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858476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嘴山市平罗中学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何为国学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

2、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

3、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

4、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 13000 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

5、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概念之所以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B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在学术分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D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这已经是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C狭义的国学概念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

7、内涵丰富,譬如“子部”的“医家”,内容可谓宏大广博。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课内文言文(6 分,每题 3 分)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

8、予赵城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缦立远视,而望幸焉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犯乃死,重负国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班级_姓名_学号_考场号_座位号_装订线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D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今大王亦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李纲,字文纪。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挠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

9、抚棺号恸,为瘗(y,埋葬)讫,乃去。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

10、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翌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怒曰:“卿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纲上书太子曰:“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太子览书不怿,所为益纵。纲悒悒不自赖,固请老,

11、优诏解尚书。贞观四年,复为少师。以足疾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诣东宫,太子承乾为拜。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勇废,文帝切让让:责备B卿羞朕尚书邪羞:羞辱C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幸:希望D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夺:改变7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纲为官刚正的一组是()纲矢死无挠辞臣请正其罪陛下不素教优诏解尚书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ABC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后

12、来太子杨勇被废,面对文帝切责,李纲据理力争,被提拔为尚书右丞。B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元吉不战而逃,致使并州陷落,唐高祖追究责任,李纲进言使齐王的属下宇文歆没有被错杀。C因不满太子所为,李纲多次进言劝说,太子不但不接受,反而很不高兴。无奈之下,李纲只好辞官归乡了。D唐太宗对李纲非常尊重,赐给他轿子,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参加。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5 分)(2)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5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

13、完成 1011 题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注碛(q)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10“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运用了多种手法,请列举两种并简析其艺术效果。(6 分)11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 分)(四)名篇名句默写(6 分)12、根据语境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 6 分)古代圣贤用诗词文赋传递着穿越时空的智慧:,.杜牧夜泊秦淮感慨历史兴亡:,.王安石登临飞来峰抒写旷达胸怀远大志向:,.圣贤

14、孔子传承学习与思考的哲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亦雅亦俗汪曾祺黄波班级_姓名_学号_考场号_座位号_装订线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 月 5 日)就要到了。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

15、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个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

16、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

17、萝卜,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

18、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

19、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

20、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A作者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一为文与画,二为五味。原因是二者均为谈吃的美文,同时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B作者喜欢汪曾祺是缘于他文与人的风格:其文字清新,且透露出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其人雅,但更是俗真正热爱世俗生活。C汪曾祺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一直到调配、下厨的全过程都独自完成,从中享受做菜的趣味和菜的滋味。D汪曾祺自称作画“无师法”,只是“瞎抹”,但从他画的对象和“写意”的风格来看,他继承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工巧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E汪曾祺为文,体

21、现出传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趣味,其选材不写大奸大恶、污秽之物,抒情节制,而让平民可亲可感。汪氏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有“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14请你结合文意谈谈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解。(5 分)15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又将汪曾祺与陶渊明和苏轼比,试说说这两处对比的异同(5 分)16文章着重写“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作画,只是瞎抹”皆属俗事,而文题是“亦俗亦雅”,结合原文,探究作者对“俗”、“雅”的处理是否得当,并谈谈你对“俗”、“雅”的理解。(6 分)四、语言文字运用四、语言文字运用(19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

22、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B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C假日里,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声鹤唳,我们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放松。D 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一斌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伦敦作为第 30 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B从三月十

23、四日到三月十九日,不法分子蛊惑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甘南州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致使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23 亿元人民币。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 14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奥运会挂钩,无助于达尔富尔问题,也有违体育非政治化的奥林匹克精神。D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19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即使是抽象的形式美,如无标题音乐,毕加索绘画,行家加以启发,也颇能心领神会人之常情就是这样,不必愤世嫉俗,关键在于我们对生命的把握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可见领

24、悟本质的难能可贵容貌的妍媸并不是最当紧的事因为你已经完沉浸在精神创造的快乐之中。开拓精神世界,使其博大与富有,足以开释不绝于耳的纷扰,人誉人毁,了不动心通常人们总是因为看到形式美而感到心悦诚服只是对事物本质的美,还需要自身长久的思悟,才能把握一二ABCD20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三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3 分)征稿启事青苗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要求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本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真我风采”栏目,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请写清作者

25、姓名及所在班级。文稿请投到青苗编辑部稿件箱,或直接送校刊总编张老师处。青苗编辑部2014 年 9 月21、年前,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阅读该表,完成问题。(4 分)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1)根据上表,能得出什么结论:(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22.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三条广告词,请从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简要说明理由。(3 分)现代汉语,一“典”即通。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一本字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最佳的一条是:(

26、只填序号)理由:五、写作(五、写作(60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选项比例票数价格335%1177品牌202%72质量4381%1560服务75%267补贴数额2038%726能耗331%118考

27、生答题不得过此线1-8D BA D C B D C9答案:太子的天资很普通,得到贤者辅佐就会有善德,受到坏人影响就会有恶行,为什么让只会歌舞的飞鹰走狗卑鄙小人整日陪在太子身旁?(中人,善,得不肖导,奈何,句意各 1 分)答案:陛下您的功业已成,很是自傲,我进言就像端着水要灌入石头,哪敢长时间作尚书呢?(厚、伐、内、敢乎?句意各 1 分)10答案:(1)运用拟人的手法。诗歌把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生动地描写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运用主客换位的方法。诗人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寄托于月亮这

