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665014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第一篇: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2018年以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统揽全村工作大局,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把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扶贫攻坚战略步伐,全力落实各项到村到户扶贫措施,保障全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推进。 一、基本情况 xx村是中泉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气候干旱,年平均降雨量260mm、平均气温11、无霜期295天,海拔1680米,有4个村民小组,397户1308人,耕地面积6751亩,其中水地3680亩,旱地3071亩。2017年顺利

2、通过各级验收,实现整村脱贫,人均纯收入达5906元。2013年底建档立卡87户349人,当年农业人口397户1311人,贫困发生率为26.62%,2017年新识别1户1人,2014至2017年共脱贫87户336人,2017年底剩余未脱贫户7户21人,经动态调整后,2018年底建档立卡88户337人,2018年脱贫6户19人,剩余1户1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为0.08%。 二、主要工作成效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村实际,紧紧围绕7户21人脱贫任务目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指标,打造多元化特色产业,努力提升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构建扶贫对象增收长效机制,力争做好本年度脱贫目标任务,为与全县同

3、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贫困发生率降至0.08%。2018年达到脱贫标准6户19人,未脱贫人口1户1人,贫困发生率=未脱贫人口/农业人口=1/1308=0.08%。 (二)“两不愁、三保障”方面 1.收入情况。xx村的收入主要来源玉米种植和务工。2018年贫困户人均收入5650元,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全村397户1308人均不为吃穿发愁,家有余粮,家庭所有成员四季有衣换,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2.义务教育保障。全村适龄学生11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2人)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餐”等教育资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

4、学生。 3.基本医疗保障。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参保费用个人缴费部分资助政策,参合率100%,全村参合率达到100%。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符合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享受了相关特惠政策。 4.住房安全保障。全村通过自建、危旧房改造、购买商品房、租赁等方式,实现了农户安全住房全覆盖,人均住房面积均达到15平方米以上。2014年-2018年危旧房改造22户(其中建档立卡16户)。危房改造户均享受当年政府补助政策。 5.饮水安全保障。全村常住户194户(其中建档立卡户79户),全村饮用自来水和窖水,水量够用,经过行

5、业部门检测,水质安全达标,取水点往返时间在20分钟内。 (三)产业发展 1、主导产业。围绕产业布局,依托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落实专项资金扶持、互助资金扶持、就业创业扶持和信贷资金扶持等措施,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确保贫困户都有致富产业。把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充分利用土壤、水资源、气候等优势资源,切实发挥精准扶贫5万元专项贷款作用,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和持续发展能力。我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针对缺产业、技术致贫的贫困人口,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并在资金、技术、用地上给予大力扶持,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6、致富。全村推广订单农业玉米制种产业,全村种植制种玉米,面积达3500亩以上,农户参与280户。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我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22家,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纽带,通过“引、帮、扶、带、联”,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XX县区恒卫农牧专业合作社、XX县区金农养鸡场,带动贫困户88户,发展种养殖产业。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利用XX县区青羊埫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带动,与农户、村、合作社、乡政府签订四方协议,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万元,每户自筹500元,全部入股至XX县区青羊埫绿色养殖有限公司,总计入股资金12.3万元,年底分红3200元

7、,涵盖xx村精准扶贫户6户;自主发展种养殖18户,每户安排自主发展资金1万元。扶持资金按照有产业基础、产业达标、产业巩固三个阶段,分阶段按3:4:3比例拨付(产业基础3000元、产业达标4000元、产业巩固3000元)。目前每户补助3000元;兜底贫困户光伏产业扶贫政策1户:目前每户每口人人均0.5万元,每户最高2万元补助。 3、集体经济。一是合理开发村内集体资源,发展多元化村集体经济。我村村内,沙土资源丰富,资源为全体村民共享,为保障村内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村民切身生态环境利益。我村委会准备集中管理沙场,以实现集体经济收入最大化。目前,集体经济收取沙场管理费5400元。二是吸收党群创业互助会资

8、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规模。我村将所筹资金注入甘肃苗晖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每年依据养殖所得按比例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甘肃苗晖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14年5月16日,该公司以羊的饲养与销售,经济林、农作物的种植与销售为主,2018年吸收我村党群创业互助会资金5万元,并与入会会员签订协议,以每年不低于投入资金的8%给村委会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年收入4000元。三是发展村级合作组织,发展服务型集体经济。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新趋势,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各种专业技术协会

