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5911369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题试卷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1/6第一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测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材料一:运动对少年儿童的快乐有很大影响,越是不爱运动的孩子快乐得分越低。而且,不爱运动的孩子经常存在孤独、忧郁、注意力不集中、焦躁、睡不着等不良情绪或感受。数据显示,不爱运动的学生,各种不良情绪比例更高,尤其是体育成绩下等的学生,孤独、忧郁、神经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躁、注意力不集中、想叫喊骂人等情绪的比例均高出体育成绩上等的学生 20 多个百分点。这说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成绩好的学生更善于缓解不良情绪。因此,体育较差的学生应多增强运动,使各种不良情绪得到疏解。但是,

2、数据也显示,有近半数(47.1%)的少年儿童表示自己运动量不够。而且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认为运动量不足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三共上升了 30.4 个百分点。然而,有的家长、老师为了让少年儿童多学习,减少了运动量,占用了运动时间。这不仅仅是剥夺了孩子的运动,更是剥夺了他们的快乐。同样,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会使少年儿童的快乐指数更高。调查发现,有近六成少年儿童经常与父母聊天。年级越高,与父母经常聊天的学生比例越低。相关分析还发现,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孩子,快乐指数更高。但是,有超过三成的少年儿童“投诉”父母边玩手机边与自己聊天,近两成与孩子聊天时说没时间,近一成不愿听孩子说话。而且,父母与孩子聊天

3、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日常生活、学习,聊兴趣爱好的比例仅有两成多(22.8%),聊朋友尚不足两成(18.7%),均排位比较靠后。然而,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的快乐带来深刻影响的因素往往并非只有学习,情绪、兴趣、朋友等这些在成年人看来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反而深刻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快乐感受。(摘自孙宏艳影响孩子快乐的因素常被我们忽略,光明日报2017 年 9 月)材料二:材料二:图表:男女生快乐指数比较(摘自孙宏艳、田丽我们的孩子快乐吗,光明日报2017 年 9 月)材料三:材料三:2012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欧美 39 国青少年的健康与福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荷兰青少年最快乐,而且快乐程

4、度超过美国同龄人。这项调查是针对 11 岁到 15 岁的青少年,共有 39 国约 20 万的青少年受访。调查发现,荷兰的青少年喜欢上学,结交很多朋友,且较少卷入打架和欺凌事件。他们与父母关系良好,自我感觉身心健康。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其他欧洲国家,荷兰青少年普遍都吃早餐。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2/6至于青少年模仿成年人抽烟酗酒的问题,调查也发现,在 39 国的受访者中,荷兰青少年很少接触烟酒,只有极少部分的人吸食大麻。5 年前 WHO 曾调查学龄儿童健康行为,荷兰儿童的表现也是名列前茅,而这次调查中,95%受访的荷兰青少年为自己的生活打及格分数。分析荷兰青少年身心健康、生活快乐的原因,负责这项

5、调查的研究员佛雷博格说,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社会因素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说,荷兰青少年普遍与父母、朋友关系良好,且荷兰的繁荣富裕与重视社会公平正义,也是青少年感到生活快乐的原因。相较于北美洲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青少年,荷兰青少年不挑食,少生病,并且养成了运动的好习惯。(改编自中新网调查显示荷兰青少年生活最快乐赶超美国同龄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动少儿快乐缓解不良情绪B.家长孩子学习剥夺孩子快乐C.问卷男女学生性别差异比较小D.WHO39 国青少年运动而且快乐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材料一论述了中国少儿快乐的理念和实况,并

6、指出了人际关系因素的重要性。B.材料二与材料一、材料三相比,以图表的形式,用数据说话,具有较强的对比性。C.提高未成年人的快乐指数,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D.根据对欧美国家的调查,荷兰青少年身心健康程度较高,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E.友关系融洽,国家繁荣富裕,社会注重公平,都能直接促进青少年变得更快乐。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能够帮助青少年和儿童提高快乐指数的有益做法。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题。浑瑊,皋兰州人也。瑊本名曰进,年十余岁即善骑射,随父战伐,破贺鲁部,下石堡城,收龙驹岛,勇冠诸军,累授折冲果毅。后节度使节度使安思顺遣

