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4573041 上传时间:2021-10-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附参考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单选题1.一位医生对一位癌症晚期的患者说:“你的病没有什么大碍,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的。”对于这位医生的行为,你认为正确认识的是( )A.这位医生为人不诚实,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B.这位医生善于用谎言欺骗患者,以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C.这位医生在特定的情况下,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慰患者,也是诚实待人的一种表现D.这位医生的行为使我们认识到,在你患病时,不能相信医生的话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A.违反宪法 B.违反刑法 C.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应收刑法处罚3.践行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诚待人,信守承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珍惜个人的诚信

2、记录说老实话,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实话实说A.B.C.D.4.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友善,平等相待,不能凌弱欺生。这是因为()A.只要这样做,就能在同学中树立威信B.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C.每个人在经济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D.大家在一起的目的是把学习成绩搞好5.在山东威海,一正一反的两件事引发了社会关注和思考。威海荣成滕家镇村民滕某去银行办理贷款时,因其信用等级高,通过“个人荣誉贷”,无须抵押当天就拿到了50万元贷款,还享受还款利息减免30%的优惠;与此同时,威海市某村换届选举时,一候选人因其担任法人的企业拖欠职工抚恤金,在候选人资格确认时,来自法院的这条未执行信息把他挡在了换

3、届选举的门外。假如让你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B.诚信是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D.不讲诚信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6.在戍边英雄王焯冉的家乡,村民自觉约定,对他的奶奶隐瞒英雄逝去的消息,避免老人受到打击。村民的约定获得大量网友的点赞。点赞是因为村民()严格执行法律 运用诚信智慧 关心、体贴他人 遵守公共秩序A.B.C.D.7.在河北石家庄,一位农民工小伙给一对母子让座时,那名母亲竟嫌弃小伙坐过的座位太脏,还冲着孩子发火,不让孩子坐。这位母亲的言行()是不尊重农民工小伙、缺乏礼貌的表现是对孩子的保护,无可厚非损害了自身形象,伤害了他

4、人自尊心违反法律,应受刑罚处罚A.B.C.D.8.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对应正确的是()序号案例违法类别小刚爸爸心存侥幸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行政违法小东寒假在家无聊,于是拨打110谎报险情,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刑事违法某照相馆未经小兰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顾客,被判赔偿500元。民事违法小凡伙同他人利用手机实施电信诈骗,数额较大,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事违法A.B.C.D.9.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规则,如“在银行办事要在一米线外等待”;“中学生不得带手机进课堂”“坐高铁要自觉过安检”等。这些规则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这表明()维护秩序靠规则

5、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A.B.C.D.10.2019年10月22日,海南高院对海口甲子镇王世健等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处王世健有期徒刑24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下列对该案件解读正确的是( )王世健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行为A.B.C.D.11.我国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B.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

6、见利忘义为耻C.大事讲诚信,小事看心情D.不讲诚信不但违反道德,有时还违反了法律12.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无锡警方接到举报,网民“顺顺”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表侮辱、诋毁性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警方于23日晚将该网民高某顺抓获。目前,高某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告诉我们(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谁,诋毁英雄必将受到法律惩处应当用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各种诉求和愿望在网络生活中,法无禁止即自由,只要不违法就可以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B.C.D.13.下列关于刑法、犯罪、刑罚的表述,错误的是()A.刑法是惩治犯罪、

7、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B.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C.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D.刑法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不自由,毋宁死,这是一个问题吗?这还真是一个问题。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能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图示是()15.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电子屏上滚动着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这一标语的内容说明了(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得不到他人尊重会产生自卑感,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A.B.C.D.16.张某擅自将房屋内开门改为外开门,占用公共空间,影响邻居刘某正常通行

8、。刘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A.民事诉讼B.行政诉讼C.刑事自诉D.刑事公诉17.母亲离家出走后,未成年人小雨在跟随父亲陈某生活期间,多次被陈某无故打骂虐待。小雨为躲避挨打逃至派出所求助,表示不愿意继续跟随陈某共同生活。后来,当地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撤销陈某作为小雨监护人的监护权,并指定小雨舅舅梁某为小雨的监护人。针对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小雨不懂得宽容和尊重父亲B.小雨通过行政诉讼维护了合法权益C.法院的判决体现了对小雨的社会保护D.陈某没有履行对小雨进行家庭保护的责任18.2021年4月5日,在浙江永康街头,黄某非正常急刹车引起后车司机朱某不满,随后两人在马路上开斗气车,互相

9、超车、别车,致黄某翻车,车内两人均受伤。经调查,黄某为无证驾驶,被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而朱某因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派出所刑事拘留。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派出所是我国的审判机关,解决民事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对“路怒”绝不止于道德谴责,违法行为必受法律严惩朱某、黄某违反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朱某、黄某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担责A.B.C.D.19.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了法治意识的是()李某开了一家餐馆,每月按时纳税亮亮认为在车辆少或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小峰在网上购买的物品存在质量问题,他自认倒霉A.B.C.D.20.在珲春市法学

