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586946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 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与朱元思书吴均 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全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3.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导入:同学们,流经浙江省桐庐地区的富春江,以独绝天下的美丽风光引得古今无数文人为它赋诗作文,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吴均给友人的一封书信。过渡语: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1.能正确朗读全文。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3.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过渡语:大家早读通过预习,已经扫除生字词、会读课文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好,接下来检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一)屏幕出示:第一次“先学

2、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轮读课文,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富有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举手更正。(二)朗读比赛:指名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学生。 可能读错的字音:缥碧(pio b) 急湍(tun) 轩邈(xun mio) 千转(zhun) 鸢(yun) 戾( l ) 过渡语:大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表扬同学们预习效果比较好!那能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呢?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比赛。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一)出示: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课文边读课文,边结合课下注释和补充注释翻译课文,并概括段意。其他同学认真

3、听,有错及时举手更正。(二)指名学生译讲(注意:此环节边归纳边板书)第1段(一人译一句)教师问:作者在开头先总写富春江的景色,那么富春江美景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文中哪一句可以概括?(学生回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教师板书:总:奇山异水)(三)学生译讲第2段。过渡语:山水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呢?我们先来欣赏水之“异”?学生译讲一句,教师问:这两句写出水的什么特点?指生回答教师板书:水清师问: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生答: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师:能否具体讲解?生:“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正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侧面描写。学生继续译讲,师:这两句写出水的什么特点?指生回答。板书:水急师:那运用了什么修

4、辞?生:比喻、夸张、对偶(教师及时板书)师小结:作者写“异水”由静到动,生动形象,特点突出。(四)过渡语:接着让我们追随作者的视角去仰视富春江两岸的奇山。指名学生翻译第三段1.翻译“夹岸高山”到“千百成峰”。教师问:这一句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两岸高山的什么特点?(板书:山势高峻)师:此处“争”“竞”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赋予其生命活力,突出山之奇。2.翻译第2句。教师问:那么这一组对偶句就是从什么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板书:听觉 山声),突出了山声的什么特点呢?(生答:和谐悦耳)师:林中各种生物叫声竞相和鸣,看似非常热闹,实则以声衬静,衬托了山林的幽静。过渡语:面对如此山

5、水美景,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3.生译讲第3句。过渡语:同学们又是如何理解作者的这句感慨呢?引导学生从作者当时的感受、这是给友人的一封信等角度进行讨论。最后出示参考答案:(1)侧面衬托出富春江景色怡人,抒发作者对富春江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2)有劝友人朱元思放下争名夺利之心,享受美景之意;(3)体现作者淡泊名利、想要归隐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4、翻译结尾。教师点拨:时而暗如黄昏,时而日光明亮,光影交错,又是山中一奇景(教师板书:光影变幻),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景色变化呢?原来是作者泛舟江上,从流飘荡,两岸的林木时而遮天蔽日,时而疏条交映。所以同学们思考结尾有何作用呢?生答:巧妙照应开头

6、“寒树”“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师板书:照应开头) 教师作文指导:根据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观察角度的转换、写景顺序、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的感官角度等写景方法。过渡语:大家已经能正确译讲了,接着我们趁热打铁,背诵全文。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比正确背诵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请结合板书内容,自背、互背。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课文。(一)学生自背,背会的可以同桌互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准备抽背。(二)指名背。指名后进生先背诵,背得好的表扬。过渡语: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接下来进行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默写全文时间:6分钟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