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力》.docx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4590567 上传时间:2021-10-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学习资料力》.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关键突破讲义 一、目录八年级物理上册目录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物变态化 第1节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的折射 第5节光的色散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质

2、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第七章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弹力 第3节 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4节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 第1节 浮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第2节 功率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第2节 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22 -二、知识框架三、系统记忆第1节 力知识

3、点1、力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2、 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3、 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 b、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4、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5、 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a、直接作用(相互接触) b、间接作用(不接触)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1、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变速直线运动) b、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改变2、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1、 力的三要素:a、力的大小

4、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2、 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4、力的示意图1、 为了形象的描述力的三要素,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就是力的示意图。2、 步骤:a、明确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b、从力的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c、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必须画在线段末端)。 d、在箭头旁边标明表示力的字母(弹力F、重力G、摩擦力f),有时候还要标出力的大小。 e、同一副图中出现多个力时,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知识点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物体间的力同时产生,无先后之分。第2节 弹力知识点1、形变1、 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

5、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 塑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3、 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弹性形变)。4、 塑性形变: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知识点2、弹力1、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 分类:a、宏观:弹簧、橡皮筋一类物体形变产生的力 b、微观: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3、 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b、发生弹性形变4、 作用效果:阻碍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是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动力(反抗形变)。5、

6、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越小,产生的弹力越小。6、 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7、 作用点:在物体与物体的接触面上。知识点3、探究弹簧的性质1、相关实验图像:a、弹簧的伸长量( 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像。O伸长量/cmF/N BA b、相关说面:(1)OA段: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与其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 (2)AB段: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发生不能恢复的塑性形变。 c、弹簧的长度(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图像。长度/cmBF/NA4 O d、相关说明:表明弹簧的原长是4cm。2、 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

7、或压缩)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正比。知识点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1、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是测力计的一种。2、 原理:弹簧测力计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与所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3、 构造:试验用的弹簧测力计及其结构。3、原理:在弹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L与弹簧所收到的拉力F成正比。4、 使用方法:(1)看弹簧测力计的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 (2)较零(使指针指在零刻线处)。 (3)轻轻拉动几次挂钩,避免弹簧被卡住。 (4)使用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确保读数准确。 (5)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第3节 重力知识点1、重力1、 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

8、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表示。2、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球上一切物体。(其它星体表面也有重力)3、 重力的作用效果:使得地球表面的物体紧贴地表。4、 重力的大小:G=mg()5、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指向地心)6、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知识点2、探究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 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它的质量(m)关系图像:G/N m/kg O2、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它的质量(m)成正比。3、重力计算公式:G=mg,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g取9.8N/kg,粗略计算时,g取10N/kg。4、9.8N/k

9、g的物理意义: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知识点3、重心1、 重心:等效地将物体受到的重力集中视为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 重心的位置:(1)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2)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均匀的铁环,其重心在圆心处。 (3)物体的质量、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心位置也发生变化。3、 “悬挂法”确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原理是利用二力平衡。4、 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的稳定程度越高。知识点4、重力的由来1、 重力不是万有引力,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2、 “失重”并不是真正的失去重力。知识点5、两种水平尺 1、原理:铅垂

10、线总是与水平面垂直,所以铅垂线指向哪边哪边低。 2、 原理:密度小的气泡总是向高的地方“跑”。四、上课讲义第1节、力(一)课前思考(二)力1力的定义: 。观察下图理解力的定义。2对力的认识(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推、拉、提、压等作用时,施加这种作用的物体叫 ,受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叫 。(2)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力至少跟两个物体有关(一个施力物体、一个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运动。(3)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铁钉),因此“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发生力的

11、作用的依据”。【例题一】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没有物体,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力物体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谈不上作用,就没有力了3力的单位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下图展示了一些力的大小,从图中能看出: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例题二】托起下列哪一个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用

12、板凳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二)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人们通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方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例题三】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自行车匀速转弯 B水平路面上加速运动的小轿车 C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动 D小车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例题四】跳板跳水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水平居世界前列。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

13、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 、 和 。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2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现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里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作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在受力物体上找出所画力的作用点;(3)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4)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5)在箭头的旁边标上力的符号,有时还可以标明力的大小。【例题五】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类,它是( )A把橡