9、、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通过党群创业互助会带动“支部+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基础设施 1、建制村级基础设施。通过“一事一议”、XX县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村道路硬化8.8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完成投资76.53万元;衬砌渠道11.34公里,完成投资37.91万元;修建广场1600,完成投资52万元;新建文化活动室480,完成投资75.1万元。 2、自然村通动力电。动力电全部接入到每一个自然村,覆盖率达100%。

10、3、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一是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以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全面开展春季植树造林工作,把义务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相结合,建立植树造林队伍;二是对村内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清除了村内私搭乱建等临时建筑物和乱贴、乱画,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围田、围路等问题。三是是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砖、砂石以及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以及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乱堆,等,达到了道路畅通、整洁、干净。四是结合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方案,成立义务监督员和义务保洁员,多次组织在全村集中开展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达到了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五是针对环境脏乱

11、差的情况,积极入户做群众工作,三年共拆除空壳房、危旧房,残垣断壁58处。2016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xx中心街铺砌花砖4500,树坑120个。2017年共发放垃圾桶360个,做到垃圾不出户。2018年修建卫生厕所98座,每户门前实行卫生三包,与每户签订协议。美化村级村貌,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三)基本公共服务 1、村卫生室。我村有标准化卫生室,设有“三室”,有诊断、治疗、和药房功能,与XX市第一人民医院、XX县区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组成签约医生团队,贫困人口家庭医生(“一人一策”)签约率达100%。 2、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12、”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2018年建档立卡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参253人,实参253人,参保率100%;2018年全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参565人,实参543人,参保率96.11%。 3、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截止2019年3月低保22户68人(其中一、二类低保10户22人),特困供养户2户2人。 三、存在的问题 我村推进扶贫脱贫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

13、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在主导产业方面比较传统单一,需要积极引进新型致富产业,切实提高群众收入;二是群众的自身发展劲头和动力不足,需要大力鼓励帮助引导,形成家家有产业,家家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村级基础设施有待提升,通过积极争取项目,不断提高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壮大村集体经济 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增强贫困户

14、自我造血能力,实现真脱贫,真致富。盘活村集体经济,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利用集体土地征收费用,筹措集体经济流动资金;合理开发村内集体资源,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充分利用xx村村党群创业互助会资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规模。 (二) 发展产业 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指导、长短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土壤、水资源、气候等优势资源,继续大力发展玉米种植。其次,精确选择地方特色产业,xx村要依托资源禀赋,发挥资源优势,在现有300亩果树经济林片带的基础上,争取发展到500至800亩,依托黄河石林景区公路,发展林下养鸡产业,并鼓励帮助有能力和发展意愿的群众建设农家乐5至10家,改变单一传统种植模式,促进

15、群众增收致富。 (三) 巩固提升 进一步开展扶贫政策宣传,确保惠民政策落实落地。继续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委、市委XX县区委关于脱贫攻坚领域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进转变观念激发内生动力。加强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等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帮助有需求的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帮助有子女上学的贫困户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帮助患病的贫困人口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等。切实落实公益林补助、退耕还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治贫

16、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即今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了发扬革命精神,改变教育现状,“弘扬长征精神教育精准扶贫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重走长征路教育捐赠公益活动”仪式在京启动。 该活动由中国知青联盟经联盟总部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中国教育出版网、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北京出版发行协会、长征沿途各省市政府驻京办及驻京商会共同主办。由中国知青联盟与中国教育出版网、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北京出版发行协会共同组成组委会。以“弘扬长征精神,教育精准扶贫”为主旨,发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慨,传播红色文化和公益慈善精神,

17、全面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和革命老区的教育扶贫力度,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让“互联网+”在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当地教育教学水平,为孩子们提供优质教育。 自活动开拔以来,中国教育出版网星品汇爱心团队先后走进湖南XX县区、广西XX县区等参与扶贫,并捐赠了中教通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星品汇掌上学堂和学生书包,与学校有关领导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了当地的真实教育需求,以进一步精准扶助,并把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和“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在实地。 第三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职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职责 一、帮扶单位职责。 1.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县、乡(镇)直