7、瑊提偏师深入葛禄部,经狐媚碛,略特罗斯山,大破阿布思部;又与诸军城永清栅、天安军,迁中郎将。安禄山构逆,瑊从李光弼出师河北,定诸郡邑。贼将有李立节者,素称骁勇,与瑊格斗,临阵斩之,迁右骁卫将军。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改检校太仆卿,充武锋军使。又从仆固怀恩讨史朝义,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3/6前后数十战。朝义平,加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赐实封实封二百户。建中四年,李希烈遣间谍诈为瑊书与希烈交通,瑊奏其状,上特保证之,仍赐瑊马一匹并鞍辔,锦二百匹。时以普王为荆、襄等道道兵马元帅讨李希烈,以瑊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充中军都虞候。会泾师乱

8、,德宗幸奉天,瑊率家人子弟自京城至,乃署为行在都虞候。十一月,灵武节度使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合兵六千人赴难。将至,上议其所向,宰相卢杞、白志贞以漠谷路为便。瑊曰:“漠谷险隘,必为贼所邀,不若取乾陵北过,附柏城而行,便取城东北鸡子堆下营,与城中掎角相应,且分贼势,朱泚必不更于陵寝往来。”上从杞议。希全等进至漠谷,果为贼军邀击,夺据水口,杀伤颜甚。城中出兵应援,亦为贼挫锐而退。希全等各归还本镇,贼攻城逾急,壕堑圜之。城上士卒皆久寒馁,又少甲胄,瑊但感激诚厉之。时瑊中流矢,遽自拨之,血流沾沫,格斗不已,初不言疮痛,以激士心。翌日,李杯光大军次醴泉,是夜,贼解围而去。贞元十五年十二月

9、二日,薨于镇。废朝五日,群臣于延英奉慰。诏赠太师,谥曰忠武,赙绢布四千匹、米粟三千石。及丧车将至,又为废朝。应缘丧事,所司准式支给,命京兆尹京兆尹监护。葬日,赐绢五百匹。(节选自旧唐书浑瑊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B.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C.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D.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瑊统兵赴行/

10、在至天德/遇蕃军入寇/瑊击败之/从郭子仪收两京/讨安庆绪/破贼于新乡/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度使,官职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受职时皇帝赐以旌节而得名。B.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唐朝封户有虚实之别,唯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的租税。C.道,唐代分全国为十道,相当于后来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府以上设道。D.京兆尹,西汉时,掌管京城及其附近地区的行政长官,唐时沿用汉代称谓。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浑瑊能骑善射,屡立战功。他十余岁就善于骑马射箭,跟随父亲击破贺鲁部,攻下石堡城,收复龙驹岛,也曾带领偏师大败阿

11、布思部。B.浑瑊勇冠诸军,忠于朝廷。他的勇敢在诸军中数第一,曾多次被授予折冲果毅;跟随李光弼参加征讨叛贼安禄山的战斗,格斗中他勇斩敌将李立节。C.浑瑊遭人陷害,仍受信任。李希烈派遣间谍伪造浑瑊与李希烈交往的书信,浑瑊向皇上奏报了真实情况,皇上特地为他保证,还赐予他物品。D.浑瑊进献良策,不被采用。朝廷商议军队行进的方向时,他否定了卢杞等人的方案,并提出建议,终因地位不如宰相,意见被皇上否决。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4/6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泾师乱,德宗幸奉天,瑊率家人子弟自京城至,乃署为行在都虞候。(2)希全等进至漠谷,果为贼军邀击,夺据水口,杀伤颇甚。5.浑瑊为什么建议

12、军队不要走漠谷而从乾陵北取道?请简要说明。三三、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垓下歌垓下歌项羽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大风歌刘邦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的体裁相同,都是楚辞体,这类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句中多用“兮”字。B.两首诗的题材相同,都是以楚汉之争为背景,都是抒写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际遇及其在某个历史瞬间的复杂情怀。C.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首句都运用了

