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PPT.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45891296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5.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PPT.ppt(1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框架结构设计方法PPT Still waters run 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 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表6.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结构类型烈 度678(0.2g)8(0.3g)9框架6050403524框架-抗震墙1301201008050抗震墙1401201008060部分框支抗震墙1201008050不应采用筒体框架-核心筒1501301009070筒中筒18015012010080板柱-抗震墙80705540不应采用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

2、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 局部突出屋顶部分)。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专业中简称为安全等级、结构安全等级),是为了区别在近似概率论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中,针对重要性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结构可靠度而提出的。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采用不

3、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至于重要建筑物与次要建筑物的划分,则应根据建筑结构的破坏后果,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程度确定。抗震等级是确定结构构件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抗震等级是确定结构构件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的标准。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建筑类别、施的标准。根据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建筑类别、结构类型及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共分结构类型及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共分四个等级,一级最高。四个等级,一级最高。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

4、个等级(一级:重要的建筑物;二级:大量的一般建筑物;三级:次要的建筑物)。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 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 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确定。表表6.1.26.1.2现浇钢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级结构类型设防烈度6789框架结构高度24242424242424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大跨度框架

5、三二一一 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埋置深度采用天然地基采用天然地基-不小于建筑高度的不小于建筑高度的1/12;采用桩基采用桩基-不小于建筑高度的不小于建筑高度的1/15。5.2.2 5.2.2 结构布置结构布置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结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布置的基本原则是:结构平面应力求简单规则,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结构平面应力求简单规则,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应力集中。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应力集中。结构的竖向布置,应使其质量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结构的竖向

6、布置,应使其质量沿高度方向均匀分布,避免结构刚度突变,并应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避免结构刚度突变,并应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考题考题1(1 1)框架结构布置)框架结构布置1 1、框架结构用于、框架结构用于1010层以下建筑。层以下建筑。2 2、常见的框架柱网形式有方格式和内廊式。、常见的框架柱网形式有方格式和内廊式。3 3、双向设置承重框架。、双向设置承重框架。4 4、楼梯、电梯间不宜设在结构的两端及拐角处。、楼

7、梯、电梯间不宜设在结构的两端及拐角处。5 5、框架刚度沿高度不宜突变,以避免造成薄弱层。、框架刚度沿高度不宜突变,以避免造成薄弱层。6 6、避免出现错层。、避免出现错层。7 7、出屋面小房间不要做成砖混结构。、出屋面小房间不要做成砖混结构。-鞭端效应鞭端效应8 8、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剪弱弯”、”强强 节点强锚固节点强锚固”等等设计原则设计原则。9 9、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与高度之比、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与高度之比b/h0.25;b/h0.25;跨高比跨高比l ln n/h4/h4。考题考题210、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框架柱的

8、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柱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300mm;柱柱剪跨比剪跨比(见后页见后页)宜大于宜大于2 2;柱截面宽高比不宜大于柱截面宽高比不宜大于3 3。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的剪跨比可以直接通过梁的跨高比和柱的高厚比表示。跨高比和柱的高厚比表示。设反弯点在构件中央设反弯点在构件中央对于梁对于梁对于柱对于柱(2 2)框架)框架-抗震墙结构布置抗震墙结构布置1 1、多用于、多用于10-2010-20层房屋。层房屋。2 2、剪力墙布置、剪力墙布置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平面内布置应对称均匀,避免结构平面内布置

9、应对称均匀,避免结构刚心与质心刚心与质心有较大的偏移。有较大的偏移。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组成应沿结构的纵横向设置,组成T T形、形、L L形、十字形提高刚度。形、十字形提高刚度。剪力墙与柱中线宜重合。柱中线与剪力墙中线之间的偏心距剪力墙与柱中线宜重合。柱中线与剪力墙中线之间的偏心距 不宜大于柱宽的不宜大于柱宽的1/41/4。剪力墙应尽可能靠近房屋平面的端部,但不宜布置在外墙。剪力墙应尽可能靠近房屋平面的端部,但不宜布置在外墙。剪力墙不宜开大洞口。剪力墙不宜开大洞口。剪力墙宜贯通全高,保证结构竖向的刚度基本均匀。剪力墙宜贯通全高,保证结构竖向的刚度基本均匀。考题考题3(3 3)剪力墙结构布置)

