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专题.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640541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专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专题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三项建设”重点之一,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基石,也是确保公安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对公安工作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公安工作,就如何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谈谈肤浅看法。 一、当前警民关系现状近几年,公安机关通过大练兵和“三基”工程建设,公安机关的打击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推进平安建设,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2、和安全感及幸福指数都有所提高,特别是通过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及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不断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事,办了一些好事,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但是由于个别民警特权思想还很严重,执法为民思想树立不牢固、执法不公不严、执法不规范、执法犯法、非警务活动的现象还存在等等,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感情,群众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信任感在弱化、警民距离逐步加大,出现执法难、取证难等问题,甚至发生了暴力事件,这都是警民关系不和谐的具体表现。 二、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与行动脱离,执法为民思想观念未真正落实到执法过程中,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首要因素。目前,一些民警执法为民思想不牢固,

3、还未内植于心,外践于行,更不能有效地融入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执法方向不明确,依然有执法犯法、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乱作为、不行为、暴力执法等伤害群众感情的行为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二)打击力度与群众的期望值不符,小案件未及时侦破,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突出因素。当前,虽然公安机关的打击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还与群众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很大一部分案值较小的侵财类案件都不能及时侦破,破案率较低,受损失的群众数量较多,涉及面较广,即使案件侦破了,损失也不能及时挽回,与群众期待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影响群众满意度。 (三)执法与回告未同步,群众知情权重视不到位,是影

4、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人为因素。当前,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渴望人权、财产权得到尊重和保障,他们也需求对案件有一定的知情权,即使案件没破,也要定期向群众说明案件侦查情况,作好解释工作,可是由于警力有限等多种原因,及时回告被忽视,特别是有时公安机关费了很大劲将案件破获,也未能及时将破案情况回告群众,群众还误认为案件未侦破,也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四)职能定位不准与群众需求悬殊,承诺宽泛,无法兑现,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之一。当前,一些地区和警种存在职能定位不准,特别是服务职能定位不准,明显不符合公安工作实际,承诺过多、过宽,不易实现,让群众的意愿落空,反而影响了公安机关

5、的形象,将公安机关推向非常尴尬和两难境地。 (五)沟通联系不够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缺乏沟通渠道和互动平台,相互理解信任不够,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警民沟通联系还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与群众联系的渠道不多、不广,特别是舆论宣传方面更是不足,不能很全面地宣传报道,不能最大限度地、最大能力地向群众展示公安工作和人民警察的风采,寻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辽宁“网上公安机关”全面开通,搭建了警民联系平台,也提供了警民互动的发展方向。 (六)个体能力与整体要求差距较大,不会做、不愿做群众工作,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关键在警,最终落脚于民警的个体素质和能力,当前

6、,存在着一部分愿意做而不会做群众工作的民警,还存在着一部分根本就不愿意低下头、弯下腰做群众工作的民警,与做群众工作“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的整体要求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着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三、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建议笔者认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立足于当前的复杂局势、立足于具体岗位、立足于业务工作,更要立足于当前警民关系现状,以规范化执法促和谐警民关系为抓手,找准切入点,突出创新、措施得力,抓出实效,力求做到“七抓”,最大 化地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程,不断密切警民关系。一抓思想观念建设。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

7、行为。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整顿,加强民警的执法为民思想建设,真正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认识问题;还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要有常怀为民之心,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力求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好事办好;还要转变思想、创新观念,不要固守传统、陈旧的观念和思想,要走出去、引进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学习借鉴,不断提高自己。二抓能力建设。要把能力建设作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动力器和稳压器,一是要不断提升打击能力,最大限度地多破案、快破案,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人身、财产等权利,最大限度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为群众追缴损失,全力维护社会稳

8、定,提高群众的安全感;二是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执法能力建设,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不断改进民警执法方式,不断规范执法各个环节的行为和动作,细化量化执法考评、日常管理的细则及开展执法教育和执法监督,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的行为,坚决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坚决杜绝涉法涉诉案件的发生,坚决杜绝执法安全事故发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要培养“善变”能力,变则通、不变则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善于谋划大局,善于改变工作方法和思路,大胆地破旧立新,敢于改革,勇于创新,敢为别人所不为,走出创新之举;四是强力推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力求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最大

9、化地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最大化地为群众做实事,最大化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三抓和谐警营建设。和谐警营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组织保障,警营不和谐就无从谈起警民的和谐,要坚持从优待警、从严治警双管齐下,要在励警上下功夫,多措并举,要更多地关心、爱护、信任、理解民警,要多为民警解压舒困松绑,多做得警心、暖警心、稳警心的好事实事。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民警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及不稳定的苗头性思想性问题。还要丰富警营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民警业余生活,陶冶民警思想道德情操,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四抓机制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是短期行

