帮助看一看。1 .出示小葱图片:这里有一盆小葱,可是长得不大好,怎样给小葱增加营养的呢?2 .是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帮植物增加营养:做一个肥料袋。3 .制作步骤:(1)在装有土壤的塑料袋里放入果皮、菜叶等。(2)往袋中均匀地洒一点儿的水。(3)封紧袋口,翻动一下。(4)把肥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5)经常翻动,每隔几天要进行观察记录:。看看放入土壤中的蚯蚓和香蕉皮、菜叶 有什么变化,还要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等有什么变化。六、畅谈收获.过渡: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肥沃的土壤,从西部大山一直到叶卓潺家的小葱,不知不觉 中解决了很多问题,谁来谈谈你的收获呢?1

29、 .小结:是啊,科学知识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期 待同学们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板书设计】.肥沃的土壤动植物遗体腐殖质6 .保护土壤【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通过讨论分析,知道土壤对动植物以及人类生活的重要性。2 .通过分析各种人类活动,能够区分并说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益害及其原因。3 .通过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意识到植被和土壤保护的相关性科学探究:1 .通过观察、比拟水土流失实验现象,发现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2 .通过讨论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初步树立比照实验地概念。科学态度:能够在好奇心地驱使下,探究水土流失与植被地关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

30、境:了解土壤是人类的重要,树立保护土壤地意识。【教学重点】知道水土流失和有无植被有关【教学难点】根据材料公平地设计水土流失实验步骤【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水土流失装置,水,花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经过了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在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的土壤。请小朋友们 看几幅图片分别说一说,土壤到底有什么作用?2 .出示雨林图片,这里植物的长势特别好,蚯蚓也在土壤里安了家。西瓜地以及制作陶 瓷的陶土图片。3 .请学生回答之后,再请各小组具体分析讨论:土壤对动物、植物、人类的不同贡献? 4.小结: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与人类

31、生 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还为人类提供制造陶器等的原料。5.如果没有土壤,植物就没有养分。如果没有土壤,动物就没有了家园,人类也没有了 资源。土壤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土壤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非常容易遭到破坏。出示黄河和长江比照图片。你 有什么发现?(黄河水比拟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黄河岸边的土壤流 进了黄河水内)1 .为什么黄河附近的泥土会流进河水里,而长江附近的泥土没有被水冲走呢?提问:在 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水土流失。(下雨)下雨下到平坦的地上会产生水土流失吗?那就 说明水土流失需要的条件还有坡度。(需要

32、坡度)出示另两张图片,你有什么猜测?(一张是黄河附近土壤无植被,一张为长江边上有植 被)植物像被子一样将土壤覆盖起来,我们称其为植被。(可能有无植被有关)2 .刚刚小朋友们已经提到了黄河的土壤流失是否和其周边有无植被有关呢?那你怎么 来验证这个猜测呢?如何证明你的猜测是对的?可以一起做一做实验。但是这个实验怎 么做呢?我们肯定需要一些东西来模拟降雨和坡度,你觉得你会怎样来模拟,用什么材 料来模拟降雨和坡度呢?3 .那么下面呢?我们还需要什么材料?(土壤,小草)土壤需要准备几份?首先黄河岸 边可以如何模拟,长江岸边可以如何模拟?(黄河岸边可以用无植被的土壤模拟,长江 岸边可以用有植被的土壤模拟)

33、还需要哪些材料?出示材料:这些材料老师依据小朋友 们的要求准备了土壤、植被、花洒、水等。4 .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坡度可不可以一个高一点,一个低一点?那我在模拟雨水的 时候有什么要求呢?可不可以一个雨水很大,一个雨水很小?(雨水的量需要一样多, 且倾倒高度及角度需要一样).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要求。5 .考前须知:(1)同样力度挤压瓶体。(2)仔细观察两份装置内土壤的变化情况。6 .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植被的水较为清澈)出示结论:有植 被的土壤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植被的水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在生活当中不仅会有雨天,还会有一些大风,暴晒天气,都会影响我们的土壤流 失情

34、况。7 .其实植被不仅仅对于土壤流失有影响,对土壤的蓄水能力有什么影响?当植被被破 坏,不仅影响土壤流失,还会影响蓄水能力的现象,我们称他为水土流失现象。思考: 为什么有植被了之后,水土就会流失的较少呢?有植被的土壤有什么结构呢?简单观察 一分钟。8 .土壤不仅重要,还那么容易被破坏。那么对于这么多人类活动,你有什么想法呢? 这些行为对于土壤地保护是好还是坏呢?分别出示:砍伐森林、修筑梯田、开窑烧砖、 轮作休耕的图片。9 .小组内内讨论一分钟时间,得出一致的答案,在记录单2勾选出答案。如果小组内 有分歧,那么这幅图片的位置就不打勾。10 .小组成员讨论提供,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总结.可能会出现