10、剪力墙结构布置1 1、多用于、多用于20-3020-30层房屋。层房屋。2 2、平面和竖向方向均匀。、平面和竖向方向均匀。3 3、较长的剪力墙宜开洞口设置弱联系梁,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应小、较长的剪力墙宜开洞口设置弱联系梁,各墙段的高宽比不应小 于于2 2。4 4、剪力墙有较大洞口时,洞口位置宜上下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剪力墙有较大洞口时,洞口位置宜上下对齐,形成明确的墙肢 与联系梁。与联系梁。5 5、框支剪力墙结构要求。、框支剪力墙结构要求。6 6、框支剪力墙结构要求。、框支剪力墙结构要求。7 7、楼盖长宽比不应超过表、楼盖长宽比不应超过表5.35.3规定的数值。规定的数值。(4 4)抗震缝布置

11、)抗震缝布置尽量避免设置抗震缝。尽量避免设置抗震缝。5.3 5.3 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框架内力与位移计算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结构抗震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主要是结构自振周期的确定;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主要是结构自振周期的确定;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包括多遇烈度下的地震荷载与结构位移;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包括多遇烈度下的地震荷载与结构位移;结构内力分析;结构内力分析;截面抗震设计。截面抗震设计。5.3.1 5.3.1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1.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2.2.各方向水平地震作用全部由该方向的抗侧

12、力框架承担。各方向水平地震作用全部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框架承担。3.3.以防震缝所划分的结构单元作为计算单元。以防震缝所划分的结构单元作为计算单元。4.4.各楼层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的集中质点设在楼屋盖标高处。的集中质点设在楼屋盖标高处。5.5.对于高度不超过对于高度不超过40m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 的框架结构,的框架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计算地震作用。6.6.一般采用一般采用顶点位移法顶点位移法计算结构基本周期。计算结构基本周期。7.7.通过力的平衡条件计算各层地震剪力。通过力的平衡条件计算各层地震剪力。8

13、.8.按分配系数(由侧移刚度计算按分配系数(由侧移刚度计算)计算各柱承担的地震剪计算各柱承担的地震剪 力。力。5.3.2 5.3.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反弯点法:层数较少、梁柱线刚度比大于反弯点法:层数较少、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的结构。的结构。D值法:考虑了框架节点转动对侧移刚度和反弯点值法:考虑了框架节点转动对侧移刚度和反弯点 高度的影响,比较精确,应该比较广泛。高度的影响,比较精确,应该比较广泛。你能不能计算精度很好的框架内力?你能不能计算精度很好的框架内力?你能够计算精度较高的框架计算你能够计算精度较高的框架计算,那我就请客那我就请客!利用利用D D值

14、法计算框架内力的步骤如下:值法计算框架内力的步骤如下:(1 1)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D D(2 2)计算各柱所分配的剪力)计算各柱所分配的剪力V Vijij(3 3)确定反弯点高度)确定反弯点高度y y(4 4)计算柱端弯矩)计算柱端弯矩McMc(5 5)计算梁端弯矩)计算梁端弯矩M Mb b(6 6)计算梁端剪力)计算梁端剪力V Vb b(7 7)计算柱轴力)计算柱轴力N N5.3.3 5.3.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分层法: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弯矩二次分配法: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由于钢筋混

15、凝土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质,在竖向荷分布性质,在竖向荷载下可以考虑适当降载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梁端弯矩,进行调低梁端弯矩,进行调幅,以减少负弯矩钢幅,以减少负弯矩钢筋的拥挤现象。筋的拥挤现象。竖向荷载调幅、水平荷载不调幅、内力组合之前调幅。竖向荷载调幅、水平荷载不调幅、内力组合之前调幅。重力荷载约重力荷载约121215KN/m15KN/m2 2,其中活荷载约为其中活荷载约为2KN/m2KN/m2 2左右,所占比例较小。其不利布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左右,所占比例较小。其不利布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并不大。因此,当活荷载不很大时,并不大。因此,当活荷载不很大时,可按全部

16、满载布可按全部满载布置置。当活荷载较大时,可将跨中弯矩乘以。当活荷载较大时,可将跨中弯矩乘以1.11.11.21.2系系数加以修正,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对跨中弯矩的影数加以修正,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对跨中弯矩的影响。响。5.3.5 5.3.5 框架结构位移验算框架结构位移验算进行两个方面的侧移验算:进行两个方面的侧移验算: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计算(1 1)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考题考题4进行两个方面的侧移验算:进行两个方面的侧移验算:多遇地震作

17、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计算(1 1)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的计算考题考题55.4.1 5.4.1 框架梁截面设计框架梁截面设计梁端抗震设计基本要求:梁端抗震设计基本要求: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梁筋屈服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梁筋屈服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妥善解决梁筋锚固问题。妥善解决梁筋锚固问题。考题考题65.4 5.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构件设计9 9