10、为,它将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一是要成立专门负责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措施及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和奖惩办法;二是要建立健全警民联系日常工作规范,明确民警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具体工作规定;三是要建立警民联系保障机制,让民警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群众工作;四是要对侵害群众权益、伤害群众感情的案事件,严厉查处,以儆效尤,确保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更加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五抓工作创新。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立足辖区实际和具体的公安工作,要以常谋为民之举全盘谋划具有地方特色的举措,要坚决摒弃口号常喊,措施不变的工作做法,要把大走访活动当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抓手和渠道,

11、因地制宜地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研究分析当前本地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创新举措,并下大力气进行整改。六抓舆论引导。要把让群众了解公安工作、了解民警的工作风貌,作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切实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公开执法的程序和规定、执法为民的举措,时刻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群众参与、支持公安工作的热情,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大肆宣传公安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民警的工作,反映民警的疾苦,让群众真正了解公安民警,信赖公安民警。特别是当发生一些不利于公安机关形象的案事件,公安机关要适时向社会澄清案事件的相关情况,正确引导群众,防止产生恶意炒作,扩大事态,

12、影响警民关系建设。七抓民心工程。要以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为前提,以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工作目标,由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由我等群众服务向我要为群众服务的转变,主动深入群众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丰富和创新大走访活动,开展民心工程建设,了解民意,改善民生,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密切警民关系。2021年开鲁县公安局着眼于化解“小纠纷”、侦破“小案件”、优化服务“小环节”、防范“小隐患”、消除执法“小漏洞”、解决队伍“小问题”为重点的“六小”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第二篇:警民关系之我见警民关系之我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警察的位置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前移,社会影响

13、力也不断扩大。警民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警民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特别是公安机关在自身建设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警营开放日”、“局领导接待日”、“特邀监督员制度”等。这些工作的开展,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对于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形象,都起到了催化作用,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逐步回升。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警民关系的胶着状态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的警民关系不尽人意,民警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群众工作职能淡化,基础薄弱,部分民警特权思想依然存在,加之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高位的,一但得不到满足,就产生逆反心理,对公

14、安民警产生厌恶心态,以至对整个公安队伍产生信任危机和感情危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主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践行执法为民的宗旨,贯彻专门机关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的重大举措,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影响我国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社会治安不好,群众责怪公安。当前,我国体制在转轨,社会在转型,贫富悬殊拉大,社会就业不充分,社会矛盾多,管理漏洞多,犯罪诱因增多,因而社会治安复杂。尽管刑事案件发案整体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在高位运行,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2.后勤保障不足,与民争利。公安

15、机关保障不足是普遍现象,尽管地方财政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基层一线的办公办案经费仍十分紧张,为保运转,一些基层单位不得不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加大创收力度:一是拉赞助,二是部分案件办案经费由案件单位来支付。 3.特权思想重,群众颇有看法。由于长期形成的陈旧的执法观念在少数民警中没有得到彻底扭转,特权思想作祟,存在对待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现象。少数窗口单位的民警没有摆正“服务者”位置,对前来办事群众动辄给脸色看。由于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一些群众怕与公安机关打交道,就算是失了窃遭了抢甚至不想报案。原因一是不信任公安局,认为报了案公安局也破不了,不如不去。二是去报案,有时遇到民警态度不好,甚至出现处警推

16、诿,爱理不理的现象,自己受了害还要受“哽”,干脆不去。 4、非警务活动过多,将民警推向群众对立面。现在民警参与非警务活动过多过滥,如工商、税务、医药、卫生、城管、交通等部门整治市场,国企私企开工挂牌、竣工典礼,甚至连部门、单位、学校组织的一些营业性的活动都要求公安局派人保卫、警卫。这使得十分紧张的基层警力不堪重负,正常的业务工作受到冲击、影响。城市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城市管理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增多,维稳工作压力加大,在处置此类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很多时候将公安民警推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5、新闻宣传监督出现偏差,误导群众思想。新闻监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公安工作,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隐

17、漏。少数新闻媒体一心想制造轰动效应,对公安机关一些工作失误,公安民警一些违法违纪问题特别敏感,盯住不放;甚至添油加醋、虚构情节,以迎合人们猎奇、看热闹的心理。 6、公安承诺与现实效果有反差,群众对此失望。公安机关在警务活动中提出 一些很好的口号和承诺,如“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困难找警察”等,而在目前基层警力、装备、人员素质的条件下,这些承诺难以兑现。如同一时间内出现多个求助报警,而我们的基层警力、装备不能都满足,出现延误,群众对此就不理解,怪我们“不作为”。此外由于法律缺乏明确职责界定,公安机关要在承办轻伤案件、民间纠纷上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原因之一是走其它司法途径要收取相关诉讼费用,而找