14、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例题六】如图所示,洒水瓶有两个把手。当用洒水瓶提水时,应该用 把手;当用洒水瓶洒水时,应该用 把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例题七】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大小为50N的拉力F。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思考:一个力会涉及几个物体? 归纳结论: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正确理解力的相互性:(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

15、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作用方式有两种:直接(接触)和间接(不接触);(4)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例题八】两只小船在湖面上,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两只小船都运动起来。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例题九】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相对而立,如图所示。甲同学用60N的力推乙同学。(1)画出甲对乙推力的示意图。(2)你认为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说明其中的道理。【练习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练

16、习2】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推水,于是运动员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B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手和脚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C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D手和脚对水的推力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销【练习3】一高速列车从甲站到乙站,下列所列举的过程中,列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列车从甲站发车离开甲站 B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C列车匀速驶过弯道 D列车减速驶进乙站【练习4】“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其中的道理是( )A鸡蛋主动碰的石头 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受到的力大C鸡蛋受到力的作用,石头没受到力的作用 D两者受到的力大

17、小相等只是鸡蛋易碎【练习5】“跳橡皮筋”和“打陀螺”是小朋友经常玩的游戏,其中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练习6】用手拍桌面,手会感觉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练习7】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 正方 反方 (1)两个物体相接处,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5)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

18、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单独存在;(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练习8】如图所示,F1=F3=F4F2,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B、C、D四种形变。(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和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和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和 。【练习9】如图所示,有一铅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铅球对桌面的压力和示意图。【练习10】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中画

19、出雪橇受到的拉力的示意图。 第2节、弹力和重力(一)弹力1上节回顾:力的两个作用效果?2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1)现象探究:物体受力后的形状撤去力后的形状用力折一把直尺使它变弯撤去力后直尺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来长度自动门上装有弹簧,开门时被拉长撤去力后弹簧恢复原状用力压一块橡皮泥,橡皮泥被压扁撤去力后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着一张纸,纸上留下折痕撤去力后至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归纳总结: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撤去力后,有的物体能恢复原状,有的物体不能恢复原状。(2)形变:物体的 或 的改变,叫做形变。形状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外形发生变化,如弹簧被压缩,弹簧长度由长变短。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

20、体的体积发生改变,如用力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体积改变一般包括形状的改变)(3)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4)塑性:有些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5)形变的普遍性: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用特殊的方法将其微笑形变放大后才能显示出来。【例题十】关于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C用力压桌子,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

21、形变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例题十一】弹性和塑性的区别是( )A弹性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塑性物体受力后不发生形变B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受力后都发生形变,不受力时都能恢复原状C弹性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受力形变后能恢复原状,塑性物体受力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D弹性物体无论如何受力,不受力后都能恢复原状,塑形物体不可以3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判断依据:物体间是否直接 ;接触处是否有相互 。(3)弹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例题十二】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产生弹力 B拉力不属于弹力C压缩的弹簧能产生弹力 D物体在发生形变

22、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4弹簧测力计(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2)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 。力拉动弹簧测力计,你能说出它的测力原理吗? (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哪些问题?【练习1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C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物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练习12】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值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C弹簧测力计的准确程度可以从刻度盘上所标的最小数值看出来D以上说法

23、都不对【练习13】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请你指出哪位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练习14】仔细观察每个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7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A70N B10N C35N D20N【练习15】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小球静止于一侧壁和水平地面之间,那么小球与水平地面 弹力,与侧壁 弹力。(填“有”或“没有”)【练习16】用握力计进行握力锻炼时,握力计对手施加的力叫 力;握力越大,握力计的 越大。【练习18】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

24、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图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图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x1 x2,x2 x3。第3节 重力(1)重力是指_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2)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受 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 。(3)通常把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叫 ,它与物体的 有关系,这个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g取9.8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其

