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后巩固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611933 上传时间:2021-10-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后巩固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后巩固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后巩固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后巩固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后巩固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一、单选题(共15题)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沸点:正戊烷新戊烷异戊烷 B微粒半径:Li+O2-F-H2O苯 D等物质的量物质燃烧消耗O2量:己烷苯C6H5COOH2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则与过量NH3H2O溶液反应也生成AlOBMg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则Fe也可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C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gO也能发生铝热反应DNa能与水反应生成H2,则K、Ca也能与水反应生成H23有四组物质,每一

2、组物质分别由同 一主族的元素组成,在101.3kPa时测定它们的沸点 (C)如下表所示:第一组(a) -268. 8Ne -249.5Ar -185.8Kr -151.7第二组F2 -187.0 Cl2 -33.6(b) 58.7I2 184.0第三组HF 19.4(c) -84.0HBr - 67.0HI -35.3第四组H2O 100.0H2S -60.2(d) -42.0H2Te -1.8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a、b、c的化学式分别为He2 、Br2、HClB第二组物质只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C第三组物质中HF的沸点最高,是因为分子内存在氢键D第四组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2O H2

3、S H2Se H2Te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沸点:NH3PH3B碱性:Ba(OH)2Ca(OH)2C碳碳键键长:乙烷乙烯D硬度:晶体硅金刚石5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位于同一周期,的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和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导致酸雨,常温常压下的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D化合物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6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虚线左侧是金属元素BAt处于第六周期A族CSi、Ge可作半导体材料DAs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7

4、根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原子半径/0.1860.1600.1430.1060.066主要化合价+1+2+3+6、-2-2A氢化物的稳定性: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C与的核外电子数相等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8下表为对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描述。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T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ZT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T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DZ、T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ZT

5、9科学家利用原子“组合”成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超分子,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短线代表共价键)。其中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 BY与W、X、Z均能形成至少两种化合物CW与X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是气态 D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转移电子数10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ClO4H2SO3H2SiO3B碱性:KOHNaOHLiOHC热稳定性:H2OH2SPH3D非金属性:FON11砒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 医生通常给砒霜中

6、毒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氧化剂解毒。下 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砷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价态有+3、+5、+7 B砷酸(H3AsO4)的酸性强于磷酸C砷化氢(AsH3)比NH3稳定 D砷的+3价化合物的毒性强于+5价化合物12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非金属单质;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物质;Y和Z同周期,其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YXZ B制备Y和Z的单质均可用电解法CW与X或者Y形成的化合物中,W的化合价相同D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X和Y均达到了8e-稳定结构13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

7、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和Z位于同一族。向盐XYW2水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变浑浊后澄清,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反应,可得到含XYW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B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W和X组成的化合物均为碱性氧化物D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4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第五周期IVA元素B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碱性:D原子半径:15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步转化关系的组合有序号XYZW AlA

8、lCl3Al(OH)3Al2O3NaNaOHNa2CO3NaCl SSO2H2SO4H2SFeFeCl3FeCl2Fe(OH)2AB仅CD二、综合题(共5题)16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应用橡胶塞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高纯硅是现代信息、半导体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都需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用石英砂和焦炭在电弧炉中制粗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流化床反应的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SiH2Cl2、SiH3Cl等,有关

9、物质的沸点数据如表所示,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是沉降、冷凝和_。物质SiSiCl4SiHCl3SiH2Cl2SiH3ClHClSiH4沸点/235557.631.88.2-30.4-84.9-111.9SiHCl3极易水解,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3)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步骤:.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关闭活塞a。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通过步骤知浓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填字母)。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10、 D酸性C装置中的试剂X是_(填化学式)。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17(1)卤素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写化学式)。(2)下列两个元素族,单质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的是_(填序号)。A碱金属 B卤素(3)下列反应中,更剧烈的是_(填序号)。A钠与水反应 B钾与水反应(4)取下列溶液分装两试管,再分别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少量四氯化碳,用力振荡、静置后,四氯化碳层显紫红色的是_(填序号)。A溴化钠溶液 B碘化钾溶液18(1)在下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AA BB CC DD(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第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