18、公安处理分文不取。基层警力缺、装备差,面对如此多的事务,根本做不到事事都让群众满意,势必造成群众不理解,进而对公安机关产生不信任。 面对如此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主要对策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打击防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率。社会治安状态是群众评警的“睛雨表”。和谐警民关系首先就是要为百姓创造一个安宁的环境,在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把涉及到群众利益的小事做好。一方面要坚持严打不动摇,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势态,压缩犯罪空间,让黑恶势力不敢抬头,让黄赌毒不敢露面,让盗抢犯罪不敢伸手,始终让犯罪分子感到公安的可怕,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防控,始终树立

19、“防止一起案件比破获一起案件成本低,比多破一起案件社会效益好”的理念,创新警务机制,实施“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巡防战略,把防范工作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来考虑。 (二)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公信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形势下的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加强调研,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群众在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民警能及时给予最热情的帮助。 (三)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一是要针

20、对执法中各个方面和环节,制定和完善执法制度和程序规范,并严格遵行,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不统一和执法随意性的问题;二是落实执法责任,把执法工作的职责、权限落实到各警种和各执法岗位,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不仅要明确公安机关内部各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而且要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机制,形成强有力的内外监督合力。从而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勤政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 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的方针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加强公安队伍思想建设和先进性教育,大力加强民警岗

21、位练兵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民警综合素质;要注重警察职业道德对警民关系的巨大作用,帮助民警确立道德信念,并在工作实践中,把道德信念变成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赖。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真正把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成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党和人民群众更加信赖的、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五)加强宣传工作,不断引导舆论导向。宣传工作是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事务中的重要部分,是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连接的纽带。因此,我们要主动保持与媒体的经常性接触,借助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稳定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宣传队伍中涌现出来的英模人物、先进事迹,通过正面宣传让群众更多地了解、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实

22、现警民关系良性互动,加深群众对警察的感情,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强化民警的为民服务意识,提高高管工作绩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先 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突破,改变传统的“管制型”执法思维。坚持“服务在先”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严格执法,采取多方面、高质量的便民利民措施,竭诚为民服务,使群众真正信服,从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构建和谐的警民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事关公安工作发展全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做出不懈的努力。真诚互动,才能良性发展,只要长期不懈地努力,警爱民、民拥警的和谐警民关系一定会建立,

23、警民鱼水情深的和谐局面终将到来。 第三篇: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民关系涉及到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就如何加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狠抓队伍建设,增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动性 公安工作走的是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永远离不开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公安民警始终处于主动性地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公安民警的主动性地位,不能等待群众觉悟的提高,不能等待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不能等待人民群众来交流。要做到主动作为,在工作中主

24、动深入群众,在思想上主动贴近群众,在服务上主动关心群众,经常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大努力地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的事情,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基础和前提。同时要从解决队伍思想作风问题着手,着力消除影响警民和谐的自身障碍,紧紧抓住“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有利契机,狠抓队伍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努力查找和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有损队伍形象、有损警民和谐创建的问题,解决警容风纪不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法为民思想不牢、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塑造公安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

25、良好形象。 二、创建警民和谐窗口,狠抓便民措施落实 与群众交往最多的窗口单位是构建警民和谐的突破口。公安机关要设立专门的*服务大厅,要在户政、交警、出入境等窗口单位大力开展规范用语、推出便民措施活动,户政窗口、各派出所户籍室都要推出微笑服务、当日办结服务、咨询服务、上门服务和电话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和要求。派出所要积极实施为偏远村庄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办理户证便利服务,对特困群众免收工本费。110指挥中心要落实领导带班、现场指挥制度,规范接警员的规范用语,坚持做到文明接警、快速派警、跟踪服务。巡特警大队要重点强化分片分段24小时街面巡逻,及时接受报警求助,文明出警,热情服务。要通过落实文明

26、接待、*办照承诺服务,切实塑造公安机关的文明窗口,切实拉近警民关系。 三、充分运用治安调解,开展人性化执法 要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强化法制监督、案件审核和制度建立,要求所有案件法理和人性兼容,严格落实传唤告知和处罚告知的有关规定。要积极推行调解为先和教育疏导,对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在后果比较轻微的情况下,一律进行调解处理,增进双方谅解和对法律的尊重;对利益诉求群体上访的,坚持慎用处罚,通过教育疏导,化解矛盾纠纷。 四、提高警务透明度,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为了避免群众对办事办案具体依据和程序不知情而出现对公安部门不理解、不信任的问题,应在办案单位全面开展警务公开,各派出所把办案办事程序全部