13、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入点,渲染了自己的英雄形象。D.两首诗的抒情方式有相同之处,都是缘事生情,因情放歌,无意为诗而成绝唱,发自肺腑的英雄心曲,尽收时代风云于诗中。2.这两首诗表达了两位盖世英雄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四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通过写将士生活苦寒无比的情状,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的诗句是:_,_。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5/6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五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

14、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题。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困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治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_,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一提到雨,_。“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15、;“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子。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拟人、比喻、夸张B.引用、拟人、反问C.对偶、反问、排比D.引用、对偶、夸张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这时如果下再一点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配上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背景,便十分的悠闲。”从语意

16、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六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过 12 个字。个字。古代文字中的“吃”,_,而是指人说话结巴,即口吃。汉高祖刘邦手下有个大臣叫周昌,汉书周昌传中有“昌为人吃”的记载,指的就是_,绝非周昌被人吃掉的意思。古代讲到吃东西,_,如食肉、食菜等,但又有“食酒”“食水”等词,可见“食”也有“饮”的意思。

17、七七、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6/6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1/4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测试测试答案答案解析解析一、一、1.【答案】D2.【答案】BC3.【答案】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经常运动;保持亲密的朋友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国家繁荣富裕。二二、1.【答案】C【解析】“既而肃宗即位于灵武”语意完整,“于灵武”是状语

18、,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A 项;“两京”是“收”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B 项;“行在”的意思是“皇上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 D 项。答案为 C。2.【答案】A【解析】“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错误,应该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3.【答案】D【解析】“终因地位不如宰相,意见被皇上否决”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上从杞议”,并没有具体叙述否决浑瑊意见的原因。4.【答案】(1)正值泾原兵乱,德宗驾临奉天,浑瑊带领家人子弟从京城来到奉天,(皇上)便任命(浑瑊)为行在都虞候。(2)杜希全等进军到漠谷,果然被贼军半路阻击,贼军夺取占据了水口,杀伤很多。5.【答案】漠谷

19、道路险峻狭窄,会被敌军堵截;从乾陵北取道,能在鸡子堆扎营,与柏城呈掎角之势,并分散敌人势力。【解析】找到相关语段,从浑瑊的话“漠谷险隘陵寝往来”中进行提炼概括即可。【参考译文】浑瑊,是皋兰州人。浑瑊本名叫浑进,十几岁就善于骑马射箭,跟随父亲打仗,击破贺鲁部,攻下石堡城,收复龙驹岛,他的勇敢在军队中数第一,多次被授予折冲果毅。后来,节度使安思顺派浑瑊带领侧翼军队深入葛禄部,经过狐媚碛,夺取特罗斯山,大败阿布思部;又与众多军队在永清栅、天安军筑城,升任中郎将。安禄山发动叛乱,浑瑊跟随李光弼出兵河北,平定很多郡县。叛贼将领中有名为李立节的人,向来以勇猛著称,(李立节)与浑瑊格斗,浑瑊在战阵上斩杀了他

20、,升任右骁卫将军。不久肃宗在灵武即位,浑瑊领兵前往肃宗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到达天德,遇上吐蕃军入侵,浑瑊打败了吐蕃军。跟随郭子仪收复了两京,讨伐安庆绪,在新乡打败了叛贼。浑瑊改任检校太仆卿,担任武锋军使。又随从仆固怀恩讨伐史朝义,先后打了几十仗。史朝义被平定后,浑瑊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被赐实封二百户。建中四年,李希烈派遣间谍伪造浑瑊与李希烈交往的书信,浑瑊(向皇上)奏报了真实情况,皇上特地为他保证,还赐予浑瑊一匹配有鞍辔的马、华美的丝织品二百匹。当时让普王担任荆、襄等道兵马元帅讨伐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2/4李希烈,让浑瑊担任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担任中军都虞候。正值泾原兵乱,德宗驾

