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强化练考点6地表形态的变化.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49331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强化练考点6地表形态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强化练考点6地表形态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强化练考点6地表形态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强化练考点6地表形态的变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表形态的变化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12题。1据图推断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D断裂下陷、流水沉积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河套平原附近为高原,而且此处有较多断层。如果断裂抬升就无法形成地势较低的平原,排除掉A、C;结合黄河流经此地,可知还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选D。2距图示区域不远处,陕西省宜川县有黄河第一大瀑布壶口瀑布,每年壶口瀑布都后退,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下切侵蚀,变深后退所致B主要是向河谷两岸侵蚀,加宽所致C主要是溯源侵蚀,后退所致D内力作用,断层相对下降所致答案C解析下切侵蚀使河谷变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使

2、河谷变宽;只有溯源侵蚀能使河谷变长,河谷后退。选C。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34题。3关于该区域“天坑”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B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C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D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答案A解析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先是在海底沉积形成石灰岩,然后是石灰岩地区受内力作用抬升

3、为陆地,最后是在流水侵蚀和溶蚀等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选A。4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抬升、沉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至少经历了三次地质稳定期B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C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D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埋藏浅答案A解析此题的关键信息是“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当然河谷的形成不仅与河流侵蚀有关,还与地壳抬升导致的下切侵蚀有关。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多;因为溶洞有多层,且水往低处流,所以地下水埋藏不一定浅。选A。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约3433N,11449E附

4、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据图回答56题。5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沉积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答案A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地河流较多,甲乙两地海拔增高,主要是河流携带泥沙堆积而成。故选A。6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A风沙掩埋背风坡 B风沙掩埋迎风坡C水灾高地 D水灾远离河流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城市搬迁主要是向高地搬迁,主要是为了防止水灾。故答案选C。下图为“某种地质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地质演化过程的正确排序是()AdegfbahcBdgeachb fCgeachbfdDdfbhcaeg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陆

5、漂移板块构造海底扩张学说,地质演化过程是“先生长后消亡”,最后是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地缝合线,内力作用渐进入休眠期,外力作用隆重登场,在外力作用下,高山被侵蚀变低,但地缝合线仍在,最后板块处于休眠静止期,孕育新一轮的地质演化过程,故选择C。8下列地貌形成和上图地质演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马里亚纳海沟e B喜马拉雅山bC东非大裂谷c D雅鲁藏布江谷地f答案D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形成的,故对应的是h;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形成的,故对应的是b;东非大裂谷是裂谷期形成的,故对应的是e,故选择D。(2015北京)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

6、回答第9、10题。9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基础上形成的,图中没有石灰岩分布,不可能有喀斯特地貌,A错;泥石流多发于山区,乙地位于山前平原,距离山口较远,地势低平开阔,难以发生泥石流现象,B错;丁村位于山前砂砾石地带,丙村位于距山口较远、由粉砂组成的平原地带,因此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C正确;丁村比丙村距离山口近,海拔高,地下水埋藏应更深,另外根据剖面图中的地下水位线也可知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D错。10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

7、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根据指向标,地形起伏和水流方向可知,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A错;山前平原地势低平,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错;该地为华北局部地区图,降水差异较小,因此洪积扇的面积主要取决于来自山区松散堆积物的多少,C错;图示渠水分布区的地下水位很浅,渠水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D正确。1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贺兰山区是我国东西部气候的分界线,属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山前平原降水200300毫米,受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影响,高山区降水可达430毫米,集中在夏季。近几年该地推广免耕覆盖技术,即收

8、割时留茬20厘米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下图为“贺兰山东部某区域地貌示意图”。(1)指出图中地貌类型,说明沉积物分布的特点。(2)说出图中细砾石滩地与前缘沙土平原之间多地下水出露的原因。(3)说明推广免耕覆盖技术的有利影响。(4)分析前缘沙土平原是该区域重要聚落带的原因。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冲积扇体边界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2)夏季贺兰山东部降水丰富,易形成山洪,由于冲积扇顶表层沉积物颗粒大,一部分洪水从较大颗粒的缝隙下渗变为地下水,形成地下径流;由于冲积扇边缘沉积物颗粒小,透水性能差,地下径流受到阻挡,形成了一座天然“地下水库

9、”,当“水库”中积蓄的地下水水位超过了一定高度,地下水就会涌出地表。(3)覆盖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改善土壤水分条件;提高春季土壤温度,减轻春季冻害;抑制土壤盐碱化发展;可减少对地表的破坏。(4)冲积扇前缘有丰富的地下水,可提供宝贵的水资源;冲积扇前缘沉积物形成了肥沃土壤,这些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地形平坦有利于交通线的建设,为其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聚落的形成,所以前缘沙土平原成为重要聚落带。解析第(1)题,据图可判断地貌类型为冲积扇,沉积物的分布特点据图分析可得出。第(2)题,图中细砾石滩地与前缘沙土平原之间多地下水出露的原因,可从地下水的来源和地下水的形成等方面分析。第(3)题,覆盖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减少土壤侵蚀、保温与保水、减轻土壤盐碱化等方面回答;免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等方面回答。第(4)题,前缘沙土平原是该区域重要聚落带的原因,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种植业发展的条件,二是交通线建设的条件。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