27、上墙公开,收费执法依据上墙公开,设立监督台,公开照片、姓名、电话、警号,接受社会监督。其他办案单位也要公开治安、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执法活动中,要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能因执法而扰民,不能因执法而伤害群众的感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要严厉查处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民警违法违纪问题;要从创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和完善执法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热情服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顾全大局,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诉求和切身利益,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把执法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

28、案、媒体网络、公安信访等渠道加强执法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作为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工作好坏的“反光镜”,促进和彰显公平正义。 五、狠抓治安稳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要针对当地治安实际,大力开展社会治安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和“两抢一盗”犯罪高发的情况,加强治安防范力量和防范工作,开展重点防控打击,集中侦破一批影响较大的案件。在高度重视侦破大、要案件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小案”的查处,特别是要始终保持对飞车抢夺、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侵财性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提高“小案”的破案率,增强群众安全感。要织密防范网络,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警力部署到治安最复

29、杂、安全防范最薄弱、群众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地方,充分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以治安整治的实际效果赢得理解和支持。 六、坚持从小处着眼,深化警民和谐情谊 万事勿以事小而不为之。警察怎么破案,怎么抓人,群众不经常看到,但警察的一言一行特别是服务态度,群众都看在眼里。如果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往往轻而易举地就抵消了广大民警的付出和荣誉。坚持以小举动营造大和谐,引导民警时时想和谐、处处促和谐,从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开始,积极开展爱民实践活动,深入辖区了解情况,适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如:帮助困难群众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帮助农民子弟解决就业,为孤儿、异地无钱返家人员捐钱赠物,对迷路人员、醉酒人员及时实施救助,及时帮

30、助解决邻里纠纷等。广大公安民警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融洽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上着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七、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建立警民双向互动机制 要大力加强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努力在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要加强警民互动,强化警务公开,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和交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公安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特别是对媒体曝光影响公安机关形象的问题,要及时整

31、改,并主动向人民群众通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第四篇: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之我见 王晓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软件”,它摸不着,但是却能真切地感受到;它不能直接运用,但却作为“基础设施”和“绿色环境”深刻影响着教学活动。它实际上为教学活动搭建了平台,开辟了“高速公路”和“绿色通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年轻而纯真的心。教学活动从深层来看,是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人格

32、互动,这种对话和互动要求双方互相贴近,息息相通。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必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贴近学生,深入学生实际,知其所求,晓其所好,甚至苦其所苦,乐其所乐。这样才能缩短或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与其沟通、交流、对话。如果教师老气横秋,不屑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自断师生沟通、对话的渠道。当然,这种对话和互动是以真诚和纯洁为依托的,不带功利性。虚伪、世俗、圆滑世故是对话和互动的最大障碍。教师必须剔除庸俗的价值观念,摈弃社会生活中不良的交往方式。学生心中有一面镜子,是非美丑自有明鉴。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教师之所以被定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原因在于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

33、培养者,而且其道德、行为习惯、处事方式、个性气质、人格修养等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没有哪一位教师不进入学生的人格世界的。学生对教师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而是教师的性格脾气。因此,教师要涵养性情。在教学活动和日常交往中力戒冲动、暴躁、喜怒无常、言行过激、意气用事,要始终保持心平气和,从容淡定,循循善诱;杜绝疾言厉色,举止失态。对学生要佛眼相看,师心相待,有一颗宽容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能一见犯错就大惊小怪,横加训斥,一幅无药可救的神态;不歧视厌弃后进生;对顶撞教师的学生不针锋相对,以硬还硬。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学会幽默。幽默既是润滑剂,又是调味剂,它可以减少师生摩擦,也可

34、以增加课堂趣味,缓解课堂气氛。 其三,教师要有一颗爱心。教师不能仅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职业而迁就自己守职尽责,而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体现人生价值的事业,倾注心血和热情。只有这样,才会有身心和人格的投入,生命才会焕发活力,工作才富有激情和创造力。所谓“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就是这个道理。作为教师,缺乏热情,就会备课浮而不入,上课照本宣科,更谈不上深入学生实际。这必然会引起反向连锁反应,学生讨厌、反感教师,并进而“厌屋及乌”,丧失对所教科目的兴趣。其四,教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其言语在学生心中往往有很重的分量。加之学生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往往很脆弱很敏感,教师不经意