18、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为了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为了避免梁在弯曲破坏前发生剪切破坏,应按强剪强剪弱弯弱弯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的原则调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框架梁一、二、三级框架梁-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 9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 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准值)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正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正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19、梁的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梁的剪力增大系数,一级为1.3,1.3,二级为二级为1.2,1.2,三级为三级为1.11.1。-梁的净跨;梁的净跨;-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分别为梁左、右端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虑考虑受压筋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1 1)框架梁抗剪承载力验算)框架梁抗剪承载力验算 梁剪力设计值梁剪力设计值跨高比大于跨高比大于2.52.5时:时:剪压比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即即剪压比限制剪

20、压比限制 剪压比过大剪压比过大,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箍筋不能充分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控制。跨高比等于或小于跨高比等于或小于2.52.5时:时:-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梁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梁的截面有效高度;梁的截面有效高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梁的截面宽度;梁的截面宽度;-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剪跨比剪跨比:轴压比:轴压比: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V0.7V0.7 ftbh0+1.25 f f

21、yvyv A Asvsv h h0 0/s/s(矩形、(矩形、T T型、型、I I型截面型截面一般受弯构件)一般受弯构件)V1.75 fV1.75 fc cbhbh0 0/(+1.0+1.0)+f+fyvyv A Asvsv h h0 0/s/s(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2 2)提高梁延性的措施(自阅)提高梁延性的措施(自阅)梁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 梁纵向钢筋配筋率梁纵向钢筋配筋率 梁纵向钢筋配置梁纵向钢筋配置 梁端箍筋加密梁端箍筋加密5.4.2 5.4.2 框架柱截面设计框架柱截面设计柱设计原则:柱设计原则: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性铰;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出现塑

22、性铰;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控制柱的轴压比不要太大;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考题考题7 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抗震规范规定: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0.15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者外,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列公式要求9 9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度和一级框架结构尚应符合:-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上下柱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

23、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节点左右梁端截面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考 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虑受压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 值之和;值之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1.4,1.4,二级为二级为1.2,1.2,三级为三级为1.11.1。为了不使框架底层柱过早出现塑性绞,规范规定:一、为了不使框架底层柱过早出现塑性绞,规范规定:一、二、

24、三级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二、三级框架底层柱底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大系数1.51.5、1.251.25、1.151.15。考题考题8(1 1)强柱弱梁)强柱弱梁(2 2)强剪弱弯)强剪弱弯-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 柱剪力设计值柱剪力设计值 一、二、三级框架柱端剪力设计值一、二、三级框架柱端剪力设计值 9 9度和一级框架柱端剪力设计值度和一级框架柱端剪力设计值剪压比限制剪压比限制 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即即剪跨比大于剪跨比大于2 2时:时:剪

25、跨比不大于剪跨比不大于2 2时: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出现 拉力时N N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为组合轴压力设计值;b b、h h为柱的短长边;为柱的短长边;fcfc为混凝土抗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压强度设计值。轴压比轴压比: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即:即: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区混它是控制偏心受拉边钢筋先到抗拉强度,还是受压区混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凝土先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的主要指标。柱的变形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柱的变形能力随轴

26、压比增大而急剧降低。规范规定:规范规定:柱轴压比不应超过下表,但柱轴压比不应超过下表,但类场地上的较高高层建筑类场地上的较高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0.900.950.800.850.700.75框架框架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三三二二一一结构类型结构类型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柱轴压比限制柱轴压比限制(3)控制柱轴压比)控制柱轴压比 柱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柱的纵向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a)a)宜对称布置;宜对称布置;(b)b)截面尺寸大于截面尺寸大于400mm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200mm;(c)c)纵向钢筋的

27、最小配筋率应按下表采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下表采用。0.60.80.70.90.81.01.01.2中柱和边柱中柱和边柱角柱角柱四四三三二二一一类别类别抗震等级抗震等级 (d)d)柱的总配筋率不应大于柱的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5%。(e)e)一级且剪跨比大于一级且剪跨比大于2 2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大于1.2%1.2%。(4 4)柱内纵向钢筋配置)柱内纵向钢筋配置(5 5)加强柱端约束(自阅)加强柱端约束(自阅)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筋锚固破坏。节点主要受剪力和压力的组

28、合作用,节点核心区未开节点主要受剪力和压力的组合作用,节点核心区未开裂前,箍筋应力很小,基本上是混凝土承受剪力。约当剪裂前,箍筋应力很小,基本上是混凝土承受剪力。约当剪力达到核心区极限抗剪能力力达到核心区极限抗剪能力606070%70%时,混凝土突然发生时,混凝土突然发生对角贯通裂缝,节点刚度明显降低,箍筋应力也突然增大,对角贯通裂缝,节点刚度明显降低,箍筋应力也突然增大,个别甚至屈服,此后斜裂缝增多赠宽,箍筋陆续达到屈服。个别甚至屈服,此后斜裂缝增多赠宽,箍筋陆续达到屈服。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关,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关,弱柱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弱柱

