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69952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中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依据和原则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工作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关重要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对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促使我们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作出认真的思考,努力研究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尽快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调研坚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 二、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这次调研的内容是在全面

2、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是农村中小学的校舍、设施等基本情况;经费来源及支出情况;中小学教职工状况。调研采用点面结合、自下而上的方法,按办学条件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学、小学、小学三处,先由被调查学校按照调研内容填好表、写出调研报告,再由乡教办进行复调,认真分析本乡教育现状,对本乡中小学教育作出客观公评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三、基本现状分析 乡地处县城南部,是典型的农村山区乡镇,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全乡现有中小学处,其中初中处,小学处,在校生人,其中中学人,小学人,教师人,实现“两基”后,我们立足本乡实际,大力发展教育,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校舍、设施等基本情况,校舍情况。全乡现有校舍间,学校布局调整后,大多数学校是年校舍改造和年两基验收是建设的,校舍状况良好,无危房存在,需修缮的有间,其中办公室间,上课教室间,功能教室间,其它用房间,从校舍来看,除了小学为联办小学由原来的处合为处,校舍不足需新建;小学属薄弱学校需改扩建外,其他基本能维持现状,但功能教室明显不足,除了中学、小学、小学有部分功能教室外,其余学校空白,需新建校舍间,配备功能教室间,投资大约万元。设施及仪器配备情况。投入明显不足,教育设施比较落后,阻碍了我乡教育的发展。学生课桌凳由于来源不一(为学生自带、学校配备、联谊单位赞助

4、),造成标准不统一,有的达不到卫生标准,有的比较破旧,难以再继续使用;操场及设施,处学校只有处操场面积达标,处小学无必要的活动场地,体育设施、仪器更是缺额较大,中学、石家河小学有部分体育器材能保证正常教学之需,其余学校只有几件,甚至没有,仅此一项,全乡尚需资金近万元。教学仪器方面,仪器件数偏少,且分布不均,中学、小学、小学、小学达标学校仪器配备较全,占全乡仪器总数的,其他学校只有部分教具箱,专用仪器较少;全乡图书不足万册,中学、小学、小学属市规范学校,图书达标,其余学校均不达标,缺额万千册,所需资金万元。(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全乡校舍、设施配备达到标准尚需投资万元。 经费来源及支出

5、情况。办公经费不足是农村中小学校的最大困难,经费来源单一,学校资金唯一来源就是杂费,年年全乡共收取杂费元,实行“一费制”后收入更少,其他如上级拨付公用经费、办学单位投入、社会捐助、勤工俭学均为零。从支出情况看,出现了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现象,全乡用于年房屋修缮、日常支出合计元,超支近万元,学生少的学校连日常开支都保证不了,只好勒紧腰带过日子,该买的买不起,该办的事办不了,由于资金短缺致使正常的教学用具短缺,教学条件改善不了,学校发展停滞不前,也导致教师培训常常延迟或者干脆不去,教师整体水平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不理想,办学条件和经费短缺,最终导致学校升学率低,成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原因之一。

6、 教职工状况。全乡有中小学教师人,其中,近几年来尽管乡教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从全乡情况看,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欠合理的现状,年龄结构:近几年来,由于党委政府压缩经费开支,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越来越少,加之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山区工作,纷纷留城或跳槽,致使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老、中、青比例失调,特别是小学中老年教师更多,从全乡看岁以下教师人,岁人,岁人,岁人,岁以上教师人,岁年龄段教师占了近一半,教师高龄化致使观念难以更新,接受慢新事物,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育质量不好提高。学历结构:全乡本科学历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大专人,占,中专或高中人,占,从学历结

7、构看,基本达到上级标准,但的教师是通过函授、“三沟通”取得相应学历,真正大中专毕业生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整体水平。职称结构:全乡副高教师人,中级(中一、小高)人,助级人,未定级人。能力结构:乡教办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动态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了培、管、树、推的管理方法,管训结合,以训代管,广泛开展了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学科基本功训练,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函授学习,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全乡参加县以上培训人次,培训面达;到县外参观学

8、习人次;在镇外县内参加教研活动的人数人次,教学成果比较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年来,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论文人次,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人次其中国家级公开课人次,省级人次,市级人次。 造成教师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认识水平,职业观念是主要的主观因素之一,在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敬业精神不强,教学手段老一套,平时又不注重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严重;经费短缺,使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教师参加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拖欠教师工资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个别领导干部不重视,扼杀了教师的学习机会;信息相对闭塞,资源共享获

9、取率低,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教育和远程教育与城市学校有天壤之别。 三、对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分析现状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许多农村乡镇一样,我乡教育的现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差,教育投入少,设施不齐全;教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且来源单一,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一费制”的实施,经费的唯一来源杂费也越来越少,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素质不高;城乡教育差别较大,造成了农村教育整体水平的滑坡。从我乡实际来看,全乡处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有中学、小学,其次是春蕾小学;能够维持现状的有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其他学校校

10、舍相对较差,生源少,投入少,师资弱。 几点建议。农村教育整体水平的下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严肃的话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又对我们新的明确的要求把农村教育问题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办好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要制定得力措施重点推进农村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建立“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综合改革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高物质基础;积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农村教育,为经济振兴提供人才保证。要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搞好政策倾斜。要

11、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杂费收入保证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上级要按标准拨付公用经费,要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否则,发展农村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党中央已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本科化、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和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适应这种形势,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任务更艰巨,要切实转变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的现状,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差别大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压力感、危机感。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高学校品位,加大农村中小学校的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发展空间,积极创造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总之,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有利于缩小社会差别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把农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内容总结(1)教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且来源单一,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一费制”的实施,经费的唯一来源杂费也越来越少,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