11、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写元素符号)。(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_;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填字母)。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19将0.1 mol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溶于50 m

12、L 4 molL-1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2 molL-1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当V180 mL时,计算金属粉末中镁的物质的量及V2的体积。(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计算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20为了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 a,滴加浓盐酸.当 B 和 C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 B 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 a.(1)A 中反

13、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KMnO4+_HCl(浓)_ KCl+_MnCl2+_Cl2+_H2O,则氧化性 KMnO4_Cl2(填“”“”或“=”).(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过程的实验目的是_(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5)浸有 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此处发生 的化学方程式是_。(6)氰(CN)2、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很相似,化学上称为“类卤素”,它们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 Br CN SCN 异戊烷新戊烷,A项错误;BO2-、F-、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则微粒半径:Na+F-H2O苯,C项正确;D己烷

14、、苯、C6H5COOH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6H14、C6H6、C6H6(CO2),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原子守恒分析,等物质的量物质燃烧耗O2量:己烷苯=C6H5COOH,D项错误;答案选C。2D【详解】A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与氢氧化铝反应得到AlO,A错误;B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B错误;CMg的活泼性比Al强,Al不能与MgO发生铝热反应,C错误;DK、Ca均比Na活泼,Na能与水反应生成H2,则K、Ca也能与水反应生成H2,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3D【详解】略4D【详解】ANH3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沸点:NH3PH3,A错误;BBa的金属性强于Ca,故碱性:Ba(OH)

15、2Ca(OH)2,B错误;C碳碳双键的键长小于碳碳单键键键长,故:乙烷乙烯,C错误;DC原子半径小于Si原子半径,故硬度:晶体硅金刚石,D正确;故选D。5D【分析】的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又、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则X为C;和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导致酸雨,则Y为N,Z为O;的单质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则W为Cl。【详解】AY和Z的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A错误;BZ的氢化物是水,水分子见能形成氢键,故Z沸点高,故B错误;CW的非金属性强于X,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故C错误;DClO2是强氧化剂,故可做自来水消毒剂,故D正确;故选D。6B【详解】A由周期表的结构

16、可知,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左侧的元素是金属元素,右侧的是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At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A族,故B错误;C由周期表的结构可知,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Si、Ge可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由周期表的结构可知,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As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故D正确;故选B。7D【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R为:S,T为:O,根据原子半径可知M为:Na,L为:Mg,Q为:Al,据此分析选择。【详解】AR为:S,T为:O,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非金属性递减,氢化物稳定性递减,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A错误;

17、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递减,所以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B错误;C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8,所以与的核外电子数不等,C错误;D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金属性递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递减,所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D正确;答案为:D。8A【分析】T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应为S元素;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因此X次外层为2个电子,最外层为4个电子,是C元素;Y单质是双原子分子,且其氢化物水溶液显碱性,可知Y是N元素;元素Z最高正价是+7价,因此Z是Cl,以此解答该题。【详解】根据分析可知,T为S元素,X为C元素,Y为N元素,Z为Cl

18、元素。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ClS,即ZT,故A正确;B非金属性S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T,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NC,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较大的为S,原子半径:ZT,故D错误;故选A。9C【分析】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且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可知,Z为Na,W为H;X、Y位于第二周期,由超分子的结构示意图知,X连四条键、Y

19、连两条键,则X为C,Y为O。【详解】AH+核外没有电子,半径最小,Na+、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O2-Na+H+,A项正确;BO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H2O、H2O2,O元素与C元素可形成CO、CO2,O元素与Na元素可形成NaO、Na2O2,B项正确;C苯是C元素和H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C项错误;D1molNaH和H2O发生反应生成1molH2,NaH+H2O= H2+NaOH,1molNaH反应转移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D项正确;答案选C。10A【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S元素最高价含