35、的一句话,也许就会极大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上不乏一言毁人的事例,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表扬都要注意一个度,避免过或不及。特别是在批评时,切忌讽刺挖苦。一般就事论事,不要将事情引向人格。尤其不放过任何表扬的机会。相对于成人来说,学生有更强的表现欲和认可感,教师随便一句表扬的话,都可能使他们备受鼓舞,从而催生努力向上的精神。所以,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批评指责学生;要尽可能的表扬,甚至要积极创造表扬学 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树立信心。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虽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但它是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36、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建立,就会成为一种无形的而又强大的精神资源,在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丰收的喜悦和良好的教学成果会随之而来。 第五篇:和谐医患关系之我见和谐医患关系之我见 摘要。现阶段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的改革、观念的转变催化产生了当前医患关系的冲突。但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如何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现今医院发展中的当务之急。十八大代表、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卫生部将继续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缓解我

37、国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1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 近年来,医患关系成为热点,缘于社会转型时期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21年67月份,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了调查: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以非医疗过失纠纷为主。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其处理以行政为主体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医疗纠纷易于引发社会的反应,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构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 焦点。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刑事案

38、件增多,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病人疾病久治不愈,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21年3月23日下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恶性医闹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2.1医方因素 其一,医疗质量问题。一些医院规章制度执行不严,造成差错事故发生,或是技术水平低下,或者是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弄虚作假造成误诊误治等。 其二,医风医德问题:一些医务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据有关部门统计,医疗纠纷的诱因以上不是医疗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服务质量甚至职业道德问题。如:“红包”与药品回扣现象,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冷淡现象等。 其三,医患沟通问题。一些医务

39、工作者“见病不见人”,忽视了病人心理感受,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造成病人的误解。 2.2患方因素 一是患方对医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的不了解,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认为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从而迁怒于医院和当事医生。2三是患方的道德素质问题。在医患纠纷中存在着一些患者及其家 属无理取闹事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医院附近还出现策划患方闹事的“医托”,对医院的秩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4社会因素 第一,法制方面的因素。一是规范医患关系的法制建设滞后,无法可依。二是解决医患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第二,制度方面的因素。一是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公,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卫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医院和城市

40、,而广大乡村和小医院所占医疗卫生资源过于稀少。二是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第三,新闻媒体方面的因素。媒界对患者具有同情心而缺少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其立场倾斜于患方,其报道偏重于患者,再加上某些媒体的不当炒作,引起社会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方法和途径 3.1医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举措 政府。立足现状结合实证分析我国医疗机构医患关系面临的问题,要改变医患关系现状,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医疗质量,更新理念,加强对医疗纠纷的环节管理。完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医院:医院应重视医疗质量、重视人文关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41、、构建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 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贾建文认为,医院在医患沟通中应起桥梁作用,建立并落实医患沟通机制。 医务人员。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人文素质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把医德医风常抓不懈,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技术为人民群众服务,才能使医院在改革和发展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树立服务理念。陈同华提出,医务人员应做到“五心”。细心分析病人心理、诚心为病人服务、耐心听取病人意见、虚心接受病人批评、热心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培养沟通技巧。刘俊荣认为医患之间只有

42、加强人际沟通,彼此信任,消除误解,才能有效地减少冲突,和谐有序 患者方面。张洪彬等认为患者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方面,拥有自主权,患者要理解医学的高风险性和探索性,尊重医务人员,当诊疗出现意外时,应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刘国祥等认为患者应尊重医务人员、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积极配合治疗、恢复和保持健康;支持医学发展。 社会舆论导向。高强认为,媒体应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意识,并增强群众对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 医患交往医患之间平等交往与沟通是化解医患矛盾的关键所在。关于医患沟通,卫生部部长高强认为,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关于医患之间的

43、权利义务关系,理论界一般认为,应走出医患关系的物化和货币化困境,建立医患之间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冷明祥则提出17,实行病人选医生制度有利于改进医德医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理解和支持。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伴随社会的发展、法律的完善、制度的健全、医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患者认知度的不断提升等多方面共同促进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多方努力,最终才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李大平.医患关系的利益冲突与平衡j.医学与哲学,2021,26(4):41-42.4陈良珠,赖敏贞,吴汪,等.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j.南方护理学报,2021,12(3):83-85.10皮湘林,王伟.医患关系物化困境的伦理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21,(7):89-90.16陈同华.关于当前医患关系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1,13(2):14-16. 23高玉玲.论医患双方的利益冲突及其调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17(4):36-37. 第 22 页 共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