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垃圾分类”活动报告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543777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垃圾分类”活动报告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垃圾分类”活动报告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垃圾分类”活动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垃圾分类”活动报告 .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垃圾分类”活动报告 社会实践之垃圾分类 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称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问题的受重视,垃圾分类问题人们身边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就杭州而言,3月1日,杭州的建南小区、浙报公寓、新城国际花园、清水公寓、绿园、东芝公寓、金沙曲苑、江滨花园等八个小区,作为XX市垃圾分类第一批试行小区,住户扔垃圾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囫囵吞枣”式打包在一个袋内丢弃,而是要将垃圾分门别类地分开,再丢入对应的垃圾箱。同时在3

2、月25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据悉,开发区首先在区内选择了中东芝公寓、清雅苑、铭和苑及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5个试点,计划今年上半年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并完成试点工作,力争年底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40%,2012年实现80%。 基本情况: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小组四个成员于4月29号在下沙就垃圾分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于社会人群,我们选择了作为垃圾分类试点的清雅苑和金沙居为地点。就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人对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不可回收有点了解,只有6.7%的人不知道。同时,约76.7%的人家里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习惯。而对于人们不按照分类扔垃圾的

3、主要原因,太麻烦而且大家都乱扔,以及社会不重视各占了34.5%。超过一半的人没有接受过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但约63.3%的人表示如果原先不了解相关知识,那么了解后他们会进行分类以保护环境。当谈到垃圾处理方式的时候,约72.4%的人赞成减量填埋分类焚烧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而对于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集中于工商大学以及下沙的一些周边学校(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的选择与社会人士大同小异。值得一提的是,约有60.5%的同学对杭州正试行垃圾分类投放的政策不太清楚, 18.6%的同学没有听说。约有65.1%的同学认为学校垃圾分类设施有待提高, 27.9%的人认为不齐全,只有7%的人认为齐全

4、。而且大部分同学对于那些分类垃圾箱上的分类标志也不甚清楚。 主要体会: 环境管理是人们对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动作有意识的自我约束,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在现代社会工业化脚步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环境管理更是刻不容缓。但有效的环境管理,必须要有人们的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更是如此。我们坚信:家里垃圾分类分清爽,后期分类处置才能更有效率。据我们访问的一位垃圾管理员表示:如果前期垃圾分类不是很完整的话,那么将对后 期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厨房垃圾属于有机垃圾,如果不混合其他垃圾,沼气利用率更高(沼气收集起来主要用于发电),从另一方面讲可以延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反过来,如果厨房垃圾里混装了

5、其他垃圾,就意味着后期专门为此准备的分类运输车、分类处置区的用场打了折扣,很多工作白做了。同时,我们也相信,分类成功就必须人人参与。假设100个人里,99个都分类投放了,但有一个不分类,也就意味着99个的劳动被这一个给抵消了。 社会现象: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及周边状况可知,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进行垃圾分类以保护环境,杭州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据悉,早在2000年,杭州就开始了第一次垃圾分类,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两大分类标准,但效果并不显著。如今10过去了,杭州政府对于垃圾分类问题再次提出了相关政策。但到目前为止,效果似乎也不怎样。人们对于

6、垃圾分类,要么没意识,要么不想做,抑或是随大众,人不做我不做。就我们调查的清雅苑中,一位住户表示:他家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他认为在家里进行垃圾分类并不实际,且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小区每天需要两大辆卡车来运送垃圾,但这些垃圾事先也没有进行分类。而且就我们观察,清雅苑作为下沙一个垃圾分类试点,但它的具有不同标志的垃圾投放箱只有零星的几个。在一个垃圾分类试点,人们尚且不重视、不进行垃圾分类,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主要原因: 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得不到积极回应,主要源于以下几点:一,市民缺乏相关的知识,无法正确分类。按照XX市城管办规定,现今生活垃圾将分为可回收物,厨房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

7、垃圾四类。与其对应的分类垃圾桶颜色为蓝色,绿色,橘黄色和红色。但事实是,人们对于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等根本没有明确的概念。据我们调查,“分类容易出错怎么办”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他们来说,每种分类分得很细,即使在扔垃圾时对照操作,但由于他们对区分垃圾不甚了解,结果还是出错。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二,市民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并且周围人也是不分,所以分了也是白分。都知道,现今垃圾分四类。的确,这相较于之前,又麻烦了很多。就我们访问过的一些居民表示,平时他们习惯了把垃圾一起打包好拿下去扔。现在他们不仅在扔之前要考虑扔哪里,而且垃圾袋数量也增多了。原先只要一个就够,现在每

8、天最起码要两个。渐渐地,也就失去了耐心。同时,他们感觉在周围的邻居中,也没几个会进行垃圾分类。这就更加剧了他们对垃圾分类的倦怠。试想一下,如果人群中99%的人不进行垃圾分类,那么剩下的1%也必定会被同化。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三,政府监督方面力度不够,缺乏法律保障。同时相关环保部门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清雅苑的居民表示,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没有特地的被要求一定要进行垃圾分类。至多,他们只是在一开始被提醒过要进行垃圾分类。这样,自然而然的,也就没人去重视实行了。 各方态度: 对垃圾分类的态度究竟怎样,就像我们的问卷题目(如果原先不了解相关知识,了解后会认真分类垃圾以保护环境么。

9、a会 b不会 c依情况而定)而最后63.3%的会以及33.4%的依情况而定告诉我们绝大数人是赞成垃圾分类的。而且我们发现,小区小孩及老人的环保意识最强。垃圾分类是为了环保,也是环保意识的体现。不管实际行为如何,我们确定,大多数人在精神上及心理上是支持环保,支持垃圾分类的。因为他们知道,杭州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打造最清洁环境,打造最清洁的人。当垃圾分类成为全体市民的习惯时,或许标志着市民素质历史性的跨越。 治理措施: 为了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工作刻不容缓。而为了促进垃圾分类的有效实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须加强重视,完善监督机制。要想全体市民自觉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工

10、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政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有耐心的引导,有效率的监督。要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明确专人专责管理垃圾的分类、清运、处理工作,认真做好日常监督检查记录,街道进行不定期抽查垃圾分类的执行情况,不断总结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巩固成果。如此才能持续、有效、长久。其次,要深入宣传,倡导文明,使垃圾分类处理意识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社区骨干力量的作用,积极宣传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和方法;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务必使民众摆脱“力不从心”的困扰,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关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最后,要督促机关工作人员与市民齐心协力,注重实效,确保垃

11、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 总结: 垃圾分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积累才能取得预想的成效。但我们对杭州乃至全国的垃圾分类都充满信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政府对以往教训的吸取及在既已存在的基础上所做的改善。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民众对于这项措施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众素质的提高,垃圾分类的辉煌时代也即将到来。 内容总结(1)“垃圾分类”活动报告 社会实践之垃圾分类 城市生活垃圾(以下称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2)基本情况: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小组四个成员于4月29号在下沙就垃圾分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