20、氧酸是H2SO4,不是H2SO3,因此不能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酸性:HClO4H2SO3H2SiO3,A错误;B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KOHNaOHLiOH,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OSP,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PH3,C正确;D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FON,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11

21、D【详解】略12C【分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非金属单质,则W为H元素;X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第二位的物质,则X为O元素;Y和Z同周期,其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且水溶液呈中性,可判断该化合物为NaCl,则Y为Na元素,Z为Cl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Cl元素,根据核外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H+Na+O2-Cl-,即WYXZ,故A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Y为Na元素,Z为Cl元素,制备钠单质,应用电解熔融

22、氯化钠的方法,制备氯气,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故B正确;C由上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H与O形成的化合物是H2O或H2O2,H元素均呈现+1价,H与Na形成的化合物为NaH,H元素呈现-1价,H的化合价不相同,故C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Na与O形成的化合物是Na2O或Na2O2,其电子式分别为、,均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答案为C。13A【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和Z位于同一族。XYW2为NaAlO2,向盐NaAlO2水溶液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变浑浊生成氢氧化铝后澄清生成氯化铝,X的最高

23、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NaOH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合物氢氧化铝反应,可得到含NaAlO2溶液。W是O元素、X是Na元素、Y是铝元素、Z是S元素。【详解】A 周期表中同主族从下到上,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XYZW,故A正确;B 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弱于Z的,即水的酸性小于硫化氢,故B错误;C W和X组成的化合物中Na2O为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 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亚硫酸为弱酸,故D错误;故选A。14A【详解】AIn的原子序数为49,铟与铷()同周期,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各个电子层的电子数目分别为2、8、18、18、3,则铟处于第五周期第A族

24、,A项错误;BIn的中子数为115-49=66,In原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66-49=17,B项正确;C由于元素的金属性:RbIn,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In(OH)3RbOH,C项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InAl,D项正确;答案选A。15D【详解】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为氧化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得到铝,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熔融氯化钠电解生成钠,故

25、正确;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在水溶液中,SO2与氯气等氧化剂反应生成H2SO4,稀H2SO4与硫化亚铁等反应生成H2S,H2S气体可分解或被氧化而转变为S,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铁与氯气反应可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能转化为铁,不符合转化关系,故错误;故正确。答案选D。16SiO2+2NaOH=Na2SiO3+H2O SiO2+2CSi+2CO 蒸馏 SiHCl3+4H2O=H4SiO4+H2+3HCl(或SiHCl3+3H2O=H2SiO3+H2+3HCl) CaCO3+2H+=Ca2+CO2+H2O AD NaHC

26、O3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 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分析】(1)玻璃中的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2)用石英砂和焦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Si和CO;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分离;根据盐的水解规律分析书写方程式;(3)B中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l2、H2O、CO2;步骤是为了验证浓盐酸是否具有挥发性(观察A中是否产生沉淀)和酸性(与盐反应);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要通过比较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证明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时,要排除HCl杂质的干扰,在装置

27、D中碳酸与硅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碳酸钠和硅酸沉淀;根据碳和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元素的原子半径对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影响分析。【详解】(1)玻璃中含有SiO2,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NaOH发生反应,产生Na2SiO3和H2O,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具有粘性,会使玻璃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因此保存NaOH溶液不能使用玻璃塞,而应该使用橡胶塞;(2)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由于冷凝后的液体混合物中SiHCl3与SiCl4

28、、SiH2Cl2等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提纯;SiHCl3中Si是+4价,氢元素、氯元素均为1价,SiHCl3完全水解时,Si以H2SiO3形式或H4SiO4存在,-1价的氢元素与H2O反应后生成H2,反应方程式为:SiHCl3+4H2O=H4SiO4+H2+3HCl或SiHCl3+3H2O=H2SiO3+H2+3HCl。(3)B中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CaCl2、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盐酸与CaCO3反应产生CO2气体,说明盐酸具有酸性;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气体中HCl具有挥发性,挥发