25、数值是用文字叙述为 。【例题十三】小明同学用一个最大能测量5N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钩码质量m/g100200300400500600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02.03.04.05.0已无刻度(1) 小明同学实验中错误的地方是 。(2)去掉错误部分,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练习19】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若甲重40N,g取10N/kg,那么乙的质量为( )A6N B60N C6kg D60kg【练习20】一个成熟的苹果,受到重力作用从树上落到地面。则苹果所受重力是由下面哪个物体施加的( )A苹果 B苹果树 C地球 D

26、空气【练习21】悬挂重物的细绳,人们叫它重垂线。处于静止状态的重垂线一定( )A与竖直方向重合 B与地面互相垂直C与重力方向一致 D与悬线对重锤的拉力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练习21】下列关于重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A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B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点C重心的位置一定在物体上D质量不均匀但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练习22】下列有关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B重力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D空气中想上飘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练习23】有一宇航员重力为588N,他在地球上的质量是 kg,在月球上的重力是 N,在月

27、球上的质量是 kg。【练习24】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1)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 。(2)如图甲是他第二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序号1234质量m/kg0.10.20.30.4重力G/N134(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选填“能”或“

28、不能”)完成该探究。五、过关同步关键题型1:对力的概念的理解1、下列关于力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存在 B.一个物体受到力时,它一定是施力物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题型2: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水桶受到向上的拉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水桶 B. 地球 C. 绳子 D. 手2

29、、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题型3: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1、如图所示,图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2、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题型4、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两个层面的改变)1、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运动员把飞来的足

30、球踢出去 B.小孩匀速从滑梯滑下 C.刚刚起飞的火箭 D.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匀速转动2、 某校科技节上,老师将液氮“倒”在装有超导物质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上,由于液氮迅速汽化并_热量,超导物质降温后变为超导体,使模型能悬浮在通电的环形轨道上。当模型在环形轨道上运行时,其运动状态_(填“改变”或“不变”)。 题型5、力的三要素1、 仔细观察左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有关;观察右图发现,将滑动变为的方式可以减小摩擦。2、 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题型6、力的示意图1

31、、作出图中放在水 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请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4、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5、 请做出如图所示静止的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A的重力用G表示,所受的弹力用N表示(支持面)或用T表示(绳子),摩擦力用f表示。6、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质量为50kg,画出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受水平方向的150N的向右的拉力作用,画出B所受拉力的示意图题型7、相互作用力现象的认识1、 在溜冰场上,甲推乙结果甲、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

32、动,这一现象说明_;两人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_。2、 以下事例中,不能直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跳高时用力蹬地,人就向上跳起 B、手拉橡皮筋,觉得橡皮筋也在拉手 C、离开树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用脚踢沙袋,脚感到痛题型8、相互作用力要素的分析1、 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2、 当人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人对桶的把柄施加一个拉力,把柄对人也是

33、加了一个拉力,这个拉力的三要素( ) A、都相同 B、仅作用点相同 C、仅大小相同 D、大小,作用点都相同学科关键1、 5kg= t 2、 5t= kg 3、 15g= t4、 5cm2= m2 5、 5m2= cm2 6、 5mm2= m27、 5cm3= m3 8、 5m3= cm3 9、 5mm3= m3 系统记忆1、力是一个 对另一个 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 物体,另一个叫 物体。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改变物体

34、的 改变物体的 。扩展: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 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 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 、 发生变化等。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 。5、重垂线是根据_ _的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 _。已学过重要内容 (最后化格式) (最后化格式) 1、 2、 3、 4、 5、 6、 六、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另一个施力物体

35、存在B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但不一定是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但不一定是施力物体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定有两个物体存在2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测力不能超量程 B所测力的方向要与测里计内弹簧轴线一致 C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 D使用前应校正零点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无法确定4人拎书包时,人对书包施加了拉力,书包对人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中( )A大小相同 B作用点相同 C大小、作用点都相同 D三要素都相同5一只被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是(不计

36、空气阻力)( ) A只受重力作用 B只受推力作用 C同时受到重力和推力作用 D不受力的作用6测一个6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 )A量程15N,分度值0.5N B量程5N,分度值0.1NC量程10N,分度值0.2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均可用7、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 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 A42 N B38 N C4 N D无法判断8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小朋友正在荡秋千 B雨滴从空中竖直匀速下落C汽车匀速转弯 D在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足球9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