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8468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文秘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全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全市千亿元农产品现代加工“168”工程,围绕全县特色支柱产业,建基地、育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强合作、增收益,不断提升了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14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200元。预计201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超14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 一、资金投入逐年增长。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跨越行动计划,建立农业产业化

2、以奖代补机制,县政府整合投入大量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县财政建立扶持农业产业化投入增长机制。随财力增长,逐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2011年投入600万元、2012年投入700万元、2013年投入800万元、2014年投入1100万元、2015年投入1200万元。二是整合涉农资金。县政府每年整合农业、林业、水务、水库移民、扶贫、茶业、茧丝绸、农机、农业综合开发、发改等涉农资金,根据农业产业化年度发展目标,结合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规划,按照“统一协调,集中投入,渠道、用途和管理主体不变”的原则,用于龙头培育、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整合涉农资金2539

3、0万元(其中2011年2280万元、2012年4290万元、2013年5550万元、2014年6270万元、2015年7000万元)。 二、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围绕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注重规模开发,大力发展以茶叶、毛竹、蚕桑、板栗、油茶、中药材(石斛)、百合、畜禽、水产等为主的农产品基地。按照“九个产业、各有侧重,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方针,毛竹、油茶、百合、石斛建管并重,突出新栽;茶叶、板栗、蚕桑以管为主,突出低改;畜禽、水产抓好大户,突出规模。按照基地园区化,2011年以来完成新造毛竹44000亩、新辟茶园90000亩、新栽蚕桑6000亩、新造油茶85000亩、油茶低

4、改20000亩、新栽石斛1265亩、种植设施蔬菜1200亩、高山蔬菜4000亩、百合40000亩,生猪出栏15.7万头、家禽出栏335万只。涌现出太平畈和黑石渡千亩石斛、但家庙万亩油茶、诸佛庵西石门百亩茶叶、佛子岭万亩有机鱼等一大批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基地已发展到122万亩。其中毛竹45万亩,茶叶14.2万亩,蚕桑5万亩,板栗13万亩,油茶18万亩,中药材5万亩,百合4万亩,水产8万亩。 三、产业化程度稳步提高。按照“龙头+基地+农户”、“龙头+中介+农户”等模式,目前,全县形成了“九龙领航”,大力发展食品酿造、毛竹、茶叶、茧丝绸、百合、油茶、石斛、灵芝、优质黑猪

5、、鳗鱼、水库有机鱼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打造了以迎驾集团为龙头的酿酒产业体系,以龙华集团为龙头的毛竹产业体系,以汉唐清茗、抱儿钟秀公司为龙头的茶产业体系,以源牌集团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体系,以绍峰集团和华林食品公司为龙头的水产产业体系,以一隆羽绒公司为龙头的畜禽产业体系,以宜康食品、鹏飞公司为龙头的蔬菜百合产业体系,以回音必安徽制药、长冲中药材和衡济堂为龙头的中药材产业体系,以中盛食用油、聚一科技为龙头的油茶产业体系。 四、经济外向度稳步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不仅外资企业多,而且出口创汇企业多,现有14家外贸自营进出口企业,25家出口供货企业,出口茶叶、丝织品、羽绒、竹制品、鳗鱼、中药材、

6、板栗、龙虾、葛粉、山野菜等十大类100多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至2014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预计达3亿多美元,2015年预计达1亿多美元,位居全省县市前列。 五、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打造品牌,提高竞争力。目前,全县通过农业三品认证75个(有机产品50个、绿色食品15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迎驾、xxxx黄芽、丝侬、国雅),国家证明商标2个(xxxx黄芽、xxxx石斛),中华老字号1个(迎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xxxx黄芽、xxxx石斛、迎驾白酒、漫水河百合、xxxx灵芝、xxxx

7、黄大茶),安徽名牌产品13个,安徽名牌农产品4个,XX省著名商标15个。我县名优农产品市场销售旺盛,品牌优势充分显现。 六、龙头企业带动面逐渐扩大。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到765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322个,中介组织带动型572个,专业市场带动型8个,销售收入亿元以上26家(其中50亿元以上1家、10亿元以上1家),5000万元-1亿元88家,500万元-5000万元208家。在县经济开发区40多家企业中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2家,占80%,全县10强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企业6家。一是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运用。国家级龙头企业源牌集团通过推广方格簇技术使每公斤干茧市场价格提高4元,仅

8、此一项全县蚕农就增收800多万元。二是龙头企业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增值。省级龙头企业龙华竹业公司通过深加工,使每根毛竹增值10倍,仅此一项全县竹农就增收3800多万元。三是龙头企业开拓了农产品市场。安徽龙华集团在美国、加拿大、奥大利亚设立四个国外销售公司,安徽源牌集团在加拿大设立销售公司,使我县名优特农产品走向世界。四是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县有近2万多名农村劳动力在龙头企业务工,每人平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工资总收入突破4亿元。五是龙头企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安徽宜康食品有限公司与与儿街镇鸟观嘴村百合种植户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合同收购根据药百合的大小和品质,均价在每斤5块钱左右,高

9、于目前市场价格近一倍,该企业还与太平畈乡蔡家畈村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200亩甜玉米订单,甜玉米种植户每亩纯收入达2000元比往年净增收1000多元。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6万多农户进行产业化生产,今年实现产业化经营收入100多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6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 内容总结(1)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文秘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业产业化十二五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2)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整合涉农资金25390万元(其中2011年2280万元、2012年4290万元、2013年5550万元、2014年6270万元、2015年7000万元)(3)涌现出太平畈和黑石渡千亩石斛、但家庙万亩油茶、诸佛庵西石门百亩茶叶、佛子岭万亩有机鱼等一大批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