28、个物象之中融情于景。“汉月”高照,“胡沙”无边,遥相对应,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更衬托出孤身一人在苍凉沙漠上行进的艰难。运用对偶的手法。两联对仗工整,而且上下句意义互补,上句“汉月”,下句“胡沙”,点明了月照沙漠的情景(或,“愁地尽”与“觉天低”互补,点明沙漠的广袤,路途的遥远),丰富了词语表达的内涵。用典贴切,内涵丰富。一是点出张骞出使西域与诗人戍边的自然环境接近,二是用这个典故寓指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表现路途遥远。(手法 1 分,分析 2 分。有列举其他手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1答案: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进入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

29、描写,(分析 2 分)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人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1 分),抒发了怀念亲友的乡思。(2 分)13BE(A 项“二者均为谈吃的美文”错,C 项“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错,D 项“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与原文不符。)14(6 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说快乐和悲伤都要有节制,不要走向两个极端。既有高雅的趣味,又有与世俗亲近的真诚。写诗为文抒情有节制,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保持一种高尚的矜持。(每答对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15 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是要比出二人的同中之异:袁枚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

30、“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两者如出一辙,然而汪曾祺对家常小菜的喜欢才是真喜欢。与陶渊明和苏轼比,是要比出异中之同: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5 分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16(8 分:观点明确,给 1 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3 分;联系现实谈看法 2 分)文中写汪曾祺先生的雅:有“不喜 大菜,只喜 小菜这样的文人故习”;作画是 写意,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1 分)他的俗:喜欢的小菜都是家常物什,喜欢画的对象完全的生活化

31、平民化。(1 分)写他的“俗”,其实是写他对世俗生活的本真热爱,同时又突出了他不同于一般文人的“雅”。亦俗亦雅,相得益彰,写出了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既耿介清高,又让平民可亲可感的汪老形象。(2 分)17-19ADB20答案:(1)“要求”,命令语气,不合语境,可改为“真诚欢迎”。(2)“鼎力”是“大力”的意思,敬词。可改为“竭力”或“尽力”。(3)“敬谢不敏”,表示能力不够,难以胜任而恭敬地予以辞谢。也表示辞谢对方的邀约,不能从命。多用作自谦。改为“错失良机”。(3 分,每处 1 分。)21答案:(1)在家电下乡活动中,民众最关心产品的质量、价格和政府补贴数额。(三个关键词:关心、质量、补贴)(

32、2 分)(2)政府职能部门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不能让惠民政策成为坑民之举。(从质量角度言之有理即可)(1 分)政府部门制定补贴政策细则,补贴方法、补贴数额要具体、透明。(从补贴角度言之有理即可)(1 分)22.选序号(1 分)(1)通过“典”与“点”谐音双关,(2 分)巧妙突出了词典对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2 分)(2)以对仗形式,(2 分)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2分)(3)运用排比,(2 分)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2 分)23.【题解立意】把握材料的内涵,才能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本题的关键字“琐”即“细小、零碎、繁杂”。“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

33、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人生琐事,如影随形,人或执爱于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或为琐事所拘役,困惑惆怅,难以割舍,纠结痛苦。这取决于人之胸怀,取决于是否有一份超脱的智慧、一种和平的心态。(1)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每个人都想摆脱现实中的纷纷扰扰,不为琐事羁绊。要做到这样,保持平常心最重要,于繁琐中领略世间风光,捕捉生活精彩,享受幸福乐趣。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琐碎的幸福”“细节之美”等。(2)于琐事之中悟人生苦乐真谛人生于世,苦乐相伴。真正的轻松和有趣往往只有通过艰苦和枯燥来获取。就像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在过程

34、中享受琐屑带来的微苦和微甜方是人生苦乐之真谛。从此角度可确定立意如:“转变心态”“心境平和”“苦亦成甜”等。(3)忍受琐事之缠,直面现实之琐琐碎之中包含着平凡之苦,人世间的磨砺犹如微妙地受苦,而成功的喜悦就如微妙地享受甜的滋味。直面现实之碎,方能享受成功之甜。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直面现实”“生活的强者”等。范文:苦中品甜,乐由心生李舒心琐碎的生活,犹如一曲苦与乐的乐章,在方格间跳动的音符中,既有快乐美妙的旋律,也有忧伤低沉的调子。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的琐碎,细细品味苦乐之中细小的幸福与快乐,体悟人生的真谛。快乐的邓丽,一位微笑天使,在高原上传递着幸福和乐观,在苦与乐

35、的交响中奏出了奉献的音符。20 多岁的女孩子告别优裕的生活和不错的收入,来到海拔 1800 米的高原做一名“纯粹”的老师。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 70 多名孩子的未来,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邓丽,高原的雪莲花,绽放了苦亦成乐的娇艳。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时候是在种甘蔗之时。“马背校长”徐德光就是一位种植甜蜜与幸福的农夫,把微苦的汗水滴下,滋养了大地。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 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徐德光,马背上的农夫,耕耘着苦亦成乐的花园。一个

36、人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有了亲身经验,才能体悟到快乐的真谛。你可曾记得“中国的海伦凯勒”李丽?她自幼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立行走,40 岁时一场车祸让她从此与轮椅为伴。但她却直面惨淡的人生,唱出一首快乐的生命之歌。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与“丽爱天空”公益网站,帮助数百名厌学孩子重返校园;深入高墙帮助服刑人员重新找回心灵的归宿五年时间,她温暖了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正是因为热爱,她甘愿体会生命之苦,在微妙的苦中,她尝到了甜。李丽,轮椅上的歌者,头顶着苦亦成乐的天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苦乐相伴,在苦中寻乐,在苦中领悟,在苦中升华。经历琐碎的历练,吹尽狂沙,经受磨砺,才能在琐碎的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苦亦成甜。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