10、会协调下,珲春市人民法院法官走进珲春市第一小学校视频录播间,为小学生录制法制宣传活动课件,让小学生们坐在家里就可以观看。此次宣传的主题是“向校园欺凌说不”,旨在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此次活动的开展能够( )促进学生养成守法的良好习惯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消除校园欺凌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能力杜绝学生的不良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A.B.C.D.21.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的作用是()A.调节各种社会矛盾B.打击各种违规行为C.保障社会秩序实现D.协调社会人际关系22.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八年级(2)班的同学为班级即将举行禁毒教育主题活动撰写了系列活动

11、宣传标语,你认为可行的有(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你我严格执法 深化禁毒斗争禁绝毒品 人人有责预防毒品危害 保障身心健康A.B.C.D.23.一名女子遭遇入室抢劫,本来可以化险为夷,结果因该女子拿手机录像威胁劫匪要报警逼急了劫匪,最终该女子惨遭杀害。这警示我们遇到歹徒时要()设法稳住歹徒,机智地求助他人不畏强暴,勇于同歹徒硬拼到底与歹徒巧妙周旋,逃脱后及时报警 为免受报复,忍气吞声,自认倒霉A.B.C.D.24.为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照征求意见稿,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个人将面临一系列限制措施。这

12、启示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失信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企业应该依法诚信经营 要遵守诚信这一民法原则A.B.C.D.25.2020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将高空抛物、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拟入刑。将这两种行为拟入刑,从本质上讲是因为( )A.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行为法律标志 B.规则需要适应生活的变化,加以完善C.上述两种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二、简答题26.(以典明理最中国)适度解读古文经典内涵、深挖经典背后的故事,可以更好地以典明理,以文化德。下面是八年级上册教材中部分古文或诗句,请你根据示例,解读古文,感

13、悟经典。摘选古文或诗句体现教材中的观点示例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摘选一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摘选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2)摘选三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3)27.在哈尔滨飞往北京的一架航班上,一名女乘客只图自己高兴,不顾机组其他乘客的安全,在三千多米的高空上屡次使用通讯设备,并拒绝接受机组人员的检查。在机组人员再三劝阻的情况下,仍拒绝关闭手机,言辞非常激烈,严重影响飞机航行安全。飞机到达北京后,该女乘客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1)这位女乘客为什么会受到处罚?(2)材料给了你什么启

14、示?28.请结合以下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案例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无效,只好请来民警将其带走。公安机关给予三人警告的处罚。【案例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检到苏某的进口贵重手表,先说两天后归还,后又称手表丢失,拒不归还。苏某起诉后,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否则赔偿损失35 000元。【案例三】中学生赵某手持三棱利刀,抢夺9名小学生财物,得赃款400多元。法院判定赵某犯抢劫罪,判处了赵某有期徒刑。(1)按照你的理解,将下列选项分别填入表格。A.较轻B.较重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民法E.刑法F.民事责任G.行政制裁H.刑事处罚I一般违法J.犯罪 案例对社

15、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型一二三(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29.(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漫画一 替课 漫画二 破坏铁路网(1)观察漫画,完成下列空格:漫画一中“替课”是没有践行_的传统美德。漫画二中破坏铁路封闭网的做法是_违法行为。(2)请任选一幅漫画,谈谈你应该如何要求自己,避免犯上述错误。30.【材料一】部分网友利用网络的便捷性随意发泄个人情绪和恶意辱骂攻击他人现象时有发生,如2018年2月21日,一段交警执勤的视频被网民发布到某网络平台上,账号为“忠义堂大妮”和“稀奇古怪视频”的两名网友在评论区发帖,对执勤交警进行侮辱谩写,诋

16、毁人民警察形象。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这两名网友处以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材料二】在网络上,我们见证了不少反转新闻,“上海女逃离江西”最终证实子虚乌有,“女子救人被咬”最终成了骗捐,“右肾丢失”实际是肾萎缩每一出新闻反转剧坐实之后,围观者都难掩自己的复杂情绪,裏扶在信息洪流中,看似享受着信息的便捷,实则被信息欺骗。【材料三】信息系统的漏洞和个人安全意识的滞后,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出现了虚假中奖诈骗,网络兼职诈骗,冒充官方网站的钓鱼盗号网站、网购、批发诈骗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1)材料一中的两名网友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侵害了执勤交警的哪项权利?(2)结合上述材

17、料,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附:参考答案1.C 2.C 3.C 4.B 5.C 6.C 7.C 8.D 9.C 10.D 11.C 12.C 13.D 14.B 15.B16.A 17.D 18.D 19.C 20.D 21.C 22.B 23.A 24.D 25.C26.(1)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3)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27.(1)因为她不遵守社会规则,破坏了社会秩序,妨害了公共安全,已经触犯了我国相关法律,是违法行为,所以会受到处罚。(2)启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维

18、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如果破坏了社会规则、扰乱了社会秩序,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28.(1)案例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型一ACGI二ADFI三BEHJ要认识到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9.(1)漫画一:诚信;漫画二:行政或一般。(2)漫画一: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运

19、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漫画二: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学会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30.(1)行政违法行为;名誉权(人格尊严权)。(2)要遵守网络法规,恪守网络道德。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轻信盲从,更不能盲目转发。自觉抵制网络诱惑,避免受骗上当。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