18、部门要派驻“四双”帮扶工作队,选派单位优秀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担任工作队队长、队员,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干部驻村包户(人)的帮扶工作。工作队与原工作岗位脱钩,常驻到村开展帮扶工作,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定期、分批到包保户开展帮扶工作,每年不少于6次。建立作战体系、帮扶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切实履行驻村帮扶工作中领导联村、工作队驻村、干部职工包户责任,实现帮扶村贫困人口包保全覆盖。签订单位与工作队、工作队与村、包户干部与贫困户帮扶责任书,落实帮扶责任人,对工作队“四双”帮扶和干部包户(人)工作进行责任制考核。 2.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按照“三年整体脱贫、五年同步小康、两年巩固提高”的要求,结合所驻村和所

19、包保户实际,制定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细化脱贫措施,按照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的时间节点,保证国家、省、市新闻媒体对村出列、户销号抽查验收达标,确保如期完成脱贫目标。 3.积极支持帮扶工作。帮扶单位要将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单位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汇报,深入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指导督导和安排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协调解决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所驻村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上级支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4.主动关心驻村干部。单位党组织把关心驻村干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驻村工作作为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途径,优先考虑驻村干部在提拔重用、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政治待遇

20、。定期看望、慰问驻村干部,关心身心健康,配备必须的办公设备,解决基本的生活条件,确保驻村干部扎根农村,安心工作。 二、工作队职责。 1.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队原则上由2-3人组成,与原单位工作脱钩,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工作队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工作队实行派出单位党组织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接受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的检查督办、监督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队长(第一书记)任期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不脱贫不撤离。确需调整,报组织部门、县精准扶贫作战指挥部办公室审批。 2.宣传扶贫政策。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广泛宣传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搬迁、小额信贷、互助资金等专项扶

21、贫政策以及教育扶智、转移就业、医疗救助、保障兜底等行业扶贫政策,做到政策公开、家喻户晓,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 3.调查贫困状况。通过“大走访”、“大核查”、“五看五定”活动,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状况、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对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实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信息化管理。 4.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调查摸底情况,认真分析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按照“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进行科学分类,建档立卡,为制定脱贫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5.制定脱贫规划。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对照贫

22、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帮助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逐户研究确定脱贫项目和扶持政策,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和脱贫明白卡。 6.明确帮扶措施。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分类分户明确帮扶措施,有针对性的精选“五个一批”、“十个到户到人”,做到因村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引进帮扶企业,建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动员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领办经济实体,成立亲友协会、扶贫协会,通过土地流转、打工收益等措施,构建贫困户脱贫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7.协调项目资金。协助村“两委”积极争取各类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信贷扶贫资金、部门对口帮扶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和市场融入资金及各类涉农惠农政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

23、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负责到村到户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项目资金投入及时足额到村到户到项目。 8.组织项目实施。全程参与村级项目和到户项目的实施,协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参与项目验收、后续管理的各项工作。 9.完成脱贫任务。负责本单位干部包户工作,组织包户干部向贫困户公开承诺帮扶措施、脱贫年限,张贴脱贫明白卡,分解落实年度脱贫任务,做到年度脱贫对象到户到人,确保如期完成减贫目标确保验收合格。 10.加强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协助村“两委”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监督等规章制度,推进基层组织

24、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打造素质优良的村组干部队伍。 11.开展“村企共建”。动员和协调帮扶企业进驻贫困村开展帮扶活动,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劳务输出,开展技能培训,参与民生工程等途径,多渠道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实现村企互利双赢。 12.兴建合作组织。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因村制宜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规模经营,集约发展。 13.开展科技服务。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协调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推广科技成果,领办科技基地、培训乡土人才、创办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等工作。 14.调处信访维稳。及时掌握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加强精准扶贫等信访突

25、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 15.推广典型做法。重点总结工作队在驻村帮扶过程中呈现出的单位包村和干部包户先进做法、取得的效果,在全乡、全县乃至全市以上范围内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 三、包户干部职责。 1.增强致富信心。通过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观念,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做到精准识别,不漏一人。 2.加强帮扶协作。包户干部每月到贫困户开展帮扶活动不少于1次,明白卡张贴上墙,做到建档立卡,不错一档。 3.制定到户规划。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深入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路径,有针对性地制定到户到人脱贫规划和脱贫

