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docx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4624722 上传时间:2021-10-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的来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阳节的来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的来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的来历.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源头,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此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以庆祝丰收为名的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活动,用来感谢天地、祖先的馈赠。到了汉朝,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在重阳节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大型的宴会,这都是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的重阳节的雏形。纵观整个重阳节的发展历史,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最开始只是宫廷或者是官方的庆祝活动。直到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之后,宫廷和民间开始一同庆祝,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各

2、样的活动。宋朝的重阳节最为热闹,武林旧事一书中详细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便第二天隆重玩乐一番。明清时期则是沿袭了传统,并且从农历九月初一就开始吃花糕庆祝,九月九日重阳节当天,帝王还要登高揽胜。重阳节风俗活动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代陶渊明,后人效仿,遂有重阳赏菊饮宴之俗,北宋时,重阳赏菊之风盛行。登高望远重阳节又名“登高节”,九月初九正是天高气爽之时,适合登高望远,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插茱萸茱萸是一种茴香料植物,香味浓,有驱寒、止痛、驱虫等功效。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带在身上或插于发髻。吃重阳糕也叫食蓬饵,饵,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

3、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而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象征着用吃糕来代替登高。现在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归宁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即凡有出嫁女儿的人家,都备名酒、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称之为“归宁”。重阳节有什么忌讳忌行房事在少数地区有“重阳节忌同床”之说,他们认为九九重阳,重九是阳数的极限,过后则转为阴数。在这一天夫妻行房会使阴阳不调,容易引出其他祸患,不利后代繁衍生息。忌煮饭民间有句俗话叫: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意思是说重阳节这天要让妈妈休息,不能因为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其实是因为重阳节又叫老人家,这天应该尽孝道,让老人好好休息,享享清福。忌回娘家在一些地区还流传着:“女儿出嫁未满三年者,忌讳回娘家”的风俗习惯。据说重阳节回娘家会给婆婆带来灾祸,但是娘家人怕女儿在婆家受气,会在重阳节这天送女儿送花糕吃的习俗。忌说节日快乐重阳节本身一个祭祀辟邪节日,所以在重阳节当天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而且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