35、异议的在:修筑梯田其实是更广泛的利用了土壤的面积,做到了防止土 壤滑坡。11 .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需要成 千上万年的时间,今天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三、课后拓展.最后,我们了解到了土壤的现状和造成土壤流失的一局部原因,作为小学生的我们, 能够给黄河泥沙治理提供什么意见呢?(植树造林,宣传环保)1 .提供这样意见的原因是什么?能否根据今天所学说一说理由。2 .可以以怎样的形式宣传呢?(制作视频、手抄报等等).小组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土壤?(适当的施肥,种植一些可以恢复肥力的植 物等等)经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小朋友们回去之后,也可以和家人

36、同学之间多多宣传保 护土壤的各种方法。【板书设计】.保护土壤降雨一水土流失I坡度蓄水能力下降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7 .认识固体【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到固体是物体存在的一种形式。1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2 .理解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也是固体。3 .尝试用不同方法比拟物体的体积,学会用多种方法比拟物体的体积。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认识身边的固体物质。1 .探究像纱巾、羽毛、食盐、面粉之类的轻薄、细小的物体是否是固体。2 .探究比拟两个体积接近的物体的方法。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方法来完成科学探究的意识。1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

37、2 .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愿意合作,愿意提供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观察固体物质的共同特点,即有确定的形状、有体积、有质量。教学难点:学生尝试用具体、统一的标准比拟物品体积的大小。【教学材料】教师材料:纱巾、羽毛、食盐、面粉学生材料:每组3份拼搭积木;托盘,黑芝麻、白芝麻、直尺、两个塑料杯;小鸭、小 熊玩偶。【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初步认识固体,并寻找教室内的固体物品1 .谈话:这里有两个瓶子(不透明),瓶子里分别装着什么呢?不可以翻开看,可以摇 晃瓶子,你能猜出来吗?(学生通过摇晃发现了区别,能猜出局部特征。).问:翻开盖子,把手伸进去摸一摸是什么感觉,能抓起来吗?它们有什么

38、区别?请你 描述一下。(学生体验,发现一个瓶子里的像是水,湿湿的,抓不起来;而另一个瓶子 里的是球形的东西,硬硬的能抓起来。)2 .谈话:把它们分别倒出来,倒在准备好的透明的容器里。(师生共同揭开真相:一个 是流下来的水,一个是滚出来的玻璃球。).小结:关于水,我们很熟悉,像水这一类物体,我们称之为液体;像玻璃球这一类物 体,我们那么称之为固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一起认识固体。(出示课题)3 .寻找教室内的固体物品。那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固体呢? (PPT出示图片)(学生一 一列举,说明理由,有疑义的暂时保存)二、通过判断纱巾,羽毛,面粉,食盐是否是固体,揭示固体的共同特征。1 .谈话:看来大

39、家已经大致了解了什么是固体,下面老师就要考一考大家,这些物体是 不是固体? (PPT出示出示纱巾的图片,教师拿起纱巾展示)纱巾是不是固体?(学生 回答并说明理由).引出探究问题:刚才很多同学在说明理由这一局部遇到了困难,那到底怎样的物体是 固体呢?2 .揭示固体的特征(教师出示玻璃杯、足球、银杏叶、石狮子图片)它们是固体吗?它 们都有哪些不同点?师:那面粉是不是固体?生:面粉是固体,因为它有确定的形状,有质量,有体积。师:食盐、面粉虽然细小,但它们也是固体。三、比拟两个体积接近的物体体积的大小.过渡:既然固体物质都是有体积的,那你们会不会比拟体积的大小?1 .研究问题(1):(出示图片)这三组

40、积木哪个体积大?你有什么方法知道他们相差多少?2 .小组活动(数积木的个数),记录,汇报结论。(教师小结:1号3号积木虽然看起来不同,但是体积是相同的).研究问题(2):师:(出示图片和对应的实物:黑芝麻和白芝麻)有方法比拟这两堆芝麻体积的大小吗? 用眼睛能看的出来吗?生:看不出来,可以用量筒。师:(PPT出示图片)但是老师能提供的工具只有这些,怎么测量呢?生:将芝麻倒入杯子中,用直尺测量高度,高的说明体积大,低的说明体积小。师:说的真好。那我们来试一试。(教师边演示实验,边引导学生说出考前须知) 师: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请各小组组长拿出桌洞中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记录单。3 .小组活动,记录,