29、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直交梁对节点核心区有明显约束作用。满足一定条直交梁对节点核心区有明显约束作用。满足一定条件的四边有梁的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可提高件的四边有梁的节点,核心区混凝土抗剪强度可提高5050100%100%。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节点区的破坏与交于节点的梁、柱破坏顺序有关,弱柱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关,弱柱强梁型的节点区破坏严重。5.4.3 5.4.3 框架节点抗震设计框架节点抗震设计框架节点的设计准则:框架节点的设计准则: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梁、柱)的承载力;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梁、柱)的承载力;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

30、内工作;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应有可靠的锚固;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考题考题91.1.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验算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的验算(1 1)节点核心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节点核心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9 9度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度和一级框架尚应符合-梁截面有效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取平均值;梁截面有效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取平均值;-节

31、点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节点剪力增大系数,一级取1.35,1.35,二级取二级取1.21.2。-柱的计算高度,可采用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柱的计算高度,可采用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梁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梁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梁的截面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取平均值;梁的截面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可取平均值;-节点左右梁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节点左右梁端纵向受拉钢筋实际配筋面积(考虑受压筋)和材节点左右梁端纵向受拉钢筋实际配筋面积(考虑受压筋)和材 料强度标准值

32、计算的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2 2)框架节点核心区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验算)框架节点核心区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验算一、二级框架:一、二级框架:9 9度时度时-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对应与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组合轴向压力较小值;对应与组合剪力设计值的上柱组合轴向压力较小值;-箍筋间距;箍筋间距;-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核心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的总截面面积核心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的总截面面积;三、四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可不进行抗震验算,但应符三、四级框架节点核心区可不进

33、行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构造措施的要求。合构造措施的要求。楼面荷载近似值C30 混凝土0.7,0.8,0.9内力组合地震区的建筑结构一般要考虑两种内力组合1.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要求计算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要求计算“恒载+0.5楼面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内力屋面活荷载=雪荷载2.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要求计算“恒载+楼面活荷载”(重力设计值)产生的内力屋面活荷载=MAX(屋面活荷载,雪荷载)因此,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时,应分别计算“恒载”、“楼面活荷载(屋面取活荷载)”及“楼面活荷载(屋面取雪荷载)”三种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3+1两种基本内力组合两种基本内力组合(1 1)地震作

34、用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组合效应的组合(2 2)竖向荷载效应,包括全部恒荷载与活荷载的组合)竖向荷载效应,包括全部恒荷载与活荷载的组合5.5 5.5 框架结构设计例题框架结构设计例题5.1.3 5.1.3 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构配件自重标准值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组合值之和。各可变荷载的之和。各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按表组合值系数,应按表5.1.35.1.3采用。采用。可变荷载种类组合值系数雪荷载0.5屋面积灰荷载0.5屋面活荷载不计入按实际情况计算的楼面活荷载1

35、.0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藏书库、档案库0.8其他民用建筑0.5起重机悬吊物重力硬钩吊车0.3软钩吊车不计入表表5.1.3组合值系数组合值系数活载重力荷载代表值504层3层2层 1层整理思路qianguyu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恒载代表值 活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主体高度右地震恒载活载-1活载-2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由于钢筋混凝土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质,在竖向荷分布性质,在竖向荷载下可以考虑适当降载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梁端弯矩,进行调低梁端弯矩,进行调幅,以减少负弯矩钢幅,以减少负弯矩钢筋的拥挤现象。筋的拥挤现象。竖向

36、荷载调幅、水平荷载不调幅、内力组合之前调幅。竖向荷载调幅、水平荷载不调幅、内力组合之前调幅。设计值是梁端内力,而不是轴线处的内力地震区的建筑结构一般要考虑两种内力组合1.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要求计算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要求计算“恒载+0.5楼面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内力屋面活荷载=雪荷载2.不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要求计算“恒载+楼面活荷载”(重力设计值)产生的内力屋面活荷载=MAX(屋面活荷载,雪荷载)因此,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时,应分别计算“恒载”、“楼面活荷载(屋面取活荷载)”及“楼面活荷载(屋面取雪荷载)”三种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3+1两种基本内力组合两种基本内力组合(1 1)地震作用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的组合效应的组合(2 2)竖向荷载效应,包括全部恒荷载与活荷载的组合)竖向荷载效应,包括全部恒荷载与活荷载的组合5.5 5.5 框架结构设计例题框架结构设计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