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49509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历史学家许倬云指出,中国古代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此语表明中华文明()A兼收并蓄B绵延不绝C多元一体D开放革新2(3分)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C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3(3分)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

2、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A导致了武将专权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D加强了中央集权4(3分)如表信息能够反映()表:晚清税收统计表(单位:万两)项目/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18493281969188530713923A甲午战争后政府许可外商在华设厂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C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资本雄厚D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5(3分)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

3、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D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6(3分)1980年,温州地区(不包括原温州市郊)59674个农业生产队中,以包产、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占70.1%这反映了()A土地革命的开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推进C三大改造的完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2分)7(12分)棉花,将不同大陆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材料一: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并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

4、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2)根据材料二,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材料三: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

5、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3)结合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英国商人担忧供应链被切断的理由。8(10分)回眸百年中国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立足“转型”,积蓄前行的力量。材料一: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1)联系所学知识,分

6、析两位哲学家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1920年的中国,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这一总体特征。部分大事记如下:时间大事记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白话文教材。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孙中山发表演讲,强调国民党“今后应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8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8月至次年春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

7、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11月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2)为什么说1920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结合材料一、二,联系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历史学家许倬云指出,中国古代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此语表明中华文明()A兼收并蓄B绵延不绝C多元一体D开放革新【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特点,关键信息是“中国古代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

8、观念,可以长期维持”。【解答】据材料“中国古代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这才使中国的观念,可以长期维持”可知,表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故选:B。【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中华文明的特点。2(3分)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C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相关知识,掌握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解答】根据材料西晋古今注音

9、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入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关系;为汉朝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创造了条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3(3分)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A导致了武将专权B分割了宰相权力C提高了文官地位D加强了中央集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中央集权的强化,答题关

10、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北宋时期的军事布局反映了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特点,加强了中央集权。【解答】题干材料主要是让地方与中央总兵力上保持平衡,在总体上保持了对局部的地方的优势有利于控制地方,D项正确;导致了武将专权,与上述布局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北宋的军事布局反映了其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特点,加强中央禁军也是吸取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军制改革事关中央集权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提高了文官地位,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太祖加强君权的相关知识。4(3分)如表信息能够反映()表:晚清税收统计表(单位

11、:万两)项目/年份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18493281969188530713923A甲午战争后政府许可外商在华设厂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C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资本雄厚D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注意把握框表信息。【解答】据“晚清税收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工商杂税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B符合题意。A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C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D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CD时间不符。故选:B。【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

12、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解答。5(3分)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D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分析】本题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解答】据材料“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

13、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并结合所学知,1937年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故选:C。【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相关知识。6(3分)1980年,温州地区(不包括原温州市郊)59674个农业生产队中,以包产、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占70.1%这反映了()A土地革命的开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推进C三大改造的完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的政策。【解答】由“1980年、包产

14、、包干到户”结合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的政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故选:D。【点评】本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2分)7(12分)棉花,将不同大陆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材料一: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并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

15、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2)根据材料二,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材料三: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

16、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3)结合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英国商人担忧供应链被切断的理由。【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解答】(1)由材料一,可以看出,全球棉花贸易市场从多极、分散逐渐向欧洲集中,世界贸易联系日益紧密。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2)由“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

17、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可以看出,英国棉纺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3)由“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爆发内战,英国商人担心一旦解放奴隶,将对欧洲棉纺发展造成冲击。故答案为:(1)变化:全球棉花贸易市场从多极、分散逐渐向欧洲集中,世界贸易联系

18、日益紧密;原因:新航路开辟。(2)英国棉纺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3)美国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爆发内战,英国商人担心一旦解放奴隶,将对欧洲棉纺发展造成冲击。【点评】本题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8(10分)回眸百年中国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立足“转型”,积蓄前行的力量。材料一: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

19、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哲学家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1920年的中国,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这一总体特征。部分大事记如下:时间大事记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白话文教材。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孙中山发表演讲

20、,强调国民党“今后应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8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8月至次年春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11月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2)为什么说1920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结合材料一、二,联系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杜威、罗素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及影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解答】(1

21、)据所学知识可知,杜威提倡社会转型需理念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积极改造社会的需求;罗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札制的社会思潮。(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可知,如果单角度阐述,可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他们积极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成立工会组织,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断陈代谢是一个特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如果多角度阐述,1920年的中国,历经五四新文

22、化运动的洗礼,多种变革力量持续发力。有人坚持思想启蒙,提倡思想领域的社会转型;有人逐渐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研究、宣传和实践等活动;政府支持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变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故答案为:(1)杜威提倡社会转型需理念转变,符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救国,积极改造社会的需求;罗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符合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旧札制的社会思潮。(2)单角度阐述: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例: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

23、研究团体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他们积极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成立工会组织,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断陈代谢是一个特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多角度阐述:1920年的中国,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多种变革力量持续发力。有人坚持思想启蒙,提倡思想领域的社会转型;有人逐渐认同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研究、宣传和实践等活动;政府支持白话文运动,白话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变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杜威、罗素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及影响的相关史实。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