29、的HCl与AgN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故合理选项是AD;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将CO2气体中的杂质HCl气体除去,可以使用的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在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由于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碳硅。【点睛】本题考查了硅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涉及硅的制取、物质的性质、检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性质验证时,要综合考虑物质是否具有挥发性、物质在不同环境的溶解性

30、等,掌握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关系及硅元素的有关知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17HI B B B 【详解】(1)卤素中碘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HI,故答案为:HI;(2)卤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氟气的相对分子量最小,而碘单质的相对分子量最大,所以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升高,故答案为:B;(3)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钾钠,所以钾与水反应剧烈,故答案为:B;(4)氯水与NaBr、KI溶液分别生成Br2、I2,而二者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为橙色、紫红色,故答案为B。18B H 镁 bc 【详解】(1)A区域包括A、A族元素,还含有氢元素;B区域包括过渡元素,全都是金属元素;C

31、区域包括A、A、A、A、A族元素;D区域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答案选B。(2)认为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是因为它能形成种类繁多的有机物,而有机物中除了碳元素外,大多含氢元素,而氢元素除了形成有机物外,在无机物中的酸、碱、部分盐类、氢化物等类型的物质中都含有。故答案为H;(3)室温下,短周期元素甲的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以判断出甲元素是铝。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排布为2、8、2,因此乙元素为镁。金属性镁强于铝。位置如下图:;a选项.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镁和铝,表面均可形成氧化膜,故错误;b、c选项均是判断

32、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正确;d选项中,镁、铝属于活泼金属,不能形成气态氢化物,故错误。答案选bc。19(1) n(Mg)=0.06mol (2分); V2=220mL(2分)(2)V(NaOH)=200mL(2分)【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像可知:V1mL的NaOH溶液是与过量H2SO4反应的,则与Mg、Al反应的为H2SO4:0.2mol0.16mol 0.12mol。假设n(Mg)x mol,n(Al)y mol,根据反应关系式 ,解得:x0.06 mol,y0.04 mol。当加入V2mL NaOH溶液时,得到Mg(OH)2和NaAlO2,关系式为:Mg22OH,Al34OH,V2801

33、40 220 mL。(2)当Mg2、Al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只有Na2SO4,关系式为2NaOHH2SO4,V(NaOH) 200 mL。考点:考查镁和铝与酸反应的计算、化学图像的相关计算。202 16 2 2 5 8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2NaOH + Cl2 = NaCl + NaClO +H2O 2KOH + (CN)2 = KCN + KCNO +H2O (CN)2 + 2SCN = (SCN)2+ 2

34、CN 【分析】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得到氯气,氯气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淀粉遇碘显蓝色可以证明碘单质的生成,B、C中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黄色的溴单质,氯气将C中的溴离子完全氧化为溴单质,注意排除氯气的干扰,再将C加入D,溴单质将D中碘离子氧化得到碘单质,振荡试管发生萃取,四氯化碳中显示紫红色;根据Cl2与KOH反应类比(CN)2与KOH反应,根据还原性:CN (CN)2 (SCN)2,得出KSCN和(CN)2反应。【详解】(1)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得出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氧化性,因此氧化性

35、KMnO4Cl2,故答案为:2;16;2;2;5;8;。(2) 氯气遇到淀粉KI试纸时,发生反应2KI+Cl2=2KCl+I2,生成的碘单质可以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由此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3) 氯气也能氧化溴离子,验证溴置换碘时应排除氯气的干扰,故过程实验的目的是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故答案为: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故答案为:打开活塞b

36、,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浸有 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此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 + Cl2 = NaCl + NaClO +H2O;故答案为: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2NaOH + Cl2 = NaCl + NaClO +H2O。(6)a. 根据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 Br CN SCN I,(CN)2与K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OH + (CN)2 = KCN + KCNO +H2O;故答案为:2KOH + (CN)2 = KCN + KCNO +H2O。b. 还原性:CN (CN)2 (SCN)2,因此在 NaBr 和 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的离子方程式 (CN)2 + 2SCN = (SCN)2+ 2CN;故答案为:(CN)2 + 2SCN = (SCN)2+ 2C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