41、汇报结论。4 .研究问题(3):师:那有没有方法比拟小鸭和小熊体积的大小?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实验,并填写记录表。5 .小组汇报实验结论。6 .小结四、总结与延申1 .大家来看看这些物体(出示图片:被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它们的形状 被改变了,那还是固体吗?2 .其实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播放视频):岩石经过风吹日晒,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它们还是固体吗?3 .小结:由此可见,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 质状态没有改变。4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固体是有确定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的物质,那液体有 哪些特征呢?请大家课后思考。【板书设计】.认识固

42、体共同特征有确定的形状、体积、质量8 .认识液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液体关于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轻重等性质。知道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科学探究:1 .愿意采用多种方法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2 .能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科学态度:1 .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2 .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提供的快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渗透液体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气味、轻重、粘稠度、体积等方面的性质差异。【教学难点】认识液体颜色、气味、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了解液体有确定的体积

43、和质量。【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量筒、天平、等。学生材料:沙漏、火柴、香、牛奶、水、食用油、蜂蜜、烧杯、托盘、抹布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 .师:孩子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开,做饭洗衣 服,都要请它来。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生:水。2 .师:对了,就是水。咱们以前就研究过水,还记得水有哪些性质吗?生: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3 .师:像水这样的物体我们称为液体,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液体。(板书课题:9.认识液 体)二、区分分析,明确液体的概念1 .(教师出示图片)孩子们,咱们来找一找,看看图中哪些是液体

44、?生:汗水、针筒里的药水、雨水、牛奶、酱油、食用油、自来水汽油等都是液体。师:为什么认为它们是液体呢?生: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2 .师:哦,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就是液体呀。那咱们来看看,流动的沙子是 液体吗?(不是)师:请大家拿出沙漏仔细地观察。流沙是液体吗?(收沙漏)生:流沙虽然会流动,但也不是液体,而是固体颗粒。师:沙子有固定的形状,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是固体和液体很大的不同。3 .师:那烟雾呢,是液体吗?生:也不是,是气体。师:刚刚这些都是你们的猜测,你们的猜测对吗?要怎样来验证呢?生:实验。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香和火柴,待会可以点燃香,认真观察烟雾。不过在使用火柴的

45、时候一定要注意平安,千万不要烫到手了,观察好了,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将香熄灭,明 白了吗?生:明白了。师:现在请大家拿出火柴和香开始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 .师: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结果?学生汇报:生:烟雾是气体。生:烟雾是粉尘颗粒物,是固体,因为质量很轻,可以飘在空气中,就形成了烟。师小结:你说得非常正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烟雾和流沙都不是液体,因为液体是没 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体。三、活动体验,借助感官认识液体性质.师:(教师出示四种液体,装在中号烧杯里)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种液 体,分别是食用油、水、牛奶和蜂蜜,先用你们的感官去看一看,这四种液体它们有什 么不同的

46、呢?1 .师:看来不同的液体很多性质是不一样的。那同一种液体呢?它们装大大小小的瓶子 里有不同吗?生:质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师:哦,质量不同,多少的情况不一样。那到底装了多少呢?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呢? 生:可以用有刻度的杯子来量。四、合作探究,进一步探究液体的性质(一)活动:测量液体的体积1.师:孩子们真聪明!在科学上,我们使用量筒或者量杯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孩子们, 你们看,这就是量筒。请大家仔细观察,量筒上都有什么?生: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了,说明空气比水轻, 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8.师生小结: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47、?(第一次把杯子往水中压时,纸团没有湿, 是因为杯子里面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空气跑不出来,水就进不去,因此纸团不会湿。 第二次把杯子压入水底后,将杯子慢慢倾斜,会看到从杯口冒出气泡,那是空气跑出来 了,说明空气比水轻,杯子里空气占据的空间一让出来,水就进入杯子,纸团就变湿了。) (二)漏斗的秘密(空气占据空间的应用).出示小视频(在老师小的时候,一些常用的调料,类似油呀,醋呀、酱油等等,都是 散装的,当需要的时候,我们就自己带着空瓶子去商店里买,这个过程就是打油、打醋。 在打油、打醋的过程中,有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你能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吗?)1 .师提问:你能试着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2 .实验验证:师出示有橡胶塞的漏斗,提问:向漏斗里倒水,水会流到锥形瓶中吗?为 什么?3 .小组讨论、汇报。生:水不会流到锥形瓶里,因为空气将锥形瓶里的空间站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