21、临奉天,浑瑊带领家人子弟从京城来到奉天,(皇上)便任命(浑瑊)为行在都虞候。十一月,灵武节度使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集合士兵六千人赴救国难。将要到达奉天,皇上商议他们的行进方向,宰相卢杞、白志贞认为走漠谷道路便利。浑瑊说:“漠谷道路险峻狭窄,必定会被敌军堵截,不如从乾陵北边取道,靠近柏城行进,顺便选择在城东北鸡子堆扎营,与城中呈掎角之势相呼应,并且分散敌人势力,朱泚必定不再从陵寝间往来。”皇上听从了卢杞的建议。杜希全等进军到漠谷,果然被贼军半路阻击,贼军夺取占据了水口,杀伤很多。城中出兵接应援救,也被叛贼挫伤锐气而退回。杜希全等各自返回本镇,贼军攻城更加紧急,围绕城池挖壕沟。城

22、上的士卒都长期饥寒交迫,又缺少铠甲和头盔,浑瑊只是感谢并告诫激励他们。当时浑瑊被乱箭射中,自己立即拔出箭,鲜血流了一身,仍然坚持格斗不停止,开始(他)不说自己的伤口痛,以激励士兵的斗志。第二天,李怀光大军驻扎在醴泉,当天夜里,贼兵解除包围而退去。贞元十五年十二月二曰,(浑瑊)在军镇去世。朝廷停止朝会五日,群臣在延英殿恭敬拜慰他。皇上下诏追封(他)为太师,谥号忠武,赠予办理丧事的绢布四千匹、粮食三千石。等到丧车将要到来,(朝廷)又为此停止朝会。凡与治丧相关之事,主管部门按照标准支付费用,命令京兆尹监护。下葬之日,赐予绢五百匹。三、三、1.【答案】C【解析】“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

23、入点”错,刘诗首句以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为切入点,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渲染大自然的壮阔来衬托自己的英雄形象。2.【答案】垓下歌首句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显示出罕见的自信;第二、三句既有对天时不利的幽怨,也有对穷途末路的无可奈何;第四句表达了对心爱美人命运的深沉忧虑。大风歌首句借对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平叛战争的回顾和歌颂;第二句表现了平叛争胜利后的自豪之情;第三句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和保卫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和焦灼之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这两首诗,然后抓住重要词语或句子对项羽和刘邦的思想感情做准确分析,最后用精确的语言分别概括出这两人

24、的感情。四、四、1.【答案】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2.【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五、1.【答案】B【解析】第二段中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诗句的引用,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说够不够悠闲?”“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等语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故此题选 B。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3/42.【答案】原文把冬日乡村图景当成一幅画,并且想象了作画的过程,新奇有趣;原文使用了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强化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25、。【解析】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点,原文中“在这一格冬日农村的图上”“洒上”“加上”“淡得几不成墨”等内容,把冬日乡村景色当成一幅画来写了,“洒上”“加上”都是动作,是作画的过程,因此比单纯写“下雨”“配上背景”要新颖有趣,且突出冬日乡村风景如画的特点;第二点,改写的句子是陈述句,原文是反问句,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表达效果更好。3.【答案】天垂暮了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解析】第一处,根据画线句前后文可知,这几句在以作画的形式描写冬日乡村的景色,根据后面“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可知,此处写的是晚上的情景,因此可补写“天垂暮了”“到了傍晚”等句子。第二处,根据语境可知,第

26、二段开头是个过渡句,上句承接上段写“雨”,下句应该开启后面的内容写“雪”,因此此处可补写“也就会想到雪”之类的内容。六、六、【答案】并不是“吃东西、吃饭”的意思(或并没有“进食”的意思)周昌是一个说话结巴的人常常用到的字是“食”【解析】处,注意后文的“而是”,由此可知所填句子的句式应为“不是”;从内容上看,此处应该是说古代文字中“吃”的本义不是“吃东西”。处,结合前面的“人说话结巴,即口吃”和“周昌”可推出所要填写的内容。处,注意后文的“食肉、食菜”,结合前后文判定此处应为“常常用到的字是食”。七、七、【答案】时间轴里的浅吟低唱时间轴里的浅吟低唱鸟鸣花语,虎啸猿啼,世上万物皆有语言,而我独钟情

