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湘教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93660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2012-201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湘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嘉兴市第一中学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文科) 试题卷一、单选题(本题有30小题,共60分)1.长江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A.青、藏 B.青、甘 C.川、藏 D.青、川2.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凌汛 D.流量小3.在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A.黄河 B.珠江 C.淮河 D.京杭运河4.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势平坦、水流平稳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大陆性气候强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石漠化地

2、区集中在云贵高原。下图为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图25. 依图判断,云贵高原形成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A B C D 6. 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集中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土层薄,水土易流失 地形起伏大A B C D 据报道,2011年10月28日,我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此次试飞中混合的生物燃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小桐子果实。据此完成78题。7. 目前,中石油已经在云南、四川、江西等地种植了120万亩麻风树,其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是A适宜森林种植的山地面积广 B国家政策提倡“退耕还林” C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8.

3、 以麻风树果实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如得以推广使用,则可 A解决气候变暖趋势 B缓和能源供需紧张矛盾 C完全取代矿物燃料 D降低航空运输成本读入疆采棉工来源地比重及相关资料和2008-201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及入疆采棉工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来源地比重(%)总人口(万)GDP(亿)河南23.3976821165甘肃10.625813970陕西19.2364210006安徽22.4641012000万亩万人年9四省中甘肃入疆采棉工数量最少的原因是A距离较远 B人口较少 C棉花采摘技术差 D经济发达10右图中采棉工数量的变化会A导致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B造成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下降C促使采棉工采摘

4、时间提前D促进机械化采摘技术推广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1112题。11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A80 mm B190 mm C3l0 mm D430 mm12甲处附近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气流抬升作用明显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下图中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读图,回答第13题。a b c d13.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A.abcd B.dabc C.cdab D.bcda 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1415题。输出钢材14. 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15近年来,该

5、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A. 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 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C. 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 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如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读图完成16题。1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5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B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不足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最高时,其年增长率最大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年至2010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 。读表

6、完成1718题省区鄂苏冀鲁新19801990年-136.1-59.5362.2672.3254.019912010年-145.5-310.3-644.2-1051.1560.7171980年至2010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重心的变化特点是A由东向西再向北 B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C由南向北再向东 D由北向南18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为劳动力价格 市场距离 国家政策 热量条件 产品质量A B C D下图是我国农产品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各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主产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B.长江流域主产区耕地后备资源充足C.甘肃新疆主产区光照充足,昼夜温

7、差大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20.各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A.华南主产区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B.汾渭平原主产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C.河套灌溉主产区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D.长江流域主产区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2122题。 2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2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一般将离地面5cm的气温稳定通过12作为棉花适播的气候指标。当4月有两旬及以上该气温偏低,并至少有一

8、旬旬温比多年平均旬温偏低2及以上时称为倒春寒。读新疆库尔勒地区2000年2009年4月各旬旬温变化曲线图,完成2324题。20002009年库尔勒4月各旬旬温变化曲线23 2000年-2009年库尔勒地区出现倒春寒的年数有 A1年 B3年 C5年 D7年24库尔勒地区棉花播种最好是 A4月上旬 铺设砾石 B4月上旬 燃烧秸秆 C4月下旬 建设温室大棚 D4月下旬 注意天气预报“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完成2526题。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实验

9、前6.3%25.5%0.7%14.6%18.6%实验后23.5%16.7%3.2%3.4%34.5%25. 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保持土壤水分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大气湿度减少空气污染ABCD 26. “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优先推广图1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图2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A三江平原B云贵高原C河套平原D江汉平原读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完成2728题。27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开矿 人口增加 气候湿润 过度开垦 A B C D28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提高土壤肥

10、力 气候干燥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酸化 沙尘暴增加 A B C D南迦巴瓦峰既是喜马拉雅山脉东边的终点,也是这一带的最高峰,海拔达7782 米。雅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形转身,造就了这里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雪山、冰峰、峡谷、急流是南迦巴瓦奉献给人类的礼物。读图完成2930题。29图中a、b、c、d分别代表Aa断层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单斜山Ba断层 b向斜山 c单斜山 d背斜谷Ca断层 b单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山Da断层 b背斜谷 c单斜山 d向斜山30从地质构造上看,南迦巴瓦峰是A断块山 B背斜山 C向斜山 D火山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40分)31.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

11、分)材料1:2012年1月12日,安徽省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方案将按照“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分阶段实施。材料2: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省,该省由于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2分)(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3分)A省B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3)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填数码)区域。(1分)(4)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

12、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6分)32.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推断和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4分)(2)简述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特征。(6分)(3)分析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33.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表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

13、涂未利用1991200848.0841.8714.479.8918.7217.270.340.040.210.039.6523.917.966.350.350.630.220.01(1)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4分)(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4分)(2) 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嘉兴市第一中学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文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60分,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ABCBDABBDABDCB1617181920212223

14、24252627282930ABACADBBDBCBDBC二、综合题(40分)31.(12分)(1)山西 煤炭(2分) (2)(3分)A省B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3)(1分) (4)经济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社会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环境方面:在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6分)32.(14分)(1)(4分)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1分),气温由东向西递减(1分)。受地形影响,山脉呈南北走向(1分),地势由东向西增高(1分)。(2)(6分)亚热带季风气候,夏

15、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河流多,径流量大(2分);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2分)。(说出3点得6分)(3)(4分)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每点1分)33.(14分)(1)(4分)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2) (4分)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3) (6分)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