26、措施,制定帮扶明白卡(明白袋),与贫困户签订帮扶承诺书,做到制定方案,不失一策。 4.协调到户政策。为所包扶的贫困户对接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扶贫搬迁、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资金,因户制宜,协调医疗救助、教育扶智、转移培训、社会保障等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确保项目支持和政策保障,做到落实政策,不少一户。 5.组织项目实施。协助所包保贫困户按规划项目组织实施,提供手续代办、政策咨询、科技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确保贫困户脱贫项目顺利实施,做到如期脱贫,不落一人,并通过销号验收。 第四篇:xx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三镇交界处,西与五里镇陈池村接壤、西南与拾桥镇的刘店村相

27、交。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253户1038人,耕地面积1675亩,全村共有党员34个,截止目前村级负债40余万元。 我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207户782人,占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比例分别为818%和753%,其中低保户43户163人,分散供养五保户3户3人。2014年已脱贫87户357人,今年我们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82户304人作为脱贫对象,同时对困难较大的38户作为2016年和2017年重点脱贫对象。 虽然,我村贫困人口较多,但也具备很多脱贫致富的优势条件:一是人少农田不少。上报国策面积虽然只有1675亩,但在国土第二次调查实测耕地面积有4066亩,人均耕地占有量达391亩。二是自

28、然条件较好。我村有金鸡水库,承雨面积38平方公里,地面年径流量2491万方,总库容1785万方,有效库容960万方,灌溉面积达6万亩。水库底部平坦,水质优良,适宜养鱼。现有养殖水面2000多亩,年产成鱼150万余斤。三是村级块头不大。从人口规模上来看,我村属于曾集镇最小的村,实现城镇化全覆盖的压力相对较小。四是村民勤劳淳朴。金鸡村历来民风淳朴,男女老少都具备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 第五篇:湫池沟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湫池沟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湫池沟村位于丰台乡东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369户1687人,低保户30户87人,五保户3户3人,劳动力866人。全村

29、共有党员63名,其中女党员6名,共有村民代表37人。耕地总面积3962亩,人均2.2亩,其中:山地1440亩。现有果园2400亩,其中丰产园1000亩,新幼园1400亩,果品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5%。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1户302人,贫困面17.9%。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认真开展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严格落实“五步”识别法,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坚持差异化扶持,做到底数清、问题请、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确定了贫困户91户302人,计划2015年脱贫38户176人,实现整村脱贫。 二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建设相关要求,组织人员对9

30、1户贫困户惠农政策、社会救济、危房改造、教育、卫生、饮水安全、富民产业、劳动力培训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并按时限完成系统录入工作。 三是加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衔接争取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南胡同、北胡同改造工程,投资115万元,柏油罩面村内主干道路2.3公里;投资20万元,衬砌排洪渠2公里;投资10万元,砂化村庄道路2公里;大力发展果品产业,实施果园标准化管理1000亩,计划秋季新建果园200亩。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新 建村部1处,7间126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中心1处,9间173平方米,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处,总面积2668平方米,其中修建文艺演出舞台一座120

31、平方米,完善了村级阵地建设,为组织活动开展提供了场所;衔接农行为26户贫困户提供扶贫贴息贷款100万,发放双联贷款40户200万元,衔接信用社为24户贫困户提供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0万元,并投资20万元,成立了湫池沟村扶贫资金互助社,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 四是招商引资建办果品深加工企业。招商甘肃星晟果品塑业股份公司投资600万元,建办反光膜、果袋、果品周转箱、发泡网加工生产线,安排10名贫困户就业,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拓宽贫困家庭增收渠道。 二、存在问题 对照贫困村减贫验收17项标准和贫困户减贫验收13项标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级还未建成完善的金融服务设施;二是未形成稳定

32、的村级增收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匮乏;三是大多农户以旱厕为主,卫生厕所所占比重低。四是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增收困难较多,脱贫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指导督促湫池沟村完成扶贫互助社阵地建设工作,并及时进行运转。 二是对照贫困户减贫验收13项指标及贫困村减贫验收17项指标,对全村2015年47户147名预脱贫人口进行逐一走访调查,并根据贫困户家庭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帮扶 措施,帮助预脱贫人口算好经济账,确保预脱贫人口按期脱贫。 三是衔接信用社对符合条件的24户贫困户及时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0万元。 四是督促湫池沟加快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 五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类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建立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台账资料。 内容总结(1)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第一篇: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xx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汇报 2018年以来,我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会议精神,以精准扶贫统揽全村工作大局,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把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扶贫攻坚战略步伐,全力落实各项到村到户扶贫措施,保障全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