27、中国古建筑那粉墙黛瓦传递的浅吟低唱。“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认识你,始于汤显祖。流水线上生产的城市,复制的威尼斯小镇,克隆的霓虹灯,我迷失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樊笼里。于是在一个落花时节的暮春,我逃也似的离开了车水马龙的喧嚣城市,踏上一段青青石板路,穿过座座古牌坊,开启了我的徽派建筑之旅。建筑是世界的编年史。当风靡一时的徽剧俨然明日黄花,传说也已沉寂时,只有屹立在皖南大地上的粉墙黛瓦,宛如一位多情的女子在时间轴里辗转流徙,浅吟低唱着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的前世今生。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无声的语言,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明清时期如日中天的徽商荣归故里,千金散尽,建成一幢幢精巧别致的住宅,五叠式马头墙高低

28、错落,宛如一曲曲抑扬顿挫的田园牧歌,歌唱着桃花源里人家的恬淡闲适。一代儒商更是将闲情逸致寄托于雕花梁架、楹联字画、木雕石刻上,在粉墙黛瓦的住宅里营造出别具一格的乡土建筑风格。粉墙黛瓦疏林外,碧水环山烟雨中。文学语言描绘的胜境总是令人心向神往。远远望去,粉墙矗矗,栉比而立,掩映在湖光山色之中,犹如丹青妙笔,描摹勾勒出一幅幅画里村庄图。我不是徽州人,可是对于每一个无家可归的城市流浪儿来说,或许这样的粉墙黛瓦都可以盛放心中那些悠悠的乡愁。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4/4那日黄昏,我一步一步走向你。柴扉虚掩,轻叩门环。咯吱咯吱,一位蹒跚老妪缓缓将门打开,一阵潮腐的空气迎面扑来,仿佛用语言讲述着老宅的今生。落

29、日的余晖斜射进狭窄的天井,斑驳的墙壁上挂着已经松落的字画,楹联上的对联,字迹几不可见,也早已消退了鲜艳的红色。门楼上“八骏图”石雕处野生的杂草,倒生长得自在茂盛,随意堆在墙角的窗棂,积聚了厚厚一层灰,几只蜘蛛正忙着编织美丽的家园我的心莫名地一沉,行将倾颓的百年老屋啊,在现代化快节奏的时间轴里,在落寂与自尊、矜持和无奈的岁月里,守着一个怎样的未来?暮色苍茫,斜晖脉脉,我辞别了好客的婆婆,穿过座座石牌坊,踏上青青石板路,回首,粉墙黛瓦在归途中渐成粉壁点点,高高的马头墙模糊成斑驳的背影,仿佛母亲的背影定格,默默无声把游子守望!【解析】材料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概念,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30、。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生想象,处处强调“语言”的普遍性,使“语言”这一话题充满烟火气、生活味。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用出发,阐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语言”本身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考生很容易在理解时将其局限为“说出来的话”,材料从这三个层面逐层展开,旨在帮助考生快速、形象且清晰地理解什么是“语言”,有帮助考生拓宽思路的作用。具体作文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切入点宜小巧,便于

31、集中笔墨、深入挖掘,避免立意空泛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比如可以抓住“语言”的表层义去写文章,写市井小民的街谈巷语,写英雄人物的铿锵壮语,写诗词歌赋的诗情话语等;也可以把文章写得深刻一些,把“语言”的比喻义、引申义写出来,如写普通公民的语言权利,写全球化时代的话语霸权,写开放社会的语言自由等;当然还可以写孤独者的个人呓语,写狂欢者的共性话语等。语言是有生命力和战力的,是与时代、情感、思维紧密联系的,抓住个性化、典型性、普遍性、交流性等去演绎,斗都可以写出意蕴丰富的文章。具体来说,有如下立意:理性语言是无敌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弱势群体的话语权:让言论充满正能量;打击网络暴力,共建和谐家园;读大自然的心语;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